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2)
文献综述的范文范文

文献综述的范文范文为了能够为后疫情时代韶关市中学生开展武术课程的情况有所了解,特地搜集了关于中学武术课程开展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归纳,具体包括:(一)国外文献综述Richard L(2023)在研究中提出,武术离不开教师的支持,他们的实践经验以及技术影响着武术教学的效果。
(二)国内文献综述关于中学武术课程发展现状的研究,何孝丹(2023)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以黔西南州普通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学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学生对武术课程的认知、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作出调查分析。
许雪娇(2023)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针对武术课程对健康体能、心理健康的影响做出深入探究,同时还对当前学生对于武术课程的认知也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武术课程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曹泽鑫(2023)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以二十四太极拳在中学武术课堂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从太极拳的课程开设情况、学生的喜欢程度、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多方的调查跟了解。
关于中学武术课程发展问题的研究,孟祥(2023)从全人教育层面出发,深入探究中学武术课程的发展情况,得出当前的武术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无趣没有关联性,使得学生的武术学习水平存在差异,除此之外,中学校园武术专项教师数量不足,并且相关的教学机制也并不健全。
余海(2023)在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将安徽省阜阳市初中学校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深入性的探究,明确提出该地区中学当前的武术教学存在重视程度待提升、师资建设不足、武术教学内容跟方法过于传统等问题。
张繁(2023)在进行研究过程当中明确提出,当前学校武术课程当中的教学学生,虽然对武术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不过参与性明显不高。
关于中学武术课程发展策略的研究,李庆涛(2023)在进行研究中明确提出,想要真正的推动中学武术课程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重视体育教师素养的培育,同时政府也需要通过推出一系列关于武术的政策支持,来为中学武术的发展提供保障。
文献综述2

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探讨针对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周彦科和学者张强分别在《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项目价值管理的研究》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建筑业更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业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房地产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关联度和带动性极强,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人们对于居住消费要求越来越高,住宅项目的操作需要深入研究分析购房者的真正居住需求,正确地处理好住宅小区各部分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从我国国内现实的发展情况看,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也将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将从被动变为主动,成为推动价值工程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4]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价值工程能适应建设项目的自身需求,将价值工程的思想应用于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之中,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价值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为价值管理的应用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此,有必要通过对建筑业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应用,以期使工程价值得到更好实现,推动我国价值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国内外对于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工程界定1.1价值工程概念学者张金兰,纪鹏飞等认为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指通过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7]学者秦立公在《价值工程理论在我国建设项目投资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认为价值工程是一种研究方案创新与优选的管理技术与思想方法。
文献综述 (2)

文献综述一、概述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层出不穷,而现如今,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湖北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探讨对文化产业发展有过贡献的相关理论,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叙述,对其理论贡献进行评价。
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对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客观评述,主要由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潜在价值两个部分组成。
产业发展现状依据产业现在的规模、产值和经济地位来评判,而产业潜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潜在消费人群、市场,地区区位优势,政府重视程度,以及文化资源总量。
在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之下,方能窥探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全部面貌。
本文旨在借用要素禀赋理论和钻石模型的理论依据,以其模型为指标体系,研究提升湖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出路。
在前几年研究背景下,各派学者认为,湖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消费市场和人群,政府重视程度也相当之高,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产业规模小,没有引领行业的大型企业和项目支持,使得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我国其他先进地区,总的来说,现阶段文化产业竞争力较低,但潜在竞争力很强,在正确的政策引导、科学的发展方式的指导下,湖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将有飞速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定义的发展和培育理论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答案,在如何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主要依据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所著的《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提出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构成了所谓菱形理论,或者称为钻石模型。
他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策略还有市场机遇和政府重视程度。
因此,钻石模型的评价体系,是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之上,完善而总结出来的评价方式。
自其理论发表之后,各国各行业,都将钻石模型理论用于评价竞争力。
以上,是本文引用钻石模型理论展开论述的基础和前提。
下面,就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理论发展和研究进度分别叙述。
1.国内理论研究状况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我国国内相关理论研究都有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作为依据或者相关联。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How to write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
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章2:文献综述标注文档篇章1:怎么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通过写作文献综述,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受益: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实践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文献综述】阳光小区2#住宅楼设计

【文献综述】阳光小区2#住宅楼设计【文献综述】阳光小区 2住宅楼设计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和住宅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住宅楼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还需要考虑舒适性、安全性、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因素。
阳光小区 2住宅楼作为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献综述旨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该住宅楼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建筑设计(一)平面布局在平面布局方面,许多学者和设计师强调了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住宅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应相互协调,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例如,文献 1中提到,客厅应宽敞明亮,便于家庭成员交流和活动;卧室应注重私密性和安静性。
对于阳光小区2住宅楼,应根据户型面积和居民的需求,合理划分各功能区域,确保空间利用的高效性。
(二)户型设计户型设计是住宅楼设计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户型有一居室、二居室和三居室等。
文献 2指出,不同户型应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需求,如年轻夫妇可能更倾向于小户型,而有子女和老人的家庭则需要较大的户型。
在阳光小区 2住宅楼的设计中,应提供多样化的户型选择,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三)外立面设计住宅楼的外立面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还与建筑的节能性能密切相关。
文献3研究表明,合理的外立面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的能耗。
例如,采用适当的窗户比例和遮阳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
阳光小区 2住宅楼的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风格,做到美观与节能的统一。
三、结构设计(一)结构体系选择目前,常见的住宅结构体系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等。
文献 4对比了不同结构体系的优缺点,指出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整体性。
对于阳光小区 2住宅楼,应根据建筑高度、地质条件和抗震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二)基础设计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
文献综述参考范本2

文献综述(届)蜜罐技术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工学院计算机系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蜜罐技术摘要: 综述了蜜罐技术的发展,虚拟蜜罐(主动防御体系)的实现,所要用到的相关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前景关键词: 蜜罐;网络安全;虚拟蜜罐主动防御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在以信息为核心的网络中,高频率的黑客入侵事件、正在增加的计算机犯罪给我们的网络安全带来强劲的挑战。
近些年,虽然杀毒软件,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它们对网络的检测是基于规则的,被动的,对于新的攻击无能为力,并且无法跟踪攻击者。
所以单纯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在高要求的网络坏境中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1 蜜罐技术的发展1.1国外的蜜罐技术蜜罐思想最早的提出是在198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lifford Stoll 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Stalking the Wily Hacker”的论文[1],随后Bill Cheswick写了关于蜜罐的名为“An Evening with Berferd in Which a Cracker Is Lured,Endured,and Studied”的论文,系统的提出了蜜罐的思想。
各种蜜罐产品慢慢出现比如DTK、CyberCop Sting、NetFacade等等。
直到1999年Honey Net项目的创建可以说为蜜罐在安全领域的地位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这个项目成功的展现了蜜罐技术在研究和检测攻击方面的价值。
他们的系列文献“Kn ow Your Enemy”展示了他们的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
随着各种商业蜜罐工具存在着交互度低,容易被黑客识别等问题,安全研究人员需要一个完整的蜜网体系。
蜜网构成一个黑客诱捕网络体系架构。
现在the honeynet project 依然是最具实力的研究蜜罐的非盈利行组织。
1.2国内的蜜罐技术在国内,一个组织推动着蜜罐技术的发展,它就是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狩猎女神”项目组(h ttp://)。
文献综述

如何做文献综述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界定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后,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2.文献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为什么要开展文献综述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报告范例

课题调研综述文献综述是对某一个课题的大量的有关资料、情况、数据等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分析、加工综合而成的。
它能够帮助作者了解国内外某专业或者学科或者某课题的研究起源、研究水平、发展趋势、主要研究者、主要的派别和观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
文献综述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发现科研主攻方向、有助于把握论文选题的方向和重点。
文献综述不同于原始论文,因为它不是某一科研课题成果的报告,也不是一种论文摘要的汇编和索引,更不是简单地罗列一批文献,而是将许多有关联的文献分析对比,加以评论。
文献综述要反映所写专题的全貌,包括历史概况和最新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课题综述包括综述论文和综述报告两种类型。
综述报告必须符合一般的学术论文的格式,对文献的介绍更强调综合与分类,对已有所有的分析或对某领域研究的未来预测是综述论文必备的内容。
综述报告则要求详细给出数据库选择、检索词的确定、检索式的编制过程,对比较重要的文献进行逐篇介绍;课题综述报告的综述部分的概括性更强,综述报告强调形式的格式化和完成综述报告的步骤。
课题综述的特点和内容1、课题综述的特点(1)内容方面:综述论文是对大量文献的综合描述和广泛综述时空范围内发展和情况。
●语言的概括。
对原始文献中的各类理论、观点、方法的叙述不是简单地照抄或摘录,而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将其概括出来。
●信息的浓缩。
综述集中反映一定时期一批文献的内容,浓缩大量的信息。
一篇综述报告可以反映几十到上百篇的原始文献。
●评述的客观。
叙述和列举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技术及数据时客观、如实反映原文作者的内容;分析、比较、评论各种理论、观点、方法时基于客观进行分析、评价,而非出于个人的喜好、倾向、感情;预测时,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科学的推导方法为手段,力求客观,而非凭空想象,出于主观愿望盲目提出。
(2)形式方面。
标题醒目。
综述论文一般直接反映其综述类型,如包含综述、概况、评述、进展、动态、现状等字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题目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黄建新
专业班级电信08K-1
学号0819********
院(系)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指导教师麻丽娜
完成时间2012年03月22日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
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
因此智能电子式温度控制器必将在短期内全面取代机械式温度控制器。
并且,智能温度控制器还将在精度、功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向迅速发展。
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单片机应用系统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生活中对温度的控制水平。
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10】
本文介绍了一个由AT89C51为控制芯片、温度传感器DS18B20等器件构成的一个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2.主题
温度控制器发展初期是机械式温度控制器,这类温度控制器采用双金属片或充气膜盒感测室内温度,使用波段开关直接调整风速。
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现基本已淘汰,只使用在一些要求不高较低档场合;充气膜盒温度控制器当前较流行,但总体来讲机械式温度控制器
缺点十分明显:1.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外观陈旧呆板;2.机械式温度控制器控温精度差;3.容易打火(直接切换强电);4.极易在一个极小温差范围内频繁开关水阀(风阀);5.功能比较单一。
鉴于这些,智能电子式温度控制器全面取代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1)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式温度控制仪器.该仪器集成了信号的变换、处理、控制功能,使用了∑-△原理的高精度A/D转换及标准0~10mA电流型输出D/A转换,辅助以键盘和数码管的人机界面,可以应用在需要精密温度控制的各种领域.该仪器输入标准铂电阻温度传感器RTD(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信号,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Propro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控制算法,输出0~10mA电流控制功率加热元件.兼顾整机的精度和价格等因素,采用了80C51单片机系统结合专用集成电路进行设计.CPU系统采用GAL 进行译码,。
【1】
(2)结合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等以温度控制为主的工业控制系统对产品工艺、温度的精度要求,再考虑不同的加热系统温控方法,考虑各种热炉温控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佳的方案,而单片机作为工业温度控制系统的温控核心在工业生产中较为合适。
用单片机对热炉温度进行控制,不仅精度高,反映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便宜并且易于实现等优点,能够大规模的运用和生产,能很好的完成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2】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
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4】(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
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
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232串口传到PC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
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
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
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很快的通讯。
其优势不只是温度控制精度高,而且能够通过现场跟远程两种方式来设定控制温度。
【5】
传统的温控系统温度控制方式已不能满足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要求,如温度控制表温度接触器,其主要缺点是温度波动范围大,由于它主要通过控制接触器的通断时间比例来达到改变加热功率的目的,受仪表本身误差和交流接触器的寿命限制,通断频率很低。
成熟的温控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们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而用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
因此不适合用此种方法作加热炉的温控系统。
【6】
结合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等以温度控制为主的工业控制系统对产品工艺、温度的精度要求,再考虑不同的加热系统温控方法,考虑各种热炉温控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佳的方案,而单片机作为工业温度控制系统的温控核心在工业生产中较为合适。
【8】用单片机对热炉温度进行控制,不仅精度高,反映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便宜并且易于实现等优点,能够大规模的运用和生产,能很好的完成对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主要运用单片机技术,微机接口技术,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性能及系统资源,分析了计算机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的通信方方式,建立了控制系统多点通讯协议.在以单片机AT89C2051为核心单元的基础上,搭建了温度控制系统.【7】在软件设计方面,对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采样子程序,数字滤波程序进行编写。
3.总结
设计叙述了基于单片机对工业生产中温度的控制与设计,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在硬件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集,把温度转换成变化的电压,然后由放大器将信号放大,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温度电压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数字温度信号电压。
【9】其硬件设计中最为核心的器件是单片机89C51,它一方面控制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采集到的数字温度电压值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相应的温度值,送到LED显示器,以数字形式显示测量的温度。
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程就是通过汇编语言对单片机MT89C51实现其控制功能。
整个系统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操作灵活,功能强大,性能价格比高,较好的满足了现代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11】
4.参考文献
[1]Augustine《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l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equipment》
[2]Alexander《Street MQ1The microelect ronics and computer systems
laboratory》
[3]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1998.
[4]金凯鹏,胡即明.基于模糊PID算法远程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J].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70~71.
[5]石锦松,贺丽萍,白亮等.基于ARM的远程控制温控系统的设计
[J].现代电子技术,2007,12:80~81.
[6]求是科技.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实例导航.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7]何力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
[8]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索雪松等.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10]陈曾平,刘平,马云.《电子设计基础与专用系统构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
[11]彭红秋沈占彬《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