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乙肝“两对半”检测与乙肝DNA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乙肝“两对半”检测与乙肝DNA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参 考 文 献 ]
[ 1 ] 刘华敏 , 葛多云 , 孙娟. 高 血 压 性 脑 出血 8 6 例 护 理 体 会 [ J ] .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 0 0 0 , 2 5 ( 5 ) : 3 8 4— 3 8 6 . [ 2 ] 王旭青 , 裴俊霞.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 护理体会 [ J ] .
度, 综 合 分 析 乙肝 “两对 半 ”的检 测 结 果 与 乙肝 DNA 浓 度 之 间 的 关 系。 结 果 A、 B、 C、 D、 E 五 组 患 者 的 HB V— DNA 阳性 率分 别 为 9 3 . 3 3 %、 5 0. 7 9 %、 8 4 . 6 2 %、 4 0 . O 0 %、 0 . 0 0 %, 而 HB V —D NA 的 平 均 含 量 则 分 别 为 ( 8 . 6 7± 1 . 2 5) 、 ( 5. 6 7±1 . o 4) 、 ( 7 . 8 9±1 . 1 2) 、 ( 4. 8 2±0 . 9 8) 、 ( 0. O 0 4 - 0. O 0), 可见 乙肝 “两 对 半 ”检 测 结 果 与 乙肝 DNA
3 讨 论
脑 出血 是 常 见 的 重 症 急 症 之 一 , 一 般 常 见 的 出 血 部 位 有 基 底 节 出血 , 血 液 一般 通 过 丘 脑 或 者 尾 状 核 进 入 内 囊 及 侧 脑 室 。一 般 而 言 , 患 者 的 出 血 部 位 和 出血 量 往 往 会 决 定 患 者 的症 状 表 现 , 其 中部分 患者还 会 出现肢 体运 动 障碍 、 褥疮 、 呼吸困难等症 状 , 针 对 这 些 症 状 也 需 要 做 好 进 一 步 的处 理 , 避 免 促 使 患 者 病 情 恶 化 。 当 患 者 出 现 血 压 偏 高 [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8 1 4 X( 2 0 1 4 ) 0 6 ml 1 1 7 _ - 0 2

细说两对半和HBV-DNA

细说两对半和HBV-DNA

细说两对半和HBV-DNA⼄肝病⼈的化验单中常有“⼆对半”的检测项⽬,被称为“⼄肝病毒标志物”,如“⼆对半”阳性,就标志着这个⼈感染了⼄肝病毒,并有三种可能:(1)过去感染了⼄肝病毒,现在感染已经结束,或是⼄肝恢复期,即将痊愈,⾎中的⼄肝病毒标志物主要是“抗体”。

(2)感染了⼄肝病毒,但没有发病,成为⽆症状⼄肝病毒携带者,⾎中既有“抗原”⼜有“抗体”。

(3)感染了⼄肝病毒并且发病,有症状,转氨酶升⾼,⾎中也是“抗原”、“抗体”兼有。

抗原是“⼊侵者” 抗体是“⾃产品”那么,什么是抗原呢?只要致病微⽣物(如病毒、细菌、⾐原体、⽀原体等)侵⼊⼈体,它就成了抗原。

这是因为⼈体的免疫功能有识别它们的“慧眼”,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侵⼊⼈体都会被免疫细胞识别,并针对它们产⽣相应的“抗体”。

⼄肝病毒就是抗原,⼈体免疫细胞随之产⽣针对⼄肝病毒的抗体。

可见,抗原是“⼊侵者”、抗体是“⾃产品”。

⼄肝病毒常见的抗原有三种:表⾯抗原(HBsAg)、E抗(HBeAg)和核⼼抗原(HBcAg)。

针对这三种抗原⼈体便产⽣了三种抗体:表⾯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抗体(抗—HBc)。

显⽽易见,抗原、抗体共3对,但为什么化验单上⼤多为“⼆对半”呢?原来,其中的核⼼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周围⾎液中很难检测到,所以就剩下“⼆对半”了。

但近年来,检测技术有了进步,通过对被检⾎液中的特殊处理。

⼄肝核⼼抗原(HBcAg)也能检测到,化验单上不再是“⼆对半”,⽽是“三对”了。

⼄肝病毒是“组装”⽽成的。

有⼈会问,既然⼄肝病毒⼊侵⼈体。

为什么不直接检查病⼈⾎中的⼄肝病毒,何苦搞什么抗原、抗体检测呢?其实,感染⼄肝病毒的⼈在其⾎中确实可以检测到完整的⼄肝病毒,早在1970年,国外学者丹尼就⾸先发现了病⼈⾎中完整的病毒颗粒,但这种颗粒只能在电⼦显微镜下观察,况且不易找到,不可能在⼤多数医院进⾏常规检测。

⼜由于⼄肝病毒的繁殖与病菌不同,⾸先在肝细胞内⽣产“零件”,然后再把这些零件“组装”成为完整病毒。

HBV-DNA与两对半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分析

HBV-DNA与两对半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分析

HBV-DNA与两对半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对HBV-DNA与两对半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意义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接收的250例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利用东芝 TBA-2000FR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50例患者采取肝功能检测,利用ELISA 检测方采取HBV-DNA 检测,再进一步对患有慢性乙肝患者进行 HBV-DNA、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与分析。

结果:250例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结果表明,其乙肝的感染方式以 HBsAg、HBeAb、HBcAb 呈阳性以及 HBsAg、HBcAb 呈阳性为主要方式,二者共占 66.26%。

其中有60例患者的 e 抗原呈阳性,有120例患者的 e 抗原呈阴性。

250例患有乙肝患者进行 HBV-DNA 和肝功能检测的结果表明,在60例检测出现 e 抗原呈阳性的患者中,有40例患者进行 HBV-DNA 检测的结果表明呈阳性,有35例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结果表明异常。

在120例 e 抗原呈阴性的患者中,有35例患者进行 HBV-DNA 检测的结果呈阳性,有56例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结果呈现异常。

结论:患有慢性乙肝患者联合进行 HBV-DNA、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能有效地提高对其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并有利于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HBV-DNA;两对半;乙型肝炎乙肝属于临床上常出现的传染病之一,对人们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

经统计,目前约有9300 万左右患有乙肝的患者,其中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2000万人左右。

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要点是进行有秩序的抗病毒治疗,尽最大可能地控制乙肝病毒进行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坏死以及肝脏纤维化的程度,降低使肝硬化有所降低,同时降低原发性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产生率。

临床上对慢性乙肝患者主要进行的治疗方法是进行 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检测等。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相关性分析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相关性分析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HBV-DNA)的相关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肝患者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108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中,有37例HBV-DNA阳性,71例HBV-DNA阴性,49例大三阳中HBV-DNA阳性48例,阳性率97.96%,34例小三阳中HBV-DNV阳性21例,阳性率61.76%。

结论:检测HBV-DNA水平能够为HBV感染、传染性判断及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HBV-DNA;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201-02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致,我国是乙肝发病大国,感染率高达7.18%,肝细胞癌(HCC)在癌症死亡率中已经跃升到第四位[1],而HBV就是主要病因。

目前HBV血清学指标及HBV-DNA检测是临床上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疗效预测及观察的主要方法[2],本研究对本实验室对血清标本HBsAg、HBeAg及HBV-DNA的结果一致性及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08例,其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36.4±6.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排除甲、丙、丁、戊肝炎或重叠感染。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空腹静脉采集静脉血2mL,2000rpm离心5分子,0.5mL 分装于-20℃保存备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Anytest2000,上海新波生物)HBsAg值>0.5ng/ml为阳性,HbeAg值>0.03Ncu/ml为阳性;采用荧光定量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Applied Biosystems 7300,USA),所有实验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进行。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孔小祥;王春伟【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6(032)024【摘要】目的:探析乙肝两对半与 HBV-DNA 的血清学检测结果。

方法:采集血清480份,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抗HBe),同时检测其HBV-DNA。

结果: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HBV-DNA的检出率10.19%,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HBV-DNA 的检出率38.64%。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V-DNA 的检出率16.22%(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V-DNA的检出率73.89%,其数据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阴性,HBV-DNA的检出率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与 HBV-DNA 的复制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不仅代表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具有一定传染性。

【总页数】2页(P130-131)【作者】孔小祥;王春伟【作者单位】22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检验科;22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血清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J], 陈红英;高柳青;兰青;范晶华;2.HBV血清学标志物特殊组合模式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J], 肖春梅;贺岩;何瑞芬;张俊华;朴文花3.慢性乙肝患者HBV-DNA、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罗家宏4.乙肝两对半与HBVDNA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J], 谷香珍;张敬党;王霞;王大凡;连英姿5.不同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孕妇血清中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J], 金春子;李萍;朱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肝两对半定量及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探讨与分析

乙肝两对半定量及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探讨与分析

乙肝两对半定量及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探讨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定量及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酶联免疫法(ELISA)和荧光定量法(FQ-PCR)对乙肝两对半定量以及DNA定量进行检测,并探讨二者联合检测的意义和价值。

结果:HBV-DNA在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下阳性者符合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对HBeAg阳性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乙肝早期检查中采用乙肝两对半定量以及DNA定量可以有效的反应HBV感染情况、治疗和传染性情况,值得应用。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DNA;酶联免疫法;荧光定量法乙肝即乙型病毒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具有起病隐匿、病程常和诊断以及治疗难度大的特点,早期多表现为恶心、腹胀和肝区疼痛,疾病严重可出现肝掌、脾大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1]。

为此,加强乙肝早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血清学标记物检查是目前临床早期分析和判断乙肝严重程度以及传染性的首选方法,而实践发现血清学标记物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其准确新更无法肯定[2]。

为此,我院为进一步提供早期临床检测乙肝的准确性,将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用于其检测中,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此为临床早期选择检查方式提供参考经验,内如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就诊于我院感染科的120例乙肝患者。

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1.05±2.07)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2.31±0.48)年。

1.2方法乙肝病毒DNA定量:仪器和试剂选用为德国Roche公司生产的自动荧光仪(Light Cycler),而试剂盒有深圳匹基生物工程公司提供,采用荧光定量法(FQ-PCR)对其进行检测,操作方法为:取机体肝组织RNA500ng,提取标本后根据反转录反应情况进行调整,根据组织特性选用一定目标基因并按照特定的组分配置PCR反应液,配置反应液的时候需要在冰面上进行,以此保证标本的活性。

乙型肝炎血清两对半与HBV—DNA检测相关性探讨

乙型肝炎血清两对半与HBV—DNA检测相关性探讨
The BV— NA wa t c e l r s e e q ntt tv H D s de e t d by fo e c nc ua ia i e PCR nd H BV e u m a ke s w a t ced bv ELl a s r m r r s de e t SA n i
mi me n o B DNA s7 8 ± 2 2 . I 4 o 6 a e t B s ra e a t e ( ) a t HB Ag a t o y c a fH V— wa . O . 5 n 6 f 1 9 c s s wih H V u f c n i n + . n i g — e ni d b
中 图 分 类 号 : 5 2 6 R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9 5 ( 0 7 0 — 6 — 2 1 7 — 4 5 2 0 ) 3 1 40
3种 血 清 型 的
A o r l tv t dy b t e HBV e u a k r nd c r e a ie su e we n s r m m r e s a HBV— DNA yAN G Y — i , M E I X u qi q ng - ao, GA 0 air i H - n. a
(+ ), t— Bc g an i an iH A tbod y(+ ) s m p e, fu r s e e qu ntt tv a l l o e c nc a ia i e PCR e u t r s ls wer p s tv e o iie. t stv r t wa he po iie a e s
杨 育青 , 梅序 桥 , 高海 闽 ( 建 医科 大 学 附属 漳 州 市 医院检 验科 福 330 ) 6 0 0

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HBVDNA与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目的:探讨HBVDNA的检出情况与乙肝两对半结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307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

结果:HBsAg (+)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8.8%(84/85),平均拷贝数为1.82E+07/ml;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4.6%(53/82),平均拷贝数为1.82E+04/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3.6%(7/11),平均拷贝数为7.94E+04/ml。

结论:血清HBV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HBeAg(+)/HBcAb(+)的标本HBVDHA值显著高于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和HBsAg(+)/HBcAb(+)的标本,提示HBsAg 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

FQPCR能实现准确定量,可以检测HBV 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标签:肝炎病毒;乙型;DNA;定量PCR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现我国约有1.2亿人口为HBV携带者[1],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有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的可能,甚至于发展成肝癌,因此对HBV 的检测是较为关注的课题。

我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211份临床血清标本,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对照检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来源211份临床血清标本来自208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我科作乙型肝炎血清标志检测者标本,根据其HBV M表现模式分为9组,所有标本均为随机抽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关系探讨
【摘要】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4亿,而其中将近1/3在我国。

乙型肝炎的流行极大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给携带者的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本文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即俗称的两对半)存在的一些局限进行了说明,并对本院今年3、4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两对半以及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进行检查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就两对半检查与hbvdna 定量检测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hbvdna;数据分析;关系探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67-02
在我国,乙型肝炎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

该方法能简单、快速地检测到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状态,其缺陷是不能精确反映hbv在携带者体内的复制情况,所以不能作为判断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而依据乙型肝炎携带者的hbv-dna含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hbvdna定量检测是衡量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毒传染性的最精确指标。

1 乙肝的两对半(hbvm)检查
乙肝病毒在免疫学上的标志有三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
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检测到,所以医院临床一般检查其中五项,俗称“两对半”检查,两对半检查一般用来判断是否属于病毒携带者和对病毒复制能力进行初步估计,其中hbeag-乙肝病毒e抗原能粗略反映病毒复制能力,持续3个月以上显示阳性则表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有慢性化倾向。

hbeab-乙肝病毒e抗体是病毒停止复制标志,病毒复制能力减减弱,相对的病毒传染性也较弱,但病毒复制能力并没有消失,至于复制能力的准确值无法通过两对半来断定,所以,两对半检查对于评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以及病情严重性临床意义不大。

2 乙肝的hbvdna检测
hbv-dna通过一些定量指标具体反映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 的复制和传染性。

hbvdna的值越高,则hbv复制能力越大,传染性越强。

通过对hbvdna的定量检测能够精确反映hbv的复制能力,这是由hbv本身的特性决定的:hbv属于dna病毒,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hbv携带者的dna藏有hbv复制的全部基因密码,没有dna,hbv就不可能进行复制。

所以,乙型肝炎携带者进行hbvdna 定量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生可以从检测结果观察到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的基本数量以及病毒的活跃程度,从而判断病毒携带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传染性的强弱。

hbvdna检测一方面可以通过阴性和阳性来进行定性分析,阴性表示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较
少并且相对的不活跃,复制能力差;阳性则相反,检测到阳性也表明病毒携带者处于最佳治疗期,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另一方面可以对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病毒数量进行定量。

通过病毒数量的变化可以对病毒携带者病情进行有效监控。

3 乙肝两对半(hnvm)与hbvdna的关系
3.1 乙肝两对半的不同阳性模式与hbvdna阳性占比的关系以下是本院今年3、4月份对165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检查的基本资料,为表述方便,本文将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项目排列为:①
hb-sag;②抗-hbs;③hbeag;④抗-hbe;⑤抗-hbc,并以出现阳性的项目号作为两对半阳性模式的代码。

资料数据表明:①乙肝大小三阳(阳性模式为①③⑤和①④⑤)占hbvdna阳性比率较高,将近占比75%;②hbvdna检测阳性率和hbsag阳性存在一致性,本例中hbvdna呈阳性者均为hbsag阳性(100%),表明hb-sag阳性存在hbv感染的风险,hb-sag阳性和hbvdna的复制能力密切相关;③hbvm阴性检出hbvdna阳性,说明hbv的“s”基因发生了变异,采用hb-sag试剂存在无法检出阳性的可能,而采用hbvdna检测可以在hb-sag出现变异前对乙肝病毒的传染性进行检测,给hbv防治工作提供先机。

3.2 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因hbvdna基因型的不同而表现的作用各异研究表明,b基因型hbv患者hbe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c基因型患者,低年龄组患者hbeag阳性与hbe抗体阳性比率c基因型高于d基因型。

有关科研报道指基因型f感染者为均hbeag阴性,而
hbeag在hbv/g型的病毒复制中不起作用。

在抗病毒治疗中,hbvdna的不同类型和hbeag存在一定的联系。

例如hbvdna感染者中a基因型比d基因型对抗干扰素治疗反应性高,并且hbeag阴性的患者更明显。

而b基因型比c基因型反应性高,在alt高的患者中更明显。

虽然有部分资料证实了上述结论,但两者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结束语
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区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非携带者并粗略估计携带者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而hbvdna检测则为病毒携带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定量数据,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存在关系,一是尽量减少和避免病毒携带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可以消除社会上对病毒携带者的畏惧和恐慌。

二是通过进一步研究两者指标的相互关系,通过检测各个指标的具体变动,寻找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人类早日克服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 洛同.如何读懂乙肝两对半检验报告.科普天地,2011年4期.
[2] 张笠,高武,刘小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突变与hbvdna 定量水平相关性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2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