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基地小学-初中-高中活动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基地课程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校决定建立综合实践基地,制定以下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课程设置(1)科学探究类: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
(2)技术制作类:木工、金工、电子制作、机器人编程等。
(3)社会实践类: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4)文化艺术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5)生存技能类:野外生存、急救技能、消防安全等。
2. 课程实施(1)科学探究类: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技术制作类: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社会实践类: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文化艺术类:通过兴趣小组、艺术讲座、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5)生存技能类:开展野外生存、急救技能、消防安全等培训,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四、课程评价1. 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3)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4)综合评价: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进行综合,形成最终评价结果。
2. 评价内容(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动手操作、创新能力等。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科学探究:开展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文艺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书法、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4. 体育活动:开展体育竞赛、健身活动、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种植、养殖、家务劳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
6.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课程实施1. 教学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采取班级教学、小组合作、项目学习、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2. 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成果等方面。
4.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活动场所。
五、课程保障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简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是根据教育部对小学课程的要求和发展需求制定的。
该标准旨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档将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标准内容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课程内容:包括科学实验、社区服务、艺术表演、体育活动等。
3. 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探究和合作,提供多元化的研究方式。
4. 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包括日常观察、作品评价和能力评价等。
标准的意义1.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2. 培养创新思维: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3.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全面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多个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促进全面的个人发展。
实施建议1. 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
2. 教师角色: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
3. 资源支持: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能够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结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23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获得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积极贯彻这一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2024年春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024年春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我校决定开展2024年春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三、活动内容1.农田观察活动在春季农忙时期,组织学生前往农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学习农民的劳动和农业生产知识。
通过实地观察,学生们能够了解种子的发芽、生长和收割等基本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环保主题活动,如校园环境整治、宣传环保知识、参观环保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文化体验活动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体验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活动计划1.活动时间:2024年3月至5月2.活动地点:校内外及社区3.活动形式:实地观察、参观讲座、文化体验、社区服务等4.活动安排:A.农田观察活动日期:3月上旬内容:组织学生前往农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农民的劳动和农业生产知识。
B.环保主题活动日期:4月中旬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参观环保展览等。
C.文化体验活动日期:4月下旬歌表演等。
D.社区服务活动日期:5月上旬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者服务等。
五、活动评估1.学生评估:通过对学生的态度、参与程度、成果等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家长评估:向家长征询对于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对于活动的评价。
2024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

2024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小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中的纯理论知识教授,而是将实践活动融入课程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大纲旨在为2024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指导,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关键技能,培养创新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与他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课程内容1. 科学实践活动-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种植植物、组装简单电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 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天文现象、探索自然界规律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艺术实践活动- 学习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参与戏剧表演和手工制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和动手能力。
3. 体育实践活动- 学习基础体育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 进行户外探险和团队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社区实践活动- 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如清洁环境、帮助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参观工厂、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了解社会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四、实施方法1. 组织课内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
2. 安排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科学展览、艺术节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创设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室、艺术工作室和运动场地等实践场所,提供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五、评估方式1.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估。
综合实践策划案教学(3篇)

第1篇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策划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热爱,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与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原则2. 活动设计与实施- 活动选题与目标设定- 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活动评价与反思- 活动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活动反思与改进4.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5. 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定义与特点-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5.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知识,包括定义、意义、类型、实施原则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活动选题、方案设计、实施方法等问题。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小学生一、活动背景和目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将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之外的活动形式进行全面综合性训练和实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意识等,并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1. 主题:健康生活内容:通过体育课、健康教育课等,提供健康生活的信息和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式: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通过参与健康教育课、运动训练等活动,增强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2. 主题:环境保护内容:通过环境科学课、社会实践活动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形式: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通过参与环境保护知识竞赛、环保实践活动等,增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3. 主题:社会公德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形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4. 主题:科学实验内容:通过科学实验课、科学探究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形式:学校配备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5. 主题:艺术体验内容: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提供艺术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形式:学校配备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和舞蹈教室,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艺术课程的教学,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演奏、美术创作、舞蹈表演等活动,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需求,制定每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分配相应的时间和资源。
综合实践课程记录

课程名称:综合实践课程课程时间:2023年3月15日-3月20日课程地点:XX中学综合实践基地参与学生:八年级(1)班全体学生课程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内容:一、团队建设活动1. 破冰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团队游戏,让学生们迅速熟悉彼此,打破隔阂,增强团队凝聚力。
2. 团队组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分组进行团队组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团队任务:每个团队完成一项团队任务,如搭建帐篷、制作手工艺品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实践活动1. 农业体验:参观农场,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体验农耕文化。
2. 手工制作:学习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陶艺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 环保教育:参观环保展览,了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户外拓展:进行户外拓展训练,如攀岩、徒步等,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1.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如清洁社区、帮助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企业参观: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
3. 博物馆游览: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课程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教师提前规划课程内容,联系实践基地,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课程实施:按照课程安排,有序进行各项活动。
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估。
3. 总结反思: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课程效果:1. 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团队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沟通、协调和合作,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3. 社会责任感增强:通过社区服务和参观企业等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电子控制技术实践室
高中
9
建筑及其设计实践
高中
10
简易机器人制作实践
高中
11
服装及其设计实践
高中
12
电子控制技术互动
高中
科学实践
13
物联网创意和应用设计体验
提高青少年的工程与技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机械、物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
14
非编程机器人搭建
高中
15
编程机器人搭建
高中
科学实践
16
生物技术
以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生化检测等自然科学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掌握相关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
17
植物组织培养
高中
18
纳米探究
高中
19
生化检测技术
高中
科学实践
20
环境数据监测
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增强关心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18
创意机器人
提高青少年的工程与技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机械、物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
科学实践
19
物联网创意和应用设计体验
初中
科学实践
20
食品安全
以食品安全检测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掌握相关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
隧道式栽培
共设置3组栽培槽,2个隧道。隧道式栽培与传统廊架式栽培类似,把通常的人行道与操作道上方空间作为植物生长的空间,充分利用温室的光照资源,减少空间资源浪费。
高中
复合栽培区
用于各种符合栽培技术的展示与示范。该区域种植设施主要由种植槽、支腿、岩棉(或混合基质)袋、给回液管路等组成。主要用于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蔓生蔬菜的无土栽培,是一种适合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果菜栽培模式。
增进学生对地方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学生了解家乡特色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对当地乡土文化的自豪感,传承民俗文化。
初中
科学实践
4
机器人创意
机器人教育旨在以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探索深奥的机器人知识。使用机器人套装,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个构思、设计和开发过程俨然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他们就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针对项目主题,进行研究、策划、设计、组装和测试。通过鼓励孩子们主动调查、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抽象的理论如何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答案,享受成功的兴奋。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有关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知识更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存技能。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对他人的尊重、毅力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及时间的合理分配、利用等等,为将来走上社会面对新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
科学实践
2
数码艺术
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数字绘图设备的交互学习技术,主要训练学生数字艺术知识、技能和创意思维,是传统绘画艺术的补充。包括数码创意、数码绘画、数码照相等。
初中
科学实践
3
数字化科学
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传感设备的交互学习技术,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应用到科学实验探究中,可以方便快捷地为学生提供精确的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大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中所包含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使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高中
31
模拟电商
基于局域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主要满足电子商务模拟教学的需要。通过模拟电子商务的流程,让学生亲自参与电子商务各个环节的操作,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
2、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目录
类型
序号
项目主题
课程目标
适合学段
科学实践
1
数字音乐
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和数码电子音乐设备的交互学习技术,学生可以通过数字音乐系统学习编曲、作曲等,并且可以实现音乐创意、数字化音乐等,是传统音乐教育的补充。
初中
科学实践
21
寻找新能源
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增强关心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初中
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型制作
初中
环境数据监测
初中
水质监测
初中
生态瓶制作
初中
科学调查
初中
科学实践
22
中医药教育
以中国传统中医药为题材
初中
专题教育
23
当地市情
高中
科学实践
2
微电影
学生运用微电影摄影、节目制作、3d拍摄、动漫、漫画创作、偶动画创作、偶动画拍摄、偶动画后期制作、科学剧编剧、微电影编剧、产品包装设计、广告创意设计等形式和内容表现文化创意和对科学与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艺术修养和科学传播技能。
高中
3
动漫创作
高中
科学实践
4
数字星球
能够满足天文、地理教学和学习要求,方便学生熟悉、接触与操作常规天文和地理仪器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了解和学会运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学会运用地球仪和数字星球系统来定位并获取有关人、区域和环境的信息;会使用和构建地图;学会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图表技能来呈现地图和图表中的证据;学会选择和使用间接证据——卫星遥感影像和其他资料(仪器、模型、标本等)来进行学习;学会使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动态变化信息,掌握运用3S 技术处理、呈现和分析地理证据;了解如何创建虚拟真实的三维地理空间环境,分析地理问题。同时了解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蓝图和伟大成就。
农业科普区
用布景、模型搭建、工具展示等手法,展示农业的各发展阶段,以多媒体形式进行系统介绍。从起到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和观众对农林牧副渔的基本状况、产品有所了解。 综合运用实物展示、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农业育种”、“作物生长状况”、“农业遥感”、“海洋农业”等科技,约10个主题。
初中
高中
科学实践
6
机加工室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
7
技术设计与制作
科学实践
16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也是无线电活动的主要内容。它类似于众所周知的捉迷藏游戏,但它是寻找能发射无线电波的小型信号源(即发射机),是无线电捉迷藏,是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结合。大致过程是:在旷野、山丘的丛林或近郊、公园等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事先隐藏好数部信号源,定时发出规定的电报信号。参加者手持无线电测向机,测出隐蔽电台的所在方向,采用徒步方式,奔跑一定距离,迅速、准确地逐个寻找出这些信号源。以在规定时间内,找满指定台数、使用时间少者为优胜。通常,我们把实现巧妙隐藏起来的信号源比喻成狡猾的狐狸,故此项运动又称无线电“猎狐”或“抓狐狸”。
初中
科学实践
17
制茶
茶青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制造工序(不发酵茶略前二项,后发酵茶在揉捻后增加渥堆)后制成茶称为「初制茶」,这样的茶品质并不稳定,不能就此推出市面,否则放一段时间后容易变质,这变质不是说喝了会坏肚子,而是其欣赏价值会降低。初制茶必须再经过精制的过程,茶才算完全制成。
初中
科学实践
初中
科学实践
5
海模
主要分为四大类项目: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桥梁模型。四类模型分别从不同维度和深度上对小学的文学、数学、物理学、美学、建筑学、工程技术等各种科学知识做了全方位的概括和延伸,旨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初中
科学实践
6
车模
初中
科学实践
7
桥模
高中
29
模拟金融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金融意识;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金融工具进行理财的方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分析各种金融手段的利弊。
高中
30
模拟法庭
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高中
立体种植展示区
展示立体栽培技术,如墙面栽培技术、立柱栽培技术、多层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温室立体空间,并结合农业景观设计,营造优美的农业景观。
高中
蔬菜树
展示蔬菜树式栽培技术,周边采用叠碗式栽培、三角立柱栽培、螺旋仿生柱式栽培、组拼式柱式栽培等立体栽培,设蔬菜树6棵,分散独立或2-3组合分布,打造蔬菜树与立体栽培模式相兼容的栽培景观(2棵大南瓜、2棵番茄树、2棵红薯)。
科学实践
11
趣味生物
初中
科学实践
12
数字星球
能够满足天文、地理教学和学习要求,方便学生熟悉、接触与操作常规天文和地理仪器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了解和学会运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学会运用地球仪和数字星球系统来定位并获取有关人、区域和环境的信息;会使用和构建地图;学会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图表技能来呈现地图和图表中的证据;学会选择和使用间接证据——卫星遥感影像和其他资料(仪器、模型、标本等)来进行学习;学会使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理动态变化信息,掌握运用3S 技术处理、呈现和分析地理证据;了解如何创建虚拟真实的三维地理空间环境,分析地理问题。同时了解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蓝图和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