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

合集下载

国家大剧院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

国家大剧院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

国家大剧院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国家大剧院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在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工作实践,概要地总结了大型复杂工程业主项目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包括开工前的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及竣工验收后的项目管理等经验。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业主方项目管理经验1、引言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运营的大幕徐徐拉开,这喻示于1998年组建的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使命基本圆满完成。

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早在1958年被列入当时的”国庆十周年工程”,直到1998年4月,国务院才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立项建设,历经近10年时间的筹备和建设,中国人多年的梦想终于付诸实践。

国家大剧院作为我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艺术殿堂,其建设和投入运营对我国的各类艺术场馆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笔者在国家大剧院工程约十年的业主方项目管理实践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2、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管理的核心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业主方的建设项目管理范畴比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涉及的内容更广泛,考虑的问题要更深入。

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其中投资目标指的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

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

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等。

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项目的造价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得以实现。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

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招投标工作分散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进行,因此可以不单独列为招投标阶段。

案例二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管理

案例二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管理

案例二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管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该项目涉及资金巨大,工期较长,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该项目的管理过程和经验教训,总结了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案例,以期对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一、项目背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国家文化需求,提升中国艺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该项目计划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庞大,设计精美,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剧院之一。

二、项目管理情况1. 项目整体目标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立项目整体目标,即按时按质完成国家大剧院的建设。

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的工期计划、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和节能环保标准,提供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

2. 组织架构和角色分工项目管理需要明确组织架构和角色分工,确保项目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信息畅通。

建设方需要设立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专员等,各个职能部门需相互配合、密切配合。

3. 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同时,要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4. 进度控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并通过设置里程碑节点和进度检查点来控制项目进度。

同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沟通项目进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5. 质量管理国家大剧院建设项目需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所以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检查验收要求等,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6. 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团队要及时识别和评估项目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解决项目风险带来的问题,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家大剧院方案范文

国家大剧院方案范文

国家大剧院方案范文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演艺市场需求逐渐增大。

然而,目
前国内大型演出场馆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举办剧场演出方面,仍然存在着场地紧张、设施陈旧等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座新的国
家大剧院,以丰富文化演艺内容,提升演出质量,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二、项目定位
国家大剧院旨在打造成“国家级文化演艺中心”,以优秀剧目的进驻、先进的舞台技术和设备为核心,为国内外优秀剧团提供表演场地,并开展
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推动演艺事业的发展。

同时,国家大剧院还应成为
继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画院之后的重要文化标志,体现国家艺术事
业的地位和实力。

三、项目规划
1.选址:
2.建筑设计:
3.设备配置:
4.组织管理:
5.运营模式:
四、项目投资与盈利模式
五、社会效益
六、项目推进
总之,国家大剧院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文化事业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它将为广大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演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将成为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典范。

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借鉴经验

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借鉴经验

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借鉴经验工程管理在如今的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适时交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工程管理的成功案例,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供广大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成功案例一:北京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工程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项目的管理团队采取了高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保证了项目各方之间的信息流畅传递和密切合作。

其次,管理团队注重风险管理,提前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进度不会受到意外事件的影响。

第三,大剧院的工程管理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最后,管理团队在项目完成后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反思,总结出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工程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成功案例二:迪拜塔迪拜塔是近年来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工程管理也备受瞩目。

首先,项目管理团队注重人员的培养与选拔,确保项目具备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团队采用了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此外,项目管理团队非常注重质量管理,每个工序都经过严格的验收和检测,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团队在项目的后期也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评估,并将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应用于后续的工程项目,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成功案例三:海南航空港航站楼海南航空港航站楼的顺利建设离不开工程管理的成功实践。

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前期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和资源调配,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施工过程中,团队注重合理的组织安排和任务分工,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团队也注重与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保证了项目进度的稳定。

最后,在项目完成后,管理团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和优化工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为后续的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与国际工程有关的工程实例

我国与国际工程有关的工程实例

我国与国际工程有关的工程实例1、国家大剧院工程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工程,主体建筑呈半椭球形,其东西长轴为212.20 m,南北短轴为143.64m。

外部围护结构为钢结构壳体,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总建筑面积149 520㎡,总投资268 838万元,于2001年12月13日开工,2006年底基本建成,2007年中期正式对外演出。

整个工程的建设呈现国际性特点,(1)该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产生采用国际邀请竞赛方式,从1998年4月开始,共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顶尖级设计单位参加,其中邀请参加的17家,自愿参加的19家。

截止7月13日共收到44个建筑设计方案,其中,国内、国外各占一半。

经过两轮竞赛、三次修改,最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研究,选定了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建筑设计方案,其主持设计师为保罗·安德鲁。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详细设计工作。

(2)工程施工通过招标,确定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组成联合体为施工总承包单位。

北京市双圆监理公司中标为工程监理单位。

(3)工程用的许多建筑材料和设备是国外进口的。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工程,如许多地方的机场候机楼、奥体场馆、大型写字楼等都由国内外联合设计,一般外国设计事务所承担方案设计,国内的设计院承担专业配套设计。

2、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

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鸟巢”。

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在设计之初,采取全球征集方案,专家进行评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的方式,以避免结构性的设计缺陷。

设计方案最终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完成。

国家大剧院联合体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国家大剧院联合体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1)风险规避:通过变更设计方案、采取新技术等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2)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分包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3)风险减轻: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 率和影响程度; (4)风险接受:对一些难以避免的风险,采取接受并做好应对 措施的策略。
一、背景介绍
国家大剧院联合体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是在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改革背景下应 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施工总承包方式, 通过联合体方式实现设计和施工的整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益。目 前,这种管理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分析
1、总承包商的选择
1、加强联合体内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2、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4、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五、结论
本次演示对国家大剧院联合体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通过对 这种管理模式的背景、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分析、风险控制以及实践探讨,可以得 出以下结论:
在国家大剧院联合体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中,总承包商的选择是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业主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有较强实力和丰富经验的联合体作为 总承包商。在选择过程中,业主会综合考虑联合体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 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总承包商能够胜任工程项目的建设。
2、总承包商的管理模式
国家大剧院联合体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采用“以总承包商为主导,多专业协 同作业”的管理模式。总承包商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协调设计、施工、 监理等各方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总承包商还会充分利用自身 资源,对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剧场建设管理重点与难点探析——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

剧场建设管理重点与难点探析——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

剧场建设管理重点与难点探析——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文/沙德平【摘要】剧场建筑作为某个城市或者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其风格应该与周边环境协调,同时要符合剧场的功能定位。

文章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为例,结合剧场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对剧场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析,重点探讨了剧场建设前期、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重点与难点,基建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实践,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剧场建设;设计优化;舞台形式;建筑声学;结构施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剧场类观演建筑建设如火如荼。

剧场是技术密集型公共建筑,既有一般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

笔者以中央歌剧院剧场(以下简称中央剧场)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工作为例,探讨剧场建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前期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方案的优化1.优化舞台形式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对舞台、道具、布景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在剧场工程建设设计任务书阶段就要明确是比较单一的表演型场所,还是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场所。

只有明确类型,建筑设计师才能由此进行方案设计。

目前,一些已建成的剧场一味要求大而全,却没有考虑后期演出、运营的实用性,不仅浪费了前期投资,也造成了后期资源浪费。

舞台形式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舞台形式不仅受演出艺术形式、投资的限制,还要充分考虑所建剧场的地域空间大小。

以中央剧场为例。

因该剧场建设定位为专业型歌剧剧场,故剧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歌剧艺术演出的特点。

因歌剧表演是一种复杂的舞台表演,演员及布景十分庞大,其复杂性与多样性要求剧场应具有丰富多变的舞台形式。

设计院建设前期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歌剧院舞台形式进行调研可知,18米宽的舞台台口和“品”字形舞台是作为歌剧表演的最基本要求,以此计算中央剧场舞台面的最小宽度为72米。

但是由于所建项目用地面宽度的限制,无法形成“品”字形舞台。

为此,需要优化设计舞台形式,以满足歌剧演出的需要。

经多方论证,中央剧场将两侧侧台压缩至最小尺寸,将舞台形式优化为“田”字形,以满足演员上场、舞台机械运转和候演的需要,这样需要两侧侧台分别向南北两侧挑出。

国家大剧院工作总结报告

国家大剧院工作总结报告

国家大剧院工作总结报告
国家大剧院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承载着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和艺术
演出。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在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进展,在这里,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报告。

首先,我们在过去一年里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准的艺术活动和演出。

这些活
动包括了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

我们的演出不仅在国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国际观众的关注和赞誉。

其次,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加强了与国际艺术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国外艺
术团体的合作,我们不仅丰富了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内容,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国际影响力。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艺术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为国内观众带来了更多世界一流的艺术作品。

另外,我们在过去一年里积极推进了国家大剧院的数字化建设和创新发展。


过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提高了演出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观赏体验。

数字化建设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国家大剧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是国家大剧院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面对艺术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水准和服务质量,为观众呈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大剧院项目管理工作实践及经验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在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工作实践,概要地总结了大型复杂工程业主项目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包括开工前的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及竣工验收后的项目管理等经验。

关键词:国家大剧院业主方项目管理经验1、引言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运营的大幕徐徐拉开,这喻示于1998年组建的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使命基本圆满完成。

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早在1958年被列入当时的”国庆十周年工程”,直到1998年4月,国务院才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立项建设,历经近10年时间的筹备和建设,中国人多年的梦想终于付诸实践。

国家大剧院作为我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艺术殿堂,其建设和投入运营对我国的各类艺术场馆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笔者在国家大剧院工程约十年的业主方项目管理实践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2、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管理的核心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业主方的建设项目管理范畴比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所涉及的内容更广泛,考虑的问题要更深入。

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目标控制,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包括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

其中投资目标指的是项目的总投资目标。

进度目标指的是项目动用的时间目标,也即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

项目的质量目标不仅涉及施工的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和影响项目运行或运营的环境质量等。

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项目的造价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得以实现。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

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招投标工作分散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中进行,因此可以不单独列为招投标阶段。

为简化起见,业主方项目管理按前后顺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项目前期管理(开工前的项目管理)、项目中期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项目后期管理(竣工验收后的项目管理)。

3项目前期管理项目前期管理从项目策划开始至项目施工开始,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分析和决策,项目目标的确立、设计和监理、承包商的选择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策划、方案设计的确定、设计管理、手续办理、确定项目实施计划、概预算的确定和资金使用计划、外部关系协调等。

国家大剧院工程前期管理原则意义上讲1958年就已开始,到2001年6月国家计委批准国家大剧院工程开工报告止,历时四十多年。

对国家大剧院这样的大型的国家重点工程而言,从1998年业主委员会成立后前期项目管理主要工作为设计方案的选择、工程造价目标的确定、承包商和监理等服务商的确定等三方面工作。

具体如下:3.1设计方案的确定国家大剧院工程设计方案的招标采取国际竞赛的方式进行,自1998年4月13日正式发标,至1999年7月22日方案确定,整个过程历时1年4个月。

参赛的有来自10个国家的40多个设计单位,提交了69个设计方案。

经过两轮竞赛、三项修改,并广泛征求建筑设计专家、剧场技术专家、艺术家和全国及北京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最后由中央确定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采用法国巴黎机场公司设计、清华大学配合的设计方案,并选择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国内设计配合单位。

3.2工程造价目标的确定在工程建设的目标中,工程造价目标是很重要的。

即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在目标工期内,用既定的投资完成工程任务。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核算过程是多层次的,从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确定招投标合同价,到最后的竣工结算与财务决算,整个过程是由粗及细、由浅入深的逐步分解和逐层控制的过程。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

国家大剧院工程在政府批复文件中明确确定26.88亿投资目标是一道红线。

为确保工程(经批准的)投资总额范围,抓住影响投资90%左右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是关键,国家大剧院工程通过采取限额设计、优化设计的方法,控制工程造价,要求在设计阶段应该是“算着画,而不是画了算”,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重点、全过程地进行控制,最后达到预期造价目标的实现。

3.3承包商和监理等服务商的确定中国国家大剧院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安门附近)、前卫的艺术造型(水中明珠)和极为严格的音响效果(自然声且三个剧场混响时间时间要求不同),使其技术含量高,施工和管理难度大。

同时中国国家大剧院工程作为一个21世纪现代化的剧场,,在建筑、内部装饰、舞台机械、灯光音响方面体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开创了国内先河,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很多工程技术是国内第一次采用,没有先例。

国家大剧院具有特色难点包括8大方面(土建、钢结构、屋面、消安防、景观水池、装饰、舞台机械和声光学)共30多分项。

如:超大超深高承压基坑支护和地下水控制独特地理位置决定,大剧院屋顶不能高于天安门,观众席舞台主要在地下7米,基坑深达30多米,为华北乃至全国第一深基坑)、超高多曲率竖向结构模板体系(前卫艺术造型和音响效果决定)和高凌空大跨度屋顶结构(一流剧院本身效果要求决定)、212米跨度的2.2次方壳体钢结构和屋面(前卫艺术造型和决定)等。

2000年2月,通过全国招标确定北京城建、香港建设、上海建工联合体为国家大剧院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市双圆监理公司中标为工程监理单位,这是国内最强的施工和管理力量组合。

4、项目中期管理项目中期管理从项目开始施工至项目施工完成,国家大剧院工程于2001年12月正式开工至2007年9月基本完工历时6年多时间。

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保证现场施工产品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资金的使用计划和审核、以及竣工验收等工作。

此阶段投入人力最多,延续时间最长,资金和物资消耗最大,要完成的工作量很大,要管理和控制的面很宽,要抓好五大管理(合同管理、项目协调程序管理、项目重大变更管理、计划管理、信息管理)和五大控制(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材料控制),确保项目质量、进度、和造价目标的实现。

4.1工程质量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对工程质量管理是以监督落实质量责任制实现的,既不代替监理,也不指挥企业的施工和质检,而是落实各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质量责任。

业主在项目实施阶段应实行主动的、动态的质量控制,即事前(施工前)对可能影响项目质量的事件进行分析和采取预期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完成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最终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包括对对监理的质量控制、对设计的质量控制和对施工的质量控制。

业主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全面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把关,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切实达标。

由于国家大剧院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和管理难度大,很多工程技术是国内第一次采用,没有先例,对于国家大剧院工程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除了上述常规质量管理外,还包括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确认或编制,如屋面钢结构和内部安消防、空调等主要机电系统等,这为后来开工的奥运工程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4.2工程进度管理工程建设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实施进度控制,为此而进行的规划、监督、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以保证项目在预定的期限内建成交付使用。

进度控制的重点是在施工阶段。

施工进度控制的相关因素较多,如技术原因、组织协调原因、气候原因、政治原因、资金原因、人力原因、物资原因、工地条件等。

正因为有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它都会干扰进度目标的实现,所以必须尽最大努力进行控制,进度控制的关键是对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关键目标进行严格控制。

国家大剧院工程进度管理主要是抓好“中轴线”工程,此处为歌剧院部分,是工程最深(歌剧院台仓-32.5m)、最高(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屋面)、涉及施工内容最广(结构、舞台设备、所有复杂机电系统、装修等)、工序最多且主要只能采取顺序作业的部位。

施工阶段资源投入、设计配合和各方管理力量全部以此为中心。

通过各方通力合作,该部分进展较为顺利,确保了国家大剧院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

关于进度管理采取以下措施:(1)做到责任到人。

要求施工单位在申报月、旬或者周进度计划时,把各细化进度计划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安排责任到人,并建立一定的奖罚制度。

(2)建立及时反应的信息反馈系统。

进度计划的管理是动态的,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配备专业施工计划员,通过PROJECT等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电脑软件,对进度计划进行每日一跟踪、每日一调整的实时动态管理,及时收集施工进展信息,调整人、料、机资源配备,以信息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建立合理严密的进度管理机构。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已经审批的总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细部的进度计划(该计划中所有分部分项工程都应有专业施工员负责到位,以免出现监管不力和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并上报监理和业主审批。

计划经审批后,再由项目经理根据审批确认后的进度计划组织施工。

(4)要贯彻进度计划到位,工程进度款要准确及时地拨付。

工程进度款是施工单位展开不间断施工的唯一财政来源。

要想施工单位能够根据预先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工程进度款必须要跟上。

4.3工程造价管理如前所述,设计阶段是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和重点。

关于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要抓好以下工作。

(1)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业主在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采用经济技术比较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审。

对涉及工程造价变化的部位、施工工艺、材料等影响因素加强分析和审核,防止各种影响成本增大事件不合理因素的产生,使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的目标值之内。

(2)严格审核工程变更产生成本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成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业主方应严格核查和控制工程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规范工程变更操作,实行事前把关,主动监控,工程变更的成本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维护业主方的合法权益。

(3)严格审核处理工程技术经济签证、经济索赔。

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索赔的原因很多。

这就要求业主方应精通施工合同条款,熟悉工程项目的专业技术标准。

施工阶段涉及经济费用支出的停窝工签证、计日工签证、使用机械签证、材料代用和材料调价等签证由业主方审核,对非使用不可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5、项目后期管理项目后期管理由竣工验收至工程保修期结束,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移交、运营保驾、竣工结算决算、总结后评估等,确保项目达到建设构想和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