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开天辟地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 盘古开天地课件 (2)

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 盘古开天地课件 (2)

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
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
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用“___”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选自《状元作业本》
(2)选段最后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是: 盘古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的一些变化。
课后作业
1. 将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 找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推荐书籍
《中外神话传说》。
►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 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 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 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 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 叠叠地挤在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荷 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连一连
混沌 茂盛 奔流不息 滋润
(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古代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
模糊一团的景象。 水流奔腾而不停止。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滋润(√zī cí) 一丈(zànɡ z√hànɡ) 劈开(√pī pì) 四肢(zī √zhī ) 竭力(jiē √jié) 身躯(√qū chū)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 的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 灯,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是学生喜爱的一篇课文。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是中国神话,由袁珂整理,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

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

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一、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二、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劈(pī):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 浊(zhuó):水不清,不干净。

与“清”相对。

- 丈(zhàng):长度单位。

- 隆(lóng):盛大。

- 肢(zhī):人的手、脚、胳膊、腿的统称。

- 躯(qū):身体。

2. 会写的字。

- 翻(fān):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

可组词“翻身”“翻动”。

- 劈(pī):书写时注意上半部分的“辟”,要写紧凑。

- 缓(huǎn):慢,与“急”相对。

可组词“缓慢”“缓和”。

- 浊(zhu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 丈(zhàng):独体字,注意笔画顺序。

- 撑(chēng):抵住,支持。

可组词“支撑”“撑腰”。

- 竭(jié):尽,用尽。

可组词“竭力”“枯竭”。

- 累(lèi):疲劳。

在文中“累得倒了下去”。

- 血(xuè):在“血液”一词中读这个音,另一个读音是“xiě”,如“流血”。

全国一等奖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辟地》完美版课件

全国一等奖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辟地》完美版课件


累 积累 露
创造
劳累
露相
学习 字词
开天辟地
chuāng
创伤


chuàng
创造
léi
果实累累
lěi
积累 露
lèi
劳累

露水
lòu
露相
小练笔
我听过的神话故事有
等,其中
我喜欢
(书名)的
(人
名),我喜欢
(书)的
(人名),我还喜欢
(书名)的
(人名)。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我感受到


学习 课文
开天辟地
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
了蓝蓝的天;
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
大地。
学习 课文
开天辟地
一整年过去了 一百年过去了 一千年过去了
天每天都升高一 丈,地每天都加厚 一丈,盘古的身体 每天也在增高,他 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
大约又过 了一万八千年, 盘古已经变成 了一个九万里 高的顶天立地 的巨人,矗立 在天地之间。
开天辟地 地顶 天 立
化生万物
是谁?用利斧劈开这混沌世界? 是谁?顶着苍穹永不轻言放弃? 是谁?忘却疲惫微笑着倒下? 啊!巨人,是你! 是你开天辟地, 创造这美妙绝伦的世界! 啊!盘古—— 这伟大的力量之神! 创造之神! 我们将永远感激你, 感激这个美丽的世界, 并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恩惠。
初步 感知
这时天和地重合的可能已 经不存在了,盘古开天辟地的 重任已经完成了。他也累得实 在支撑不住,便倒在地上,死 了。
他嘴里呼出的气成了(风和云 ); 他遗留的声音成了( 雷霆 ); 他的左眼变成( 太阳); 右眼变成了( 月亮 ); 他的肢体成为( 五岳); 他的血液化为( 江河 ); 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了( 树木花草); 他的汗水和泪水变成了( 雨露甘霖) 总之,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辟的世界。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盘古用他的神力和智慧,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为人类创造了美丽的家园。

这个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想象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营养和想象空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较强的兴趣。

但他们对于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和象征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主义和创造力,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象征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等手段,营造神话故事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神话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课文大意。

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12盘古开天地 (教案)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 (教案)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以及他为人类创造美好世界的伟大精神。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盘古的神奇力量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劈、辟、浊、缓、躯、累”等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3)学会用“一……就……”的句型进行仿写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神话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为人类创造美好世界。

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2. 学会使用“一……就……”的句型进行仿写句子。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卡片3. 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2.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字形。

3. 教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 默读课文,思考: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2.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劈、辟、撑、累。

3. 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4. 小组讨论:盘古开天辟地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努力?5.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盘古为了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不断努力,直到累得倒下。

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 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2. 教师提问: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盘古为了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拥有光明、温暖、雨露、滋润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件(两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盘古开天辟地》优质课件(两套)
“精疲力竭”说明了什么?
说明盘古耗尽了身体的最后力量,实在支撑不 住了,为了将天地分开,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盘古倒下以后身体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气息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四季的风
想象丰富
飘动的云
声音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隆隆的雷声,宇宙之间从此有了声 音,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
一、唱反调。
光明对( 黑暗 ) 上升对( 下降 ) 轻对( 重 ) 清对( 浊 )
二、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 样的词语,找找抄抄,认真体会。
示例: 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的雨露
三、学完了课文,你认为盘古是个怎样的人? 奇妙的世界!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 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 间,无论怎样说,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盘古是如何劈开天地的?
交代“开天地”的原因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 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 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夸张的写法,盘古的 沉睡是人们的想象, 凸显了盘古的神奇。
盘古用斧头劈开了黑暗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 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 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 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2.盘古开天地
第2课时
1.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重点) 2.体会不同的识字方法。(重点)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 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 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看看盘古是 如何创造宇宙的。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盘古开天辟地》部编版(共29张PPT)

四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盘古开天辟地》部编版(共29张PPT)
(1)那盘古的身上倒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你觉得这些变化神奇吗?有了这些神奇 的变化,才形成了美丽的宇宙,一个变化就 是一幅美妙的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 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 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 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 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 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 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在这天地分开之前,这些“轻而清,重而浊” 的东西都是——用书上一词:混沌。这次我们真的理 解了它。今后,我们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用联系 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
(4)盘古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神奇吗?
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 天辟地,前所未有的壮举。
4.学习第3自然段。
在课文第三段中也藏着一个成语,谁能根据课文内 容,用一个成语给概括出来。
顶天立地
盘古这样顶天立地,是一天吗?是一年吗?
是不知过了多少年。
他为什么不休息一下?他担心什么?
盘古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终于把 天地分开了,于是天和地逐渐成形了,他也累的倒 了下去。盘古倒下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他 又做了什么?
5.学习第5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用书上 一句话来说一说讲了什么内容。
身化万物
这就是盘古,他开天
辟地,他顶天立地,
他身化万物!面对这
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
人,你想对着他说点
什么吗?
奉献段。
课堂练习
课外作业
回去以后,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 听,可以用书上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 想象和自己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开天辟地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法:激趣启发式情境式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前预习、生字卡片、投影片、插图、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初步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3、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单介绍中国神话故事。

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神话故事。

板书:12开天辟地
3、质疑:谁开辟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3)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注意读准“丈”和“柱”
(2)出示词语
混沌凿子板斧巨石崩裂冉冉上升一丈高加厚巍峨柱子
合拢筋疲力尽雷霆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三山五岳筋脉血液
纵横交错皮肤万顷良田雨露甘霖世间万物
指名读,领读,齐读。

“血液”的“血”读xuè。

(3)交流理解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共同商议解决或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精疲力竭:形容十分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皓洁:(月亮等)明亮而清白。

纵横交错:横一条竖一条相互交叉。

(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课文大意,疏通层次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围绕刚才所提问题交流。

2、并划分段落
第一段(1)讲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候的样子。

第二段(2-5)讲盘古醒来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

第三段(6-7)讲盘古临死前用自己的身躯化出世间万物。

第四段(8)总结全文,概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四、教学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

2、写字。

五、布置作业
1、临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搜集盘古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感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6、7、8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词语朗读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昨天的阅读,我们知道是盘古开辟了天地,那盘古未开辟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读引第一自然段。

2、交流:(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词让学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3、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
1、就在这黑暗混沌中,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呢?默读第
2、3、4、5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
(1)身躯高大、力大无穷
抓住“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在朗读中体会开辟天地的艰难,感受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创造新世界的决心。

(2)意志坚定
抓住“冉冉上升”、“慢慢下沉”、“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词体会,指导学生读好句子,感受在漫长的岁月中,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3、说说盘古在你心目中是一位怎样的神?(力大无比、意志坚强、矢志不移……)
(三)学习第5、6自然段
1、教师导读,为了让天地不再合拢,我们的大神头顶天,脚踏地,一撑就是几千万年。

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盘古也已经……,当他知道天地再不会合拢,就……
2、盘古为分开天地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当知晓天地不再合拢时,他满含微笑,高大的身躯轰然倒下。

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3、指名读课文,思考盘古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体会排比句。

4、欣赏插图,感受世界的美丽。

5、再读课文,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划划相关的词句。

6、交流
(1)盘古的乐观、无畏
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临死的时候”等词语理解。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2)世界的美好
抓住“轰隆”、“光芒万丈”、“皎洁明媚”……等词语理解。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7、此刻盘古在你心目中又是一位怎样的神?(乐观豁达、胸怀坦荡……)
(四)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完成板书:神力开辟天地身躯化生万物
三、指导背诵第六、七、八三个自然段
1、理清描写顺序,躯化成了万物:气、声音、睛、肌肉、血液、筋脉、皮肤、汗水
2、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认识对仗
教学过程:
一、回扣中心句,总结全文
1、盘古就是这样无私,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吧---(读最后一段----)
2、让我们永远怀念为宇宙献身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神话故事中的盘古吧!---(读最后一段---)
4、请大家再读全文,让盘古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再次升华。

齐读全文
5、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
编出这样的神话呢?
二、认识对仗
1、这个神话故事,不仅情节感人,而且文字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
2、出示:左手持凿,右后握斧。

你有什么发现?(初步认识对仗)
3、出示第二句: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是怎样对仗的呢?(师生对读,初步感受对仗的好处)
4、引导学生从书中第7自然段找一找对仗的句子,组织交流
5、总结引导: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三、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2、兴趣题:把下面不是很对仗的句子改一改,让它读起来更优美。

(1)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

(2)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神力开辟天地
盘古
身躯化生万物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