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带的苗木组合分析.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第二节 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

第四章 第二节 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
京石高速公路入 口处,利用原有
乡土树种与自 然融为一体。
高速公路绿 地种植设计
九、滨河路绿地种植设计要点
滨河路: 城市中临河流、湖泊、海岸等水体的道路。 1、水面窄,对面无风景,滨河路要简单,临 水侧修游步道。 2、驳岸风景点多:设较宽绿化带,游步道、 草地、花坛、座椅。 3、天然坡岸:自然式布置。 4、水面开阔:滨河公园。 5、行道树:适于低湿地生长、耐盐碱的树种。
二、绿化带的种植设计
1、人行道绿化带的种植设计 2、分车绿化带的种植设计
(一)人行道绿化带的种植设计:
1、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其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直 径的两倍。 2、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乔木和灌木的行数由绿带宽 度决定。 3、人行道绿化带 的设计,可分为 规则式、自然式、 混合式
(二)分车绿带的设计
分车带绿化一般分车绿带上仅种低矮的灌木及草坪或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选择树干干净利落枝下高又很高的棕榈科植物配以灌木草花草坪既不碍视线又增添景色达到结构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分车带绿化随着分车带宽度的增加其上的植物配置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植物的姿态线条色彩质地等特点考虑植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将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或孤植或丛植形成四季有景富于变化但配置时总的宗旨还是要不妨碍交通正确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之间的关系三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种植设计1安全视距
北京王府井 大街供 游人休息的 座椅旁 均绿化装饰, 树坑 作了无尘处 理。
八、高速公路绿地种植设计
高速公路是用于大城市联系远距离的各区、郊 区的主干道。目的是提高市内远距离的交通速度, 做到交通畅通无阻。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较高,车速 一般为80~120千米/小时,也有的达120千米/小时。 高速公路: 中央隔离带 行车道 路肩 护栏 边坡 路旁安全 地带 护

扬州市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

扬州市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
o f g r e e n t r e s s ,n o u n i q u e s t r e e t l a n d s c a p e s , wi t h t h e d iv r i n g s i g h t a n d h e i g h t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s h ub r t r e e s n o t t a k e n i n t o c o n s i d — e r a t i o n a d e q u a t e l y .F i n a l l y t h e a u t h o r r a i s e d s o me s p e c i f i c s o l u t i o n s a g a i n s t t h e a b o v 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
果 好 j , 其直 接 关 系 到城 市 绿 化 质 量 的 高 低 、 绿 化 成 果 的体现 以及 绿化 效应 的发 挥 。在城 市道路 绿地 系统规 划 时 , 不仅 要考 虑 到景观 效果 , 而且 要着 重考 虑到生 态 功能 。 只有 认真 规划 , 合 理选择 树种 , 最 大
第 5期
曹兆 阳等 : 扬 州 市 城 区道 路 绿 地植 物结 构调 查 与 分 析
2 1
北 风 和西北 风 居多 。夏 季 多为从 海洋 吹来 的湿热 的 东南 风 到东 风 , 以东 南 风 居 多 。年平 均 气 温 为 1 4 . 8 ℃, 与 同纬度 地 区相 比 , 冬冷 夏热 较 为突 出 。最 冷 月 1月平 均气 温 1 . 8 c 【 = :最 热 月 7月平 均 气温 为 2 7 . 5
平 均 日照 2 1 4 0 h ; 全 年平 均 降水量 1 0 2 0 mm。多数 年份 从 6月 中旬 到 7月 中旬 , 形成雨季 ( 即“ 梅雨 季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中植物的配置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中植物的配置
季节 上 的季相美 、 色上 的色 彩美 。在广 东地 区的道 路 颜 绿化上 , 主要 应用 到 的路 树 有人 面 子 、 扁桃 、 秋枫 、 架 盆
联 系着城市 中分散 的各 类绿地 , 城市 绿地 组成 一个绿 使 色的 有机 整体 。 按照 车道 ( ) 带( ) 板 和绿 带 的数量 和组合 的不 同 。 道路绿 化 的布置形 式可 归纳 为 以下 5个基 本类
关键字 : 道路 绿 化 ; 道路 绿化功 能 ; 物配置 ; 植 绿化 形式
道 路绿化 是城 市 园林 绿地 系统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 是
城市 文 明 的重要 标 志 之一 。 随着城 市 化进 程 的不 断 迈
型 :
21一板 二带 式。 中间为车行道, . 两侧 为人行道 ,
这道 路绿 化 中最 常用 的一 种形 式 , 路幅 较窄 的道路 多用 此形 式。此 法操 作简 单 、 管理 方便 , 树木 配置单 调 , 但 并 且 当车行道 过宽 时行道树 的遮 荫效 果较差 。
便。
12能提高交通效 率和保障交通安 全。合理的植 _
物配置可 以有效地协助 车流 、 流 的集散 , 防止相 向车 人 在 辆眩光 方面 也起到很好 的作用。 艺术运用植 物形态美 、 色 彩 美 、 美和风韵美来 进行植 物配置 , 季相 创造 出美丽 的自 然景观 , 有效地缓解 司机 疲劳 , 高交通效率 。 能 提
布置 手法 。
1 . 4美化街 道景观 、 富乡土 文化。在道路绿化 丰
过程 中 , 遵循变化 和统 一 、 需 平衡 和协 调 、 韵律 和节 奏等 的配置 原则 进行 植 物 配植 , 以达 到产 生 美 的艺 术 , 人 怡
在 道路绿 化带 宽度 比较 窄( 如小 于 3米 ) 况 下 , 的情 可 以考 虑运用 规则 式 的乔木种 植 形式 , 控制 一定跨 度 在 的乔 木种 植株 距 下 , 以根 据 当地 苗木 生长 习性 , 整 可 对

大连路、东风路、天湖路绿化带的设计及苗木组合分析

大连路、东风路、天湖路绿化带的设计及苗木组合分析
合理密植 , 留林 中空地 。 保 在大力提倡生态园林的基础 上, 道路绿化应适 当通透 , 尤其 是 灌木 的种植 密度应适 当减 小, 多种 高大乔木 , 留有林 中空地 , 使其 成为植物天 然更新之地 。三 条道路种植 的苗木有杜英 、 朴 树、 香樟 、 玉兰 、 雪松 、 银杏 、 昌含笑 、 乐 桂花 、 患子 、 贞、 无 女 罗汉 松、 广玉兰 、 红枫 、 紫叶李、 红叶石楠 、 红花继 木、 紫薇 、 杜鹃、 金边 黄杨 、 夹竹 桃、 蜀荟、 腊球 、 水 柚子树等五十 多个 品种 , 充分考虑 生物 多 样性 , 且 在 宽 的 绿 化 带还 修有 园路 。 并 当道 路两 侧 有 优 美
4 “ 观景方 向性" 的概念
道路景观的观赏具有明确 的方 向性 道路 具有 明确 的方 向性 , 国的道路行驶法则为右行驶, 我 所 以道 路的绿地建 设应 考虑右行驶产生的景 方向性。在较 宽的道 路特 别是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在车上的观景 者能够更清 楚地
下, 协调统一道路红线内外的绿地建设 , 对城市景观而言非常重
在方案介绍 、 学术交流等多种场合 , 我们经常听到设计者提
出, 植设计 以常绿树为 基调, 种 以乔木 为主, 强绿地 的生态效 加 益, 同时提出在 绿地 中增加树种, 用不 同的植物种类体现生物 的 多样性 。
( 作者单位 : 江西省乐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
3“ 眩光" 的概念
通过道路绿化 的建设解决行车眩光 的干扰道路上行车 有两
种影响驾驶的眩光情 况。
第一种情况是迎面而驶的车灯造成 的眩光 ,解决 的方法是
在中央隔离带种植常年枝叶茂密的植物,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
眩光。 大连路 中央隔离带种有香樟、 雪松 、 杜" 的概 念

小区灌木地被植物种植配置分析

小区灌木地被植物种植配置分析
2、中庭色块
图(10)为高层区中庭及公共绿地自然式灌木色块,绿地色块放样需结合景观道路线形和绿地堆坡形态,及景观空间鸟瞰图案效果进行布置,色块线形自然流畅、饱满及富有层次,灌木品种叶色、叶形、花色等搭配谐调。
图(11)为高层区中庭景观步道的规整式对称种植灌木色块,小区景观设计为简约英式园林风格,两侧有毛杜鹃、金边黄杨(金森女贞)、红花继木三种叶色线性种植,上层垂丝海棠、红花继木球等,形成进入中庭的景观步道和对景效果。
下图(41)、图(42)为别墅私家庭院绿化,按庭院建筑、硬质景观平面布置相结合,以自然曲线和形态,多层次、多样化配植叶色、花色季相变化植物,与上层乔木整体构成庭院空间围合,形成自然花镜植物群落和庭院草坪空间。
图(28)为高层区中庭道路节点景观花坛,饱满的堆坡造型上草坪、毛杜鹃大色块,上层栽植海棠、梨树等,花坛草坪、色块点缀景石,形成色彩美观、简约、自然的花坛景观绿化效果。
五、组团景观
1、宅间路
下图(29)、图(30)为排屋区宅间隐形消防车道,道路节点平台以杜鹃、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等灌木色块及上层无刺构骨球、桂花等形成收边围合和植栽层次;道路和两边色带线形自然弯曲,小灌木色块为夏鹃、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后排八角金盘,上层配植为金边胡秃子球、无刺构骨球、红花继木球和茶花等,宅间路绿化色彩、层次丰富,加上道路尽端对景花坛,形成自然式园林的小区庭院环境景观。
3、灌木球
下图(12)(13)为小区道路绿地在草坪、草花地被和灌木色块上种植大规格灌木球形成植栽层次和形态。
下图(14)(15)为在小区绿地林缘草坪上,灌木球常以每个品种三、五个为一组种植,不同品种叶色、花色的灌木球疏密配植在草坪空间形成点缀观赏效果。
三、亲水绿地
以下图(16)(17)(18)(19)为住宅小区中庭景观水系பைடு நூலகம்水池周边亲水绿地地被、色块采用了鸢尾、石菖蒲;毛杜鹃、红花继木、金森女贞毛球和黄素馨等品种,与景观水池压顶、景石有机结合,形成形态自然、叶色、叶形、花色和层次丰富的亲水绿地效果。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论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市政道路的绿化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植物配置是绿化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于绿化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市政道路绿化中,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道路使用功能等,才能实现最佳的绿化效果。

本文将探讨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问题,并对植物配置的原则、方法和常见植物种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一、植物配置的原则1. 适应性原则植物配置的首要原则是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种类。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各异,植物种类的适应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良好的植物种类,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2. 美观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因此植物配置的美观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其外观特点、色彩搭配和整体效果,以打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绿化景观。

3. 生态性原则市政道路绿化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选择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

这些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还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生态平衡,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4. 综合利用原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如草坪可用于休闲活动和人们的休息,乔木可提供阴凉和修剪,攀援植物可做为绿化装饰,还可以考虑植物对土壤保护和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5. 安全性原则植物配置要注意选择无毒、无刺、不易引发过敏反应的植物,以确保市政道路绿化对居民出行和生活的安全没有影响。

1. 生态配植生态配植是指将相互依存或相互促进的植物种类组合在一起,形成生态系统,以实现绿化效果的最大化。

生态配植可以依据植物的生长高度、形态特点、花色、开花期和根系等特性进行合理组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生长的群落结构。

植物配置案例

植物配置案例
以下是几种配植类型图示,图中数码对应上页中植物 形态种类序号:
2021/10/10
5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8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
3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9
7.修剪色带
9
8.小乔木
9.竖形灌木
4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
灌12木、普通花卉型6地
11
同组合成边界,球、灌木、草花等多用于入户路口边、园与园之间的分割
线等处,形成疏密有致的变化节奏。
2021/10/10
13
1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 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7.修剪色带 8.小乔木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 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 被 13、长叶型地被
2021/10/10
22
道路分析
整个小区内的人行系统 可以演绎为一趟“回家” 的历程。人行系统的设 置原则为良好的通达性 及完善的景观依托。从 开放的社区入口广场开 始,人行经历了开放的 配套商业街空间到半开 放的社区绿地空间再到 独立私密的组团庭院空 间,整体人行系统呈现 鱼骨状的空间造型,较 大程度上地避开了外环 是的车行系统。
12
1.园冠阔叶大乔木
2.高冠阔叶大乔木
3.高塔形常绿乔木
4.低矮塔形常绿乔木
5.园冠型常绿乔木
6.球类常绿灌木
7.修剪色带
8.小乔木
9.竖形灌木
10、团型灌木
11、可密植成片的灌木
12、普通花卉型地被
13、长叶型地被

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分析作者:孔令伟,辛宝英,王辉忠,刘晓东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2期孔令伟1,辛宝英1,王辉忠1,刘晓东2(1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总结牡丹江市区主次干道绿化的植物应用特点,提出了适合牡丹江市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

旨在探索和总结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方向和相关理论体系,促进城市道路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牡丹江;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配置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环境特点,立地条件,规划设计要求以及植物的形态、色彩、风韵等多方面的因素,精心组织,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和观赏效果,创造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1牡丹江概况牡丹江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28°02′~131°18′、北纬43°24′~45°59′,北部和西部与哈尔滨市相连,南邻吉林省的敦化市和汪清县,东部与俄罗斯接壤。

1.1气候气象特征牡丹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无霜期在115~152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00mm之间,年日照时数2339.8小时,平均相对湿度64%。

1.2植被特征牡丹江市地带性植被属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以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为主,硬阔叶树以水曲柳、胡桃楸、黄檗、蒙古栎为主,软阔叶树木以椴树、白桦、杨树、柳树为主。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黑龙江有12种,牡丹江有10种,主要是红松、水曲柳、黄檗、紫椴、蒙古栎、山槐、红皮云杉、胡桃楸、红豆杉、钻天柳。

2牡丹江市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特点2.1模纹、造型植物的应用牡丹江市模纹图案、各具特色造型的植物配置形式在近些年应用的越来越多,形成了牡丹江市植物景观的独特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道路绿化带的苗木组合分析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

在已建绿地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个新概念用于指导今后的绿带建设。

1.“ 一体化” 的概念——考虑城市道路的周边环境,实现优化利用
“ 行政有区划,环境无疆界” ,以道路为单元的“ 疆界” 必然与其所属或连接的区域发生联系。

现行的城市规划体制, 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并归属不同的职能单位 (如道路归辖公路署开发建设,而不同的单位在不同的时期委托不同的单位进行环境设计, 造成道路绿化同道路两侧附属单位的绿化结合较差的状况。

在目前已建城区破墙透绿, 待建新区尽量不设围墙的情况下, 怎样协调统一道路红线内外的绿地建设, 对城市景观而言非常重要。

“ 一体化” 是一个科学的整体观念。

运用城市大园林的观念, 统一规划, 统一实施道路红线内外的绿地建设, 变相互分割, 相互封闭为相互结合, 实现优化利用,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今后道路绿地建设的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此外, 一体化设计可减少工程的返工量。

2.“ 通透性” 的概念——合理密植,保留林中空地
在大力提倡生态园林的基础上, 道路绿化应适当通透, 尤其是灌木的种植密度应适当减小,留有林中空地,使其成为植物天然更新之地,并招引野生动物。

当道路两侧有优美的建筑或良好的绿化环境时, 步行道的绿化应尽量通透, 既有利于空气流通,又能起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而且,适当的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道路绿化的苗木需求量。

3.“ 眩光” 的概念——通过道路绿化的建设解决行车眩光的干扰
道路上行车有两种影响驾驶的眩光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迎面而驶的车灯造成的眩光, 解决的方法是在中央隔离带, 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 0.6m 至 1.5m 之间的范围内, 种植常年枝叶茂密的植物, 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第二种情况是路侧的大树在道路上空形成郁闭的空间, 强烈的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会产生刺眼的眩光, 因而道路两侧的乔木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既利于汽车尾气及时向上扩散,又避免阳光产生的眩光。

防止行车眩光的干扰,要求道路中央隔离带的防眩栽植高度为 1.4m 以上。

4.“ 观景方向性” 的概念——道路景观的观赏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道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我国的道路行驶法则为右行驶, 所以道路的绿地建设应考虑右行驶产生的景方向性。

在较宽的道路特别是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 在车上的观景者能够更清楚地观赏紧靠行车一侧绿化带, 也就是右侧的绿带, 而车中人的视角往往对着斜前方, 因此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一侧的绿化设计, 应注意这一特点, 其观景布置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在较宽的道路特别是有中央隔离带的道路, 在车上的观景者能够更清楚地观赏紧靠行车一侧绿化带, 也就是右侧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的绿带, 而车中人的视角往往对着斜前方, 因此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一侧的绿化设计,应注意这一特点,其观景布置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考虑观景方向性,可以较少的苗木量,达到较佳的景观效果。

5.“ 大绿化量” 的概念——在道路绿化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绿化工作量大的特点 (建设工程量大,养护工作量大
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往往距离长, 道路中各板块的绿地较宽, 因此绿地建设的工程量也大,在设计中应该充分注意量大的特点。

5.1苗木用量大,规格较统一 (如行道树的高度,树型要求一致。

绿地建设的大
工程量带来了绿化的大市场。

5.2养护工作量大,举例而言,整形球的排列造成修剪工作量大。

绿地建设的大工程量带来了绿化养护的大成本。

6.“ 线性特点” 的概念——道路绿化具有带状线性特点
道路绿化是道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紧邻道路布置的绿带, 无疑是呈线形、带状分布的。

我们在道路绿地建设中充分利用沿路线性特点, 进行洒水或浇水而不设喷灌装置, 降低建设成本; 利用线性特点引进植物修剪机械车进行修剪、养护, 减轻劳动强度。

7.“ 常绿为主” 、” 乔木为主” 、“ 多样性” 原则的矛盾
在方案介绍、学术交流等多种场合, 我们经常听到设计者提出, 种植设计以常绿树为基调, 以乔木为主, 加强绿地的生态效益, 同时提出在绿地中增加树种, 用不同的植物种类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适合本地生长的常绿乔木。

上海地区现有常绿阔叶类树种主要有香樟、女贞、广玉兰、金合欢、杜英、乐昌含笑;针叶类的乔木主要有雪松、蜀桧柏、侧柏、柏木等。

显而易见,仅仅依靠这些植物很难达到生物多样性原则。

上海位于亚热带北缘, 其乡土树种主要是阔叶落叶的大乔木和常绿灌木, 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到上述三原则的矛盾。

信息来源 ---转载于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