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简述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植原则

简述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植原则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植原则是设计和创建一个美观和宜人的园林空间的重要步骤。
选择合适的树种和进行合理的植物配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考虑到树木的成长速度、适应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在选择园林树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适应性:树木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要考虑其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pH值等环境条件是否适合。
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可以增加树木的存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2. 树种的成长速度和大小:树木的成长速度和最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园林空间的设计和维护。
快速生长的树种适合用于快速绿化和遮荫,但需要定期修剪和控制,以防止树木过于茂盛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而慢生长的树种可以用于创造稳定和成熟的景观。
3. 视觉效果:树木的外貌、花朵和叶片的颜色以及树冠的形状都可以为园林增添景观特色。
选择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植原则是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和相互作用来进行植物的布局和组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1. 植物的性格和高度:根据植物的性格和高度来进行植物的布局和组合。
例如,高大的树木可以用于遮荫和增加垂直层次感,而低矮的植物可以用于填充地面和边缘。
2. 色彩和纹理:选择植物的颜色和纹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植物的花朵、叶片和果实的颜色可以用于增加空间的亮点和焦点。
同时,选择不同形状和纹理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
3. 季节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季节特点的植物可以使园林空间在不同时间段内展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例如,选择春季开花的树木可以增加春季园林的生机和活力。
4. 生态平衡:在进行植物配植时要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平衡。
选择具有相互合作或互相补充的植物可以提高空间的生态价值,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选择合适的园林树种和进行合理的植物配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考虑生态适应性、成长速度和视觉效果等因素,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美观宜人的园林空间。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1)草地疏林
在游人不大,游人进入活动不会踩死草地情况 下设置。草地疏林设计中,树林株行距应为 10~20m之间,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其间 也可设林中空地。树种选择要求以落叶树为主, 树荫疏朗的伞形冠较为理想,树木生长健壮, 对不良环境,特别是通气性能差的土壤适应性 强,树木以花、叶、干色彩美观,形态多样, 具芳香为好。所用草种应含水量少,组织坚固, 耐旱,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和野牛草等。
风景林的配置除根据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进行 外,还必须掌握风景林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演 替的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各时期植株 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产生的竞争,予以合理搭 配。 风景林按其结构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大类,其 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1、疏林
水平郁闭度在0.40~0.6之间的风景林,多为纯 乔木林,它舒适、明朗,适于游人活动,园林 中运用较多,特别是春秋晴日,林下野餐、听 音乐、游戏、练功、日光浴、阅览等,条件很 为理想,因此颇受游人欢迎。 疏林按游人密度的不同,可设计成三种形式:
树木(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复 杂的,需要细致的观察、体会才能领会其奥妙 之处,在此仅作一般概述,望学者继续深入领 会。
丰富感:图4-2-10中示建筑物在配植前后的外 貌。配植前建筑的立面很简单枯燥,配植后则 变为优美丰富。在建筑物屋基周围的种植叫 “基础种植”或“屋基配植”如图4-2-11。 平衡感:平衡分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 类,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 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后者是用不同 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2、密林 水平郁闭度在0.7~1.0之间的风景林。 单纯密林是由一个树种组成,简洁、壮观,但 缺乏垂直郁闭景观和季相交替景观。
第六章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规则式配置
3. 列植: 将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排列种植的方式 通常为单行或双行,多用一种树木组成,也有用两种树种间植搭配,如一株桃 树、一株柳树的传统栽植方式,形成桃红柳绿的春景。在必要时亦可植多行。 列植多用于行道树、绿篱、林带及水边种植等。幻灯片 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正方形种植: 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优点是透光通风良好,便于抚育管理和机械操作。缺点是容易造成树冠密接。 一般在园林中应用不多。
但是天安门广场绿化的政治意义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油松的观赏特性比侧柏和圆柏的观赏特性更能满足这第一位的要求所以即使其适应性不如后二者但仍然被选种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配置
第一节
观赏树木的配置方式
配植方式——指在环境绿化美化中搭配观赏树木的样式。观赏 树木的配植方式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大类 规则式——树木按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又称为整形式配置。 显得整齐、严谨、庄重、端正,以行列式或对称式为主,具有 一定的株行距,且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有的需要进行整形修 剪,模拟立体几何图形、建筑形体或各种动物形态等。若处理 不当则显得单调呆板。 自然式——树木栽植不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又叫不整形配置。 自然、灵活、参差有致,没有一定的株行距和固定的排列方式。 似树木自然生长在原野上而形成的自然群落,形式不定,因地 制宜,力求自然,有居城市而享园林之乐的感觉。故环境设计 宜再现自然,顺乎自然。
①先面后点:就是先从整体考虑,大局下手,然后再考虑局部 穿插细节,作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 ②先主后宾:在一个景区里,树木配置,要主宾分明,先定主 景树种,再选择配景树种。 ③远近结合:树木配置时,不但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还 要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和背景及其他景物能彼此相呼应, 才能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完整性。 ④高低结合:一般说在一个园林空间或一个树丛、树群内,乔 木是骨干。配置时要先乔木,后灌木再草花。要先定乔木的树 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在由高到低分层处理灌木和草花,这样 才能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立体轮廓线。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马萍利(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北极镇政府713500)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植物多样性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育生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法与对策木树种不仅品种多,而且品种的质量较高,能够根据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园林造型,便于进一步丰富景观层次上的结构,并有效提升园林整体功能。
2园林绿化树种的配置2.1生态园林对于名胜古迹等地,一般是使用乔木为主,采取乔木、灌木与草地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名胜古迹、生态屏障与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态园林。
2.2生态绿色屏障河流两岸以及道路将为城市绿地所保护,维持好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绿地选择上应该采用雪松、刺槐以及杨等为主,这样在达到绿化功能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生态屏障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成为储材林。
2.3公园以及广场园林公园以及广场园林,应该选择高大优美、遮荫性好的针阔叶乔木树种作主体,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种植相关的常绿树种,一般情况下,灌木树种选取常绿与花期比较长的树种,例如月季、石榴、大叶黄杨等,充分结合城市建筑与地势等方面的特点来打造人文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切实满足人们的休闲、健身以及娱乐等多个方面的需要。
3树种规划的方法3.1调查研究调查当地原有树种和外地引种驯化的树种,以及它们的生态习性、适应性、抗污染性和生长情况。
除本地区外,相邻近地区,不同的小气候条件下,各地小地形(洼地、山坡、阴阳坡等)的树种生长情况,以便作进一步扩大树种应用的可行方案的基础资料。
3.2确定骨干树种在广泛调查研究及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地自然条件选择骨干树种,如城市干道的行道树种类。
因为街道的环境条件恶劣,日照、土壤等条件差,又有各种机械损伤、空气污染、地上地下管网交叉,所以树种选择要求比其他绿地严格。
植树节的树木选种与配置原则分析

植树节的树木选种与配置原则分析植树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旨在倡导保护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在这个节日,选择适宜的树木进行植树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析植树节的树木选种与配置原则,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树木的生长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
不同树种对温度、湿度、雨量等条件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比如,在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可以选择耐寒的树种,如杨树、白杨等;而在南方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可以选择耐热湿的树种,如榕树、相思树等。
因此,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非常重要。
二、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除了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也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不同树种对土壤的要求各不相同。
有的树木喜欢酸性土壤,有的喜欢碱性土壤,有的适应沙质土壤,有的适应黏土等。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当地土壤的性质,并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
如果土壤条件不理想,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质量,以适应树木的生长需要。
三、从生态角度考虑树木的配置在进行植树活动时,我们需要考虑树木的配置。
合理的树木配置可以提高绿化效果,增加景观效果,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高度和树冠形状的树种进行搭配,以增加绿化的层次感和美观度。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功能的树种进行配置,如防风、防尘、净化空气等。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选择不同密度和间距进行配置,以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四、注重树木的生态适应性和耐久性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树木的生态适应性和耐久性。
一些树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耐旱、耐寒、耐湿等,可以适应各种生态环境,生长状况较好。
而一些树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比较脆弱,容易受到疾病和虫害的侵袭,需要额外的关注和保护。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和耐久性的树木进行种植,以保证植树活动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五、根据用途选择树种最后,根据植树的用途选择树种也是很重要的。
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

园林中的山可以分: 园林中的山可以分: 土山: 1、土山: 土多石少的山: 2、土多石少的山:如苏州留园西部的假 山,种植一片枫林,春夏浓荫敝日,深秋 枫叶红如丹霞。 石多土少的山: 3、石多土少的山:仅山顶覆以薄土。如苏 州的狮子林。 石山: 4、石山:全部用石堆砌的假山。体量小。 如扬州个园。
3、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 、 4、赋予建筑时间和空间上的季相变化 、 植物与建筑配植时,应注意: 5、植物与建筑配植时,应注意: 1)建筑背面: 2)建筑前面: 3)墙面: 4)角隅: 5)室内栽培: 6)屋顶栽培:
(二)园林植物与山体的配植
“泰岱之雄伟,华岳之险峻,黄山天下奇,峨嵋天 下秀,青城天下幽”。 “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山藉树而为衣,树藉 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水之秀丽,山不可乱, 须显树木之光辉” “山有四时之色,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 冬山惨淡” 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 霞客)
(7)藤木配植: 藤木配植: • A绿化墙面(地锦、凌霄); • B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金银 花); • C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移走的,可 以绿化); • D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缘植物); • E灌木栽植(紫藤); • F地被(不提供支架)。
三、植物与建筑、山水、园路的配植
(一)植物与建筑的配植 植物给建筑以遮荫, 1、植物给建筑以遮荫,突出园林主题
(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 (1)选择一两种植物作为主体,抓住公园的 )选择一两种植物作为主体, 主题 • 例1:花港观鱼
(2)考虑树间距,树冠生长,近期与远期关 )考虑树间距,树冠生长, 系 • 苗圃中刚移来的小苗,近期效果差。可适当 用填充树种(同种或不同种),加大栽植密 度,以多取胜,从数量上增加近期景观。 但设计图上应注明,“减法造景”。
简述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和配植的方式

简述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和配植的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绿化中,树木的配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还能提高空气质量和调节气候。
因此,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和方式展开详细的介绍。
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是在保证树木生长良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植物的结构、形态和颜色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美观的景观效果。
在实际的配植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树种特性进行选择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根系结构和喜光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树木的配植时,需要根据树种特性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树木能够在所处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2.主次分明,合理搭配在园林树木的配植中,需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和景观要求,将主、次树种进行合理搭配。
主树种一般是园林景观的主体,次树种则起到点缀和衬托的作用,使整体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3.树木的布局要有节奏感在树木的配植中,要考虑到树木的形态和高度,使其在布局上有一定的节奏感。
通过合理的布局,使得整体景观更加和谐统一,展现出美的节奏感。
4.考虑生长空间和相互影响进行园林树木的配植时,要考虑到树木的生长空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避免树木之间竞争养分和空间,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5.配植要有层次感在园林树木的配植中,要根据景观的需要,合理进行树木的层次布局,使得整体景观更加立体饱满。
园林树木配植的方式在园林树木的配植中,既有成片植栽,也有点缀和局部的点植。
根据地形地貌和景观要求,配植方式也各有不同。
成片植栽是指在园林绿化中,大面积地进行同种类的树木植栽。
这种方式能够形成统一的景观风格,具有视觉冲击力,常用于大型公园、广场和绿化带等场所。
2.点缀植栽点缀植栽是指在广场、园林道路等场所,通过点缀一些树木,使整体景观更加美观、饱满。
通过点缀的方式,可以使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3.局部点植局部点植是指在景观区域内,根据景观要求和主题需要,进行局部的点缀和植栽。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被配置、景观设计、建筑物修饰等手段,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为目的的环境美化工程。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
正确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能够提升公园、广场、街道等场所的观赏性和环境功能,更好地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体验。
一、植物配置的分析1. 根据地形和功能要求确定主要植物种类在植物配置时,应根据不同地形和功能要求来选择主要的植物种类。
例如,在平地和坡地上要选择适应性好、养护管理容易的植物;在防护林、防风林、景观林地区应选用能抵御风沙、叶面损伤或病害的耐旱乔木或灌木;在游乐场所、运动场等必须考虑季节变化,选择具有漂亮树冠和颜色的树种。
总之,在选择主要植物种类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功能和美化作用的要求。
2. 按照生长习性和树型选择植物对于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树型。
在植物配置时,应根据生长习性和树型来选择植物。
例如,高大挺拔的乔木多选择开阔平均、土壤肥沃、底部光照充足的场所。
矮生灌木、灌木丛、悬崖峭壁、平台等则可以选择生长迅速的树种。
3. 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和数量的利用在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区域的空间和数量利用。
例如,在狭窄的街道、绿地、广场等场所要充分利用空间,选择落叶乔木、足料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在大面积园林绿化中,可以适量增加小灌木和小树种的数量和密度,使植物更加密集,充分利用空间。
4. 植物配置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例如,在树木的选择上,如果一个新景点内,现有树木呈现一致性,一定要保持改区域的特色树种不变。
在建筑物、楼房、广场的周围选用与建筑物相协调的树种或花草,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二、树种选择的分析1. 根据植物生长习性确定合适的树种树种的选择一定要与植物的生长习性相对照。
对于土壤要求较高和适宜湿气多的树种,应选择适合湿地树种,例如楠木、水杉、杨树等;对于要求乾燥环境和强适应能力的树种,应选择适合水分缺乏的荒漠植物,例如花旗松、柏树、油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悬铃木
❖ 银杏
❖ 大叶女贞
❖ 杨树
❖ 广玉兰
❖ 国槐
❖ 合欢
❖ 马褂木
❖ 杨、女贞
❖ 女贞、紫薇
道路绿化应作统一规划,根据道路级别、位
置等具体条件确定树种。在主干道上选用的树种 要有代表性、能反映城市风貌,而且要避免树种 单一化,遵从人性化的原则。一般行道树以种植 有一定冠幅的高大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比 例适当,既能遮蔽夏季的阳光又不影响冬季的采 光,同时不妨碍交通。
10.绿篱树种 将树木密植成行即成为绿篱,它是园林植
物配置中的重要成分。绿篱可以是不经修剪的 自然式绿篱,也可以是人工修剪成一定形状的 规则式绿篱。比绿篱高的称树墙,可作为屏障 遮挡某些零乱或需隐蔽的景物,并在冬季阻隔 寒风的侵袭、夏季引导风向。另外绿篱常是城 市小型动物夜间通行的通道,具有独特的生态 功能。绿篱和树墙的树种应具备以下特征:冠 高比大,叶片较小,枝叶稠密;耐修剪、萌蘖 性强,适于密植;易大量繁殖,抗性强。
行道树的选择一般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乔木 树种主干通直,枝叶繁茂,枝下高2.5m以上,寿 命长;耐瘠薄、耐高温,抗逆性强;有减尘、降 噪、耐修剪、清洁卫生等特点。 结合P51
2.庭荫树 (指树冠浓密,形成较大绿荫的树木, 常栽植于庭园、庭园、庭院、公园等绿地中, 主要是为了人们提供一个阴凉、避免日光曝晒 和清新的室外休憩场所或作为景点装饰用。) 要求 P53
育、树种多样化、栽培技术、合理配置
2、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3、选择抗性强的植物 4、满足各种绿地的特定功能要求 5、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兼顾一定的经济利益 6、速生树和慢生树相结合 7、重视选择基调树种与骨干树种 8、制定合理的主要树种的比例(乔木与灌木、 落叶与常绿、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
行道树是城镇绿化的主要部分,如美国一般城市的行道 树占城市树木总量的10%~15%。目前对行道树树种的选 择与配置一般有两种:其一为单一树种配置,即一条道路 应用一种树种,整齐化并便于管理;另一种则采用多树种 配置,这主要鉴于单一树种可能在结构上具有不稳定的因 素。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荷兰榆树病的危害以后, 基本趋向于采用多样性的行道树结构;而我国在行道树的 选择上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如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城 市选用二球悬铃木等大树冠的乔木,构成树冠覆盖率很高 的林阴道,80年代以小乔木、小树冠的乔木为主,90年 代以后出现乔、灌木结合的林带。
长期的园林树种栽培实践和科学研究已证 明,园林建设树种的选择应满足栽培目的, 应能够适应栽植地的立地条件,所选择的树 种应来源广、成本低、繁殖和移栽较容易。 也就是说,园林树种的选择应满足目的性、 适应树(为了满足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 栽植的树木)
种植方式:可较整齐、有规则;也可灵活自然。
片林(以七八十株以上的乔灌木组成的树木群体,主 要表现树木的群体美)
5 园景树(是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中种类最为繁 多、形态最为丰富、景观作用最为显著的骨干树 种) 观花、观叶、观果、观树形、竹类 6、藤本类(包括缠绕性、吸附性、攀援性、钩搭 性) 7 花坛类 以矮小的具有色彩的观赏期长的花灌 木为主 自然式 自然式 混合式 8 地被类(凡能覆盖地面的植物) 9 盆栽和桩景类 盆景是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把山峦风光、树木 山山石等聚于盆内,使其呈现出大自然万物万般 意境内的一项艺术
3、孤植树(单株树孤立种植,用以表现树木个 体形态美或色彩美,成为独立景观观赏)
园林功能:①庇荫与观赏结合;②单纯作为观 赏。 孤植树要求:P53
4.林带与片林(较大规模成片成带的树林状的 种植方式)
根据林带的园林功能可分为城郊防护林带、环境保护林带和风景 林带(各自要求结合P54)
a.风景林带的树种选择。风景林带可作风景局部的界 限,也可作背景起衬托作用,使重点景物的观赏效果 更为突出。选择风景林带树种要注意它与主景的色调 差异,如深色主景的后面宜用叶色较浅的树种作背景 林带,而浅色主景以用深色叶的树种更好。 b.防护林带的树种选择。要求林分郁闭早,寿命长, 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此外,应根据主要防护目的来 选择树种:如防风固沙树种应具备根系穿透力强,根 系发达,耐瘠薄等特点;防噪吸声树种应树形高大, 树冠浓密;厂矿周围防污染树种应选择具有抵抗及吸
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树种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原则
❖ 1、适地适树 ❖ 概念:就是把树木栽植在适宜的生境条件下,
是因地制宜原则在园林树木选择上的具体化。 ❖ 适地适树是园林绿化中树木选择的基本原则。 ❖ 途径:选择途径(选地适树、选树适地)、
改造途径(改地适树、改树适地长期过程) ❖ 适地适树的方法及要点:因地制宜、种苗培
9、应选择苗木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 不要太高的树种。
选择合适的树种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 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及其各种效应的发挥,因此了解 如何正确的选择树种是学习园林树木栽培的一个重要方 面。树种选择合理,不仅可大大提高绿化、美化效果, 更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护费用;但如果选 择不当,树木栽植成活率低、后期生长不良,不仅影响 观赏特性的正常发挥,同时也难以发挥其保护环境及维 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树木生长周期长,在树种 选择上因盲目追求某种效果或因不了解树木的习性而做 出的错误决定,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我国, 这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例如有的城市曾选择马褂木作 为主要街道的绿化树种,由于树木长势极差不得不淘汰; 而一些城市为了营造所谓的热带、亚热带情调,不顾地 域上的差异大量引种热带树种带来了无穷的隐患。
收SO2、HF、CL2等有害气体的树种,如臭椿等。
c.水旁绿化树种的选择。水旁绿化包括城市各类河 道、池塘两岸的绿化,以往常常从防洪角度考虑把这 类河岸用石质材料覆盖,近年来提出建设城市亲水的 景观带而增加了对耐湿树种的要求。在水边植树,主 要考虑的是树种的耐湿性及被水淹没的问题,在华东 地区一般可供选择的树种主要有:柳类、枫杨、水杉、 乌桕、白蜡、楝树、杨树的耐水品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