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分解
Chapter10PowerCycle(蒸汽动力循环)

11点x太小,不利于汽 机强度; 12-9两相区难压缩;
s wnet卡诺小
§10-1 Basic Power Cycle using Water Vapor-
Rankine Cycle 基本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
1.水蒸气动力循环系统
汽轮机作功: ws,12 h1 h2
凝汽器中的定压放热量:
h
q2 h2 h3
水泵绝热压缩耗功:
ws,34 h4 h3
锅炉中的定压吸热量:
4
q1 h1 h4
3
1 2
s
朗肯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t
wnet q1
ws,12 ws,34 q1
h
一般很小,占 0.8~1%,忽略 泵功
表面式回热器 抽汽
给O水pen Feed冷wa凝te水r heater 混合式回热器
(1) 蒸汽抽汽回热循环
T
1
1kg 6 kg
a
4 5 (1- )kg
3
2
由 于 T-s 图 上 各 点 质 量 不同,面积不再直接 代表热和功
1 1kg
6
s 1kg
a2
α kg
3
5
4
(1-α )kg
a kg
锅炉
4
给水泵
3
2' 热用户
用发电厂作了功的蒸 汽的余热来满足热用 户的需要,这种作法 称为热电联(产)供。
热用户为什么要用换 热器而不直接用热力 循环的水? 背压式缺点: 热电互相影响 供热参数单一
抽汽调节式热电联产(供)循环
过热器 汽轮机 发电机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h-s 图
ν
s
23
⑶ 蒸汽动力装置为什么不采用卡诺循环
朗肯循环1234561 朗肯循环 平均吸热温度 T 1 平均放热温度 T2 朗肯循环1234561的热效率 朗肯循环 的热效率
T2 ηt =1− T 1
P1
′ T 4′
14
15
16
17
蒸汽动力循环
• 循环中工质偏离液态较近,时而处于液态,时而 处于气态,因而对蒸汽动力循环的分析必须结合 水蒸气的性质和热力过程 。 • 由于水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而只能从外界吸热, 必需配备制备蒸汽的锅炉设备,因而装置的设备 也不同。 “外燃动力装置”。 • 燃烧产物不参与循环,因此蒸汽动力装置可以使 用各种常规的固体、液体、气体燃料及核燃料, 可以利用劣质煤和工业废热,还可以利用太阳能 和地热等能源,这是这类循环的一大优点。
(P1, ts)
绝热压缩 给水泵
定压加热 水冷壁
饱和汽6 饱和汽
(P1, ts)
定压放热 凝汽器
定压加热 过热器
过热汽1 过热汽
(P1, t1)
绝热膨胀 汽轮机
22
重新循环) (重新循环)
给水4 给水
凝结水3 凝结水
(P2, h’2)
乏汽2 乏汽
(P2, h2)
⑵ 朗肯循环的P-v图和h-s图 朗肯循环的 图和 图 P-v图 图
19
P1
1 理想化的蒸汽动力装置基本循环 T t1 是朗肯循环 1(P1,t1)—— 进 入 汽 轮 机 时 的 新蒸汽(过热汽)状态; 新蒸汽(过热汽)状态; 1-2——蒸汽在汽轮机中 绝热 蒸汽在汽轮机中绝热 蒸汽在汽轮机中 4 3 2 膨胀(定熵)的作功过程; 膨胀(定熵)的作功过程; 2(P2)—— 从 汽 轮机排 出时的 s 乏汽(湿蒸汽)状态; 乏汽(湿蒸汽)状态; 2-3——乏汽在凝汽器中定压(定温)凝结放热过程; 乏汽在凝汽器中定压 放热过程 乏汽在凝汽器中定压(定温)凝结放热过程; 3——凝结水(饱和水)状态 2) ; 凝结水( 凝结水 饱和水)状态(P 3-4——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绝热压缩(定熵)成为锅炉 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绝热压缩( 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绝热压缩 定熵) 给水; 给水; 由于水几乎不可压缩,垂直线段3-4几乎重合成为一点 由于水几乎不可压缩,垂直线段 几乎重合成为一点
蒸汽动力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

蒸汽动力循环的四个主要过程一、蒸汽动力循环介绍蒸汽动力循环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航空等领域。
它利用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再通过蒸汽的膨胀和冷凝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蒸汽动力循环主要由四个过程组成,分别是压缩、加热、膨胀和冷凝,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压缩过程压缩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第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将低压的蒸汽压缩为高压蒸汽。
在这个过程中,蒸汽从锅炉中进入压缩机,通过压缩机的工作,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得到了提高。
压缩机通常采用离心式或轴流式,通过叶片的旋转来增加蒸汽的压力。
这样可以提高蒸汽的能量,为后续的加热和膨胀过程提供条件。
三、加热过程加热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第二个过程,其目的是将高压蒸汽加热至高温高压。
在这个过程中,高压蒸汽从压缩机出口进入锅炉,在锅炉中与燃料进行热交换,吸收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
经过加热,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进一步提高,成为高温高压蒸汽。
加热过程通常采用燃烧室或燃烧锅炉,通过燃料的燃烧来提供热能。
这样可以增加蒸汽的能量,为后续的膨胀和冷凝过程提供动力。
四、膨胀过程膨胀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第三个过程,其目的是将高温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这个过程中,高温高压蒸汽从锅炉出口进入膨胀机,通过膨胀机的工作,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都得到了降低。
膨胀机通常采用汽轮机或透平机,通过蒸汽的膨胀来驱动转子旋转,从而产生机械能。
这样可以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后续的发电或其他工作提供动力。
五、冷凝过程冷凝过程是蒸汽动力循环的最后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将膨胀后的低温低压蒸汽再次液化。
在这个过程中,膨胀后的低温低压蒸汽从膨胀机出口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凝器的工作,蒸汽的温度和压力都得到了降低。
冷凝器通常采用冷却水或制冷剂,通过与蒸汽的热交换来将蒸汽冷却至液态。
这样可以将蒸汽的热能再次转化为冷却介质的热能,为后续的循环提供条件。
六、总结蒸汽动力循环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化和利用方式,通过四个主要过程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共39页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工程热力学蒸汽动力循环装置PPT课件

T
wt ,act wt
h1 h2act h1 h2
h2act h2 1T h1 h2 h2 1T h0
h0 h1 h2 称为理想绝热焓降
大功率汽轮机的ηT在0.85~0.92之间
▪ 实际循环内部功wnet,act:每千克蒸汽在实际工作循环中作出的循 环净功
wnet,act wt,act wP,act wt,act h1 h2act
1 1 h1 1 1 h1
h2 h2
h1 h1
h2 h2
▪ 回热循环工质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平均放热温度不变,故循环热效率 提高,大于单纯朗肯循环热效率
第34页/共44页
▪ 回热循环工质吸热量减少,锅炉热负荷减低,节省金属材料 ▪ 由于汽耗率增大,汽轮机高压端蒸汽流量增加,低压端流量减小,
wt
wp q1
h1 h2 h4 h3 h1 h4
第5页/共44页
水泵功的近似值为
wp h4 h3 u4 p4v4 u3 p3v3
p4 p3 v3 p1 p2 v2
可t 得 hh热11 效hh率32 的 pp近11 似pp22式vv22
h1 h2 p1 h1 h2 p1
p2 v2 p2 v2
略
t
去w
h1 h2 p简h化1 为h2
循环初压力p1甚高时,水泵功约占汽轮机作 第6页/共44页
➢ 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 初温t1对热效率的影响 在相同的初压及背压下,提高新蒸汽的温度可使热效率增大 提高初温还可使终态2的干度x2增大,有利于提高汽轮机内效率和 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提高初温受材料耐热性能的限制,最高蒸汽温度很少超过600℃
用轴功率表示为
Ps mT P0 mT Dh1 h2
Chapter10PowerCycle蒸汽动力循环.ppt

T 5
t
h1 h1
h2 h3
1
影响热效率的
6
参数?
4
p tp
A.蒸汽初压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t1 , p2不变,p1
T
5' 5
4' 4
1' 1 6'
6
优点:
•T1
• v 2'
寸小
t
,汽轮机出口尺
缺点:
• 对强度要求高
•x
不利于
B.蒸汽初温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优点:
p1 , p2不变,t1
T
§10-2 蒸汽回热循环与再热循环
(regenerative cycle and reheat cycle)
1.蒸汽回热循环(regenerative)
1 1kg
a2
α kg
6
3
5
4
抽汽 冷凝水
Closed Feed water heater 去凝汽器
表面式回热器 抽汽
给水
(1) 蒸汽抽汽回热循环
1' 1
5
6
4
•T1
• x 2'
全。
t
,有利于汽机安
缺点: • 对耐热及强度要求 高,目前初温一般 在550℃左右
工程热力学讲义第9章气体动力循环

• 优点: • 理论上工质可以完全膨胀; • 体积小,功率大; • 速度高,运转平稳,连续输出功 ; • 启动快,达满负荷快 ;
• 缺点: • 燃气轮的叶片长时间工作于高温 下要求用耐高温、高强度材料; • 压气机消耗了燃气轮机产生功 率的绝大部分,但重量功率比 (specific weight of engine)仍较大
1-2-3-4-1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1-2‘-3’-3-4-1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1-2“-3-4-1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三种循环排出的热量都相同, •循环的热效率的比较
在相同的热强度和机械强度下,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的 热效率最高,混合加热理想循环次之,而定容加热理 想循环最低。
9-4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Gas turbine cycle
•预胀比 表示工质在燃烧过程中比容增长程度,决定于喷
油量。
机器负荷 喷油量
t,p
9.3.3混合加热理想循环(dual combustion cycle)
现代高速柴油机并非单纯的按定压加热循环工作,而是按照一 种既有定压加热又有定容加热的所谓混合加热循环工作。
定量分析 (空气为工质)
q 1cv(T 2 T 2) cp(T 3 T 2 )
具有相同压缩比和吸热量时的比较
1-2-3-4-1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1-2-2‘-3’-4‘-1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1-2-3“-4”-1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各循环放热量的比较
•三种理想循环热效率比较
能否得出定容加热循环最好,定压加热循环 最差的结论?
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的比较2
具有相同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时的比较 •实际上是热强度和机械强度相同情况下的比较。
T1 T4
9 10 气体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

p
2 1
3 4
v T
2 1 3 4
s
燃机理想循环热效率
吸热量: 吸热量:
T
2 1
3 4
q1 = cp ( T3 −T2 )
放热量: 放热量:
s
q2 = cp ( T4 −T ) 1
热效率: 热效率:
q2 T4 −T 1 ηt =1− =1− q1 T3 −T2
第十章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朗肯循环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汽轮机 锅 炉 4 给水泵 1 2 凝汽器
s
wnet q1 − q2 wT − wP ηt = = = q1 q1 q1 (h1 − h2 ) − (h4 − h3) = h1 − h4
T4 −T 1 ηtp =1− 热效率: 热效率: κ(T3 −T2 )
3、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 p 3 奥托(Otto)循环 奥托(
2 4 1
汽油机 点燃式
吸热量: 吸热量:
12: 定熵压缩 : 23: 定容加热 : 34:定熵膨胀 : 41: 定容放热 :
v
q1 = cV (T3 −T2 )
放热量 放热量 : q2 = cV (T4 −T ) 1 热效率: 热效率:
4
0
柴油自燃 t=335℃
p2'=3~5MPa t2'=600~800℃ p3=5~9MPa t4=1700~1800℃ p5=0.3~0.5MPa t5≈500℃
5 1’ 1 V
实际工作循环抽象与简化 p 3
1.工质 1.工质
4
理想气体,工质数量不变 理想气体,
忽略进排气阀损失, 2. 忽略进排气阀损失, 0-1和1'-0过程抵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