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村溢洪道水面线计算实训指导.

合集下载

溢洪道泄槽水面线计算

溢洪道泄槽水面线计算

1.下挖式消力池水跃形式2.综合式消力池水跃形式3.消力坎式消力池水跃形式假设坎高C1 1.3 1.4 1.5 1.6 1.7 1.8试算:H10 3.3553 3.2553 3.1553 3.0553 2.9553 2.8553判断:hs/H100.65570.64510.63390.62190.60910.5954查表得:σs0.9550.9610.9640.7680.9720.98假设流量系数m0.420.420.420.420.420.42计算:H10 3.1642 3.151 3.1445 3.659 3.1272 3.1102计算坎高C2 1.4911 1.5043 1.51080.9963 1.5281 1.5451 C2-C10.19110.10430.0108-0.6037-0.1719-0.2549取出合适的值 1.4 1.5流量(m3/s)Q 33.6下游水位732.03重力加速度g 9.81下游底高程730.1跃前水深(m)h c 0.165062池宽(m)b 8水跃淹没系数σj 1.05收缩断面流速(m/s)v 125.44498收缩断面弗劳德数F r119.99605池出口下游水深(m)h t 1.93跃后水深(m)h c 4.585934水面跌差(m)ΔZ 0.228671消力池深度(m)S 2.66自由水跃长度(m)Lj 30.50402消力池长度(m)L k流量(m3/s)Q 33.6下游水位732.03重力加速度g 9.81下游底高程730.1跃前水深(m)h c 0.165062池宽(m)b 8坎后下游水深(m)h t 1.93水跃淹没系数σj 1.05单宽流量q 4.2流量系数m 0.42坎后收缩断面水深h c10.706708坎顶总水头(m)H 10 1.720945坎高(m)c 0.980438坎后自由水跃长度L j28.440713坎后消力池长度(m)L 2 6.76坎前收缩断面流速v 125.44498跃后水深(m)h c 4.585934收缩断面1弗劳德数F r 19.99605坎段流速v 20.872232坎段水深H 1 1.682169坎前消力池深度(m)S 2.152624坎后自由水跃长度L j130.50402坎后消力池长度(m)L 124.41流量(m3/s)Q 80下游水位23.5重力加速度g 9.81下游底高程20跃前水深(m)h c0.95消力池出口段流速系数φ0.95消力池出口段流速系数0.95φ一、基本参数0.95注:本公式池计算出的池深和池高是池内及坎后发生临界水跃的池深和池高,实际采用的池深比计算略大,实际采用的坎高比计算略小。

溢洪道水面线及边墙高度计算

溢洪道水面线及边墙高度计算

hk 3
aq 2 g
水面线类型判别
h0 0.29 hk
流态及水面线类型 为急流,水面线为aⅡ型雍水曲线。
<
0.75
断面桩号
⊿s
h
A
V
0+000 10.00 0+010 16.60 0+027 12.00 0+039
0.75
2.26
2.65
0.36
1.08
5.57
0.26
0.78
7.70
0.19
0.58
0.52
1.50
5.44
5.64
0.39
1.50
α V/100)
α =1.0~1.3
a+⊿
水深,
高,一般为0.5~1.5米。 陡槽掺气后水深及边墙高度 计算水深(h) 0.75 0.36 0.26 0.19 流速(v) 2.65 5.57 7.70 10.33 掺气增加水深(hv) 0.03 0.02 0.02 0.02
63.43
62.75
61.62
掺气后水深(ha) 0.78 0.38 0.28 0.22
边墙高(H) 1.28 0.88 0.78 0.72
溢洪道特征参数
下泄流量Q(m3/s) 6.00 底宽(m) 3.00 单宽流量q(m2/s) 2.00 两侧坡比m 0.00 一级陡槽底坡i1 0.09
正常水深计算
Q(m3/s) 6.00 h0(m) 0.29 过水断面面积A(㎡) 0.88 谢才系数C 46.53 湿周χ 3.59
临界水深计算
α 1.05 单宽流量q(m2/s) 2.00 g 9.81 临界水深hk 0.75

溢洪道实习报告

溢洪道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日益重要。

溢洪道作为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防洪效果。

为了深入了解溢洪道的设计与施工过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在某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溢洪道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实习单位:某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实习内容:1. 溢洪道设计资料的查阅与学习;2.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观摩;3. 参与溢洪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4.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流与讨论。

三、实习过程1. 溢洪道设计资料查阅与学习在实习初期,我认真查阅了溢洪道设计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

通过学习,我对溢洪道的结构形式、设计参数、施工工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观摩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溢洪道的施工现场。

在现场,我了解了溢洪道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如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间距检查等。

3. 参与溢洪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溢洪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施工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流程。

在验收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判断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流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与讨论。

通过交流,我了解了溢洪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溢洪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了解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认识到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

溢洪道水面线计算

0.00
3.8 计算成果:
陡槽末端水深(hc)= 2.80 m
陡槽末端流速(V)= 5.13 m/s
<
4、 计算掺气后的水深(ha): 计算公式: α—
ha=h(1+αV/100) 系数,α=1.0~1.3
[V]
不须考虑掺气对水深的影响
10

总5页~第4页
《139495954.xls》
棱柱体水面线计算1比8 (2)
水流从缓流过渡到急流必须要经过临界水深hk,该临界水深即为控 制水深。
3.3.2 分段并确定各段的计算水深 全长水位差(⊿h)
棱柱体水面线计算1比8 (2)
总5页~第2页
《139495954.xls》
计算式
hk
⊿h=hk-hc
2.80
分段计算,定各断面计算水深(h)
hc
⊿h
0.90 1.90
h1
h2
1~1
2.80
9.26
5.12
1.34 4.14
8.91 1.04 62.90
0.00
0.006389 0.118611 0.00
2~2
2.80
9.24
5.13
1.34 4.14
8.90 1.04 62.89
0.00
0.00
0.006403 0.118597 0.00
3~3
2.80
9.24
5.13
1.34 4.14
5、 计算边墙高度(H): 计算公式: ha— ⊿—
断面 1~1 2~2 3~3 4~4 5~5
陡槽距离(L) 0
0.00 0.00 0.00 0.00
H=ha+⊿

捉马沟水库侧槽溢洪道水面线计算-最新年文档

捉马沟水库侧槽溢洪道水面线计算-最新年文档

捉马沟水库侧槽溢洪道水面线计算侧槽式溢洪道适宜于在山坡陡峻的岸坡上修建,傍山开挖溢洪道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效能段等部分。

其特点是侧槽段基本沿等高线布置,水流过堰后进入侧槽段,经过下游调整段调节水流形态,再进入泄槽段泄流。

1.概况捉马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41.9万m3,调洪库容9.9万m3,兴利库容24.0万m3,死库容8.0万m3。

水库坝址距商南县城6km,距下游西安――南京铁路及“312”国道1.0km,坝址处在商南县捉马沟村北,控制流域面积8.5km2。

捉马沟水库原由于当时群众运动期建设,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基础差,仓促上马。

该工程于1974年开工兴建,1977年建成蓄水,水库的主要任务是下游1500亩弄年灌溉。

2.溢洪道情况捉马沟水库现状侧槽式溢洪道紧靠右岸山体,由侧槽式溢流堰、泄槽段、陡坡段组成。

溢洪道侧堰长22.5m,堰顶宽度1.5m,堰顶高程596.57m,侧槽首段宽2m,末端宽5.8m,泄洪槽下端接陡坡段,陡坡长30.4m,坡比1:2。

溢洪道在右岸岩石岸坡上开凿而成,溢洪道边墙为浆砌石砌筑而成。

加固处理后,溢洪道侧堰长22m,侧槽始端底宽b=1.9m,末端底宽B=5.8,侧槽比降为0.002,泄槽段维持原设计不变,长37.5m,底宽5.8m,边墙为直墙;陡坡段长度24.5m,底宽5.4m。

3.泄水流量根据本水库校核洪水来水量为138m3/s,用加固的新方案中溢流堰进行调洪水迹,调洪后确定水库校核水位598.65m,相应最大下泄流量118m3/s。

4.溢洪道水面线计算4.1侧槽末端水深根据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侧槽末端水深按临界水深取值,经计算其临界水深为hk=3.4m,临界坡降ik=0.0041。

4.2侧槽水面线计算溢洪道侧槽内水流为变量流,槽内流量沿侧槽轴线方向逐渐增大,根据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侧槽水面线采用有限差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式中:Δx---计算段长度,断面2与断面1之间的距离,m;Δy---Δx内水面差,m;Q1,Q2 ---断面1及断面2的流量,m3/s;q---侧槽溢流堰单宽流量,m3/(s.m);v1,v2---断面1及断面2的水流平均流速,m/s;-J---分段区内平均摩阻坡降。

溢洪道水力计算(刚刚来过)

溢洪道水力计算(刚刚来过)

水深
流速
h
v
1.95287844 4.27147255
1.72941966 4.82339067
1.50596089 5.53909915
1.28250211 6.50421283
1.05904333 7.87660564
0.83558455 9.98303122
修正系数 ζ
1 1.1
掺气后水深 hq
1.04773326 4.99995434
0.85847701 4.99974549
0.75538783 4.99982403
0.68861078 5.00000288
0.64150427 5.00016856
0.60652796 5.0000632
0.57966032 5.00041114
0.55851644 5.00021162
1.95287844 1.72941966 1.50596089 1.28250211
1.14246 0.92734289
边墙加高 △h 0.7 0.7 0.7 0.7 0.7 0.7
段面积A 水力半径R 计算流量Q 正常水深h0 2.73450856 0.39564601 50.0503807 0.45575143
出口断面 0.83558455 5.01350731 9.98303122 5.33353506 6.07627707
泄槽段水位差:
计算式
hk
h0
△h
不均匀系数 α
△h=hk-h0 1.95287844 0.83558455 1.11729389 1.05
分段并确定各段计算水深:
h1
h2
h3
h4
h5

溢洪道底流消能及水面线计算

溢洪道底流消能及水面线计算

△Z d(池深) 0.382429 0.9802912
ibQ
-0.001 -0.001
8
18
-0.001 -0.001
6
18
-0.001 -0.001
4
18
-0.001 -0.001
18
-0.001 -0.001
18
-0.001 -0.001
18
-0.001 -0.001
18
-0.001 -0.001
0.00 0.00 #DIV/0! #DIV/0!
6
0.1606 0.00 0.32 0.00
0.00 0.00 #DIV/0! #DIV/0!
7
0.1600 0.00 0.32 0.00
0.00 0.00 #DIV/0! #DIV/0!
8
0.1597 0.00 0.32 0.00
0.00 0.00 #DIV/0! #DIV/0!
1
19.247
v2
J C2R
J
iJ
v2 2g
Es
ΔEs
Δs ∑Δs m n
2.85E-04 -1.28E-03 1.29E-03 -2.29E-03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b
Q
q
hc
2g
E0
φ
E0-hc
32
134.1 4.19063 0.219 19.6

水库溢洪道水力计算201204

水库溢洪道水力计算201204

《水力计算与测试技术》课程实训指导书
指导教师:赖永辉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水库溢洪道水力计算
位于某水库的带胸墙宽顶堰式河岸溢洪道,采用弧形闸门控制泄流量。

溢洪道共4孔,每孔净宽8米。

闸墩墩厚2米,墩头为尖圆形。

翼墙为八字形,闸底板高程33.00米。

胸墙底部为圆弧形,圆弧半径为0.53米,墙底高程为38.00米。

闸门圆弧半径为7.5米,门轴高程为38.00米。

闸后接第一斜坡段,底坡1i =0.01,长度为100米。

第一斜坡段后接第二斜坡段,底坡i 2=1:6,水平长度为60米。

第二斜坡段末端设连续式挑流坎,挑射角=α25°。

上述两斜坡段的断面均为具有铅直边墙,底宽B 1=34米的矩形断面,其余尺寸见图1(图1打印为A3纸)。

溢洪道用混凝土浇筑,糙率n=0.014。

溢洪道地基为岩石,在闸底板前端设帷幕灌浆以防渗。

水库设计洪水位42.07米,校核洪水位为42.40米,溢洪道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见图2。

当溢洪道闸门全开,要求:
1.
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 2.
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 3.
计算溢洪道下游最大冲刷坑深度及相应的挑距。

图1
图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力分析与计算
五、提交成果
(1)计算任务书一份(包括溢洪道三段完整计算过程, Excel表格、Word文档),要求计算步骤、结果正确、条 理清晰、表格规范美观。 (2)定量绘制溢洪道水面线 (3)本项目学习体会及建议
水力分析与计算
excel计算表
主持单位: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参建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水力分析与计算
面为矩形,长60m, 底宽由60m渐缩到 40 m 。 (2)第Ⅰ陡槽 段。断面为矩形, 底宽40 m,长596m。 (3)第Ⅱ陡槽 段。断面形状及尺 寸同第Ⅰ陡槽段, 底坡1:8,长40m。
二、布置任务(设计内容)
按设计洪水位分别进行以下计算:

分析计算溢洪道渐变段水面线 分析计算溢洪道第一陡坡段水面线


分析计算溢洪道第二陡坡段水面线
定量绘制溢洪道水面线
水力分析与计算
三、讲解任务
1. 溢洪道渐变段水面线分析计算 渐变段为降水曲线 (1)水面线定性分析 (2)确定推算方向,按流程分段。 急流,从上 (3)分段推算水面线 游向下游分
段推算。 1-1过水断面水深h1=hk,设22过水断面水深h2<h1 ,计算 流程长度△s1-2 ,当△s1-2不 等于已知分段长度,重设h2至 到计算出的△s1-2等于已知分 段长度为止。
水力分析与计算
Excel计算表
2. 溢洪道第二陡坡段水面线分析计算 (1)分析水面线类型 (2)确定推算方向,按水深分段 (3)分段推算水面线
计算h0、hk并与h进比较, b2型降水曲线。
Excel计算表
水力分析与计算
四、上机实训
按设计洪水位分别进行以下计算:

分析计算溢洪道渐变段水面线 分析计算溢洪道第一陡坡段水面线
水力分析与计算
Excel计算表
2. 溢洪道第一陡坡段水面线分析计算 计算h0、hk并与h进比较, b2型降水曲线。 (1)分析水面线类型 (2)确定推算方向,按水深分段。 (3)分段推算水面线
Q AC Ri Q 2
A k g Bk
3
急流,从上 游向下游分 深h4<h3 ,计算 流程长度△s,边计算边求和 ,至到所有流段之和等于渠道 长度596m为止 。
水力分析与计算
溢洪道水面线分析与计算实训
主 讲 人: 王勤香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14.09
段村水利枢纽溢洪道水面线项目实训
1
2 3
熟悉资料
布置任务 讲解任务
4
5
水力分析与计算
上机实训
提交成果
一、基本资料
段村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颖河上游登封县境内,控制流域面 积94.1km2。,该枢纽最高兴利水位360.52m,相应库容 1423.07×104m3。设计洪水位按50年一遇为363.62m,溢 洪道泄洪量540m3/s,校核洪水位按500年一遇,为 364.81m,,溢洪道泄洪量800 m3/s。 (1)渐变段 断


分析计算溢洪道第二陡坡段水面线
定量绘制溢洪道水面线
Z(m): ①363.62 ②363.68③363.72④363.78 Q(m3/s):①540 ②541 ③542 ④544 Z(m): ⑤363.58⑥363.52⑦363.48 ⑧363.42 Q(m3/s) ⑤ 539 ⑥ 538 ⑦537 ⑧5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