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2希腊城邦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2希腊城邦文化

(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
Athens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开放文明的雅典 Athens

与保守愚昧的斯巴达相反,雅典是一个开放文明 的城邦,甚至带有几分浮华奢靡的成分。许多在 斯巴达被认为邪恶无用的东西,如金银财宝、美 食艳服、戏剧、哲学和辩论术等,在雅典却备受 尊崇。
斯巴达人向往简朴无华的生活,雅典人却爱美成 性,追求高雅华美的生活格调,重现财富和享乐; 斯巴达人靠着严峻的法律和艰苦的锻炼来培养一 种集体主义的勇敢精神,雅典人却出于对自由和 光荣的热爱而发展独立的个性。
弊病

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也有其难 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 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 ,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 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 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贝壳或陶片投票 作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雅典民主政治 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 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贝壳放逐法 ”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贝壳放逐法”

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 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 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 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但都可 以为城邦的需要而随时被召回)。被放逐 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
优点

每个公民都可以通过陶片表达自己的政治 意见和愿望,体现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 广泛性;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 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 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 ,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 的维护。
(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
希腊城邦政体的一般发展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 三 ) 斯 巴 达 的 政 治 与 文 化

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繁荣

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繁荣

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繁荣古希腊是世界历史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其古典时代则被认为是希腊文化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哲学和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本文将探讨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繁荣,从历史、艺术和哲学等多个层面来分析其特点和贡献。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希腊古典时代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世纪。

这一时期的希腊城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处于繁荣时期。

雅典是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其民主政体和强大的海上帝国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同时,其他城邦如斯巴达、科林斯和底比斯等也各具特色,对整个时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部分:艺术的繁荣在古希腊古典时代,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雕塑和建筑是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

古希腊雕塑以人体为主题,追求真实、优雅和完美的表现。

最著名的古希腊雕塑之一就是米罗的《维纳斯》。

此外,希腊的宏伟建筑,如帕台农神庙和伊利斯法庭等,也是该时代独特的艺术遗产。

古希腊戏剧也是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宗教活动和公共娱乐的一种方式。

三位著名的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阿里斯托芬纳斯——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戏剧作品,其中包括《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和《鸟》等。

这些戏剧作品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第三部分:哲学的兴盛希腊古典时代也是哲学思想兴盛的时期,从而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大师傅塑造了古希腊哲学的基石。

他们探讨了人类存在、道德伦理和政治等重要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苏格拉底强调人类自律和审问的重要性,柏拉图提出了“理念”的观念,并构建了理想国的模型,亚里士多德则从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四部分: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希腊古典时代的文化繁荣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雕塑和建筑成为西方艺术和建筑的基石,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文化特点

希腊文化特点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

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

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

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而希腊文化也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人本主义:古希腊文学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不是散乱、不连贯的,而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严密而清晰的神谱。

古希腊的神是有家族谱系的,具有人的特点,表明希腊人笃信人本主义,重视人和人的自身价值。

二:哲学精神:古希腊文化中的哲学是古希腊哲人对生活的智慧,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同一个范畴。

古希腊哲学具有概念、推理等理性的特点,而不同于东方哲学侧重领悟、体验的方式,它对西方的哲学、科学和宗教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三:希腊神话: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希腊人最初是以神话来理解和反映他们周围的世界的,他们构造的神话在各民族的神话中最为完整和系统。

希腊神话所表现的世界观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

第二,神人同形同性。

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断臂的维纳斯”,实际上,“维纳斯”是一个罗马神的名字,她在希腊神话中的原名叫“阿佛洛狄忒”。

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

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

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古希腊发展的六个时代及其特征爱琴文明时代(前20-12世纪)荷马时代(前11-9世纪),特洛伊战争后北方的多利亚人趁机南侵灭了迈锡尼各古国,但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前1000到800年,希腊各地又回到了原始社会时代,,反映该时期历史情况的主要是《荷马史诗》,这一时期希腊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设有议事会,民众会和军事首长,用铁也较普遍。

古风时代(前8-6世纪)公元前8世纪希腊地区重新普遍出现国家(城邦国家),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多集中与希西阿德的诗篇中,故称希西阿德时期。

(一)、希腊城邦体制的特点:公民政治获得较充分的发展,乃至建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王权日渐衰微,城邦公民政治具有最高权威。

(二)、海外殖民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6世纪的200多年间,希腊殖民者在地中海、黑海地区建立数以百计的殖民城邦。

形式:由某一城邦发起,它就是母邦,把部分公民移到海外另建家园,它就是子邦(殖民城邦),是古风时代希腊国家形成和扩散的一种表现形式。

原因:⒈人口增加,耕地有限到海外找地⒉土地兼并破产失地到海外另谋生路⒊商业发展到海外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⒋政治失败被遣送出国或安排于外者⒌遇到严重灾荒,殖民海外以求渡过难关。

影响:⒈对土著居民是一场灾难⒉对希腊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为古典时代奴隶制经济打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实力日益扩大,使得城邦分立的政治局面长期存在下去。

古典时代(前5世纪-4世纪中期)(一)、奴隶制经济的到了充分发展,分为斯巴达式和开俄斯式,农业中使用奴隶的情况:⒈斯巴达式的国有奴隶⒉贵族田庄中使用的奴隶⒊自耕农和小农所私有和使用的奴隶。

奴隶制经济(公元前5世纪达到极盛)的特点:⒈希腊奴隶使用很普遍,却以小规模为主⒉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经济⒊商业经济的比重较其他古代社会大⒋不以本城公民为奴,所使用的都是外邦人和蛮夷。

(二)、城邦危机:城邦经济是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为基础,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城邦争霸混战,军队将领大发战争财,与这种大奴隶主经济相对应的是公民中中小农和手工业者破产日多,从而加剧了社会分化,动摇了城邦赖以生存的基础,导致了城邦危机。

希腊文化

希腊文化

古代希腊文化一、早期希腊文化(古朴或古风文化)1、装饰有几何形图案的陶器(“几何陶”)2、希西阿德和荷马的诗歌;女诗人萨福3、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

奉祀宙斯的最重要圣地:奥林匹亚(全希腊运动会所在地);宗教信仰对希腊公民的约束作用和对希腊文化的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建筑等神庙由城邦兴建、公民团体管理,没有享受特权的祭司等级。

希腊宗教观念的民主色彩,典型表现为“神人同形同性论”。

东方社会则神性与人性分离。

古希腊人强调神像塑造要以人体本来面目(裸体)来表现。

希腊文艺因宗教的这种特点而走向现实主义。

4、哲学: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泰勒斯:万物起源于水;阿那克西曼德:万物本原是“无限”;阿那克西美尼:万物之源是“气”。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万物之源是火。

火的运动导致万物永恒运动。

5、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成就,认为万物本源是“数”。

6、希腊神庙建筑两种柱式风格的形成:多利亚式(厚重朴实)爱奥尼亚式(秀巧优雅)二、古典时代1、哲学恩培多克勒:万物本源不是一种原素,而是四种:水、火、气、土。

客观事物的流射——引起人的感觉——产生认识阿那克萨哥拉斯:发挥了物质可分之说,认为一切事物都由许多性质不同的微粒(“种子”)组成,直接启发了日后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由原子及其虚空构成。

原子不可分割,数量无限。

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

原子运动聚合成万物,原子的形状、次序、位置差异构成万物的差异。

苏格拉底:哲学的任务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提倡“知德合一”。

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二者的获得皆有赖于教育。

强调求知首先需承认自己无知,名言是“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在认清各种传统观念谬误的同时树立新思想。

柏拉图的唯心主义思想:理念(观念)是万物本原。

理念世界是真,物质世界则是虚幻。

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的批判: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存在;同时认为物质受形式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从而陷入二元论之中。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也是希腊化时代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征服行动对希腊化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以及其带来的希腊化时代的特点。

一、征服与扩张亚历山大大帝采取了积极的征服策略,他希望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并建立一个广泛统一的帝国。

他从马其顿出发,先后征服波斯、埃及、巴比伦等地,致力于将整个东方纳入他的统治之下。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不仅具有军事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采用了一种融合的方式来征服被征服地区。

他将希腊文化引入这些地方,并将希腊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融入到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中。

二、希腊化时代的特点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使得希腊文化迅速传播到东方各地,希腊化时代也由此而来。

希腊化时代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文化融合:在亚历山大大帝的统治下,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发生融合。

希腊化时代的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都受到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格。

2. 政治统一与分裂:虽然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在他死后不久,帝国就分裂成了许多小国。

这种分裂导致了希腊化时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经济繁荣:希腊化时代各地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希腊化文化的传播。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带来了大规模的贸易活动,促进了希腊化时代各地的经济繁荣。

4. 社会变革:希腊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希腊化时代的发展,原本由王权和贵族统治的社会逐渐发展成由城市和商人统治的社会。

5. 科学和哲学的繁荣:希腊化时代是科学和哲学的繁荣时期。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下,各地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学术氛围,推动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三、结论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对希腊化时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征服不仅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范围,也为希腊化时代的特点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文化融合、政治统一与分裂、经济繁荣、社会变革以及科学和哲学的繁荣,都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密不可分。

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可以说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全球化”时代。

“希腊化”一般指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北非、西亚、中亚和希腊世界,包括他去世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即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世纪。

希腊化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周边落后民族迅速崛起,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文明中心迁移至欧亚大陆交界处和两河流域的新兴大城市或首都。

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宗教的融合及世界宗教和中东文明圈的形成。

1.概况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展,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这一时期又称“泛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美术的主要成就是雕刻,雕刻艺术形成了以不同的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2.特征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米罗的阿弗洛蒂德》、《拉奥孔》等。

欧洲古典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共10个世纪。

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

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对希腊化时代的认识

对希腊化时代的认识

对希腊化时代的认识
到希腊时期,为了实现更加自由化和文化繁荣,应运而生了一种卓越的文化——希腊文化,这种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出强烈的审美趣味。

希腊时期的礼仪文明凝练,充满了诗意的华丽,由类比和象征手法组成,发展与别的文明截然不同。

古希腊建筑尽管像殖民地的建筑比较低矮,但它所呈现的结构和装饰更显得流畅细致,是一种艺术完美的结合,也代表着古代文明的极致。

希腊很尊重学术,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系统,尤其重视哲学,希腊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等学科都曾发展壮大,鼓励并弘扬自由思想,催生了不少伟大思想家。

古希腊精神文化对欧洲文明有着影响深远的作用,不少文艺作品和喻言语都出自古希腊,令欧洲文明更加深厚。

希腊时期的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它影响了我们现在的一些习惯和生活方式。

今天,大家也可以读书,看戏,聆听音乐,去做游览或运动,很多娱乐都可以说受到了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这些活动都是我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让我们从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放松。

今天,许多伟大的建筑让人惊叹,他们的灵感都来自于古希腊,古希腊不仅给人们带来智慧,也证明了它在传播和影响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希腊时期的文化精神已经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发展,希腊文化中有着美好的审美感,它不仅塑造了许多艺术家和作家,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浪漫和美妙的文化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一、希腊化时代的产生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

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开始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

古典时代以后到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是上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于欧、亚、非三大洲许多地区的时代,同时也是希腊文化没落的时代。

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公元前334——前323年)、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及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公元前2世纪——前l世纪)三个阶段。

在“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这一阶段里,文化上的撞击以武力征服为先导,真正意大上的文化汇合尚未开始。

但亚历山大对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以及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的建立,不仅为欧亚非大陆间各主要文化的接触交流提供了可能,从而奠定了希腊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而且仅就文化交流而言,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也就是传播希腊文化、吸收东方文化,并使两者合流的过程。

“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阶
段与希腊化王国的鼎盛时期大体同步。

亚历山大死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托勒密、塞琉西和马其顿三大鼎足而立的希腊化王国。

希腊化王国时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各希腊化王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倡办文化事业,从而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希腊文化在此时不仅形成,而且日臻成熟、繁荣。

“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阶段属于希腊化王国衰落解体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是:从东地中海地区看,文化创造的势头似已过去,但从整体看,希腊化文化还在四周扩散。

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王国,却成了希腊化文化俘虏;巴克特里亚失去了与地中海的联系,却把希腊文化带入了印度。

昔日的文化中心也并非死水一潭,某些分支如宗教、史学也正是在地中海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

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化虽然在广义上属于古希腊文比的范畴,且与希腊古典文化在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联系,但希腊化文化毕竟不是希腊古典文化,两者无论在地理范围、因素构成,还是在精神实质上都相差甚远。

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希腊城邦时代的呼喊,那么,希腊化文化则亚历山大开创之世界回鸣。

希腊化
文化是古埃及、巴比伦甚至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

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果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见。

它不仅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而且还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多元性和开放性
希腊化时代是西方君主专制时代的开始,也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世界国家”(Cosmopolis)一词就诞生于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并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

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过程中,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

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从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女性有了更多的接受
教育的机会,并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女诗人,如艾丽娜,诺西斯,安尼特,希腊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期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

(二)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呈现颓势
公元前338年,通过喀留尼亚战役,马其顿国王腓力用武力统一了希腊,结束了古希腊的城邦时代。

公元前334年,腓力之子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处于动乱和不安之中,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城邦明显衰落,城邦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城市当中的中产阶级消失殆尽。

城邦的衰落和王权的盛行势必减少公民的权利,自然也削弱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

“在雅典中心主义者看来,从亚历山大以来,不但希腊的政治自由和独立行动开始熄灭,而且多才的天才也开始枯萎。

”“希腊化时代政治理论的贫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随着城邦政治生活的结束,在亚历山大曾经征服的土地上,政治体制都是君主专制,古典的民主政治思想被专制主义所代替,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日趋黯淡,城邦公民的自信和进取精神转为了被征服后的屈辱感和消极情绪,面对无法掌握的个人命运,以及无力改变的社会现状,人们开始逃避公共生活而转向个人的安身立命。

因此,有学者认为“希腊化时代的哲学逐渐放弃了古典时代哲学对纯粹知识的追求”而“成为一门生活的艺术,越来越个人化了,伦理化了”。

希腊化时期最早的哲学思想代表犬儒学派就主张“返于自然”,在物质生活方面,把“自足”精神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带有明显的遁世色彩。

希腊化时期最大的两派哲学—斯多噶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共同点是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大同主义成分,斯多噶派具有明显的命定论色彩,斯多噶哲学是希腊化时期的崇高产物,倡导平均、和平与人道。

伊壁鸠鲁派的伦理与政治学说以功利主义为基础,教导人们尽量少参加政治,离群索居,退出公共生活,表现出了消极的个人主义倾向,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疲倦的表现。

被称为激烈的失败主义哲学—怀疑主义哲学的主张更是典型的希腊化时期的思想,即想使个人从他所不能改
造也不能理解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怀疑论学派追求心灵的宁静,表现出了挫折感和对未来茫然的态度。

怀疑论者甚至比伊壁鸠鲁学派更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与宗教表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寻求把人类从艰苦的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办法,人们的宗教信仰由原来的重在仪式而转向了内心的告白,古典希腊城邦时期的市民崇拜已经失去了活力,大众更倾向于信奉有感情色彩的私人宗教,并建立了一套繁琐的现世的仪式。

尽管希腊化时期的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与繁荣的局面,但绝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到繁荣的。

希腊化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反复无常,经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必然会影响到这个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与艺术特征都表现为以极端的方式运用与先进希腊成就的某些方面:乌托邦文学作品的涌现,是希腊化时期社会经济与社会矛盾紧张状况的反映。

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作品增添了“世俗化”和“自我意识”的创作内容,却少见过去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力,金钱、宴会和爱情成为人们追逐的话题,缺乏的是深刻的思想内容。

雕刻艺术作品表现出了这个时期雕刻艺术新的特质,刻意表现人的心理状态,不再突出古典时代雕刻艺术作品的教育意义。

公元前5
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早期的希腊建筑风格是对称与朴实,而希腊化时期的建筑所强调的是堂皇与奢华;早期的雕刻追求的是把人道思想理想化,并以低调而克制的风格表达希腊人的节制观念,而希腊化时期的雕刻则着力表现极端的自然主义和未加任何矫饰的奢华。

从希腊建筑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出乌托邦作品所含蓄地批判的那种华而不实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也是时代特征的一种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