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牛角瓜项目开发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

合集下载

元江县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元江县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元江县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作者:温娅梅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8期[摘要]在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元江县澧江街道开始发展水果产业,时至今日,该街道水果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的目标。

实际上,元江县发展水果产业有着自然环境优势、销售渠道优势以及政府扶持优势,但在目前的水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文中进行了适当阐述,并就如何推动元江县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元江县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建议[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元江县澧江街道位于元江县中南部,国土面积263.9km2,辖9个村(社区),最高海拔为1750m,最低海拔为327m,年均气温23.8℃,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86mm,属于干热河谷气候,水源和光照都比较充足,是发展水果产业的“天然温室”,水果品种主要有芒果、火龙果、香蕉、荔枝、青枣以及柑桔等。

1 元江县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发展现状澧江街道水果产业开始发展于本世纪初,是在元江县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芒果、木瓜、龙眼、香蕉以及荔枝等热带水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小范围种植。

其中,元江三年芒果曾在两广和福建地区畅销,但随着市场消费需求改变,销售低迷。

而三年芒果仍然因其纯香、汁多、味正的品质深受当地人喜爱,但是消费市场较小,严重制约着芒果产业的发展。

于是元江县政府开始大力推广早、中熟芒果等品质的改良和种植,极大地促进了芒果产业的发展。

青枣早在1999年就开始进行示范种植,在其后三年内得到大面积推广。

荔枝、木瓜、龙眼以及番荔枝都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后得以发展的。

同时,柑桔、桃也才发展几年,我街道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发展桃的,且只有莫郎村委会适宜种植,此外,火龙果也是近五年内发展的。

我街道水果销售主要是客商上门进行收购,也有部分经网络销售卖出。

截至2016年末,澧江街道有水果种植面积36789亩,产量为100730.2t,产值达49094万元。

浅析元江县红河流域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

浅析元江县红河流域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

浅析元江县红河流域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作者:杨菊琼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从元江红河流域资源及区位优势角度,阐述了元江热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特色农业经济带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元江;红河流域;特色农业;存在问题;对策1 自然资源情况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东经101°39′~102°22′、北纬23°18′~23°55′,是云南省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陆路必经之地。

其海拔1 200 m以下国土面积966.08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5.54%,其中耕地面积1.68万hm2、园地面积4 666.7 hm2、林地面积4万hm2。

元江红河流域海拔1 200 m以下区域为低纬度低海拔干热河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8 ℃,全年总积温(≥10 ℃)为8 700 ℃,年降水量8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1.7 h,是我国少有的干热河谷区特色区域之一,素有“云南火炉”之称。

由于谷区气候干燥、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开发特色产业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生产周期短、成熟上市时间早,比如元江芒果比广西早成熟20 d左右,比四川攀枝花早成熟60 d左右;元江冰糖橙比江西、湖南早成熟15~20 d,具有充足的时间差。

二是品质好,在长日照、低湿度环境下产出的芒果、柑橘具有皮薄、光滑、颜色鲜艳、糖分积累多的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是经济效益高,中上等管理水平的芒果产值可达5 000~6 000元/667 m2,柑橘产值可达7 000~8 000元/667 m2,青枣产值可达8 000~12 000元/667 m2。

2 热区开发现状2.1 热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随着农业供给侧市场的变化,元江红河干热河谷区芒果、柑橘、火龙果、青枣、芦荟、茉莉花等特色高效产业快速发展,改写了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热区产业规模达1.77万hm2。

牛角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牛角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牛角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刘鹏;张太奎;李璐;刘婷;王连春;罗明灿;刘惠民【摘要】为从胚胎学方面解释牛角瓜坐果率低的原因,该实验以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不同时期的新鲜花朵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牛角瓜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显示:(1)牛角瓜小孢子孢原细胞起源于表皮细胞下面的分生组织并在两个地方分化;花药壁由外向内由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层中层和1层绒毡层组成,花药壁发育属于基本型,绒毡层属于分泌型;小孢子形成时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复合花粉,有2个较小的精细胞和1个较大的营养细胞,精细胞呈凸透镜型.(2)牛角瓜的雌蕊具有2心皮,子房1室,边缘胎座,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由1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合点端大孢子分化成为功能大孢子,由功能大孢子发育为7细胞8核的蓼型胚囊.(3)牛角瓜雌蕊发育晚于雄蕊,花蕾开放前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研究表明,虽然在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存在败育现象,但大部分雌雄配子体发育正常.【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6(036)001【总页数】11页(P48-58)【关键词】牛角瓜;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作者】刘鹏;张太奎;李璐;刘婷;王连春;罗明灿;刘惠民【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4.58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属于萝藦科(Asclepiadaceae),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见于云南、海南、广东、四川等南方省区。

关于推进元江县水果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2014年数据)

关于推进元江县水果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2014年数据)

全国统计系统专业知识提高培训班(第8期)选送单位: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统计局姓名: 杨慧友关于推进元江县水果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元江县统计局杨慧友)近年来元江县结合独特的自然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热带水果产业,全县水果产业发展迅速。

2014年水果面积达23.79万亩,比上年增4.55万亩,增长23.65%,比2009年的5.85万亩增17.94万亩,增长306.67%。

2014年水果总产量215828.1吨,比上年增40306吨,增长22.96%,比2009年的57410吨增158418.1吨,增长275.94%,年均递增30.32%。

2014年全县水果总产值102307万元,比上年增加24256万元,增长31.08%,比2009年的19290万元增83017万元,增长430.36%,年均递增39.61%。

可见,元江县水果产业的总体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元江水果产业结构不优(从以下附表可以看出),主导产品不明显,没有突出水果品牌效益,不少水果出现了有资源、无整合、规模小、生产分散,乡乡创牌,村村创牌,各唱各的山歌,如:红星林村唱桃李、箐门口村唱荔枝、老虎箐村唱三年芒果、小燕村唱本地芒、咪哩乡唱杨梅、果落垤村唱桃子、几家火龙果大户各跳各的舞,果农各户卖各户水果。

层次低、品种多而杂,产品质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这种区域分散、品种多而杂、层次低、规模小的局面不利于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严重制约了元江全县水果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013年10月17日早上,元江县委书记黄太文来县统计局指导工作,在谈到水果产业时,黄书记对元江县水果产业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水果产品质量,创元江水果品牌,一产业推二三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链”的指导思想。

本人深受启发,在从事农业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角度,反复回忆黄书记在县统计局指导工作中的讲话内容,同时静心思考近几年来元江县水果产业的发展情况,上网查看学习四川、浙江、宾川等地水果产业发展中的做法。

浅析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浅析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浅析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作者:杨菊琼董云波胡百生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4期杨菊琼,董云波,胡百生(元江县种子管理站,云南元江 653300)近年来,元江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使全县的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笔者通过元江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一、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一)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县级设立了农技站、种子站、经作站、土肥站、畜牧站、植保站、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等17个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0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农技农机站和畜牧兽医站,全县每个行政村(社区)都配备了农科员和兽医员,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

2.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

县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现有人员17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占全部人员的84%;农艺师职称以上74人,占技术人员的49%。

乡镇(街道)专业技术人员61人、村级农科员92人和兽医员127人。

这些农科员承担着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及具体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

3.完善各类专业协会。

全县现有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26个,会员3238人,带动5000多农户靠科学发展和致富;创办各类经济实体6个,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新力量。

4.开展多方合作。

在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业科技带动推广协议;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把先进的品种、技术和成果引进来,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开展多种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措施1.强化技术培训。

通过会议和现场培训,深入田间指导等方式,开展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多生稻栽培管理和果园间套种粮食等技术培训。

牛角瓜的研究动态

牛角瓜的研究动态

牛角瓜的研究动态郑元;罗明灿;高柱;唐军荣;刘鹏;王连春;马焕成;刘惠民【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牛角瓜广泛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云南主要分布于干热河谷区,具有药用、纤维、能源等开发利用价值,为不可多得的生态经济型植物。

通过对牛角瓜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介绍牛角瓜在种质资源挖掘和利用、繁育技术、生物生态学、栽培技术、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展望其在药用、纤维、能源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前景,分析牛角瓜在开发与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旨在为牛角瓜的资源开发及产业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7页(P97-103)【作者】郑元;罗明灿;高柱;唐军荣;刘鹏;王连春;马焕成;刘惠民【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江西省科学院,江西南昌 330096;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3【相关文献】1.牛角瓜(Calotropis procera Ait.)提取物对非洲瓜瓢虫(Henosepilachna elaterii Rossi)的杀虫潜能评价 [J], Umsalama A.M.AHMED;Nabil H.H.BASHIER;施祖华2.截干和施肥对寒害后牛角瓜恢复生长的影响 [J], 赵志珩;廖健明;陈金艳;曾祥艳;黄晓露3.超声辅助提取牛角瓜中多酚工艺的研究 [J], 许玲玉;陆兰宁;陈冉;孙科;黄锁义4.气象因素对牛角瓜不同季节修枝后生长的影响 [J], 陈利东;汪仁军;陆小林5.牛角瓜茎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J], 于淼;戴好富;黄圣卓;冉红玲;盖翠娟;蔡彩虹;梅文莉;王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角瓜果实发育规律及纤维性状分析

牛角瓜果实发育规律及纤维性状分析

牛角瓜果实发育规律及纤维性状分析
颜艳龙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9
【摘要】牛角瓜果实纤维可替代棉纤维用于纺织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

为明确牛角瓜果实发育的规律,制定相关栽培管理措施,本试验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牛角瓜果实外部特征、内部纤维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牛角瓜果实外部大小与内部纤维长度成正相关,即果实越大,纤维长度越长。

在坐果后第1天至第6天为缓慢增长期,此时应采取保果措施;第7天至第19天为果实生长和纤维快速增长期,此时应给予足够的养分;第20天至第30天为缓慢增长期,此时应侧重于病虫害的防治。

【总页数】5页(P42-45)
【作者】颜艳龙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19
【相关文献】
1.三叶木通实生后代果实发育规律及性状表现
2.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主要性状分析
3.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尾型性状的
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分析4.水晶种杨梅果实发育规律及性状间相关性分析5.不同品种肉鸡体尺性状发育规律比较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在牛角瓜纤维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在牛角瓜纤维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在牛角瓜纤维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佚名【期刊名称】《《世界热带农业信息》》【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1页(P31)【正文语种】中文牛角瓜纤维是萝藦科植物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 (L.) Dry.ex Ait.f.)的种毛,是近年来发现和种植的一种新型天然植物纤维。

牛角瓜纤维具有较大的中空度、较长的可纺长度、柔软光滑可穿戴等特点,使其成为继棉花纤维之后具有种植和应用意义的新型绿色天然植物纤维。

开发基于该纤维的新型天然柔性可穿戴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

中国热科院品资所资源共性技术研究室的高非博士团队,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强教授、张浩力教授合作,在牛角瓜纤维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2018年,基于限域效应原理,该团队利用牛角瓜天然中空纤维复合聚吡咯制备成柔性可穿戴超级电容器。

该电容器显著提高了器件性能,电容量达到785.78 mF cm-2,较常规电容器增加了21.2%。

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电化学学会(ISE)的官方刊物Electrochimica Acta(IF: 5.38),高非博士为通讯作者,品资所为第二完成单位。

近日,该团队又利用牛角瓜种毛纤维作为模板,制成了牛角瓜发光纤维。

该发光纤维具有较大长度、较好的刚性和很强的稳定性等特性。

这种新型材料是通过在牛角瓜种毛纤维内壁原位生成钙钛矿(Cs4PbX6)纳米片制备而成,激发波长为380 nm,并且,这种发光纤维的发射波长可调,即通过调节钙钛矿成分可以调节纤维分别发射绿色荧光、蓝色荧光和红色荧光。

牛角瓜发光纤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利用其制备各种LOGO,可广泛应用于警示标志、防伪标志、时尚装饰等多种领域。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引用率最高的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IF 6.16),第一通讯作者为高非博士,品资所为第一完成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 th rd
Received: Oct. 15 , 2015; accepted: Dec. 18 , 2015; published: Dec. 23 ,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高晶, 罗明灿, 胡树华, 杨原, 方福生. 元江县牛角瓜项目开发效益的影响因素评价[J]. 农业科学, 2015, 5(6): 183-191. /10.12677/hjas.2015.56027
高晶 等
2
元江县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站,云南 元江县
2. 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把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 次的分析结构模型的方法,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项目重要性权值来确定问题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SWOT 方法是 S: Strength (优势),W: Weakness (劣势),O: Opportunity (机会)和 T: Threat (威胁)的缩 写,通过具体情景分析,将与研究项目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分别识 别和评估,依据矩阵形态进行科学排列组合,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各种主要因素相互匹配进 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的方法[1]。 结合使用 AHP 和 SWOT 两种方法,能够更客观反映项目开发情况和影响效益因素。通过 AHP 方法 计算出 SWOT 要素的优先权数, 避免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的缺点, 从而提高 SWOT 方法研究项目影响效 益因素的可信度和精确度。
1 2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Forest Seedling Management Station in Yuanjiang County, Yuanjiang Yunnan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5, 5(6), 183-191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journal/hjas /10.12677/hjas.2015.56027
185
高晶 等
Figure 1. The skeleton flame of SWOT analysis 图 1. SWOT 分析框架 Table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WOT analysis 表 1. SWOT 分析的影响因素
组别 影响因素 S1:建设资金较为充足,能够开展项目研究和开发 S2:团队经验丰富,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涉及林业专业研究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同时具有林业实地种植经验 人员以及林业工程师、外聘专家参加项目研究和开发 S3:可行性研究全面,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全面,对相关研究情况做出可行性研究分析 W1:缺乏相应明确的产业管理计划,产业链条不明确 W2:缺乏准确项目开发系数(种植开发没有确切方法) W3:研究成本较高,项目开发相对其他利润较小 O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对林业公益项目以及牛角瓜研究开发项目的支持 O2:对新技术的积极探索,对该项目研究开发提供有效经验 O3:整体购买力的增强,潜在消费人群增加 T1:客户/消费者对新出现的产品存在不接受、不认可的心理 T2:替代品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对成熟,对牛角瓜纤维开发效益带来竞争威胁
3. 种植开发潜力分析
通过对牛角瓜项目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出影响牛角瓜项目开发效益的多个因素,并邀请从 事林业科学实验、林业经济研究,或负责牛角瓜项目等 20 位专家教授或工程师参与影响因素的分类,最 终确定项目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项组别中包括的影响因素,如表 1。
3.1. 优势分析
S1:建设资金充足,研究经费能够支撑项目实际开展:牛角瓜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总 经费 190 万元,全部来源于专项经费收入,主要用于材料花费、测试化验加工、燃料动力费、差旅费、 会议费、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等方面的开支, 总体上能够满足牛角瓜项目的科研开发和后期推广活动,为实现牛角瓜种植和开发的综合效益提供了基 本的资金保障。 S2:团队经验丰富,项目研究团队主要涉及林业专业研究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同时具有林 业实地种植经验人员以及林业工程师、外聘专家参加项目研究和开发:在项目研究团队中,核心研发工 作单位为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已经开展 了多项植被恢复、造林与规模种植的栽培技术探讨,具有雄厚的研究力量和完备的研究设备,并在干热 河谷植被恢复与造林研究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 30 余项,发表论文 160 多篇,出 版《干热河谷造林新技术》和《保水剂在干热河谷造林中的应用研究》等专著 8 部。已受理的林木组织 培养专利 10 余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8 项,这是实现牛角瓜项目的 科研力量保障。 S3: 可行性研究全面, 项目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全面, 对相关研究情况做出可行性研究分析: 1) 对牛角瓜项目研究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评价研究开发必要性和意义; 2) 对牛角瓜项目技术基础和研发
2.1. 主要研究领域
AHP-SWOT 方法应用研究领域较为广阔,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资源运用与环境保护、区域发展 规划等领域均有涉及研究和探讨,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研究影响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因素 及系统构建。玉米提(2008)通过对 11 位的专家的深度访谈,建立影响维药产业发展的原因体系,综合分
The Evaluation of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Benefits for Calotropis gigantea Project in Yuanjiang County
Jin Gao1*, Mingcan Luo1#, Shuhua Hu2, Yuan Yang2, Fusheng Fang2
关键词
牛角瓜项目,开发效益,影响因素,AHP-SWOT法
1. 引言
牛角瓜为萝摩科、牛角瓜属,多年生的常绿直立灌木,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和盐碱等恶劣的环境下 生存。牛角瓜人工林具有生长迅速、耐贫瘠、抗旱和固土功能强等特点,可以栽植于立地较差的荒山荒 坡, 因此种植不仅可以改善环境, 而且不占用农地; 牛角瓜产生的纤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纤维原料, 可作为纺织面料,也可作为纤维复合重要材料,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还具有较高的能源价 值和医疗价值。然而对牛角瓜国内现有研究多为科学实验,社科性经济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本文试图以 国家公益性科研项目 “干热河谷牛角瓜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为研究基础, 通过 AHP-SWOT 方法对元江县牛角瓜项目开发效益做出评估,并在评估基础上对该项目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184
高晶 等
析维药发展过程中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权重分析得出伪维药是影响药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扶持是有 利机遇,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2];2) 研究某地区产业或具体企业发展策略和未来方案优选问题。 李娅等(2014)站在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 以战略选择作为目标层, 提出发展云南省林业经济产 业应选择 SO 战略,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抓住国家政策和现有桥头堡发展机 遇[3];3) 研究某区域或城市发展现状、定位和发展能力。王加学(2013)对新疆林果产品加工转化发展现 状进行研究,并对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相比林果基地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市场开拓能力和加工转 化能力略显薄弱[4]。
Abstract
Calotropis gigantea is a kind of erect shrubs with multiple values such as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t is not only new fiber material used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lso is a supporting for oil energy security and strategic resource reserves security in our country. But the domestic existing researches focus on scientific experiments of plant.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we use AHP-SWOT method to evaluate development benefits of a Calotropis procera project in Yuanjiang county through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project, including 11 indices.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opportunities factor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is growth strategy, so we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benefits based on the results.
Keywor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