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
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循环

目录
• 联合循环概述 • 燃气轮机部分 • 蒸汽轮机部分 • 联合循环的运行与控制 • 联合循环的应用与发展
01
联合循环概述
联合循环的定义
• 联合循环:是一种将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结合使用的发电方式, 通过将两种不同方式的能量转换过程结合在一起,实现更高的 能源利用效率和发电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背压式蒸汽轮机
将汽轮机的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用于驱 动其他设备或供给热用户。
抽汽式蒸汽轮机
在汽轮机中间级上抽出部分蒸汽,用于供热 或驱动其他设备。
饱和蒸汽轮机
利用饱和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叶片转动。
蒸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高压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通过一系列的喷嘴和叶片,将热 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转动。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降 温,释放出热能并推动叶片转动,最终以冷凝水的形式排出 。
停车
停车操作则相对简单。首先,需要逐渐降低燃气轮机的负荷,然后逐步关闭燃气轮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在燃气 轮机完全停止运行后,需要关闭相关的辅助系统,如润滑油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等。最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 面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都处于安全的状态。
正常运行与控制
正常运行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此时,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参数的变 化,如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蒸汽轮机的蒸汽压力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对各种 设备的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控制策略
为了确保联合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策略。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 整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负荷分配,以达到最优的运行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燃气轮机的进气 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实现对整个系统的优化控制。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简介

被蒸汽推动旋转的叶片是动叶,动叶安装在转轴上,构成转子。安装在汽缸 内的叶片是静叶,起喷嘴的作用。一级动叶与一级静叶构成汽轮机的一个级。高 压汽轮机由多级动叶与静叶组成,(本模型仅4级),中压汽轮机也由多级动叶 与静叶组成(模型仅4级)。 进入高压汽轮机的蒸汽压力约为每平方厘米100公斤,从高压蒸汽入口进入 高压汽缸,推动动叶,使转子旋转,作功后的蒸气再从高压缸出口排出,通向再 热器。进入中压汽轮机的蒸汽压力约为每平方厘米35公斤,从中压蒸汽入口进入 中压汽缸,推动转子旋转,作功后的蒸气再从中压缸出口排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流程
经过加热后的 天然气进入燃 气轮机的燃烧 室,与压气机 压入的高压空 气混合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 气流推动燃气 轮机旋转做功。
从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气体高达摄氏600度,进 入余热锅炉把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
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蒸汽轮机旋转做功,将内能 转换成机械能。
定子铁芯由导磁良好的硅钢片叠成,在铁芯内圆均匀分布着许多槽, 用来嵌放定子绕组。在槽内嵌放定子的三相绕组。每相绕组由多个线圈组 成,按一定规律对称排列。
定子固定在发电机的机座(外壳)内,转子插在定子内部,转子由机 座两端的轴承支撑,可在定子内自由旋转。集电环在机壳外侧,和碳刷架 一同装在隔音罩内。在发电机外壳下方有发电机出线盒,发出的三相交流 电从这里引出。
主变压器
为了远距离输送电力,电网的电压很高, 一般在22万伏至50万伏。发电机输出的电 压为2万伏,需通过变压器升高至电网电压 才能并网输送。电厂里把发电机输出电压 升高为电网电压的变压器称为主变压器。
去掉变压器外壳可看到是一个三相变压器,由铁芯与绕组组成。左边是低压输入 端,右边是高压输出端。输入端通过低压绝缘套管通往变压器外,输出端通过高压 绝缘套管通往变压器外。因为高压端电压很高,为减小因灰尘与雨水引起的漏电, 绝缘套管较长。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知识

通过调节蒸汽轮机的进气量、进气温 度和压力等参数,控制其转速和输出 功率。
余热锅炉控制
通过调节余热锅炉的进气量、进气温 度和压力等参数,控制其出口温度和 压力。
保护系统
超速保护
当燃气轮机的转速超过设定值时, 保护系统会自动关闭进气阀,防 止机组超速。
超温保护
当余热锅炉的出口温度超过设定值 时,保护系统会自动降低进气量或 关闭进气阀,防止机组过热。
某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故障处理经验分享
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 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
对于常见的故障,该电厂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 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该电厂在故障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准 确地诊断和解决故障。
同时,该电厂还加强了与设备制造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及时获取最新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知识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概述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运行
与控制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维护
与检修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应用 与发展
• 案例分析
0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概 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是一种高效、 环保的发电方式,通过联合使用燃气和蒸 汽循环来提高发电效率。
余热锅炉参数
包括入口和出口的温度、 压力、流量等,这些参数 对余热锅炉的效率和使用 寿命有重要影响。
蒸汽轮机参数
包括入口和出口的温度、 压力、流量等,这些参数 对蒸汽轮机的性能和运行 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控制策略
燃气轮机控制
蒸汽轮机控制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简单介绍

福建.福州2004.12.29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LNG发电厂的技术特点筹建中的——莆田燃气电厂福建莆田燃气(LNG)电厂项目概况项目地位: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总体项目配套的9个子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满足福建中部、北部沿海主要负荷区电力发展的需要。
厂址位置:位于莆田市湄洲湾畔的秀屿半岛上(东庄镇前云自然村),毗邻福建LNG接收站、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秀屿港,距莆田市区约35km,距福州市区约130km。
规划容量:一期建设4套9F系列35万千瓦等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二期增加4套同类型发电机组;并留有扩建余地。
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发电设备联合循环发电的优点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启动方式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交流内容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检修周期涉网参数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燃气轮机的结构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P OUT =PT-PCPT= 3POUTGE9FA燃气轮机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燃气轮机主要结构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三菱701F燃气轮机本介绍仅供参考,详细和正确的信息必须由厂家提供。
燃气透平燃气轮机主要结构压气机燃烧室本介绍仅供参考,详细和正确的信息必须由厂家提供。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由于燃气轮机循环的排气温度很高(约450~600℃),且大型机组排气流量高达100~600 kg/s,因而有大量的热能随着高温燃气排入大气。
故将燃气轮机的排气引入余热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通常在余热锅炉中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的出力约为燃气轮机的1/2,即汽轮机的出力占整个联合循环的1/3。
目前,大型燃气轮机的热效率达40%,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效率接近60%。
燃气轮机主要结构余热锅炉本质上是一台烟气/水、汽换热器。
或者说是没有燃烧系统的锅炉。
本介绍仅供参考,详细和正确的信息必须由厂家提供。
联合循环发电的优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主要优点z电厂的整体循环效率高1.目前超临界的600MW火电机组,其供电效率约40%左右。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原理简介

三菱重工--G 系列燃气轮机
三菱重工( MHI ) 的G 系列燃气轮机用于 60 Hz的是501G 机型, 用于50 Hz 的是 701G 机型。MHI 的G 型机相对于F 型机 来说, 透平进口温度从1 400 ℃ 级提高 到了1 500 ℃ 级。 701G2(燃机输出功 率334MW)效率39. 5%, 联合循环功率 489.MW, 效率58. 7%。
HRSG
GT
ST
G
GE,三菱
HRSG
GT G
ST
SIMENS , ALSTOM
一拖一联合循环电厂示意图
造价及成本情况
机组越大, 单位投资越小 对9E系列, 3600元/千瓦左右 对9F系列, 3400元/千瓦左右 对9E系列, 每立方米天然气发4度 对9F系列, 每立方米天然气发5度
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线及电厂分布
V94.3A燃气轮机---转子
V94.3A燃气轮机---转子
转子将压气机和透平段连接在单个轴上, 并支撑在两端的轴承上。
西门子公司SGT--8000H 燃气轮机
4 级轴流透平, 前3 级均采用空气冷却, 第4级无冷却, 转子前燃气温度1 427 ℃ 。 第1 级动静叶采用单晶超合金材料并涂 以耐热涂层, 已具有承受近1 500 ℃ 高 温的能力; 第2 级叶片上涂敷了热障涂 层。
由SGT--8000H 机组组成的联合循环的额 定净输出功率超过530 MW, 效率超过 60%。
H 型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压比为23, 空气流 量为685 kg/ s.
压气机的进口导叶( IGV) 和前4 级静叶 (VSV) 均可调, 以控制空气流量, 适应环 境温度的变化和不同运行工况的要求。
GE 公司MS9001H 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运行过 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可能对周 围居民产生一定影响。
能效分析
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能够将燃料中 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余热利用
联合循环动力装置能够充分利用余热,减少能源浪费,进一步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采用天然气等 清洁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相 比燃煤发电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
灵活性
可靠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启停速度快, 能够快速响应电网负荷的变化,提高电力 系统的稳定性。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结构紧凑,维 护方便,可靠性较高。
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的应用领域
耗油量是衡量燃气轮机燃料消耗量的重 要参数,数值越小表示燃料消耗越少。
启动时间是衡量燃气轮机从静止状态到 正常工作所需时间的重要参数,数值越 小表示启动越快。
热效率是衡量燃气轮机能量转换效率的 重要参数,数值越高表示能量转换效率 越高。
功率密度是衡量燃气轮机功率与体积关 系的重要参数,数值越高表示单位体积 内输出的功率越大。
稳定性。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技术进步与创新
高效能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将进一步提高 能效,降低能耗,提升运行稳定性。
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 装置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环保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将采用更环保的 技术和材料,降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应用领域的拓展
新能源领域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将应用于 更多新能源领域,如风能、太阳能等。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工艺流程,特点,主要燃机厂家的燃机和联合循环机组型号,燃机电厂的分类和布置方式,联合循环机组的主要设备,主要建构筑物,造价及成本情况等。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工艺流程本文从联合循环机组的工艺流程、特点、分类和布置方式、主要设备、主要建构筑物、造价及成本情况等方面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展现状。
一工艺流程天然气在燃气轮机中直接燃烧做功,使燃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尾气做功后经排汽管道直接排至大气,此时称为简单循环发电;若利用燃气轮机产生的高温尾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后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此时称为联合循环发电。
目前,燃气轮机的制造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燃气轮机的可用率及可靠性越来越高,应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二联合循环机组的特点1.有利于环境保护燃气轮机利用天然气发电,相对其他燃料发电,其燃烧后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不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氮氧化物的排放仅为燃煤的19.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燃煤的42.1%,可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
2.发电热效率高随着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的成熟,目前联合循环发电热效率已达到55%,能大大节约燃料资源。
3.电厂占地面积小燃气轮机体积较小,辅助系统少,因而其占地面积小,可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4.系统简单,运行维护方便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及控制简单,能节约大量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另外,设备简单,故障率较低,运行维护方便,维护费用较低。
5.节约用水由于燃气轮机不需要冷却水,只是余热锅炉需要淡水,蒸汽轮机需要冷却水,其需水量大大降低,比较适合缺水地区发电。
6.工期短由于燃气轮机设备简单,且多为组装式,因而建设工期短,比传统燃煤(油)电厂可节省工期一年。
三燃机和联合循环机组型号目前国际范围内主要的燃机厂家有:美国GE,日本三菱,德国SIEMENS,法国ALSTOM等,目前大多的国外燃机厂家已经将制造技术分别转让给国内三大动力集团,关键部件在国内的合资厂生产:美国GE与哈尔滨电力集团,日本三菱与东方电力集团,德国SIEMENS与上海电气集团均以转让制造技术的方式进行合作。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简介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化学燃料通过热力动力机械发电的火力发电量仍然占据最高的比例。
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来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装置,火力发电机组首先要求有高的热效率。
在大型热力发电设备中,目前技术水平比较成熟的,能够经济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
但是它们的热效率都不高,一般都在38—42%左右,即使最先进的燃气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2—44%,最先进的超临界参数蒸汽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3—45%。
对这两种热力机械所使用的热力循环进行分析。
燃气轮机燃气初温很高,目前的技术水平一般能达到1350—1430℃,因此燃气轮机中的热力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高,但是它的排气温度也就是循环低温也高,一般要达到450—630℃,所以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不高。
蒸汽轮机虽然循环低温较低,也就是蒸汽的冷凝温度可以降低到30—33℃,但是由于受到材料上的限制,它的蒸汽初温不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一般难以达到600℃,即使采用再热之后,平均吸热温度也不会太高,所以蒸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也不高。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蒸汽轮机蒸汽初温一般在535—565℃以下,所以实际上只要有570—610℃的热源就可以让蒸汽轮机工作,而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就很高,在排气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能够给蒸汽轮机提供所需要的热能。
因此如果使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蒸汽轮机的热源,蒸汽轮机就可以不额外消耗燃料了。
也就是说,蒸汽轮机可以回收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额外发出一些有用功,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如前所述,目前先进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基本相当,都在38—42%左右,那么,此时这个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热效率的系统,热效率必然比单纯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高。
实际上,如果把上述由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成的系统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它的热力循环中,循环高温就是燃气轮机的循环高温,而循环低温则是蒸汽轮机的冷凝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化学燃料通过热力动力机械发电的火力发电量仍然占据最高的比例。
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来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装置,火力发电机组首先要求有高的热效率。
在大型热力发电设备中,目前技术水平比较成熟的,能够经济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
但是它们的热效率都不高,一般都在38—42%左右,即使最先进的燃气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2—44%,最先进的超临界参数蒸汽轮机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3—45%。
对这两种热力机械所使用的热力循环进行分析。
燃气轮机燃气初温很高,目前的技术水平一般能达到1350—1430℃,因此燃气轮机中的热力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高,但是它的排气温度也就是循环低温也高,一般要达到450—630℃,所以燃气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不高。
蒸汽轮机虽然循环低温较低,也就是蒸汽的冷凝温度可以降低到30—33℃,但是由于受到材料上的限制,它的蒸汽初温不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一般难以达到600℃,即使采用再热之后,平均吸热温度也不会太高,所以蒸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也不高。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蒸汽轮机蒸汽初温一般在535—565℃以下,所以实际上只要有570—610℃的热源就可以让蒸汽轮机工作,而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就很高,在排气中蕴含着大量的热能,能够给蒸汽轮机提供所需要的热能。
因此如果使用燃气轮机排气作为蒸汽轮机的热源,蒸汽轮机就可以不额外消耗燃料了。
也就是说,蒸汽轮机可以回收燃气轮机的排气热量,额外发出一些有用功,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的热效率。
如前所述,目前先进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热效率基本相当,都在38—42%左右,那么,此时这个相当于增加了燃气轮机热效率的系统,热效率必然比单纯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都高。
实际上,如果把上述由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成的系统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它的热力循环中,循环高温就是燃气轮机的循环高温,而循环低温则是蒸汽轮机的冷凝温度。
显而易见,这个系统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远远高于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热力循环的卡诺效率。
由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组成的发电系统可以有多种组合形式,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由燃气轮机完成热力循环的高温部分,而由蒸汽轮机完成热力循环的低温部分,从而获得具有较高卡诺效率的热力循环,这样的热力循环称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目前有所应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要包括余热锅炉型、平行双工质型,增压锅炉型三种基本型式。
不过,按照目前的燃气轮机技术特点和燃气初温水平,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的热效率比另两种联合循环的高,因此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而另两种联合循环除了热效率低以外,各自还有另外的缺点,使它们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特点按照前面的分析,最基本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就是采用一种专门设计的锅炉,利用燃气轮机的高温排气作为锅炉的工作热源,产生蒸汽在蒸汽轮机中做功的系统。
因为在这样的系统中,锅炉本身不消耗燃料,仅仅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余热工作,所以叫做余热锅炉,因此上述系统也就称为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简称为HRSG-Repowering。
在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基础上还发展出了多种衍生型式,包括补燃锅炉型联合循环、平行混合型联合循环、给水预热型联合循环等。
不过这几种衍生型式多数用于对现有发电站进行联合循环改造时应用。
作为发电设备,人们需要对选用的动力装置的工作特性有足够的了解,包括系统的热效率、按每公斤空气计算的系统比功、低负荷热效率和工作稳定性、以及对负荷的相应特性等。
在一个最简单的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中,包含一台燃气轮机,一台余热锅炉和一台余热蒸汽轮机。
一般燃气轮机和余热蒸汽轮机共轴工作,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一台发电机,同时大容量的发电机效率也高。
燃气轮机、锅炉和蒸汽轮机技术都已经比较成熟了,人们对它们的性能和运行特点也都有了足够的认识。
但是,组成一个整体之后,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余热蒸汽轮机三者之间的工作过程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三者的工作性能和运行特点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若要研究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工作特性,就必须首先分析在联合循环中各主要组成部件的工作特点,以及组成整体之后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和各自受到的影响。
显然,余热锅炉的热源,也就是燃气轮机排气的流量和温度决定了锅炉的工作过程,而锅炉的产汽参数又决定了蒸汽轮机的工作,所以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工作特点主要由燃气轮机决定。
不过,虽然在这个系统中燃气轮机配置在工作流程的最前面,但是由于在燃气轮机后面增加了余热锅炉,使燃气轮机的工作条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适合在联合循环中使用的燃气轮机,在结构、工作特点和适宜的最佳工作参数等方面都与单独工作的燃气轮机有所不同。
余热锅炉只依靠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工作,因此内部受热面的组成型式和流程布置都必须适应使用燃气轮机排气作热源的需要,同时还要适应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时燃气轮机排气参数的变化,所以余热锅炉与普通锅炉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余热锅炉同普通的锅炉差别很大,所以在余热锅炉中产生的蒸汽参数、产量和焓的分配特点都与普通锅炉中产生的蒸汽有较大差别,这也必然导致余热蒸汽轮机与普通的蒸汽轮机不同。
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作方式对燃气轮机的影响首先,在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排出的烟气要通过余热锅炉,而余热锅炉工作时进口和出口需要具有一定的压力差,这就要求余热锅炉入口也就是燃气轮机的排气口应该有一定的压力。
燃气轮机排气背压升高,将会使燃气轮机的有效膨胀比减小,排气温度升高,有效输出功率和效率相应下降。
余热锅炉中各种受热面传热端差小,为了增加传热率,余热锅炉内的烟气流速比较高,同时,余热锅炉内布置的受热面数量较多,流道很长,因此在余热锅炉内烟气流的压力损失很大,所以,在联合循环中使用的燃气轮机涡轮出口背压要达到1.37—2.45Kpa,由此引起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绝对热效率下降值约为1—1.5%。
不过,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能够降低燃气轮机排气背压,减小燃气轮机的功率损失。
首先,为了提高功率重量比,燃气轮机中的工质流速很高,涡轮出口速度也大,所以可以在燃气轮机涡轮出口后段,余热锅炉进气口之前设置一段减速增压的扩压段,利用扩压作用,消耗燃气轮机排气的一部分动能提高烟气压力,这样就能够在保证余热锅炉进口压力的同时降低燃气轮机排气背压。
另外,还可以在余热锅炉出口设置引凤机。
这是因为在余热锅炉出口处烟气温度只有120℃左右,在此处设置引凤机所消耗的功率将比因燃气轮机排气背压升高所引起的功率损失小。
其次,因为余热蒸汽系统回收了燃气轮机排气中的一部分热量转化成了有效输出功,对于燃气轮机来说它可以起到回热器的作用。
因此,在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中,在燃气初温相同的条件下燃气轮机最佳效率压比降低了,并且当燃气轮机的压比在最佳值附近变化时,系统热效率下降幅度比较平缓,这有利于减小压气机的设计和制造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低负荷热效率。
余热蒸汽系统的当量热效率越高,就相当于回热器的回热度越大,燃气轮机的效率最佳压比就越小。
不过蒸汽轮机的热效率一般只有40%以下,因此余热蒸汽系统的热回收率是不高的,相当于回热器的回热度不够大,因此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的效率最佳压比仍要高于最佳比功压比。
正是因为发电用的大型工业燃气轮机都是为联合循环设计的,采用的是联合循环工作方式的效率最佳压比,所以在单独工作时,热效率不如技术水平相同的由航空发动机改装的燃气轮机高。
与单独工作的回热式燃气轮机不同的是,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的比功最佳压比稍有下降,这是因为燃气轮机压比减小时,排气温度升高,余热蒸汽系统的输出功率会稍有增加。
不过作为发电设备,联合循环中的燃气轮机都采用效率最佳压比作为设计参数。
第三,由于联合循环的特殊工作特点,有些在简单循环燃气轮机以及常规蒸汽轮机上不能采用或难以采用的技术却适合于联合循环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比如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更加适合于采用中冷—再热循环,高温部件可以采用蒸汽冷却技术等。
采用中冷—再热循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燃气轮机的比功,但是中冷增加了热量损失,再热提高了涡轮排气温度,因此在单独工作的燃气轮机中采用中冷—再热循环,并不一定能够提高热效率。
但是在联合循环中因为有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因此即使燃气轮机排气温度升高,对机组的热效率影响也不大,并且压气中冷热量也可以由蒸汽系统回收,所以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采用中冷—再热循环一般能够提高比功和热效率。
比如,ABB公司的GT—26机组,燃气初温只有1260℃,但是由于采用了压气中冷和再热循环,因此虽然燃气轮机效率只有38.2%,联合循环效率却能达到58.5%,与燃气初温1430℃水平的9G、W501G机组相当。
蒸汽的换热系数比空气大,联合循环系统本身产生蒸汽,因此在联合循环中的燃气轮机高温部件就可以使用蒸汽冷却。
通常在燃气轮机中高温部件所用的冷却空气流量是机祖总流量的10—15%,在冷却叶片前为了提高冷却效果,通常还要将其温度降低一些。
在燃气中加入这么多冷气流,将会使燃气平均做功温度大幅下降,一般要达到120—180℃,降低了涡轮的有效输出功率和机组的热效率。
使用蒸汽冷却时,采用的是闭式循环工作方式,在主燃气流中不混入冷气流,燃气的平均做功温度不会有太大的下降,这就相当于提高了燃气初温,从而机组的热效率和比功都能够得到提高。
冷却后的高温蒸汽进入蒸汽回路,进一步降低了因为冷却导致的损失。
另外因为蒸汽冷却是闭式循环,使用蒸汽冷却时涡轮叶片等部件没有孔隙,表面不开槽口,这样不仅增加了零件结构强度,还进一步减少了燃气流的扰动,减少了二次流损失,提高了涡轮级效率,并且也能够杜绝冷却气孔被堵塞的可能,使冷却更加稳定可靠。
GE公司的9G机组和9H机组具有相同的燃气初温、压比和空气流量,9G 机组的涡轮叶片采用常规的气冷设计,由于冷却引起的燃气做功温度降低达155℃,9H机组则使用高压汽缸排出的冷的再热蒸汽和余热锅炉产生的中压蒸汽冷却第一级涡轮和第二级静叶叶片,因为冷却引起的燃气做功温度降低只有44℃,冷却后蒸汽的温度则被提高到再热蒸汽温度水平,汇入再热后的蒸汽,进入中压汽缸做功,从而避免了冷却热损失。
因此9G机组输出功率286MW,热效率39.5%,联合循环系统效率58%,而9H机组输出功率328MW,热效率41%,联合循环系统效率达到了60%。
可以使用蒸汽冷却的零部件包括燃烧室及其过渡段、涡轮进口导向喷嘴环、涡轮动叶和静叶等。
当然,当余热锅炉停运时,使用蒸汽冷却的燃气轮机是不能运行的,这使机组的运行灵活性受到了一定限制。
如果要求在余热锅炉停运时燃气轮机仍然能够使用,就必须由单独的汽源提供冷却用的蒸汽,这可能增加系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