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试卷答案)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附答案

ⅹⅹⅹⅹ年信息检索期末考查试题科目:信息检索班级:姓名学号A卷一.填空题(16分)1.列举本学期所讲过的三种分类法: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本学期所讲的信息检索技术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某同学想阅读《SCI论文写作解析 EndNote/ RefViz/ SPSS/ Origin/ Illustrator综合教程》这本书,但我校图书馆没有购买此书,请你为该同学提供一种能阅读该书的数据库主页名称或网址:__________。
4.“柔性制造系统在纺织机械中的应用”的表达式:(柔性制造系统+F M S)*纺织机械。
请以该题的表达式为例,各列举一种缩小和扩大检索范围的表达式:①缩小检索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扩大检索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下列代码表示的中文含义:M O O C-________、C A L I S-_________、MOD-_______OA-________。
6._______是信息素养的前提,_______是信息素养的核心,_______是对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用户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进行约束之准则。
二.列出以下课题的检索表达式(15分)1.用百度的高级检索查找Excel或photoshop的PDF格式方面的资料:2.用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名称中含有大气污染排放方面的中国国家标准:3.用维普期刊库的检索式检索一次性查询中国食品学报上发表的题名中含有转基因大米或重金属方面的文献:三.使用以下三种数据库检索课题,并列出有代表性的9篇参考文献的题名和文献出处。
注:课题名称为自拟,其检索表达式不得少于两个检索词,课题名称不得抄袭或雷同,如发现将按0分记分。
(69分):1.自选学位论文数据库名称:__________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检索界面:________检索表达式:____________检索限定条件:__________[1][2][3]2.自选外文期刊数据库名称:__________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检索界面:________检索表达式:_____________检索限定条件:_________[1][2][3]3.自选专利数据库名称:___________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检索界面:________检索表达式:____________检索限定条件:__________[1][2][3]ⅹⅹⅹⅹ年信息检索期末考查试题科目:信息检索班级:姓名学号A卷一.填空题(16分,每道空格1分)1.列举本学期所讲过的三种分类法:中图法、UDC分类法、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中国标准分类法)或专利分类法(国际专利分类法、IPC)。
《信息检索》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学号: 姓名: 专业 : 年级: 学院: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成绩 复核 得分
阅卷
受到专利法保护的专利类型有 、 和 。
方法有 等。
有 、 等。
传统文献信息媒体按文献信息载体形式划分,可分为印刷型、 、 、 4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 、 、 、指令检索、分类检索、二次检索等几种方式。
,截词的含义是 ,的含义是 。
作者的原始创作是 次文献, 次文献仅仅是对文献的有序化加工,专利属于 次文献,综述属于 次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次文献所学数据库中,能够检索会议文献的数据库有 、 等;能够检索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有 、 。
”的含义是 。
分类检索语言的定义为 ,我国常用的分类法是 , 是国外的一种分类体系。
我校订购的中文数据库有 、 、 外文数据库有 、 、 等。
的中文全称是 ,的中文全称是 ,是 ,的英文全称是 。
请根据下图回答:①该检索界面是来自于 数据库;②该文献的题目是 ;称是 ;④该文献的第一作者是 ;否可以直接查看该文献的全文 。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学号: 姓名: 专业 : 年级: 学院: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学号: 姓名: 专业 : 年级: 学院: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密 引 ;。
春季电大国家开放大学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考核 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目1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文献的基本功能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存储信息B. 制造信息C. 放大信息D. 传播信息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存储信息, 传播信息题目2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选择一项:A. 文献来源标引、着者工作单位标引B. 分类标引、主题标引C. 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D. 着者标引、篇名标引反馈正确答案是:分类标引、主题标引题目3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是指馆藏实体资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作为我国文献分类标引下作为我图文献分类标引下作的国家标准,并被我国图书情报单位广泛应用的是()。
选择一项:A.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B. 《科学索引法》C.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D. 《杜威分类法》反馈正确答案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题目5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以文献的内容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是()。
选择一项:A. 着者途径B. 题名途径C. 代码途径D. 主题途径反馈正确答案是:主题途径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使用超星数字图书馆阅读或下载图书时,都必须下载并安装()阅读器才能阅读图书全文。
选择一项:A. AdrobReaderB. CAJViewC. SSReaderD. Baidu正确答案是:SSReader题目7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文献检索中,查全率与查准率之间存在互逆相关性,如果追求过高的查全率,就必然降低查准率。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标记题目按照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与要求来讲,一般来说,题名不宜超过()个汉字。
选择一项:A. 20B. 30C. 15D. 10反馈正确答案是:20题目9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有()。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及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1、分别列举搜索引擎、馆藏检索工具、文摘索引检索工具、全文检索工具、数据检索工具和专利检索工具各两个。
答:搜索引擎有:百度、雅虎馆藏检索工具:科技热点门户、国家科技文献中心文摘索引检索工具:CA、Ingenta全文检索工具:Elsevie、InfoTrac数据检索工具:SCI、EI专利检索工具:IPGET、USPTO2、文献的类型有哪些?答: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划分为以下情况:1)根据载体材料、存储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可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试听型和机读型文献信息源。
2)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
3)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
3、试比较采用“全文”检索字段进行检索与采用“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的差异。
全文:可以深入搜索全文中与检索词有关的内容。
关键词:输入一个字或一个词,检索程序会找出关键词字段,含有该字或词的相关文献。
在想要查全或检索结果过少时,可以采用“全文检索”,当检索结果过泛,想要精确检索结果,提高查准率时用“关键词”字段检索。
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答:信息检索的步骤如下:一、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课题的主题内容、研究要点、学科范围、语种范围、时间范围、文献类型等二、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1、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方法:(1)在信息检索系统齐全的情况下,首先使用信息检索工具指南来指导选择;(2)在没有信息检索工具指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浏览图书馆、信息所的信息检索工具室所陈列的信息检索工具的方式进行选择;(3)从所熟悉的信息检索工具中选择;(4)主动向工作人员请教;(5)通过网络在线帮助选择。
2、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原则:(1)收录的文献信息需含盖检索课题的主题内容;(2)就近原则,方便查阅;(3)尽可能质量较高、收录文献信息量大、报道及时、索引齐全、使用方便;(4)记录来源,文献类型,文种尽量满足检索课题的要求;(5)数据库是否有对应的印刷型版本;(6)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信息检索系统;(7)根据对检索信息熟悉的程度选择;(8)选择查出的信息相关度高的网络搜索引擎。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
7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
7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
6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
8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
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
8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
8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
31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
34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
32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班级物流1081 姓名吴新华学号1081508130一、单项选择题(30分)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
7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
7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
6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
8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
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
8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
8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
31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
34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
32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库与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题库一、判断题1.通过BA、ISTP、Kluwer online、Springer Link 数据库都能检索到外文期刊论文全文×2.GOOGLE的学术搜索能搜索中、外文的学术信息。
∨3.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刷型图书和期刊。
∨4.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5.联合目录可以帮助读者确定其所需要的文献收藏在那个情报机构。
∨6.综述因附有大量参考文献,所以是二次文献。
×7.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查找标准文献的全文。
∨8、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9、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
(∨)10、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
(×)11、综述和百科全书属于二次文献。
(×)12、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期刊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13、核心期刊是指经常使用的期刊。
(×)14、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15、《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由分类号(代码)和类名来揭示信息的主题概念。
(∨)16、题录型的检索工具,其著录项目包括题目、作者、文献出处、文摘。
(∨)17、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8.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降低政府运作的行政成本。
∨19.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实施社会信息化战略。
∨20.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情报信息和研究。
∨21.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其影响力和学术作用越小。
×22.特尔菲(Delphi)法不属于专家调查法。
×23.有用户想检索维也纳经济大学(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学生的学位论文,可使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进行检索。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楚乔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分)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
7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
7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
6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
8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
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
8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
8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
31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
34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
32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期末试卷试题1.(35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一研究课题(可从课程设计的选题中选择也可自行选择),列出课题名称,并进行检索:①检索馆藏书目的情况②检索馆藏中外文数据库的情况③检索网络文献信息的情况具体要求及说明附后。
课题:中美关系发展史一:检索馆藏书目的情况二:检索馆藏中外文数据库的情况中文数据库:1.数据库名称(全称):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2000—2010检索词:中美关系发展史逻辑检索表达式:Title:"中美关系" KeyWords:历史检出文献总数:6检出文献题录:第一条:【篇名】近现代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最向往哪个国家?——兼论近一个半世纪中美关系的历史变化【作者】彭大成【摘要】在近代开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进中国人曾经最向往的国家就是美国.但在中国为建立美国式民主政体的奋斗过程中,美国并未帮助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关两国曾结盟抗日.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关两国也曾兵戎相见,对立互斗达二十多年之久.此后,中国的外交战略又经历了从“一边倒”到“一条线”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确立了同世界所有国家友好往来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政策.一百多年的中美关系史充分说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依然至关重要.【出处】学术期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6期【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第二条:【篇名】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作者】刘凤瑞【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而中国是上升中的发展中大国,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
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利益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
这些差异既可以构成互补,成为两国合作的基础,也可能成为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的根源。
中美关系是友还是敌,取决于中美两国的相互认识和政策选择。
新世纪伊始,中美关系进入了从国家现实利益出发重新定位的新时期。
一方面,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和平对话和友好合作的趋势令人欣喜;另一方面,两国间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仍悬而未决,新的矛盾冲突也时有发生。
这便决定了新世纪初的中美关系仍有经历蓝折帮迂回、和而不同的可能。
中国必须确立更加积极有效的对美应对战略,制定更具现实指导意义的对美政策,使我国在对美外交中处于主动地位,以确保两国关系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正视中美关系现存的矛盾和问题,割析萁成因,翎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战略,对指导当前的对美外交和营造中国和平崛起的有利国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拟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综迅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理论与实例、历史与现实、微观分析与宏观论述相结合,从中共党史、国际关系、厘际政治等多学科、多视角,就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
【出处】学位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2、数据库名称(全称):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2000-2010检索词:中美关系发展史逻辑检索表达式:K=维普资讯*M=中美关系发展检出文献总数:26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2条最相关的):第一条:【篇名】建交3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分析【作者】潘志高许素文【摘要】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从影响中关关系发展的因素看,有国际格局的变化、两国社会的变化、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和两国民间交流的力量这三个层次。
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但也不会一帆风顺。
【出处】《和平与发展》2010年 1期【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第二条:【篇名】中美关系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作者】宫力【摘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然而又是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台湾海峡局势的稳定和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走向。
2006年的中美关系在中美最高级会谈的推动下,经受住了形势变化的考验,其内涵发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变化,并对海峡两岸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出处】《两岸关系》2007年 3期【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外文数据库:1.数据库名称(全称):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Proquest)检索年限: 2000-2010检索词:America and China history relationship逻辑检索表达式:检出文献总篇数:19第三条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2条最相关的,):第一条:【篇名】The Great Divide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s visit to the U.S. this week spotlight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hip. To predict where it might be headed, you need to understand what China really thinks of America【作者】 Simon ElegantHannah Beech/Shanghai, Bu Hua/Shanghai, SusanJakes/Beijing, Jodi Xu/Beijing, Austin Ramzy/Hong Kong, ElaineShannon/Washington【摘要】For the moment, at least,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re relatively warm. With [Hu Jintao] and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having already met on five occasions in just three years--including a tete-a-tete in Beijing last November--few people expect any groundbreaking initiatives this time around. "Hu wants to show a smiling face to the public in the U.S. and say, 'We like you very much and we will stick to peaceful development,'" says Jin Canrong, a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Beijing's Renmin University. Jin thinks Hu will not only try to allay U.S. unease over China's rising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clout, but will seek to calm concerns over America's ballooning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which topped $200 billion in 2005. Ideally, Hu would also like to hear a reaffirmation from Bush that Washington rejects any moves by Taiwan's maverick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toward a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from the mainland. But whatever Bush says about Taiwan, which the U.S. has pledged to help defend, Hu's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 in Washington may simply be turning up. "From a domestic Chinese point of view," says the Carnegie's [Pei], "you have not really established your credentials as a leader until you have been received on the south lawn of the White House with all due pomp and ceremony," such as an honor guard and a 21-gun salute.【出处】 Time International. (Asia ed.). New York: Apr 24, 2006. Vol. 167, Iss. 16; pg. 16【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第二条:【篇名】 "Our Neighbors but Not Our Countrymen": Christianity and the Chinesein Nineteenth-Century Victoria (Australia) and California【作者】Ian Welch【摘要】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British colonies of settlement in Australia shared the experience of gold rushes and the arrival of large numbers of immigrants including the Chine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ere, Welch discusses one little-known aspect of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merica, and Australia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e also examines some of the parallels and differences in reactions to the arrival of the Chinese in two frontier societies--the local application of continuing British evolutionary ideas of society and governance, and the other in the related but divergent tradition of Anglo-Protestant America and its nineteenth-century neo-Calvinist vision of the "manifest destiny" of the chosen people of God who had create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losing year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出处】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 East Asian Relations. Chicago: 2004-2006. Vol.13 pg. 149【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