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学位论文修改说明书【模板】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1

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1第一篇: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1毕业论文评审修改意见说明论文中首次出现的缩写需给出全称答:论文摘要及文章中首次出现的缩写已修改为全称,摘要中的“SEM”修改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T-IR”修改为“红外光谱(FT-IR)”。
论文题目中的缩写CA为醋酸纤维素的简写,经查阅相关的文献及硕博士论文题目,作者认为“CA”放在题目中合适。
2 文章中的温度符号不正确答:论文中所有的温度符号已全部修改为英文状态下的符号“℃”3 P57结论串行答:已进行修改,详见P57也结论部分。
4 参考文献中的格式不统一答:第[50]-[80]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的名称简写已进行修改,且参考文献格式已统一。
第二篇:毕业论文评审意见修改说明样本2根据盲审专家的意见,逐一说明修改如下。
1.增加固化剂选用的依据原文:胺类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如图1-3所示。
由图可知,环氧基先与伯胺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仲胺基和羟基;得到的仲胺基继续与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羟基和叔胺;叔胺对开环反应有催化作用,在叔胺的催化下,得到的羟基可与环氧基团反应生成醚键。
上述反应持续不断进行,最终生成三维网状立体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
改后:胺类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如图1-3所示。
由图可知,环氧基先与伯胺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仲胺基和羟基;得到的仲胺基继续与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羟基和叔胺;叔胺对开环反应有催化作用,在叔胺的催化下,得到的羟基可与环氧基团反应生成醚键。
上述反应持续不断进行,最终生成三维网状立体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
胺类固化剂包含多种不相同结构多元胺,包括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多元胺、聚酰胺多元胺、脂环族多元胺和各种改性多元胺等。
虽然同为官能团相同的胺类固化剂,但是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其固化速度、性状和固化温度迥然不同,其固化产物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
直链结构型的聚醚胺D-230分子结构中含有长链醚键,即柔性链段多、链段构象也多,与环氧树脂反应后的固化物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冲击强度,但固化物拉伸强度和耐热性会降低;它反应活性较低,室温下反应比较缓慢,可操作时间较长。
学位论文修改报告

学位论文修改报告论文标题:xxxxxxxxxx学位类型:xxxxxx学位授予单位:xxxxxx学科领域:xxxxxx尊敬的评阅专家:谨向评阅专家老师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本人以自己最真诚的态度,诚恳地请您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使学位论文最终能够更加完善。
一、语言表达与逻辑首先,我对整篇论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与修改,将措辞更加精确、准确,增强了论文的可读性和观点的表达效果。
同时,我对论文的逻辑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段落间的衔接更加连贯,论证过程更加流畅。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其次,根据您在初评阅意见中提出的建议,我重新梳理了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部分,并对统计方法的使用进行了进一步修正。
我对数据进行了新一轮的校对和整理,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根据您的意见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四、附录和图表最后,我对附录和图表进行了仔细的核对和修正,确保其与正文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对图表的排版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整篇论文的可读性。
在本次修改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二、理论模型的深入探讨虽然我在论文中已经运用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但在更加深入的探讨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请您对此予以指导。
三、结论的概括和展望对于整篇论文的结论部分考虑到时间和论文的局限性,或许并不够全面准确。
此外,在展望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问题。
在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中,我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学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升,更是饱含着我对学术研究持之以恒的热爱与追求。
希望通过此次的修改和您的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论文撰写能力,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审阅我的论文,并请您再次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我会虚心接受并严明整改,以期使学位论文更加完善。
衷心感谢您对我的指导和支持!敬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

国外 现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 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文献综述
综述 1
Innovation
点击此处添加 “标题内容”
说明(答辩用)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 495590硕士学 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硕 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工作内容阐述: 415613
添加相关内容: 550991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硕士学位论文修改
说明(答辩用) 396017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硕士学位论文修改
说明(答辩用)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 294961硕士学 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硕 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01 输入内容
02 输入内容
03 输入内容
04 输入内容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 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研究意义
研究 意义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 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完整word)修改说明范例

尊敬的编辑: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篇文章认真的审阅和提出的宝贵意见。
我们按照您的意见已经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所有修改的地方均在修改稿中以红色字体标出。
对于所附的修改意见,我们逐项修改和补充如下:审稿意见1本文采用1—MCP处理“红富士”苹果,探讨1—MCP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影响及其抗性诱导机理,具有一定的新意,选题较热门,学术价值较高,应用价值较高;该文研究和写作具有较好的逻辑性、科学性,可读性良;文献引用较全;但是英文摘要需要修改。
因此,鉴于以上的分析认为,综合学术水平较好.解释:英文摘要已作修改,且红色字体标明审稿意见21、图2-图6缺数据统计分析;解释:图2—图6已做修改,并用红色字体标明2、1—MCP处理的时候,如果确保其浓度?解释:由浓度=质量/体积可知,1 μL/L =(m/M×22。
4×106 )/气调箱体积,其中,m是质量(g),M是摩尔质量(g/mol),22.4L为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已知 1—MCP的摩尔质量为54.09 g/mol,气调箱体积为175L,则1—MCP的质量m可以计算出来。
当1—MCP 质量确定以后,1—MCP的浓度就是确定的。
3、试验方法部分叙述不够条理;解释:已作出修改,并用红色字体标注。
4、讨论部分缺乏参考文献支撑,推理牵强;解释:讨论部分已经过调整,并补充了新的参考文献,用字体红色标注5、1—MCP诱导抗病机理文章报道较多,本文缺乏创新,机理探索的深度不够,可以开展抗病基因表达等分析。
解释: 1-MCP诱导抗病机理文章的报道较多,但与果实种类、致病菌种等密切相关,1—MCP对果实采后病害防治机理仍需完善,本试验着重于对1—MCP的生化机制进行研究,后期会从抗病基因表达分析入手研究1—MCP诱导机理。
审稿意见3该论文旨在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灰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目前应用1-MCP保鲜剂提高苹果采后的果实品质、延缓货架期,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论文修改情况说明范文

论文修改说明怎么写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
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论文修改说明怎么写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
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书修改情况说明怎么写学位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博士后"指的是获准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它不是一种学位,将博士后看成是一种高于博士的学位,是对我国学位制度的一种误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毕业论文改题申请书模板(3篇)

第1篇尊敬的学院领导:您好!我是[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名称]的学生[姓名],学号[学号]。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及相关规定,现将本人毕业论文题目进行修改的申请提交如下,恳请领导审批。
一、原论文题目原论文题目为:《[原论文题目]》。
二、修改后的论文题目修改后的论文题目为:《[修改后的论文题目]》。
三、修改原因及理由1. 研究方向的调整在撰写原论文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原研究方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原研究方向]的研究领域已经较为饱和,且部分研究内容存在重复。
为了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提高论文的创新性,我决定将研究方向调整为[新研究方向]。
新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升论文的学术价值。
2. 研究内容的拓展原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较为局限,未能充分体现我对[原研究方向]的深入理解。
在修改后的论文题目中,我将研究内容拓展至[新研究内容],以期更全面地探讨[新研究方向]的相关问题。
3. 个人兴趣的引导在撰写原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新研究方向]有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高论文质量,我决定将论文题目修改为[修改后的论文题目]。
四、修改后的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1. 论文结构修改后的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
(2)文献综述:对[新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
(3)研究方法:详细介绍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步骤等。
(4)实证分析:运用[研究方法]对[新研究内容]进行实证分析。
(5)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2. 研究方法修改后的论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对[新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
(2)实证分析法:运用[研究方法]对[新研究内容]进行实证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五、论文进度安排为确保论文质量,我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进行论文撰写:1. 第一阶段([时间]):完成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的制定。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答辩用)

3.在第四章增加对算法的描述内容,重绘了chunk大小选择算法流程图,并且对此算法进行了补充描述。对根据不同的迁移模式提出的两种动态迁移算法增加了补充描述,指出我们的算法为什么会减少远程操作。
4.在第四章补充了chunk的性能指标及说明如何去度量chunk大小,在第五章补充了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修改说明
姓名
黄静霞
学号
G11102313
论文题目
云计算环境下一种基于负载的动态迁移调度算法
根据盲审专家意见所做修改:
1.对论文结构进行了调整,把第二章和第三章整合在一起变成新的第二章。把最后一章“总结与展望”更改为“结论”,而且增加了部分内容,使结论部分更加充实,达到2000字左右。
5.对第五章算法评估部分做了大量修改,新增了一种对比调度算法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对比。从实验结果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道,文中所提出的算法与对比算法相比,性能平均提高了20%。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意见: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年 月 日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毕业设计(论文)修改说明

优点:论文软硬结合、系统完整。
缺点:1、要注意错字、漏字!
2、压控源设计中元件的选配交代不明确。
评审二
论文结构合理,论述清晰,但电压源、电流源的方案论证中不够严谨,测量
结果只给出了放大倍数的测量而未给出实测的晶体管曲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修改说明
2008年06月17日
学生姓名
李斌
指导老师姓名
黄新
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论文编号及题目
C98-----多功能晶体管测试仪
评审意见
处置说明
(请对评审意见所提出的问题给出详细说明,是否针对评审意见对论文做了相应的修改等)
针对评审一中的
1:要注意错字、漏字!已经进行了修改。
2:压控源设计中元件的选配交代不明确。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说明。
针对评审二中未给出实测的晶体管曲线,这是由于上交论文时特性曲线的测量尚未实现,现已添加了特性曲线的测量结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意见反馈表
评审修改意见
评审一
论文书写规范,态度严谨;论文工作饱满,题目难易度适中,符合专业要求;论文通过对XJ4810的分析与借鉴,确定了现有条件下的解决方案。以单片机为控制器,详细地完成了论文中电路的设计、制作。系统具有完整的A/D、D/A通道、压控源设计、控制软件设计与调试。系统测试验证表明达到了较高精度,满足了设计要求,说明论文作者具有良好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具有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