姜黄素逆转紫杉醇耐药研究进展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分是姜黄素(curcumin,Cur),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炎、 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等。Cur逆转
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近年来研究
的热点。现将肘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Cur对其逆转的研究进
因的表达。从而逆转其对阿霉索的耐药。Varadkar等[16]发现
亡诱导药物的敏感性。 1.3凋亡相关基因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许多化疗药物都是 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杀伤肿瘤细胞的,所以说阻lf:细胞凋亡可
酶等共同完成,当肿瘤细胞中这些酶的活性增强或合成增加
时,DNA的修复机制加强,削弱了抗癌药物的作用,从而导致
DNA复制所必需的酶。Lee等[5]发现无糖状态下的人结肠癌 细胞HT-29中的TopoⅡ表达降低。致使肿瘤细胞对鬼臼乙叉
苷等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而使用链霉菌属的分离物AA一98
耐药。Yang等¨¨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特异性抑制人胃癌细 胞SGC7901/VCR中的HSP27后,发现其对长春新碱及阿霉 素更加敏感,再用免疫共沉淀检测HSP27后发现其具有DNA 修复功能。
等【l川将Cur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MCF-7AHR,发 现其能通过抗透明质酸酶反应(AHR)依赖信号途径,有效降
低细胞中BCRP的表达。
2.2
Cur逆转酶系统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
Andjelkovie等¨]
研究发现,Cur作用于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NCI—H460/R 后,能使细胞中TopoⅡ和GST下调,增加药物的细胞毒性,使 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和Gz/M期,以及增加p53等凋亡相关基
[1 73 Antman EM,Hand M。Armstrong Pw,et a1.2007 fo—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l eE] A C lC r i ,0 8 5 ( ) 20 i s J . m ol a do 2 0 , 1 2 : 1 . n l 1 1 J f S C a igto o i : o w c ny ug o a a f A . h s p nn h w l a o oi y u cn 8 e n r o f s et er e J . ol ado ,0 6 4 ( ) 1 6 . e h i [ ] JAm C i C r il2 0 , 8 9 : 7 3 s
重庆 医 学 2 1 0 0年 8月 第 3 9卷 第 l 6期
r f r o h Ame ia o lg f a d o o y Ame ia e) ! f t e o rc n c l e o c r il g / e r n c
2 5 22
h at so i in ts oc n pat eg ieie E ] J er asc t ak freo rci u l s J . ao c d n
Xi a等 利 用 RN 扰 技 术 特 异 性 地 抑 制 结 直 肠 癌 细 胞 A f MD 1 P g R 及 — P的 表 达 。 致 阿 霉 素 及 长 春 新 碱 在 胞 内 浓 度 的 导 上 升 , 而 使 阿 霉 素 及 长 春 新 碱 的 细胞 毒 性增 强 。 从
d t1 . 9 9 j is . 7 3 8 2 1 . 6 0 9 o : 0 3 6 /.s n 1 1 8 4 . 0 0 1 . 6 6
一d~= ~~.一 一一一 坩~~一 一 一 一m~ 一 Ⅲ~一~ 一 一 .一萋 洲 Ⅲ 一~ ~一~ 川 M 一 一 ㈣ "
姜黄素联合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体内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姜黄素联合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
体内外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姜黄素(curcumin)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体内外的影响。
该研究将采用细胞实验和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
在细胞实验中,我们将选取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处理。
根据文献报道,姜黄素和紫杉醇都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因此,我们将选取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和紫杉醇来处理PC3细胞,并通过MTT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
同时,我们将选取最佳剂量的姜黄素和紫杉醇进行联合处理,并进行MTT实验和Transwell 实验,以评估联合处理对PC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在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中,我们将选取裸鼠作为实验对象,将PC3细胞移植到其体内,形成移植瘤模型。
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是对照组、姜黄素组、紫杉醇组和姜黄素联合紫杉醇组。
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剂量,连续处理4周。
最后,测量移植瘤的大小和质量,并观察裸鼠的生存情况。
本研究预计可以从细胞实验和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中探究姜黄素联合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体内外的影响,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姜黄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姜黄素与紫杉醇联用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姜黄素(CCM)与紫杉醇(PIX)联用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1)设置对照组(不加药物)、CCM 组(不同浓度的CCM)、PIX组、联合组(PIX联合不同浓度的CCM);(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CCM联合PIX对细胞活力的影响;(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4)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CCM联用PIX能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P 1.15表明两药作用协同;q1.15,表明两药作用协同(表1)。
2.2 不同浓度的CCM联用PIX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CM组、PIX组及联合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 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随着CCM剂量的增加,凋亡率呈升高趋势(P < 0.05),且联合组凋亡率又分别高于单用CCM、PIX组(P < 0.01)(表2)。
2.3 Caspase蛋白表达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升高,且随CCM浓度的升高,Caspase-3的表达升高,联合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别高于单独应用CCM、PI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3)。
3 讨论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7]。
近年来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部分国家发生率已高于宫颈癌,成为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8]。
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起负性调节作用。
细胞凋亡与Caspase 的激活有关,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是Caspase家族成员中执行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酶,激活后产生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aspase-3处于低表达水平,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之一。
姜黄素逆转P—gp介导的胃癌多药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姜黄素逆转P—gp介导的胃癌多药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目的:探讨姜黄素对P糖蛋白介导的胃癌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加药后的增殖,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P-AKT和P-gp的表达量。
结果:姜黄素合用阿霉素处理细胞48h,阿霉素的浓度在0.05~5ug/ml 时,加入姜黄素25umol/l,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明显(P<0.05),尤以阿霉素0.25ug/ml 和姜黄素25umol/l二者联合使用时耐药细胞生存率下降最明显。
单用阿霉素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3.2±1.9)%,采用在阿霉素基础上联合使用姜黄素后细胞凋亡率为(21.3±2.8)%,与单独使用阿霉素相比,阿霉素与姜黄素联合使用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
与单用阿霉素0.25 ug/ml相比,联合使用姜黄素后p-Akt和P-gp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2组间Akt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姜黄素不增加阿霉素对SGC7901细胞毒性作用;对于SGC7901细胞株,姜黄素明显增加阿霉素细胞毒性;姜黄素明显抑制了p-Akt和P-gp蛋白的表达。
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降低P-gp的表达进而逆转多药耐药。
标签:姜黄素;P糖蛋白;阿霉素;多药耐药;逆转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1],然而肿瘤多药耐药性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胃癌的治疗效果,抑制或者逆转胃癌多药耐药对于胃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研究肿瘤MDR及其预防与逆转是肿瘤化疗中函待解决的问题,亦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领域。
如何让化疗药物增效减毒是目前肿瘤化疗中函待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姜黄素前期研究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姜黄素、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二甲基亚砜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阿霉素购自深圳万乐药业公司。
姜黄素类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姜黄素类多药耐药逆转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每年的发病率呈上涨趋势。
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身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当中。
化学疗法在肿瘤的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 MDR)的出现,使得化疗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
研究表明,90%的肿瘤患者化疗失败是由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导致的。
因此,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抗肿瘤研究中的首要任务。
姜黄素作为传统中药姜黄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谱抗癌的功效。
已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对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白血病、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均有效。
由于姜黄素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毒性低、疗效确切、多靶点作用的特点,近年来倍受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的关注。
此外,国内外很多学者还报道了姜黄素对耐药肿瘤细胞具有提高药物敏感度的功能,证实了姜黄素具有一定的多药耐药逆转能力,为姜黄素类化合物在抗肿瘤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肿瘤多药耐药产生的机制很多,然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药物外排泵将化疗药物排出细胞外,从而降低了药物在细胞内的累积。
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是三种具有外排化疗药物功能的膜蛋白,都属于ABC转运蛋白家族成员。
其中以P-gp介导的MDR研究的最为深入。
针对P-gp为靶点的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逆转剂由于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而被淘汰;第二代逆转剂毒副作用有所降低,但大都会影响药物代谢;第三代逆转剂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为手段开发的具有高效低毒、高亲和力、无明显药代动力学改变等特点,目前仍在研发当中。
因此,探索研究新的高效低毒的P-gp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以传统中药姜黄中的有效成分姜黄素作为先导化合物,以P-gp为作用靶点,结合已有的构效关系理论,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以期得到更加高效低毒的MDR逆转剂。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马珊珊(综述);马玲(审校)【摘要】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卵巢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丧失手术机会,化学治疗(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姜黄素能够从多种途径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 MDR),而且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该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卵巢癌MDR发生的机制及姜黄素逆转MDR的机制。
%Ovarian cancer is a common gynecologic malignant tumor ,and the majority of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are at advanced stages when diagnosed,which means loss of the surgery opportunity.Chemotherap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ovariancancer,however,multidrug resistance i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Study found that curcumin can reverse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ovarian cancer with small toxi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i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ere i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mechanism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ovarian cancer and the reversal mechanism of curcumin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00)023【总页数】3页(P4272-4274)【关键词】姜黄素;卵巢癌;多药耐药【作者】马珊珊(综述);马玲(审校)【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部,安徽蚌埠 23300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肿瘤科,安徽蚌埠 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很高[1]。
姜黄素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E R等 研 究认为 L R P引起 多药耐 药的机制 有 两种 : ( 1 ) 阻
止 以 细胞 核 为靶 点 的 药 物 通 过 核 孔 进 入 细 胞 核 。 即 使 进 入 细
王 家智 ,陈小伍 ,朱达 坚
广东省佛 山市顺德第 一人 民医院( 5 2 8 3 0 0 )
多 药耐 药是 目前 肿 瘤 细胞 免 受 化 疗 药 物 攻 击 的 最 重 要 的细胞防御机制 , 它是 指 肿 瘤 细 胞 对 一 种 化 疗 产 生抗 药 性 同 时, 对 其他 从 未 接 触 过 的 、 结 构 和 作 用 机 制 完 全 不 同 的 抗 肿
广东 医学
2 0 1 3年 3 月 第3 4卷第 5 期 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 a r .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5
・
7 9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姜 黄 素 逆 转 大肠 癌 多 药 耐 药 的研 究 进 展
胞 核 内的 药 物也 会很 快被 转 运 到 胞 质 中 , 以 降低 药 物 分 布 的
核质 比率; ( 2 ) 将 胞质 中的细胞 毒性 药物转 运至 运输 囊 泡,
使 药物 呈房 室 性 分 布 , 并 最 终 通 过 胞 吐 机 制 将 药 物 排 出 细
受体来抑制 B C R P m R N A表 达 , 从 而降低 B C R P生物合 成 , 发
瘤 药物也产 生抗 药性 的现 象 。大肠癌 细胞 的 多药耐 药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黄素逆转紫杉醇耐药研究进展蒋洁敏,康向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摘要:紫杉醇是从天然植物红豆杉属树皮中提取的单体双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被列为乳腺癌和卵巢癌的一线化疗药物。
但与其他化疗药类似,耐药性是限制紫杉醇临床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以姜黄素为代表的低毒高效中药单体成为逆转紫杉醇耐药性的研究热点。
兹以姜黄素与紫杉醇用药间协同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寻找化疗辅助药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素;紫杉醇;逆转耐药;综述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39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29-05Research Progress in Drug Resistence of Curcumin Reversing Paclitaxel JIANG Jie-min, KANG Xiang-do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Putuo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62, China)Abstract: Paclitaxel is a kind of monomer diterpene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the taxus chinensis, which has good anti-cancer activity.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ovarian cancer, lung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It also has been listed as the first-line chemotherapy medicine on breast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However, the drug resistance is the main obstacle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similar to other kinds of chemotherapy medicine. The low toxicity and high efficient traditional medicine monomer, represented by curcumin, has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n reversing paclitaxel resista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on synergy between curcumin and paclitaxel,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inding clinical assistant chemotherapeutic medicine.Key words: curcumin; paclitaxel; reversing medicine resistance; review紫杉醇抗肿瘤活性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临床应用已超过20年[1]。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能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抑制微管解聚。
微管的破坏导致肿瘤细胞阻滞在G2-M期,并形成异常的有丝分裂纺锤体,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复制,通讯作者:康向东,E-mail:xd_kang@ 最终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2]。
然而,化疗耐药性的出现,使紫杉醇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克服紫杉醇耐药、增强肿瘤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已成为紫杉醇用药新的发展战略。
姜黄素是从姜黄、郁金、莪术、石菖蒲等植物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衍生物,可通过对核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PPARC)、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福州,2012.[17] 肖烈钢,何本夫,朱成全.加味四君固本汤与Iressa联合抑制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6):43-45. [18] KOBAYASHI S, BOGGON T J, DAYARAM T, et al. EGFR mutation andresistance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o gefitinib[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352(8):786-792.[19] PAO W, MILLER V A, POLITI K A, et al. Acquired resistance oflung adenocarcinomas to gefitinib or erlotinib is associated witha second mutation in the EGFR kinase domain[J]. PLoS Medicine,2005,2(3):225-235.[20] SATTLER M, REDDY M M, HASINA R, et al. The role of the c-Metpathway in lung cancer and the potential for targeted therapy[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2011,3(4):171-184.[21] TURKE A B, ZEJNULLAHU K, WU Y L, et al. Preexistence and clonalselection of MET amplification in EGFR mutant NSCLC[J]. Cancer Cell,2010,17(1):77-88.[22] 熊杏安,王梦,蔡志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41(7):515-517.[23] 肖海娟,许建华,孙珏,等.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6):108-110.(收稿日期:2015-01-23)(修回日期:2015-05-27;编辑:梅智胜)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蛋白激酶B(AKT)等多个细胞信号分子的作用而抗血管生成,促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3-6]。
近几年研究发现,姜黄素能显著提高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
兹就姜黄素增强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1 紫杉醇耐药机制的产生紫杉醇耐药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而且是多因素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结合盒相关成员的作用在先天或后天耐药的肿瘤细胞上,几乎均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ABC)转运体。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过度表达的ATP ABC会泵出药物分子,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同时增加健康细胞在药物面前的暴露量,导致耐药的发生[7-8]。
其中P-糖蛋白(P-gp),也称为MDR1或PGY1,是研究最多的药物外排转运蛋白,能介导许多重要的药物从细胞内流出;同时P-gp也可与膜蛋白A2、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Ⅱ)等进行协同作用,进而促进多药耐药的发展[9]。
1.2 微管结构及相关蛋白改变微管是紫杉醇抗肿瘤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
α-和β-tubulin的突变会导致微管结合药物改变,可能使肿瘤细胞敏感性下降[10-11]。
对紫杉醇治疗前后患者乳腺癌组织进行外显子组测试发现,治疗后的肿瘤中有2种人筑丝蛋白4(TEKT4)种系变异富集[12]。
而异位表达TEKT4变异体可通过降低微管稳定性,抵抗紫杉醇诱导的稳定微管作用,引起乳腺癌对紫杉醇耐药。
1.3 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13]。
ECM能影响药物抗性,通过阻止药物渗透到癌细胞,抑制了药物抗细胞凋亡[14]。
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免疫信号分子趋化因子这两个调节肿瘤微环境因子的选择性抑制,能增加小鼠乳腺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15]。
1.4 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与紫杉醇耐药相关的基因有F框/WD-40域蛋白7(F-box and WD repeat domain-containing7,FBW7)、阻抑素(prohibitin,PHB)、髓样细胞分化蛋白(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
MCL1蛋白在人类癌症中高表达会对抗微管药物产生耐受,Wertz等[16]发现FBW7可促进泛素-蛋白酶体降解MCL1蛋白。
Inuzuka H等[17]则发现,在FBW7缺陷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中,转录调节因子Jun、癌基因Myc及跨膜受体蛋白notch 1呈高水平表达。
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高表达通常会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FBW7缺陷的T-ALL细胞却未表现出这一效应。
Patel N等[18]在稳定敲除谷胱甘肽s转运酶-π(GSTπ)和PHB1后,发现部分紫杉醇敏感性得到恢复,并且敲除PHB1增加紫杉醇敏感效果比敲除GSTπ更好。
同样,敲除人细胞中MYD88的表达后,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增加[19]。
2 姜黄素增强紫杉醇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在姜黄素与紫杉醇抗肿瘤作用的初步探讨中发现,姜黄素可有效提高人肺腺癌细胞[20]、人卵巢癌耐药细胞[21]、人喉癌细胞[22]、人前列腺癌细胞[23]等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二者联合化疗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姜黄素协同紫杉醇与耐药蛋白P-糖蛋白姜黄素可通过下调P-gp、MRP-1和ABCG2表达水平,从而逆转多药耐药现象[24-26]。
当紫杉醇与不同浓度姜黄素联合作用于卵巢癌耐药细胞A2780/Taxol 后,能较单药组明显抑制细胞生长(P<0.01),且姜黄素干预后的人卵巢癌A2780/Taxol细胞,MDR1/P-gp、PKC-α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26]。
表明姜黄素可降低细胞对紫杉醇的外泵作用,增加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Ganta S等[27]发现,紫杉醇与姜黄素合用能有效改善在人类卵巢癌细胞SKOV3野生型和SKOV3TR(MDR-1阳性)卵巢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