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解剖学教案

合集下载

解剖学教案(共19)(2024)

解剖学教案(共19)(2024)
组织的类型与特点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 能。
9
器官与系统
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人体各大器官(如心、肝、肺、肾等 )的位置、形态、结构与功能。
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人体各大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 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的组成 、功能及相互作用。
2024/1/28
10
人体生理功能概述
01
02
03
04
05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 、咽炎等,多由病毒引 起,表现为鼻塞、流涕 、咽痛等症状。
支气管炎:由感染、物 理或化学刺激等引起的 支气管黏膜炎症,表现 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炎:由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 ,表现为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一种以持续 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 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 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 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 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 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 应增强有关。
组织的关联。
13
肌肉与肌腱
肌肉的类型和结构
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不同 类型的肌肉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特 点。
主要肌肉群的分布和功能
详细介绍人体主要肌肉群的分布、形 态和功能,包括头肌、颈肌、躯干肌 和四肢肌等。
肌腱的作用和解剖特点
解析肌腱的结构、形态和位置,以及 与肌肉的关联,阐述其在运动中的重 要作用。
19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案例分析
• 口腔溃疡与牙周炎: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牙周炎则是牙周 组织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 胃炎与胃溃疡: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有上腹痛、腹胀等;胃溃疡则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 白酶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深层黏膜损伤。

1-绪论-解剖教案

1-绪论-解剖教案

1-绪论-解剖教案第一章:解剖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理解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3. 解剖学的应用领域4. 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解剖学参考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解剖学图片或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解剖图或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解剖学的了解。

2. 讲解:讲解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示例或案例来说明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互动:分组讨论解剖学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举例说明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讲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解剖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分组讨论和举例说明,学生能够理解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2. 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3. 学习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术语。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 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3. 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术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功能的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解剖学参考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人体的器官系统图或模型五、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理解。

医学人体解剖学学习教案

医学人体解剖学学习教案

前臂:旋内称旋前,旋外称旋后。
(4)环转运动:关节头在原位转动(zhuàn dòng),骨的远
端作圆
周运动,实际为屈、外展、伸和
内收的综合运动。第20页/共4页第二十页,共41页。
4 、滑膜关节的分类: (1)按构成关节的骨数分: 1)单关节:由两块骨构成。 2) 复关节:由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如肘关节。 (2)按运动形式分: 1)单动关节:可单独进行(jìnxíng)运动。 2)联合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结构完全独
第19页/共41页
第十九页,共41页。
3、滑膜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是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 两骨骨干相互接近角度便小为屈,相反为伸。
(2)内收和外展:是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骨 向正中矢状面接近为内收,相反为外展。
(3)旋内和旋外: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统称旋 转,运动时肢体的前面转向内侧为旋内,相反为旋外。
;煅 烧骨,质脆易碎。
2 、无机物:占成人骨2/3,使骨增加硬度;脱钙骨, 柔软有弹性。
3 、幼 儿:有机物多,青枝折 老年人:无机物多,粉碎折。
第13页/共41页
第十三页,共41页。
二、骨连结(articulation)
概念:骨连结(articulation):骨与骨之间借结
缔组织纤维、软骨或骨组织相连,称为骨连接或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第3页/共41页
第三页,共41页。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 前方,两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liǎnɡ cè),手掌向前,两足并立, 足 尖向前。

解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解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解剖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引言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技能至关重要。

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教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解剖学优质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提供一份完整的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掌握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名称、位置和结构;3.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联;4.培养学生的解剖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人体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3.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名称、位置和结构;4.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联。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通过投影仪或电视等工具,展示人体解剖学的图像、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解剖学知识。

2.问题导向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剖学的关键概念和术语,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解剖实习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解剖学实际操作,加深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人体解剖学结构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解剖学的学习话题。

2.知识讲解(30分钟)-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的分类等。

- 逐步介绍人体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并结合图示讲解。

- 重点介绍人体主要器官和组织的名称、位置和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对解剖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3.问题讨论(20分钟)- 播放一段与解剖学相关的临床案例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问题思考。

-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问题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互相讨论和交流。

4.实践操作(30分钟)- 到解剖实验室或相应实践场所,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解剖操作,观察和学习人体内部结构。

人体解剖学教案

人体解剖学教案

教案人体解剖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方位术语。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人体结构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概述1.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1.2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1.3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学科1.4人体解剖学的意义2.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2.1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2.2人体解剖学结构术语3.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3.1观察与描述3.2模型与标本3.3图谱与教材3.4互联网资源4.人体解剖学实践操作4.1解剖器械的使用4.2解剖操作的基本步骤4.3解剖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人体解剖学有多少了解?1.2引入: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对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讲授新课2.1人体解剖学概述2.1.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2.1.2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2.1.3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学科2.1.4人体解剖学的意义2.2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2.2.1人体解剖学方位术语2.2.2人体解剖学结构术语2.3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2.3.1观察与描述2.3.2模型与标本2.3.3图谱与教材2.3.4互联网资源2.4人体解剖学实践操作2.4.1解剖器械的使用2.4.2解剖操作的基本步骤2.4.3解剖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3.课堂练习3.1学生分组,观察人体解剖模型或标本,描述其结构。

3.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人体解剖图谱。

3.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体解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课堂小结4.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4.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5.布置作业5.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下次课的提问。

5.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课堂练习表现:评估学生在观察、描述和分析人体结构方面的能力。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

人体解剖学教案详细完整版

6
02
骨骼系统解剖
Chapter
2024/1/30
7
骨骼组成与功能
2024/1/30
骨骼组成
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头组成,分 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
骨骼功能
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附着点 ,储存矿物质,参与造血等。
8
颅骨、脊柱和胸骨特点
01 02
颅骨
由23块形状不规则的扁骨构成,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脑颅骨围 成颅腔,保护大脑;面颅骨构成面部支架,并与脑颅骨共同构成鼻腔和 口腔的骨性腔壁。
课程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掌握基本 的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024/1/30
5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系统解剖学》(第九版),人民卫 生出版社。
辅助资源
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视频、实验室 标本等。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学图谱》、《格氏解剖学 》等。
2024/1/30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分别负责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和反 射性运动。
2024/1/30
35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案例分析
常见疾病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 病、癫痫、多发性硬化症等。
VS
案例分析
针对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可以通过案例分 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例 如,可以选取脑卒中作为案例,介绍其危 险因素、症状识别、急救措施和康复治疗 等方面的内容。
关节结构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根据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关节可分 为屈戌关节、车轴关节、椭圆关节、球窝关节、杵臼关节和平面关节等类型。

人体解剖学科教案模板范文

人体解剖学科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体基本结构的命名和功能。

3. 熟悉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1. 人体基本结构的命名和功能。

2.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1. 人体基本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

2.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模型3. 教学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结构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什么是人体解剖学?为什么学习人体解剖学?二、新课讲授1. 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人体基本结构的命名和功能。

3. 展示教学图片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人体某一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人体某一器官的详细结构和功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对人体基本结构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运用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二、新课讲授1. 介绍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2. 讲解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基本原理。

3. 展示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人体断层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体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人体断层解剖学在某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模型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解剖学教案

解剖学教案

解剖学教案人体解剖学教案编号1学年下学期教学课题:人体解剖学授课对象:护理专业授课教师:___教研室主任3学时审核签名:___教研室主任日期:月日-月日星期:星期一至星期五时间:上午8:00-10:00授课班级:护理专业一班目的要求1.熟悉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2.熟悉人体的组成,分部和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3.熟悉研究人体解剖学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4.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5.掌握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6.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7.了解骨的发生和生长,成人骨的数目和分部。

8.了解骨连接的意义和分类。

9.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装置和关节的运动。

10.掌握肌的形态、分类及构造。

11.熟悉肌的辅助结构、起止概念和命名原则。

12.了解肌的配布规律。

重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研究范围。

2.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

3.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

4.关节的结构及运动形式。

5.肌的基本构造。

教学重点及难点难点:1.方位术语中的轴与面的有关内容。

2.关节沿不同轴所做的运动。

3.肌的辅助结构。

教法与学法课型:理论课教法:启发式教学讲授法、板述结合挂图、模型研究、多媒体教学学法:思维导图、讨论、课堂练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绪论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2分钟2.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分钟3.人体解剖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3分钟4.人体解剖学的分类:2分钟5.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13分钟6.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3分钟7.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术语:25分钟8.研究方法:5分钟概述:1.组成:2.功能:第一章骨学(35分钟)1.概述:2.分类:3.构造:4.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5.骨的发生和发育:自学第二章关节学(30分钟)1.定义:2.分类:3.结构:4.运动形式:第三章肌学(20分钟)1.概述:2.分类:3.构造:4.起止、配布和作用:5.辅助结构:小结:5分钟复思考题1.试述关节的基本构造及运动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卫(第四版)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月 日
授课班级
重 难
点 点
8
[手段与方法] 1.以电子幻灯片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配合应用相关挂图、标本、模型。 2.采用直观教学、讲授教学、演示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教师讲解与学生实习同时进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讲解新课](70-80 分钟) (详见后面课件) 第五节 脑颅 一、颅的上面观 二、颅的侧面观 三、颅的前面观 四、颅底外面 五、颅底内面 六、下颌骨和舌骨 七、 新生儿颅骨的特性及其生后变化 颅 总 骨 述 面颅
1
[要
求] (3 分钟)
1.不迟到,上课不讲话。 2.爱护教具、模型、标本和挂图,有损坏要赔偿。 3.请每人准备一本课堂练习本,每次上课前抽 10-15 分钟复习前次课内容。形式可以是 提问、小测验、拿标本讲解、上黑板做题等。作为平时成绩,课上完后要进行考试。 (期 中、期末考试及实验考试。 ) 4.在实验室上课,要遵守实验室有关规则。 (穿工作服) 实验小组:分六组,每组定组长一名。班长或学习委员总负责。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 要靠我们双方的努力、 互相配合才能做好。 同学们有什么意见和要求, 请及时提出来,互相协商、讨论,以尽快得到较好的效果。 [手段与方法] 1.以电子幻灯片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配合应用相关挂图、标本、模型。 2.采用直观教学、讲授教学、演示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教师讲解与学生实习同时进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讲解新课](90-100 分钟) (详见后面课件) 绪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一节 论
6
[教 具]
挂图、标本、模型
1.锁骨和肩胛骨:P37 2.肱骨:P32 3.桡骨和尺骨:P49 4.手骨:P34 5.髋骨:P40 6.股骨:P41 7.胫骨和腓骨:P42 8.足骨:P43
[参考资料] 人体解剖学图谱(英文原版) 人体解剖学图谱 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7-117-O729-X/R.730 ISBN7-5381-3617-7
讲解新课90100分钟详见后面课件第三章呼吸系统第一节呼吸道鼻20分钟喉15分钟气管和支气管15分钟第二节肺肺的位置和形态10分钟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第三节胸膜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5分钟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第四节纵隔课后小结8分钟1?鼻旁窦冇哪几对开口部位
第一次课教案
授课章节 教材名称 课 型 绪 论 人体解剖学 理论+实验 骨学概述 主 编 主要教学方法 授课时间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分科及学习方法。 2.掌握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教 学 目 的 3.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4.掌握成人骨的数目、形态和构造。了解骨的理化特性。 5.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位置。 6.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特点。 7.掌握胸骨的形态及分部。胸骨角的意义。 8.了解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9.熟悉躯干骨的常见骨性标志。 躯干骨 吴先国 出版社 及版本 授课时数 3 学时
[课后小结] (5 分钟) 1、颅骨的名称及位置。 2、骨性鼻腔主要结构。各鼻旁窦的位置。 3、翼点的位置、构成和意义。 4、颅前、中、后窝内的主要结构。
[思考题] (2 分钟) 1、脑颅、面颅各有哪些骨构成? 2、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颅底内面有哪些主要的孔和裂?
[学生实习] (30-40 分钟) 学生:按实验教材要求,观察有关挂图、标本、模型等。 教师:指导并答疑。
人民卫生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哈医大、安医大、中医学院等)有关课件。
课后记:
4
第二次课教案
授课章节 教材名称 课 型 上肢骨 人体解剖学 理论+实验 下肢骨 主 编 主要教学方法 授课时间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上肢各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 教 学 目 的 2.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主要形态结构。 3.掌握下肢骨的组成,下肢各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 4.掌握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的主要形态结构。 5.熟悉上、下肢骨的常用骨性标志。 6.了解手骨、足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 重 难 点 点 上、下肢骨名称位置和排列。 上、下肢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教 [组织教学] (1-2 分钟) [复习旧课] (10 分钟) 上新课之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次课的内容。 上次课我们开始了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介绍了绪论及骨学的部分内容。其中解 剖学的基本术语,骨的形态结构及部分躯干骨的形态结构是重点。 提问 或小测验 1、何谓解剖学的姿势?与立正姿势有何不同? 2、骨按形态可分几类、各位于何处? 3、骨的构造如何,哪些骨终身保存红骨髓? 4、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颈、胸、腰椎各有哪些特点? 5、何谓椎孔、椎管、椎间孔、胸骨角? [手段与方法] 1. 以电子幻灯片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配合应用相关挂图、标本、模型。
[课后小结] (8 分钟) 1.上、下肢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 2.上、下肢骨常用骨性标志。
[思考题] (2 分钟) 1. 简述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2. 简述肩胛骨的形态。 3. 简述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和排列。 4. 在活体上能摸到上、下肢骨哪些主要骨性标志?
[学生实习] (30-40 分钟) 学生:按实验教材要求,观察有关挂图、标本、模型等。 教师:指导并答疑。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运动系统 骨 概 学 述
一、 骨的形态 二、 骨的构造 三、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四、 骨的发生和生长(了解内容) 第二节 躯 干 骨
一、椎 骨
2
二、骶 骨 三、尾 骨 四、肋 五、胸 骨 [课后小结] (6 分钟) 1.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 。 2.方位术语。 3.轴和面。 4.骨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5.躯干骨的组成。胸骨角。 6.椎骨的一般形态。 [思考题] (4 分钟) 1.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与立正姿势有何不同? 2.比较方位术语中内与内侧,外与外侧的不同? 3.运动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功能? 4.试述骨的构造,功能。 5.骨膜位于何处?它有何功能? 6.颈椎、胸椎、腰椎在形态上各有何特征?
[学生实习] (20-30 分钟) 学生:按实验教材要求,观察有关挂图、标本、模型等。 教师:指导并答疑。
[教
具]
挂图、标本、模型
1.全身骨骼:P1 2.骨的构造:P2 3.各部椎骨的形态:P5 4.胸廓(前面观) :P11 5.脊柱全貌:P4 6.胸骨:P13
3
[参考资料] 人体解剖学图谱(英文原版) 人体解剖学图谱 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7-117-O729-X/R.730 ISBN7-5381-3617-7
5
授课时数 吴先国 出版社 及版本
3 学时
人卫(第四版)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月 日
授课班级



2.采用直观教学、讲授教学、演示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教师讲解与学生实习同时进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讲解新课](70-80 分钟) (详见后面课件) 第三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四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上 肢 骨 锁 骨 肩胛骨 肱 骨 尺 骨 桡 骨 手 骨 下 肢 骨 髋 骨 股 骨 髌 骨 胫 骨 腓 骨 足 骨
人卫(第四版)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月 日
授课班级
11
[手段与方法] 1.以电子幻灯片多媒体教学为主。同时配合应用相关挂图、标本、模型。 2.采用直观教学、讲授教学、演示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教师讲解与学生实习同时进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讲解新课](70-80 分钟) (详见后面课件) 第二章 第一节 关节学 概 述
[学生实习] (30-40 分钟) 学生:按实验教材要求,观察有关挂图、标本、模型等。 教师:指导并答疑。
12
[教 具]
挂图、标本、模型
1.骨架、 颅(颞下颌关节)标本
[教 具]
挂图、标本、模型
人民卫生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哈医大、安医大、中医学院等)有关课件。
课后记:
10
第四次课教案
授课章节 教材名称 课 型 关节学概述 人体解剖学 理论+实验 躯干骨的连结 主 编 主要教学方法 授课时间 1.了解骨连结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 3.熟悉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 教 学 目 的 4.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5.掌握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6.掌握脊柱的组成和 4 个生理性弯曲。 7.了解脊柱各面观的形态特点及其运动。 8.掌握胸廓的组成、形态和运动。 9.了解脊柱的功能。 10.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形式。 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及其运动; 重 点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 难 点 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 教 [组织教学] (1-2 分钟) [复习旧课] (8-10 分钟) 1、脑颅、面颅各有哪些骨构成? 2、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3、颅前、中、后窝内各有哪些主要结构? 4. 骨性鼻腔外侧壁可看到哪些主要结构? 学 过 程 脊柱、胸廓的连结及运动。 颅骨的连结 吴先国 出版社 及版本 授课时数 3 学时
人卫(第四版)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月 日
授课班级
重 难
点 点
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轴和面; 骨的形态、构造;椎骨的基本形态。 内侧与外侧,内与外的区别; 骨的构造;各部椎骨的特征。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 (1 分钟) [自我介绍] (1 分钟) [教材介绍] (3 分钟) 今天我们要共同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人体解剖学》 。 《人体解剖学》分三部分 内容: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 总学时 96,有理论课和实验课,第一学 期全部上完。因内容多,安排的学时少,所以只能讲系统解剖学部分。局部解剖学和断层 解剖学内容可供学生参考自学用,同学们如有问题可提出来共同探讨解决。 本门课程主要是形态结构,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充分结合标本、模型、活体观 察、挂图、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