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画龙点睛》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画龙点睛教案

画龙点睛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了解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龙”,进一步理解与感受其形态和特征,从而结合现代生活中的装饰倾向与需求进行设计。
通过对龙头、龙身、龙尾的装饰设计,使学生能运用现代的装饰手法来表现传统“龙”的形象,并感受到美术造型表现与欣赏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其艺术形象和艺术特点。
(2)技能目标:学习掌握用线、色彩等绘画装饰物象的方法,能运用简单的装饰手法进行设计。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用线、色彩等绘画装饰物象的方法,能运用简单的装饰手法进行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色彩等手法进行装饰,如何使装饰的龙既有传统特点又有现代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范例作品、水彩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水彩笔、铅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及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播放投影或出示教师范画,启发学生谈谈对龙的印象和感受。
我国人民历来把龙看作是风和雨的象征,也常常用“龙”字来形容繁荣昌盛的时代景象。
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来画龙呢?(2)欣赏教材范画作品,从不同角度评述,进一步体会应用线的方向、色彩及图案装饰的效果与作用。
学生欣赏并讨论教材中的作品。
教师板书课题:《画龙点睛》。
2.发展阶段(1)作业形式建议:画龙大赛或合作创作(能绘制的图案概括为云和简单的景物组合)。
介绍两幅具有对比关系的画,以有导向性地加以点拨:如其中一幅是运用简洁的几何图形组成龙身图案;另一幅则采用柔和曲线表现龙的动感;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
根据以上导向性的点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考虑绘画方案。
可从材料、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
如可采用绘画形式表现,也可用剪贴形式表现;可用水彩笔或油画棒等绘画工具,也可用彩色纸剪贴等。
《画龙点睛》教案

《画龙点睛》教案画龙点睛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标教案名称:画龙点睛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画龙点睛技巧,提高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安排教室环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绘画空间和必要的绘画工具。
- 提前准备一些龙的图片和素描素材作为参考。
- 准备一些丙烯颜料和画笔,作为学生进行上色的材料。
2. 学生准备:- 每位学生自备一张绘画纸和铅笔。
- 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和欣赏一些经典龙的图片或表演,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龙这一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 (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有关龙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发学生对于龙的好奇和兴趣。
-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对龙有什么了解?龙在我们文化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2. 学习绘制龙的基本形状 (2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使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龙的基本形状,不要求细节,主要着重于大致形状的把握。
- 学生根据已给出的龙的图片或素描素材进行模仿,并将龙的基本形状画在纸上。
3. 细化龙的外形和特征 (3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绘制好的龙形状,添加龙的细节特征,如鳞片、爪子、眼睛等。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让龙更加独特和生动。
4. 画龙点睛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3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画龙点睛的技巧,即通过一个小细节来补充龙的表情或特征,使整幅画更加生动。
- 学生可以选择龙眼睛、嘴巴、或者瞪眼龙、威武龙等特殊点睛技巧进行练习。
- 学生开始进行点睛练习,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
5. 上色和润色 (30分钟)- 学生使用准备好的丙烯颜料和画笔,对已经完成的龙进行上色。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上色,并注意渐变和层次的表达。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上色和润饰。
6. 展示和总结 (10分钟)-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可以进行一定的互评和点评。
-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画龙点睛的重要性和技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绘画中运用。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画龙点睛-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画龙点睛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画龙点睛”这一成语的内涵,并通过实践掌握其绘画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画龙点睛”的含义,掌握绘画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品中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学生能够提升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画龙点睛”的技巧和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画龙点睛”成语故事讲解:介绍成语的来源、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2.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如何绘制龙的形象,特别是“点睛”的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画龙点睛”的成语含义。
2. 掌握绘画龙的基本技巧。
3. 能够在作品中灵活运用“画龙点睛”的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画龙点睛”的深层含义。
2.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绘画龙的具体技巧。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作品具有独特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讲解成语故事:通过讲解“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相关作品:展示一些“画龙点睛”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魅力。
第二阶段:技巧讲解与实践1. 讲解绘画技巧:详细讲解如何绘制龙的形象,特别是“点睛”的技巧。
2. 示范绘画过程: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绘画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
第三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1.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画龙点睛2. 重点内容:画龙点睛的技巧、绘画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第5课《画龙点睛》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画龙点睛》人教新课标一、课程背景《画龙点睛》这个课程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中的一节课,人教新课标。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通过学习中国画的特征和基本技法,了解传统美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特征2.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线条和颜色运用技法3.了解《画龙点睛》的故事和寓意2. 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画笔、颜料和其他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2.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营造出艺术效果3.能够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创作具有独特特点的画作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鉴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PPT或翻阅图片的方式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和特征。
2.向学生介绍《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2.知识讲解1.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介绍中国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技法。
2.通过PPT或老师演示的形式,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颜色进行画作创作,为学生介绍进一步进入中国画创作的基础。
3.实践操作1.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画笔和颜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进行中国画的创作。
2.教师可以在课上予以辅导,对于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点拨和指导。
4.学习反思1.让学生在课后分享自己的画作,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话题。
2.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画作进行批评和点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深入思考,贯彻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前导入、知识展示、实践操作和学习反思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龙点睛》这一重要概念。
能够整合多种资源优化课程,确保学生在课程中受到充分关注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五、小结这一课程旨在引导五年级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概念,了解《画龙点睛》的寓意,并且通过实践创作体验,培养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感受。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 画龙点睛》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画龙点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画龙点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画龙点睛的寓意,掌握用线条表现龙的形象,并学会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龙点睛的寓意,明白其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现龙的形象,提高绘画技能。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画龙点睛的寓意。
2. 如何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表现龙的形象。
3.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画龙点睛的寓意故事、龙的形象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彩色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画龙点睛的寓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画龙点睛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龙的形象图片,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表现龙的形象。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画龙点睛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画龙点睛的寓意2. 用线条表现龙的形象3. 画龙点睛的方法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作一幅以龙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学生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掌握了画龙点睛的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学生的绘画作品是否体现了画龙点睛的寓意,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4.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画龙点睛的寓意,掌握用线条表现龙的形象,并学会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画龙点睛 (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教案:画龙点睛课程名称: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龙点睛”这一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在作品中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教学重点:1. 理解“画龙点睛”的意义。
2. 学会在作品中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2. 如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美术作品分析等。
2. 绘画工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画龙点睛”这一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作品中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二、新课内容1. 讲解“画龙点睛”的意义:在作品中,通过一个关键的部分或细节,使整个作品生动、传神。
2. 分析美术作品中如何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3. 指导学生如何在绘画中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在绘画作品中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画龙点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绘画中多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画龙点睛”的意义,并学会了在作品中运用这一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关键部分或细节,并学会如何运用“画龙点睛”的手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学习其中的“画龙点睛”手法。
2.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锻炼自己的绘画技巧,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第5课《画龙点睛》教案

第5课画龙点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文字、纹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点状、面状装饰包装。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包装盒、彩笔等学生:课前收集包装盒、水彩笔、纸张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课前收集的运用纹样装饰的包装。
2.教师播放课件在一段古筝音乐伴奏下,欣赏一组服饰、生活用品、物品包装上运用纹样装饰点缀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物品这么美有什么共同点吗?同时,引出课题“画龙点睛”。
(二)讲授新课1.讨论寻新知。
分小组讨论学习(1)看教材第8 页1、2 幅图同样产品的包装盒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除了纹样还有什么呢?(2)3、4 幅图包装上的纹样是如何排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板书。
包装装饰:纹样、文字(特点:夸张、变形)。
呈现方式:点状排列、面状排列。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各自小组所带的包装上的纹样图案是如何运用的?是怎样凸显产品特色的?然后各小组派代表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与全班同学交流。
2.教师小结:在包装上做美化装饰,合理的夸张、变形纹样、文字装饰包装,更能凸显礼品特色,彰显产业文化。
3.直观感知,启发创新思维。
(1)思考:如果你是设计师要为产品设计包装,你会选择什么纹样、文字装饰包装?会怎样排列?(2)教师出示课件,播放一组呈现形式不同的纹样,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创新意识。
选择: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离心式、向心式、对偶式供学生参考。
(本段不作详细的纹样知识讲解)思考:除了刚才说到的两种纹样排列形式,还有什么呢?教师板书:四边式、对偶式、离心式、向心式……(3)教师小结:纹样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学会灵活巧妙应用纹样多样的呈现形式来装饰包装。
第5课 画龙点睛(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1)

第5课画龙点睛(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主题为“画龙点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画龙点睛”的寓意和技巧,通过画龙点睛的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画龙点睛”的寓意,掌握画龙点睛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画龙点睛的技巧。
2. 学生对传统文化寓意的理解。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教材、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水彩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引入“画龙点睛”的寓意,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画龙点睛”的技巧,展示相关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实践环节:学生按照所学技巧,独立完成一幅“画龙点睛”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画龙点睛”的寓意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第5课画龙点睛2. 内容:(1)画龙点睛的寓意(2)画龙点睛的技巧(3)实践与创作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画龙点睛”作品。
2. 收集有关“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画龙点睛”的寓意和技巧。
在实践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品,但部分学生在细节处理上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创作水平。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创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画龙点睛的技巧”。
画龙点睛,原意是指画龙时点上眼睛使画龙栩栩如生,后多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龙点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
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
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