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型智能压力变送器
CJT303-2008 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ICS 91.140.60P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303—2008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Steady pressure compensation type non-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 devices2009-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6.5供水能力试验11 6.6连续运行试验111234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分类4.1产品分类4.2型号标记5要求........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基本要求■… 系统组成图・外观........ 结构........ 组件质量•… 功能........ 供水能力•… 连续运行能力卫生性能6试验方法6.1 6.2 6.3 6.4实验装置…… 外观、结构检验组件质量检验功能检验……1 1 1 2 2 2 2 2 2 3 4 4 6 7 7 7 7 7 9 9 96.7卫生指标试验11 7检验规则117.1检验分类11 出厂检验11 7.2型式检验11 7.4判定规则11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2 标志128.1包装13 8.2运输13 & 4 贮存13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沃特麦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兵、田海平、杨峰、徐宏建、张于、张传明、朱彦军、李纪伟、黄荣斌、杨本国、李志坚。
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及工业建筑中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的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教你成为一流仪表维修工-265

前言生产中仪表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能否快速有效的检查判断和排除故障,是对仪表维修工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考验。
初入行的仪表维修工有尽快掌握仪表维修技术的想法,但又感到有难度,为了帮助初学者入门,决定编写一本介绍仪表维修技术的书籍供初学者参考。
编写本书的初衷是介绍仪表维修的方法和技能,但在写作时发现,这是个很难完成的工作。
各企业使用的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品牌型号太多,结构差异很大,出现的故障也是千差万别,感觉很难进行选择和介绍,怕顾此失彼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
考虑再三,决定以企业常用的仪表及控制系统为主线,找出有规律性、有共同性、有相似处的内容进行介绍,如仪表维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故障判断思路、故障的检查及处理方法。
希望帮助读者掌握一定的仪表维修技术,并能举一反三地应用,进而能够解决仪表维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书介绍了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位仪表、变送器、调节阀、控制系统、DCS,PLC的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方法及两百多个故障维修实例。
由于笔者的技术水平和工作实践范围有限,本书概括不了仪表维修的所有内容;再者仪表维修方法因人而异,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各有捷径,本书所述之维修方法也不是唯一的。
由于时间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笔者不胜感激!在此向促成本书出版的我的家人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感谢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编著者目录第1章仪表维修基础知识 (1)1.1掌握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1.1.1读懂和用好仪表图纸 (1)1.1.2阅读仪表使用说明书 (2)1.1.3读懂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书籍 (2)1.2养成良好的维修习惯和安全意识 (2)1.3注重维修工作记录和经验的积累 (3)1.4学会维修资料的查找、收集和保存 (3)1.5对初学者的建议 (3)第2章仪表维修基本技能 (5)2.1万用表的使用 (5)2.1.1安全、合理地使用万用表 (5)2.1.2电压的测量 (6)2.1.3直流电流的测量 (8)2.1.4电阻的测量 (10)2.2兆欧表的使用 (13)2.2.1怎样使用兆欧表 (13)2.2.2兆欧表在仪表维修中的应用 (14)2.3过程校验仪的使用 (15)2.4仪表及控制系统接线检查方法 (25)2.4.1没有接线图如何快速查找故障回路位置 (25)2.4.2信号源回路查线法 (25)2.5仪表的调校 (26)2.6调节器参数设定 (27)第3章仪表故障判断基本原理 (29)3.1引发仪表及控制系统故障的原因 (29)目录3.2现场仪表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 (30)3.3用回路的概念分析查找故障 (32)3.3.1仪表回路图的使用 (32)3.3.2仪表及控制系统回路的分解举例 (34)3.4怎样应对现场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故障 (40)3.5仪表维修的一、二、三法则 (43)第4章仪表维修的步骤与方法 (45)4.1判断故障的大致部位 (45)4.2故障的检查与排除 (45)4.3仪表维修的基本原则 (46)4.4仪表故障检查判断方法 (48)4.4.1直观检查法 (48)4.4.2敲击及按压检查法 (49)4.4.3信号注入法 (49)4.4.4电路参数测量法 (50)4.4.5分部检查法 (50)4.4.6替换检查法 (52)4.4.7参照检查法 (52)4.4.8电压升、降检查法 (53)4.4.9升温、降温检查法 (53)4.4.10单元流程图检查法 (54)4.4.11间接检查法 (54)4.4.12自诊断检查及软件设置法 (54)4.4.13应急拆不法 (55)4.4.14经验判断法 (56)第5章温度测量仪表的维修 (58)5.1温度测量仪表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58)目录5.2热电偶的维修 (58)5.2.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58)5.2.2热电偶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62)5.2.3热电偶维修实例 (65)5.3补偿导线的使用及维修 (71)5.3.1常用补偿导线的特性及识别 (71)5.3.2补偿导线人为故障的检查判断及处理 (72)5.3.3补偿导线维修实例 (75)5.4热电阻的维修 (76)5.4.1热电阻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76)5.4.2热电阻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79)5.4.3热电阻维修实例 (83)第6章压力测量仪表的维修 (86)6.1压力测量仪表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86)6.2压力表的选择、使用和安装 (86)6.2.1压力表的选择和使用 (86)6.2.2压力表的安装 (87)6.3弹簧压力表的微细 (89)6.3.1弹簧管压力表的现场故障判断及处理 (89)6.3.2弹簧管压力表常见故障及处理 (89)6.3.3弹簧管压力表的调修 (90)6.4电接点压力表的维修 (92)6.5压力变送器的维修 (94)6.5.1压力变送器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94)6.5.2压力变送器维修实例 (97)6.6压力开关的维修 (100)目录第7章流量测量仪表的维修 (101)7.1流量测量仪表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101)7.2差压式流量计的维修 (102)7.2.1差压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02)7.2.2差压式流量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03)7.2.3差压式流量计常用计算 (106)7.2.4差压式流量计维修实例 (109)7.3电磁流量计维修实例 (114)7.3.1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14)7.3.2电磁流量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14)7.3.3电磁流量计维修实例 (120)7.4涡街流量计的维修 (125)7.4.1涡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25)7.4.2涡街流量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26)7.4.3电磁流量计维修实例 (131)7.5转子流量计的维修 (134)7.5.1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34)7.5.2转子流量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35)7.5.3转子流量计维修实例 (137)7.6质量流量计的维修 (140)7.6.1质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40)7.6.2质量流量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41)7.7.3质量流量计维修实例 (148)第7章液位测量仪表的维修 (150)8.1液位测量仪表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150)8.2差压式液位计的维修 (150)8.2.1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50)目录8.2.2差压式液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54)8.2.3差压式液位计维修实例 (162)8.3浮球液位计的维修 (167)8.3.1浮球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67)8.3.2浮球液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68)8.3.3浮球液位计维修实例 (170)8.4浮球液位控制器的维修 (172)8.4.1浮球液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72)8.4.2浮球液位控制器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72)8.4.3浮球液位控制器维修实例 (173)8.5浮筒液位计的维修 (174)8.5.1浮筒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74)8.5.2浮筒液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75)8.5.3浮筒液位计维修实例 (177)8.6磁翻板液位计的微细 (181)8.6.1磁翻板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81)8.6.2磁翻板液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82)8.6.3磁翻板液位计维修实例 (185)8.7磁浮子液位计的维修 (186)8.7.1磁浮子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86)8.7.2磁浮子液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88)8.7.3磁浮子液位计维修实例 (190)8.8磁致伸缩液位计的维修 (190)8.8.1磁致伸缩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90)8.8.2磁致伸缩液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90)8.8.3磁致伸缩液位计维修实例 (195)8.9雷达物位计的维修 (196)目录8.9.1雷达物位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96)8.9.2雷达物位计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196)8.9.3雷达物位计维修实例 (199)第9章变送器的维修 (202)9.1变送器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202)9.2智能变送器的基本构成及日常维护 (203)9.3变送器4-20mA回路的故障检查及处理 (205)9.4变送器的维修 (210)9.4.1变送器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10)9.4.2变送器维修实例 (218)9.5温度变送器的维修 (222)9.5.1温度变送器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22)9.5.2温度变送器维修实例 (226)第10章调节阀的维修 (229)10.1调节阀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229)10.2气动调节阀的维修 (230)10.2.1气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30)10.2.2气动调节阀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31)10.2.3气动调节阀维修实例 (237)10.3电动调节阀的维修 (242)10.3.1电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42)10.3.2电动调节阀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43)10.3.3电动调节阀维修实例 (253)10.4阀门定位器的维修 (257)10.4.1阀门定位器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57)10.4.2阀门定位器维修实例 (270)10.5电磁阀的维修 (274)目录10.5.1电磁阀的维护 (274)10.5.2电磁阀的维修 (275)第11章控制系统的维修 (276)11.1控制系统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276)11.2简单控制系统的维修 (277)11.2.1简单控制系统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77)11.2.2简单控制系统维修实例 (285)11.3复杂控制系统的维修 (289)11.3.1复杂控制系统振荡的检查及处理 (289)11.3.2串级控制系统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289)11.3.3串级控制系统维修实例 (292)11.3.4多冲量控制系统维修实例 (295)11.3.5多冲量控制系统维修实例 (298)11.3.6均匀控制系统故障检查判断及维修实例 (300)11.3.7分程控制系统故障检查判断及维修实例 (301)第12章DCS的维修 (304)12.1DCS的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304)12.2DCS的基本构成及日常维护 (305)12.3DCS的维修 (306)12.3.1DCS的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306)12.3.2DCS维修实例 (315)第13章PLC的维修 (323)13.1PLC的故障检查判断思路 (323)13.2PLC的基本构成及日常维护 (323)13.3PLC的维修 (324)13.3.1PLC的故障检查判断及处理 (324)13.3.2PLC维修实例 (329)参考文献 (334)教你成为一流仪表维修工黄文鑫编著本书可供仪表维修工自学,亦可供仪表技术人员、自控及仪表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教材使用11.1掌握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仪表维修的内容包括:仪表维护保养、仪表检查、仪表调试校准、仪表修理等工作。
中控仪表产品介绍

SB3075-Ex
导轨安装
大客户及业绩
� � � � � � � � �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亚洲最大焦炉项目) 20000 只以上 湖北三宁化工有限公司(国家 4060项目 ) 2000 只以上 湖北当阳华强化工有限公司 6000 只以上 神木锦界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2000 只以上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1000 只以上 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 7万吨/年溶液丁苯橡胶( SBS)联合装置) 浙江新安迈图有机硅有限公司 1500 只以上 杭州奥通科技(新疆新澳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1000 只以上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00 只以上 ……
产品外观
-Ex 系列隔离栅分类 SB3000 SB3000-Ex -Ex系列隔离栅分类
- Ex x 1 3 0 3 AI : 3041/42-E x AI : 3045/46-E AO: 3043-Ex AI :
按信号转换方式区分
信号复
制
运算变换
动作判
温度型:3073-Ex 温度型:3075-Ex
本质安全的概念
� 本安系统的构成是由安全栅和现场本安设备构成,各司 一职,共同作用
� 本安设备
� 安全栅
火花安全
能量限制
式安全 栅内部结构划分 隔离 隔离式安全 式安全栅内部结构划分
危险侧 安全侧 DCS系统
仪表回路
电源端
SB3000 -Ex 系列隔离 式安全 栅型号 SB3000-Ex -Ex系列隔离 系列隔离式 安全栅型号 (去掉 EX 代码可做隔离栅使用) (去掉EX EX代码可做隔离栅使用)
记录仪
R1000 F1000 C1000
R3000/4000 C6000 AR 3000/4000 AR3000/4000
压力变送器技术参数-常州新华仪表

压力变送器技术参数-常州新华仪表
压力变送器采用单晶硅或者电容式传感器技术,高精度,少维护,低漂移,双过载保护膜片设计,采用珍珠棉包裹存储壳体,防止壳体碰撞刮擦,精选优质元器件,72小时高低温老化测试,模拟各种工况环境温度,确保产品现场适用性及稳定性;采用美国GE气标机,万分之二级标定精度,三点校准,六次循环标定,保证低线性误差。
差压测量0-100Pa至0-3MPa全范围覆盖;或者压力0-6KPa至0-60MPa 全范围覆盖,单相过压可达40MPa。
液晶高清显示,支持气压、液压、水压、负压测量。
压力变送器技术参数:
智能单晶硅压力变送器的技术参数是量程比:100:1;精度高:
0.075%;智能:HART现场总线协议;低温漂:数字温度传感器自动补偿;规格全:-100pa~100Mpa;耐腐蚀:提供316L、哈氏合金、钽、蒙乃尔膜片、四氟、镀金等;耐压性能好:常规 14Mpa 高静压32Mpa;防爆:本安型(ia Ⅱ CT6)、隔爆型(d Ⅱ BT6)。
稳定性:12个月内不超过变送器上限的±0.1%;启动时间最大阻尼<2
秒;重量约为3.5Kg(不包括附件,法兰变送器除外);其他详细参数需要参考使用说明书。
压力变送器除了支架安装的智能压力变送器和差压变送器及螺纹安装的变送器之外、还有法兰隔膜压力变送器,膜片有316L膜片、钽膜片、哈氏合金膜片、蒙乃尔膜片等等,法兰直接安装压力变送器、卫生型卡盘式安装压力变送器等。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知道了压力变送器大概性能和技术参数,以及实物和选型,我们最后还要了解压力变送器的安装注意,才能的掌握压力变送器。
中控cxt压力变送器说明书

中控cxt压力变送器说明书中控CXT压力变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压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CXT压力变送器的特性、结构、工作原理、安装和使用方法等内容。
一、特性:1. CXT压力变送器采用可编程软件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如4-20mA,0-5V,0-10V等。
2.设备配备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先进的电路设计,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的外壳,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
4.内置温度补偿功能,能够准确测量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压力。
5.设备支持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可连接到PLC或PC等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
二、结构:CXT压力变送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压力传感器和处理电路组成。
压力传感器通过密封结构与测量介质接触,将介质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处理电路。
处理电路对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转换成标准的输出信号。
三、工作原理:CXT压力变送器采用片式压阻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
当测量介质施加压力时,传感器上的压阻发生变化,这个变化通过电路放大并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输出。
电路还会对传感器的温度进行监测,通过内置的温度补偿算法,来纠正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四、安装:1.在安装前,需确认设备的输入电压范围,以避免电源不匹配导致的设备损坏。
2.将CXT压力变送器与测量介质连接,并用密封材料进行固定,确保介质不会泄漏。
3.注意避免变送器受到过大的冲击或振动,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若需要远程传输信号,请确保连接到远程设备的电缆长度合理,以避免信号衰减。
五、使用方法:1.在正常使用前,需先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可按照设备上的按键和显示屏进行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3.若要进行远程监控或数据采集,可通过设备上的通信接口连接到PLC或PC等设备,配置相应的通信协议和参数。
4.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设备过热或过载导致的损坏,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EJA全系列智能压力变送器型号价格表

0
1
带Rc1/4内螺纹的过程接头
210
管道连接
2
3
带Rc1/2内螺纹的过程接头 带1/4NPT内螺纹的过程接头
210 210
4
带1/2NPT内螺纹的过程接头
210
5
无过程接头(容室法兰上1/4NPT内螺纹)
0
[最大工作压力]
螺栓、螺母材质
A
B
C
SCM435 SUS630 SUH660
16MPa{160kgf/cm 2}(注9) 16MPa{160kgf/cm 2}(注9) 16MPa{160kgf/cm 2}(注9)
SUS316 SUS316
1550 2910
A
哈氏合金C-276 (注3) 哈氏合金C-276 (注12) 哈氏合金C-276(注12)
5830
D
哈氏合金C-276 (注3) 钽(注6)
哈氏合金C-276(注12)
5830
B
蒙乃尔(注4)
蒙乃尔(注6)
蒙乃尔
5830
0
无过程接头(容室法兰上Rc1/4内螺纹)
210 1750
-G
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参见GS1C22T03-00CY)
2110
测量量程(膜盒) M
1~100KPa{100~10000mmH 2O}
0
[本体] (注2)
[膜盒]
[排气螺钉]
S
SCS14A
SUS316L(注5)
SUS316
0
H
SCS14A
哈氏合金C-276 (注12) SUS316
210
安装方式
-6
-7
垂直安装,左面高压,过程接头在上(注7) 垂直安装,左面高压,过程接头在下(注7)
ABB变频器pid控制

A B B变频器p i d控制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变频器内置PID功能在恒压供水设备中的应用宗红星天俱时电议试验中心摘要:以往的恒压供水设备往往采用诸如利用电接点压力表等来控制泵的起停,把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亦或是采用带有模入/模出的可编程控制器或PID调节器与变频器配合使用来实现恒压供水,前者为机械式的联锁,运行中存在较大的压力波动而后者设备成本高,PID算法编程难度大,调试困难。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充分利用变频器内置的各种功能,合理采用带有内置PID功能的变频器和压力传感设备来实现恒压供水,既做到了无级调速下稳定的、高品质的供水质量,又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安装调试的时间。
本文以ABB公司生产的ACS510系列变频器为例,讲述了变频器内置PID功能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变频器 PID 恒压供水目录1.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现状和发展┄┄┄┄┄┄┄4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的目的和意义┄┄┄┄┄┄┄┄┄┄┄4变频调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42. 变频调速内置PID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5系统构成┄┄┄┄┄┄┄┄┄┄┄┄┄┄┄┄┄┄┄┄┄52.1.1 ACS510变频器概述┄┄┄┄┄┄┄┄┄┄┄┄┄┄┄52.1.2系统中的感压元件┄┄┄┄┄┄┄┄┄┄┄┄┄┄┄┄6系统运行中的三个状态┄┄┄┄┄┄┄┄┄┄┄┄┄┄┄6PID控制概述┄┄┄┄┄┄┄┄┄┄┄┄┄┄┄┄┄62.3.1 系统的工作过程┄┄┄┄┄┄┄┄┄┄┄┄┄┄┄┄┄62.3.2 PID的调节原理┄┄┄┄┄┄┄┄┄┄┄┄┄┄┄┄┄83. 内置PID与变频器功能的预置┄┄┄┄┄┄┄┄┄┄11PID功能的预置┄┄┄┄┄┄┄┄┄┄┄┄┄┄┄┄┄11PID调节的运行特点┄┄┄┄┄┄┄┄┄┄┄┄┄┄┄┄12变频器参数预置┄┄┄┄┄┄┄┄┄┄┄┄┄┄┄┄┄12暂停(睡眠与苏醒)功能┄┄┄┄┄┄┄┄┄┄┄┄13总结┄┄┄┄┄┄┄┄┄┄┄┄┄┄┄┄┄┄┄┄┄┄┄┄14致谢┄┄┄┄┄┄┄┄┄┄┄┄┄┄┄┄┄┄┄┄┄┄┄┄15参考文献┄┄┄┄┄┄┄┄┄┄┄┄┄┄┄┄┄┄┄┄┄161.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的目的和意义对供水系统进行控制,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流量的需求,所以流量是供水系统的基本控制对象。
智能型压力变送器说明书.

智能型压力变送器
使用说明书
1.产品概述
两线制工作方式。
压力传感器供电0. 5mA恒流源;
压力零点、量程自由设定;
按键操作、标定方式简单、快捷;
智能型压力变送器采用单片机电路,可靠准确的完成
传感器微弱信号的采集调理及环路电流变化输出。
2.技术指标
供电电源:DC13~36V; 负载电阻≤600Ω(供电24V时)输入阻抗:>1MΩ
传感器等效阻抗<5KΩ
采样速率:5次/秒
测量精度:±0.2%FS
输出精度:±0.2%
显示范围:-1999 ~ 9999
显示方式:0.36“四位红色LED
温度漂移:<50ppm/℃
工作温度:-20 ~ +80℃
相对湿度:<85%RH
【参数一览】
(将密码锁改为
1010)
符号 名称
内容 取值范围 I- 04
输出4mA 调整 0005~0500
I-20 输出20mA 调整 6500~7500
▲▲
S E T
2
3
4
1
【面板说明】
① 测量值显示窗
② 设置/确认键
③ 增加键
④ 减少键
4.输出电流调整
长按设置键 2秒以上不松开,直至显示 (Loc)参数; 点按 或 键,调出参数值,修改位闪烁,长按 或 键移动修改位,点按 或 修改参数值,点按 键保存;
① 将万用表电流档串入输出回路
② 将密码锁 (Loc)设置为1010;
③ 长按 键2秒以上不松开,显示窗显示参数 ()
3.接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结构
隔爆型:ExdⅡCT6。 本安型:ExiaⅡCT6。
量程和零点调整
可通过手持通讯器或变送器顶部的零点和量程按钮进 行调整;零位与量程可设定在量程范围内的任何值上。
正负迁移
零点可在各自量程段的极限范围内正负迁移。
阻尼
用手持通讯器进行调整,可设定在(0.1~16)s 之间。
报警
若变送器在自诊断时发现故障,则模拟量信号将输出高 报警(22mA)或低报警(3.8mA)电流以警告用户。
相对湿度
(5~95)%RH。
通讯功能
符合 HART 协议,可用手持通讯器或上位机对其进行 远程设定、修改或显示。
启动时间
在最小阻尼时为 2s,无需预热。
CJT 型电容式智能压力变送器
性能指标(在无迁移、316L 不锈钢隔离膜片、充硅油、线性输出条件下)
准确度
使用量程大于最大量程的 1/10 时,为使用量程的 ±0.1%;使用量程小于最大量程的 1/10 时,为使用量程的
种类
z GP 智能压力变送器 z AP 智能绝压变送器 z DP 智能差压变送器 z HP 智能高静压变送器
z FL 智能法兰式液位变送器 z YFGP 智能远传法兰压力变送器 z YFDP 智能远传法兰差压变送器
1
产品选型手册
工作原理
如图 1,本变送器由传感器和电子线路板两部分组成,传感器部分包括:敏感元件、振荡电路、温度传感器和传感器特 征化 EEPROM 等;电子线路板部分包括:微处理器、数/模信号转换器、数字通信和存储器 EEPROM 等,完成压力信号到 (4~20)mADC 的转换。以下对其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2
通过数字信号进行。
接线 典型的回路接线图如下:
1.普通型和隔爆型
CJT 型电容式智能压力变送器 2.本安型(必需与安全栅连用)
型号命名图谱
3
产品选型手册
CJT 型 GP 智能压力变送器
技术性能
使用对象
液体、气体或蒸汽。
量程、测量范围和过压极限
膜盒代码
3 4 5 6 7 8 9 0
量程(kPa)
非接液件材料
灌充液体:硅油。 螺栓和螺母:不锈钢。 电气壳体:低铜铝合金。 “O”形圈:丁腈橡胶。
引压管接口
法兰引压口:1/4-18NPT。
电气导线管接口
M20×1.5 两个接口。
外壳结构
IEC IP65 防护等级。
重量
约为 3.5kg(不包括选件)。
附件
连 接 块 ( 椭 圆 法 兰 ): 可 将 导 压 管 接 口 螺 纹 转 换 为 1/2-14NPT,可选件。
CJT 型电容式智能压力变送器适用于石油、电力、化工、冶金、制药、轻工等行业中的压力、流量和液位测量等众多场 合。
特点
z 支持 HART 协议 z 模块化设计 z 带非易失性 EEPROM z 外壳防护等级达到 IP65
z 无机械传动部件,坚固耐振
z 抗单向过载能力强
z 精确度等级 0.1 级,量程比 40:1 z 通过就地按键即可调整量程和零点 z 具有自诊断和远程诊断功能 z 结构小巧、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安装 z 可使用于各种腐蚀介质场合 z 安全防爆
输出
可选择线性或开方(4~20)mA 输出;叠加在(4~20)mA 信 号上的数字过程变量可提供给任何符合 HART 协议的主机。
电源
需外部电源供电,无负载情况下供电电压范围为 (12~45)VDC。
负载特性
通信要求回路电阻最低限度为 250Ω。
指示计
数字指示计:3½LCD 数字显示器,为选件、订货时注 明。 4
振动影响
在任意轴线上,S=0.15mm,频率为(10~55)Hz,引起 的误差为最大量程的±0.1%/g。
电源影响
小于输出量程的±0.05%/V。
负载影响
小于输出量程的±0.05%。
安装位置影响
最大可产生±0.24kPa 的零点误差,但可校正。
结构指标 接液件材料
隔离膜片:316L 不锈钢、哈氏合金 C。 排气/排液阀:316L 不锈钢。 法兰和接头:316L 不锈钢。 “O”形圈(与介质接触):氟橡胶。
概述
CJT 型电容式智能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基于微位移电容传感器技术的具有 HART 通讯功能的现场智能压力仪表。它采用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电路,利用数字化补偿技术进行补偿,保证整机精度达到 0.1 级。通过手持通讯器或采用 HART 协 议的其它主机可在控制室、变送器现场实现对其的查询、组态或调校,使用方便。
该电路是用来将敏感元件所承受的压力转换成频率信 号,供 CPU 采样使用。 温度传感器
用来测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介质温度,并将其转换为数 字信号,供微处理器进行数字温度补偿。 特征化 EEPROM:
保存变送器温度补偿、传感器特征化曲线及特征数据、 数字微调数据和组态参数数据等。即使断电,仍能完整地保 存存储器中的数据。
过压影响
对不同的量程,按规定超压,其超压误差为最大量程的 ±0.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0.1 ⎣
+
0.015
×
⎜⎜⎝⎛
最大量程 使用量程
−
1⎟⎟⎠⎞⎥⎦⎤%
。
稳定性
最大量程的±0.1%/12 个月。
最大量程比
40:1。
温度影响
量 程 代 号 4~9 ( 量 程 比 10:1 以 内 ) 的 总 误 差 为 ±0.1%FS/10℃,量程代号 4~9(量程比超过 10:1)、0、3 的 总误差为±0.2%FS/10℃。
最小
最大
0.188
7.5
0.935
37.4
4.67
186.8
17.24
690
51.7
2068
172.25 6890
517
20680
1034.2 41370
测量范围(kPa)
下限
上限
0
7.5
0
37.4
0
186.8
0
690
0
2068
0
6890
0
20680
0
41370
过压极限 (MPa) 7 10 10 10 10 10 32 50
目录
目录
概述 ............................................................................................................................................................1 特点 ............................................................................................................................................................1 种类 ............................................................................................................................................................1 工作原理 ....................................................................................................................................................2 接线 ............................................................................................................................................................3 型号命名图谱 ............................................................................................................................................3 CJT 型 GP 智能压力变送器......................................................................................................................4 CJT 型 AP 智能绝压变送器......................................................................................................................9 CJT 型 DP 智能差压变送器....................................................................................................................14 CJT 型 HP 智能高静压变送器................................................................................................................19 CJT 型 FL 智能法兰液位变送器 ............................................................................................................24 CJT 型 YF 智能远传法兰变送器............................................................................................................28 附录 1 变送器接触介质部分耐腐蚀材料的选用参考表......................................................................39 附录 2 单位换算表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