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苏州街巷

合集下载

细数那些苏州街巷

细数那些苏州街巷

细数那些苏州街巷细数那些苏州街巷百狮子桥邾长巷“走进小巷”系列已经为读者介绍了八条不同的苏州街巷,它们或喧嚣,或安宁,或车水马龙,或岁月静好。

千百年来,街巷便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光疏影里,我们看到了苏州城不同的侧面。

只是,苏州的街巷,实在是太多了,多得让人记不住地名、记不清位置。

其实,这里面也有“门道”。

本期,让我们跟随苏州街巷文化专家潘君明,看他如何梳理这数量繁多的小街小巷。

□潘君明文/摄用历史人物命名的街巷在苏州的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他们居住的街巷,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信息与沿革。

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泰伯、伍子胥、专诸、干将等,都与苏州的街巷有关。

阊门西街下塘的泰伯庙,为纪念泰伯而建,庙前后的小巷,称为泰伯庙前、泰伯庙后。

走进这两条小巷,就会想起泰伯与其弟仲雍由北方奔至江南,建立勾吴,延续到其后裔吴王阖闾和夫差,在苏州建立吴国的业绩。

阊门内的专诸巷,自然会联系到专诸刺吴王僚的故事。

干将东路、干将西路,是苏州城由东到西的一条大街,为主要交通要道,他是原巷名“干将坊”的扩展。

干将者,著名的冶匠,他铸造了难以计数的宝剑,为吴国的强大作出了贡献。

有关他的事迹,苏州人几乎无人不晓。

秦汉唐和宋元时期,有郦季子巷(今名李继忠巷)、萧家巷、文丞相弄、吴殿直巷、富郎中巷、邾长巷等。

文天祥是一员爱国将领,曾任苏州知府,居住于阊门内,即今之文丞相弄,小巷为纪念他而得名。

明清时代,用历史名人物命名的街巷特别多,明代有三十三条。

如学士街、朱进士巷、太监弄、严衙前、文衙弄、吴衙场,以及大儒巷、唐寅坟等。

清代有尚书里、松鹤板场(已废)、马济良巷、盛家弄等。

这些街巷名称,追溯它的出典,均有一段不凡的历史。

民国时期以名人命名的街巷虽不多,但也留下了一些,如盘门外的光裕里及救国里等。

用文化性建筑命名的街巷文化性建筑,是指园林、宝塔、寺庙、道观、官署、皇宫、书院、学校、城池、城门等。

因其结构完整,艺术之美,声誉之高,这些文化性建筑也成为不少街巷固有的文化特征。

苏州最美的10大古镇

苏州最美的10大古镇

苏州最美的10大古镇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许多古镇,每个古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以下是苏州最美的10大古镇:
1.东山古镇:位于苏州市东北部,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貌,有古老的街巷和水运系统。

2.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市东南部,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以其精美的园林和古老的水乡风貌而闻名。

3.太仓古城:位于苏州市东部,历史悠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物。

4.平江路古街:位于苏州市中心,是苏州最古老、最有名的商业街之一,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街道布局。

5.文汇路古街:位于苏州市中心,是苏州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6.昆山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与苏州周庄相邻,同样以古老的水乡风貌和美丽的园林而著名。

7.松陵古镇:位于苏州市西南部,是苏州著名的古镇之一,有着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悠久的历史。

8.沙家浜古镇:位于苏州市西南部,是苏州最大的古镇之一,拥有众多的明清古建筑和传统民居。

9.罗蒙环保文化古镇:位于苏州市东南部,是一个集环保、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古镇,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10.石路古镇:位于苏州市西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
化底蕴,是苏州地区著名的古镇之一。

漫步苏州街头小巷感受老城的独特力

漫步苏州街头小巷感受老城的独特力

漫步苏州街头小巷感受老城的独特力漫步苏州街头小巷感受老城的独特力量苏州,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城市,它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我心中,苏州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那些著名的园林景观中,还深深地注入在它狭小的街头小巷里。

这一次,我决定漫步苏州街头小巷,感受老城散发出的独特力量。

一、拱墅区的街道风情首先我选择了拱墅区,这里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区域之一。

一进入拱墅区,我就被狭小的街道和细腻的砖石铺地所吸引。

漫步其中,仿佛回到了古代的苏州,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

拱墅区的街道弯弯曲曲,两边是古老的民居和各种小店。

途中,我看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小茶馆,那里的茶壶、茶杯、竹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顺着街道走到小巷口,又看到了一间工艺品店,里面摆放着各种精美瓷器和木雕,吸引了众多游客。

街头巷口,明清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深红色的墙面上还保存着历史事件的痕迹,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走在这些老城区的小巷中,仿佛能听到老城的呼吸声,沉淀了岁月的独特力量凝聚在这些街道之中。

二、苏州市区的古巷深宅接着,我来到了苏州市区的古巷深宅。

这里是苏州最繁华的地段,不同于拱墅区的古朴氛围,这里彰显着浓厚的商业气息。

一条名为平江路的古街上,我观赏着琳琅满目的小吃摊和特色手工艺品店。

尽管游客络绎不绝,但街道并没有因此变得喧嚣拥挤,反而透露出一股宁静和独特韵味。

在苏州这个千年文化名城中,有许多著名的古街,比如观前街、拙政园附近的石路、虎丘附近的寺巷等等,这些街道都是古老与现代的结合体。

它们既有着历史的积淀,又能满足现代人的休闲娱乐需求,是苏州城中充满独特魅力的地方。

三、小巷中的故事与记忆街头小巷,蕴含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拐角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我忍不住想起了一位老艺人,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默默地唱着苏州的传统曲艺,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凝听。

他凭借着一把破旧的二胡和嘹亮的嗓音,给这片小巷注入了独特的生机。

苏州甪直古镇的历史街巷

苏州甪直古镇的历史街巷

苏州甪直古镇的历史街巷苏州甪直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

古镇地处太湖、长江三角洲平原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苏州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

甪直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其古老的街巷和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而闻名于世。

甪直古镇建于南北朝时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当时,甪直古镇是苏州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苏南地区十大名镇之一。

在历史上,镇上曾经兴盛一时,人口繁荣,商业繁华。

如今,虽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甪直古镇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仍然吸引着许多游客。

甪直古镇的街巷布局规整,呈现出典型的水乡特色。

整个古镇由主街、副街、背街和弄堂组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蜿蜒曲折的河道旁边。

这些古朴的街巷和石板路代表了古镇的历史,每一条街巷都流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街道两旁树木葱绿,河道悠然,使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甪直古镇有许多传统的建筑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水边的木构建筑。

这些古老的建筑保留了很多元素,如青瓦、花砖、红墙和假山等。

这些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苏州的繁荣和典雅。

除了古镇的街巷和建筑,甪直古镇还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是宝带桥、柳毅传书碑和诸葛桥。

宝带桥是苏州地区最古老的桥梁之一,柳毅传书碑是苏州古代文人柳毅的重要文化遗迹,诸葛桥则是以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诸葛亮命名的。

这些景点展示了甪直古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甪直古镇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作坊,如丝绸印染、传统木雕、竹制品制作等。

这些手工艺作坊代代传承,保存下来的技艺也是甪直古镇的宝贵财富。

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参与制作体验,了解其中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甪直古镇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传统的庙会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古镇的魅力。

其中最盛大的活动是每年的镇江庙会,这是甪直古镇最大规模的传统庙会之一,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此外,古镇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如元宵节花灯展览、端午节赛龙舟等,这些活动使古镇更加热闹和欢乐。

苏州老街巷之(11)——花街巷和柳巷

苏州老街巷之(11)——花街巷和柳巷

苏州老街巷之(11)——花街巷和柳巷苏州老街巷之(11)——花街巷和柳巷花街巷和柳巷是在养育巷和西美巷之间两条相邻平行的巷子,长都有两百米多,柳巷稍宽一点。

两条巷子西入口之间顺养育巷相隔有百米,其间有一个基督教使徒堂。

花街柳巷是一个词语,两条巷子的前世今生也都有些相似,合在一起说是合适的。

现在的花街巷和柳巷都是寻常百姓人家,都是只一边有些小铺子,另一边都是长长的围墙,是藏在繁忙的干将路后面的安静的小巷子。

两条巷子现在都没有留下什么历史遗迹,如今市井的素朴,甚至让人想象不起当时的“红绡帐底卧鸳鸯”。

花街巷往东过西美巷路口直通向幽兰巷,其实当年也是一处欢娱场所。

原本巷名“勾栏巷”,崇尚雅致的苏州人后来改成“幽兰巷”。

不管是歌舞杂耍的勾栏瓦舍,还是寻花问柳的风月场,都是盛世狂欢里不可或缺的去处。

如今能看到的只有两条巷子之间的基督教使徒堂这一处历史建筑,教堂是面向养育巷的。

教堂建成于清同治十一年的1872年,是苏州最早建成的一批教堂。

在1950年代之前,名为思杜堂,是为追思教堂创始人杜步西夫妇,这是一对美籍传教士。

地方志记载花街和柳巷之间原有元和道院,始建于宋代端平年间,毁于咸丰十年。

咸丰同治年间是苏州遭遇大破坏的年间,很多遗迹都记载毁于此间的天平天国战乱。

有人怀疑,现在的教堂就是在原来的元和道院遗址上建起来的。

元和道院在咸丰十年被毁之前,也有多次被毁重建,其中明正统五年知府况钟重建过一次。

苏州人为况钟所立况公祠就在柳巷往南不远,苏州人至今对他们这位况知府津津乐道。

况钟在任苏州知府时,改革弊政,削减重赋苛徭,设仓济农,兴修水利。

任期满时,民众二万余人乞留,感动朝廷,下诏留任。

况钟最为天下人熟知的不仅是因于他的政绩,更主要是源于戏剧《十五贯》。

苏州籍作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是戏剧版《十五贯》的来源。

1956年4月,浙江国风昆苏剧团的昆曲版《十五贯》进京演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观看并好评。

苏州的路、街、巷、里弄(一)

苏州的路、街、巷、里弄(一)

苏州的路、街、巷、里弄(一)苏州的路、街、巷、里弄(一)2011-01-29 17:25 一画一人弄一一羊王庙至乌鹊桥弄。

一善弄一一东接东大街。

二画九十间一—北接南门路。

九曲里一—三茅观巷至宋仙洲巷。

九曲湾一一人民路至骆驼桥浜。

九坛园一一濂溪坊至大郎桥巷。

九条弄—一位于南门路东段南侧。

民国十八年(1 9 2 9)始有苏北逃荒者来此搭棚定居,共建草棚九排,故名。

九如巷一一位于五卅路南段西侧,巷形斜若玉钩,清乾隆时称钩玉巷。

或谓张士诚葬宫妃于此,古代宫女葬地称玉钩或钩玉,故名。

又传其地为张士诚败后宫女埋玉之处。

俗讹为狗肉巷,以不雅而改今名。

九胜巷—一西起人民路,东至邵磨针巷。

十全街——西起人民路,与书院巷相望。

东至葑门桥,直通东环路。

乌鹊桥南堍东端原名十泉街,因旧时沿街有古井十,故名。

清光绪年间改“泉”为“全”。

旧时为大宅院区,豪门巨贾及名士寓庐比比。

十间头一一金石街至义慈巷。

十间廊屋一一宝林寺前至天库前。

十梓街——人民路南段饮马桥北堍东侧,西与道前街相接于人民路,东至苏州大学。

原东至南仓桥,属吴子城前横街。

一说因“太守署前树十梓”而得名;一说因古时沿街有梓树十棵而名。

人民里一一北接朱家园。

人民南路一一人民桥至染丝厂。

人民路一一人民路旧称卧龙街,南北直贯城中,宋代称大街。

民间云:街为龙身,北寺塔为尾,文庙为首,双塔为角,文庙前双井为目。

清康熙、乾隆帝南巡,百官曾在此迎护,故又名护龙街。

1 9 5 1年改称人民路,并从三元坊延伸至南门。

七公堂弄一一南接葑门横街。

七家弄一一西接大新巷。

七家村一一井亭桥浜至东汇路。

七姬庙弄一一北接后庙巷。

七道湾一一北接白塔东路。

二十间—一位于南门路东段南侧,旧时为公共租界。

原有住房2 0间,故名。

二郎巷一一位于十全街东段南侧,北起十全街,向南折西至相王路。

巷内有二郎庙,供奉二郎神杨戬,故名。

丁香里一一南接丁香巷。

丁香巷一一平江路中段东侧,西起平江路,东至仓街。

巷内有丁香树,故名。

苏州老街巷之(15)——剪金桥巷

苏州老街巷之(15)——剪金桥巷

苏州老街巷之(15)——剪金桥巷苏州老街巷之(15)——剪金桥巷剪金桥巷是一条有牌坊的巷子。

500米长,2——5米的宽度,巷子南北走向,依着老城内的第一直河,西侧是典型的枕河人家。

剪金桥巷,巷以桥名,当年在巷子南的西支家巷是有一条剪金桥的,如今已不存。

巷子西侧所依的河上现在倒是有三条桥:歌熏桥、渡子桥、乘骝桥,其中乘骝桥在巷子西侧河中段,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古石桥。

巷名的剪金桥据说起于吴王为西施剪金买花的传说。

后人都知道西施是越王勾践用于迷惑吴王,最终成就了越王经历卧薪尝胆灭了吴国的大业,明摆是一场事先预谋的色诱。

但对于吴王来说,也可以理解是一场倾城之恋,吴王是认真的,估计西施多少也会被打动。

有了西施以后的吴王,在苏州留下了很多的两人的传说和遗迹,最出名的是木渎香溪和后山灵岩山上的馆娃宫。

剪金桥也是与他俩有关的传说之一。

据说吴王想着花样陪好他的西施,有一次乘船路过现在剪金桥这处地方,看见有卖花姑娘篮子里的鲜花新鲜娇艳,吴王豪气的取下自己的一只金簪,命人剪了一段抵做卖花的钱。

后人可能会质疑,吴王一挥手,就有下面的人采办,用不着自己动用自己的金簪。

这种质疑大可不必,首先这是传说,其次就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样,为博美人一乐,吴王的剪金买花的行为也是极有可能的,谈恋爱的人总是盲目如丘比特。

没有超出平常的行为,哪有英雄惜美、倾城之恋呢?认真的苏州人也有说剪金不是为买花,是买胭脂。

附近盛家浜中段南侧现有一条60米长叫“小粉弄”的巷子,有人说是当年脂粉一条街,也有人说是芡粉作坊。

有可能说法都是对的,或许是历史变迁造成的产业转移。

不管是买花还是买胭脂,吴王有了剪金的豪爽行为,剪金桥的名字就有了来源。

剪金桥巷的今天虽然只有些古井保护在人家的院内,没有保留其他重要的历史建筑,但是整条巷子除了北头临干将路的一小段和南头临道前街的一小段,大部分还是保留了姑苏老城应有的历史风貌。

两头是当年两条干道改造时新起些楼房,对老巷子的格局稍有破坏。

苏州山塘街:古老街巷的历史印记

苏州山塘街:古老街巷的历史印记

苏州山塘街:古老街巷的历史印记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

而苏州山塘街作为苏州城内最受欢迎的古老街巷之一,深深地承载了苏州的历史印记。

苏州山塘街位于苏州市的市中心,距离苏州园林区仅有几步之遥。

这条街道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在当时,山塘街是苏州市内的主要商业街区之一,也是连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

因其毗邻苏州的城墙,故名为山塘街。

苏州山塘街的布局与其他古老街巷有所不同。

街道呈东西走向,穿插了苏州传统的“地块式”建筑。

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苏州传统建筑的特点,以砖木结构为主,风格古朴精致。

建筑之间的小巷纵横交错,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每一条小巷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水田巷、孙武巷等,流传至今。

漫步在山塘街上,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苏州。

狭窄但整洁的街道两边,是一排排古老的店铺。

这些店铺大多经营着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漆器、刺绣、木雕、蝶翼眼镜等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而旁边的小吃店更是苏州特色的代表,你可以品尝到苏州独特的小吃,如姑苏糕、烤麸、双皮奶等。

除了手工艺品和小吃,山塘街上的古玩店也是游客不容错过的地方。

这些古玩店收集了许多古董、字画等珍贵物品,也见证了苏州数百年的历史。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苏州博物馆旁边的古玩店,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许多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除了商业街区,山塘街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宗教建筑。

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寺塔和狮子林。

北寺塔建于宋代,是苏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一。

它高约76米,是苏州地区最高的古塔。

登上塔顶,可以一览山塘街及周边的美景。

而狮子林则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吴中第一名园”。

它是一座精美的园林景区,其中以假山为主,独特的构思和精致的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狮子林内,你可以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欣赏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花草。

除了这些景点,山塘街还有一些古老的民居。

这些民居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仍然保存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数那些苏州街巷
细数那些苏州街巷
百狮子桥
邾长巷
“走进小巷”系列已经为读者介绍了八条不同的苏州街巷,它们或喧嚣,或安宁,或车水马龙,或岁月静好。

千百年来,街巷便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光疏影里,我们看到了苏州城不同的侧面。

只是,苏州的街巷,实在是太多了,多得让人记不住地名、记不清位置。

其实,这里面也有“门道”。

本期,让我们跟随苏州街巷文化专家潘君明,看他如何梳理这数量繁多的小街小巷。

□潘君明文/摄用历史人物命名的街巷在苏州的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他们居住的街巷,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信息与沿革。

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泰伯、伍子胥、专诸、干将等,都与苏州的街巷有关。

阊门西街下塘的泰伯庙,为纪念泰伯而建,庙前后的小巷,称为泰伯庙前、泰伯庙后。


进这两条小巷,就会想起泰伯与其弟仲雍由北方奔至江南,建立勾吴,延续到其后裔吴王阖闾和夫差,在苏州建立吴国的业绩。

阊门内的专诸巷,自然会联系到专诸刺吴王僚的故事。

干将东路、干将西路,是苏州城由东到西的一条大街,为主要交通要道,他是原巷名“干将坊”的扩展。

干将者,著名的冶匠,他铸造了难以计数的宝剑,为吴国的强大作出了贡献。

有关他的事迹,苏州人几乎无人
不晓。

秦汉唐和宋元时期,有郦季子巷(今名李继忠巷)、萧家巷、文丞相弄、吴殿直巷、富郎中巷、邾长巷等。

文天祥是一员爱国将领,曾任苏州知府,居住于阊门内,即今之文丞相弄,小巷为纪念他而得名。

明清时代,用历史名人物命名的街巷特别多,明代有三十三条。

如学士街、朱进士巷、太监弄、严衙前、文衙弄、吴衙场,以及大儒巷、唐寅坟等。

清代有尚书里、松鹤板场(已废)、马济良巷、盛家弄等。

这些街巷名称,追溯它的出典,均有一段不凡的历史。

民国时期以名人命名的街巷虽不多,但也留下了一些,如盘门外的光裕里及救国里等。

用文化性建筑命名的街巷文化性建筑,是指园林、宝塔、寺庙、道观、官署、皇宫、书院、学校、城池、城门等。

因其结构完整,艺术之美,声誉之高,这些文化性建筑也成为
不少街巷固有的文化特征。

苏州是个园林之城,园前或园后、园边的小巷,即以园名而名之。

如沧浪亭街,留园路,拙政园弄,网师巷,怡园里、五峰园弄等。

有些园林虽已不存,但巷名仍在运用。

位于胥门内的朱家园,乃是宋代运送“花石纲”起家朱勔建造的私家花园。

这个园林,在苏州园林建筑史上规模是最大的,寿命也是最短的。

苏州还是个宝塔之城,民间有“七塔八幢九馒头”之谚。

因而用宝塔命名的街巷也随处可见。

如白塔(东、西)路,塔影弄,塔倪巷,石塔横街,塔弄等。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

苏州的寺庙也是非常多的,据笔者统计,建国前苏州有寺庙、庵堂、道观三百六十余座。

其所在之处,即以寺庙、庵堂、道观而命名。

阊门外枫桥镇有寒山寺,留园路那里有西园寺,其所在之处,即名寒山寺弄、西园弄。

苏州城中心最繁华、最热闹的一条街,名观前街,它的得名,也与玄妙观有关。

用桥梁、河浜、码头命名的街巷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诗句,也是对苏州风物民情的真实写照。

据笔者统计,以桥名作街巷名的有152条,以河浜名作街巷名的有53条,两者合计205条,数量之多,在苏州街巷地名中名列首位。


为桥多,桥名在百姓中影响很深,位于桥边的那些街巷,即以桥名名之。

如红板桥、百狮子桥、忠信桥、望星桥、迎枫桥、
日晖桥等。

阊门外的枫桥,有七个街名与枫桥有关,可说是桥巷同名之最了。

举步上桥,下步入巷,了解桥的建造年代,巷的产生,这不就是苏州城的历史吗?
苏州城内河道纵横,有“三横四直”,并有不少支河,俗称为“浜”。

在河浜那里的小巷,即以河浜名之。

有不少浜名大家非常熟悉,如皮匠浜、造船浜、大河浜、燕家浜、刘家浜、鸭蛋桥浜等。

在阊门外的外城河上,因水上运输的关系,建有多个码头,在码头边的小巷,就以码头为名,有南码头、北码头、太子码头、万人码头、丹阳码头、盛泽码头。

苏州旧有“六码头”之说。

用自然环境命名的街巷
苏州城粉墙黛瓦,古朴幽雅,除了园林之外,在街巷路边种花植树,美化街巷,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这是苏州城的特色。

因而,有不少街巷名称,就用花卉树木来命名。

较多的与荷花有关,如采莲巷、莲花巷、莲花坊、荷花塘、荷花弄等,再如桂花弄,丁香巷、蔷薇弄、石榴弄、腊梅里、灵芝弄、斑竹里、槐树巷、山茶树头等。

步入这些小巷,看到绿荫一片,百花绽放,环境清幽!
飞禽走兽是人类的朋友,有的称为“瑞兽”,用作街巷
之名,为祈祷吉祥。

如苍龙巷、五龙堂、凤凰弄、麒麟弄、狮子口、醒狮巷、牛车弄、乌鹊桥弄等。

旧时,小街小巷内开设作坊,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吃的有枣市街、酱园弄、猪行河头、炒米浜、麻油弄、豆芽村、鸭蛋头等。

用的有绣花弄、绣线弄、混堂弄等。

养殖的有大(小)鱼池头、长鱼池,红菱浜、红菱村等。

这些街巷名称,同样刻下了历史的印记,时代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