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在中国遭遇瓶颈
我国运动服装类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其启示

一、跨国并购的内涵所谓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兼并和收购另外一个国家的企业的总称。
其中并购又分为兼并和收购。
兼并主要指被并购的公司并入并购方公司,使其成为并购方公司的一部分,被并购的公司从此失去法人资格。
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被并购企业的股份,从而达到控制被并购公司的目的。
跨国并购从类型上可以分为水平跨国并购、垂直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三类。
水平跨国并购是指位于不同国家的两家企业是位于同一个行业且主营业务方向相一致的并购,企业通过水平跨国并购可以达到扩大自身规模的目的。
垂直跨国并购是指位于不同国家的两家企业处于同一个行业,但是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属于上下游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企业通过垂直跨国并购可以达到控制供应链从而降低成本的目的。
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位于不同国家的两家企业主营业务没有关联的并购,企业通过这种跨国并购能够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二、我国运动服装类企业跨国并购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意识不断增强,我国诞生了一批优秀的运动服装类企业,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安踏、李宁以及特步等。
2020年,体育运动产业占我国GDP 的比重约为1%。
艾媒咨询预计,2025年体育运动产业占我国GDP 的比重将会达到2%。
虽然运动服装行业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运动服装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阿迪达斯和耐克仍然在我国运动服装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安踏作为国产体育运动用品的巨头,市场占有率只位居第三位。
因此可见,我国的动服装类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迈向国际市场。
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运动服装市场收入预计会达到2077.9亿美元。
目前,欧美的运动服装市场接近饱和,但是亚非拉国家由于经济还在快速发展中,因此未来对于运动服装的需求会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一些运动服装类企业为了能够打入国际市场,就选择了跨国并购其他国家的运动服装企业。
近年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服装企业跨国并购案有,2009年安踏跨国并购斐乐中国商标权及运营业务,2013年361度并购了北欧户外品牌OneWay,2019年以安踏为首的财团并购了亚玛芬94.98%的股份,同年特步并购了衣恋集团全部发行股份,2021年李宁联合莱恩资本并购了其乐51%的股权。
李宁运动服饰发展现状与营销策略研究分析————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李宁运动服饰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研究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NALYSIS OF THE LINING SPORTS APPAREL AND MARKETINGSTRATEEGY学院(部):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营销 09-4学生姓名:张浩指导教师:丁微老师2013 年6 月13 日李宁运动服饰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研究摘要李宁服饰通过20多年的发展他打破了国外运动服饰品牌独占国内市场的局面,同时也成为国内运动服饰的龙头老大,并且成功借助08年奥运会的东风,其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李宁的发展是一条艰辛之路,其发展之路是中国民族运动品牌的折射。
本论文以李宁服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从李宁服饰的营销环境与营销策略等角度剖析李宁服饰营销的现状,并且之指出李宁服饰在其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针对李宁服饰存在的不足,结合了李宁服饰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本论文主要意义在于中国民族品牌的运动服饰发展在2011年之后遭遇瓶颈期,特别是李宁服饰在全国出现关店潮,库存高居不下,这也是近几年国内运动服饰发展的缩影,通过对李宁服饰发展的环境及营销策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为其出谋划策,尤其是对李宁服饰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李宁,营销环境,营销策略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ANALYSIS OF THE LINING SPORTS APPAREL AND MARKETINGSTRATEEGYABSTRACTLi Ning clothing with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he broke the foreign sportswear brands exclusive situa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also become the leading domestic sportswear,and successfully thanks to the 08 Olympic Games Dongfeng,its brand power to quickly improve,Li Ning is a difficult path of development, its development is China's national sport brand of refraction. This papers to Lee Ning clothing for research object,used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law, and case analysis law,and,, from Lee Ning clothing of marketing environment and marketing policy,angle analysis Lee Ning clothing marketing of status, and of pointed out that Li Ning clothing in its products policy, and price policy, and channel policy exists of problem,in articles of last,for Lee Ning clothing exists of insufficient,combined has Lee Ning clothing of status, made themselves of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NIKE 市场分析

NIKE 市场分析引言概述:NIKE作为全球率先的运动品牌,向来以来都在市场中占领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NIKE的市场进行分析,从品牌定位、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市场趋势和市场策略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NIKE在市场中的表现。
正文内容:1. 品牌定位1.1 品牌价值观:NIKE以“Just Do It”作为品牌口号,强调运动的力量和决心,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1.2 品牌形象:NIKE以运动明星和顶级运动队的代言人形象来塑造品牌形象,如迈克尔·乔丹、勒布朗·詹姆斯等,使其品牌与运动精神密切联系。
2. 目标市场2.1 运动爱好者:NIKE主要面向对运动有热情的人群,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2.2 年轻人群体:NIKE注重年轻人的市场,通过与流行文化的结合,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并成为他们的首选品牌。
2.3 女性市场:NIKE近年来在女性市场上的投入逐渐增加,推出了更多适合女性的产品和活动,以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3. 竞争对手3.1 阿迪达斯:作为NIKE的主要竞争对手,阿迪达斯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2 皮尔卡丹:作为运动品牌中的新兴力量,皮尔卡丹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对NIKE的市场份额构成为了一定的威胁。
3.3 安踏、特步等国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安踏、特步等国内品牌也是NIKE 的竞争对手,他们通过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和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一部份消费者。
4. 市场趋势4.1 健康生活的兴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运动和健康的需求也在增加,NIKE可以通过提供健康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一趋势。
4.2 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运动品牌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NIKE需要加强在线销售渠道的建设,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4.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消费者对于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关注也在增加,NIKE可以通过推出环保产品和参预社会公益活动来提升品牌形象。
李宁和匹克们的麻烦(品牌营销的案例2013)

李宁和匹克们的麻烦在2013年到来之时,国内运动品牌商匹克(01968.HK)接连遭遇“打击”,先是其主动披露,2012年前10个月,关店逾千家,成为行业里已披露信息的公司中,关店数量最多的。
此后,与其相守多年的红杉资本大幅减持,表达出对其未来业绩的怀疑。
作为国内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匹克从福建晋江走出来,逐渐成长为国内运动品牌中国际化最为彻底和成功的一家企业。
但其在国内市场,正在遭遇来自渠道和业绩的阵痛。
而来自公司内部渠道战略的分歧,或正将这场阵痛的时间和范围在放大。
遭大幅减持匹克遭遇的是行业性的问题,各大运动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只是匹克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一些。
2012年12月17日,据联交所股权数据显示,匹克体育于12月12日遭红杉资本中国(Sequoia Capital China)场外减持5400.47万股,每股均价1.27元,涉资6858.6万元,持仓量由6.22%减至3.65%。
继2007年,红杉资本和优势资本对匹克进行了第一轮投资后,匹克又于2009年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建银国际与联想投资三家私募基金投资机构共计近6000万美元的投资。
该次融资后,三家战略投资方占股比重约为24%。
“红杉资本的大幅减持,反映出其对匹克甚至整个运动品行业前景的担忧。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在匹克项目上,红杉资本是最早尝到甜头的。
基于此,红杉资本在随后又领投了多个消费和服务行业的项目。
但近两年来,体育用品行业普遍遭遇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渠道掌控不力、库存消化难的困境,让红杉资本这样的投资方失去了继续等待下去的信心。
从半年报来看,匹克的各项财务数据均不尽如人意。
2012年上半年,匹克净利润大幅下滑43.3%,仅为2.4亿元,门店的平均营业额及每单位零售面积的平均营业额分别同比下降了30%和34.3%,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亦由49天增至86天。
“从某种程度来看,匹克遭遇的是行业性的问题,各大运动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只是匹克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一些。
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Industrial Economy产业经济2322012年11月 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的困境与出路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喻坚摘 要:本文针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实施集群升级战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知识创新、提升体育用品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善中国体育用品质量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强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加快中国体育用品产业转型升级等几点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的出路。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中国体育用品 产业集群 升级 困境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1(a)-232-02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随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出现了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现象,部分集群已经进入调整期。
本文试图就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困境分析,并提出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的出路。
以便为同行参考。
1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的困境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形势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产业集群升级将面临内外两大方面的困境。
具体如下:1.1 内部困境1.1.1 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对国外公司过分“依赖”, 导致产业集群升级与创新动力明显不足中国体育用品集群内部的企业,由于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其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资金比较缺乏。
在短时间内要想弥补这些弱势。
一个不错的选择是,就是通过嵌入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掌控的全球价值链,直接利用跨国企业提供已经设计好的产品及零部件图纸、技术壁垒高的关键零部件,改进工艺流程的技术和稳定的营销渠道等。
因为这些企业获取国外订单相对自身发展投入费用更低,承接国外先进知识更快,承担的风险更小。
一次失败的广告

一次失败的广告一次失败的广告----耐克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策略的失败耐克作为世界运动品牌的领袖之一,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如云得水之后,于1980 年,NIKE(耐克)进入中国,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NIKE生产联络代表处,至此,耐克走进了中国这个潜在的庞大消费市场。
至2014年,已有二十余年头,耐克在中国运动品牌的市场地位也是不容小觑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成功的跨国企业的典范,也在其中国本土化策略中犯过一个很大的失误,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影响甚至是政治影响。
2004年11月耐克的一则以“恐惧斗室”为主题的广告在播出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广告以NBA现役明星、有篮球界小皇帝之称的勒布思.詹姆斯担任主角,内容是詹姆斯身穿耐克运动鞋独闯五层建筑打败了每层的敌人,最后取得胜利,表现其敢于挑战的精神。
内容并无差错,焦点集中于三个对手上:从镜头一中与身穿长袍的中国长者的打斗到镜头二中与身穿中国服饰、与敦煌壁画中飞天造型相似的仙女的纠缠到镜头三中两条吞云吐雾的龙阻止詹姆斯并被詹姆斯所战胜,三个镜头里的坏势力一方都是中国的传统元素并是在中国很有地位和尊敬的人(神),这一广告被很多华人不能接受,认为此则广告是在宣传暴力和侮辱中国人,新加坡华裔更是请愿政府要求对此则广告进行严打。
而对于这一呼声,耐克却摆出了强硬的态度,表示拒不道歉,直到被中国广电总局停播六天后才被迫致歉,而这也是耐克的第一次在中国市场上犯下的大失误。
由此案例,文化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得到体现。
从广告本身出发,尽管耐克广告的“恐惧斗室”表现的是知识耐克的一个最新理念,但品牌的政治立场和文化立场也很重要。
耐克品牌文化的传播在无形中也是对消费者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尽管“恐惧斗室”宣传的征服、胜利的理念深受消费者追捧,耐克公司和相关政府有责任宣传正面精神而非暴力甚至上升到民族荣辱的文化。
这就表现了耐克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上的冲突。
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息息相关,从“恐惧斗室”广告的相关效应中可以看出。
NIKE 市场分析

NIKE 市场分析一、引言NIKE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NIKE的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特征以及市场趋势等方面。
通过对NIKE市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该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市场规模分析NIKE是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之一,其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美元,其中NIKE占据了约20%的市场份额。
此外,NIKE的运动服饰市场份额也非常可观,约为15%。
综合来看,NIKE在全球运动品牌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三、竞争对手分析NIKE在竞争对手方面,面临着来自阿迪达斯、彪马和安踏等知名品牌的竞争。
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了NIKE。
例如,在中国市场,安踏是最大的运动品牌,其市场份额超过了NIKE。
此外,亚洲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加,如韩国的KOLON SPORTS和日本的ASICS等品牌。
因此,NIKE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四、消费者特征分析NIKE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尤其是18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对时尚和潮流具有较高的追求,并且注重运动品牌的品质和功能性。
他们通常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时尚潮流,喜欢通过购买NIKE产品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时尚态度。
此外,NIKE还有一部分忠实的运动员消费者群体,他们对NIKE的产品质量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五、市场趋势分析(1)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趋势。
消费者对于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NIKE也在积极响应这一趋势。
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环保产品,并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NIKE也加大了在线销售渠道的投入,并且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3)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市场营销-耐克中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分析及优化意见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市场营销策略相关理论,对耐克中国公司的外部营销环境和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对耐克公司中国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耐克中国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优化建议:耐克中国公司在生产环节存在产品的质量问题,应该加强品控和产品保护设计,保护运动者身体健康;同时在设计中国元素产品,耐克中国公司缺乏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该加强重视避免发生;还应在销售环节加强对代理商的线下店铺监管,避免顾客购物体验不佳,采用考核机制,重视线下店员工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提升销量。
最后根据耐克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提出针对国内运动品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营销策略;耐克中国公司;波士顿矩阵;4p理论Abstract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arketing strategies, analyses Nik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inese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 analyses Nike's Chinese marketing strategy and summarize.Nike's Chinese has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t should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and product protection design to protect the physical health of athletes. At the same time, when designing Chinese element products, Nike's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has adverse effects, and it should strengthen its avoidance It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offline stores of agents during the sales process to avoid a poor shopping experience for customers, adopt an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offline store employees in order to better increase sales. Finally, analysis based on Nik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is article contains some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ports brands.Key words: Marketing strategy; Nike's Chinese; Boston matrix; 4p theory目录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1.1.1研究背景 (4)1.1.2研究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5)1.2.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5)1.2.3研究现状评述 (5)1.3 研究方法 (6)2 耐克中国公司环境分析 (6)2.1 耐克公司简介 (6)2.2 外部环境分析 (6)2.2.1政治环境分析 (6)2.2.2经济环境分析 (7)2.2.3技术环境分析 (7)2.3 内部环境分析 (7)2.3.1品牌环境分析 (8)2.3.2人力环境分析 (8)2.3.3生产环境分析 (8)2.3.4耐克公司现有科技分析 (8)3 耐克中国公司营销策略组合 (9)3.1 产品策略分析:多品类满足不用顾客需求 (9)3.2 价格策略分析:多种定价方式结合 (11)3.3 促销策略分析: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提高企业影响力 (12)3.4 渠道策略分析:代理商与直营相结合 (12)4 耐克中国公司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13)4.1 产品质量问题及优化建议 (13)4.2 销售环节问题及优化建议 (14)4.3 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问题及优化建议 (14)5 耐克中国公司对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启示 (15)5.1 注重产品科技研发 (15)5.2 重视女性运动服装的市场 (16)5.3 发掘优秀运动员 (16)6 结论 (16)参考文献致谢耐克中国公司的营销策略分析及优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国上下的不懈努力发展,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第二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奥运时代的耐克
上海外滩罗斯福公馆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家族旗下的私密会所,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它迎来了耐克大众化市场部的一场重要会议。
主持者是耐克大中华区市场副总裁司马裴(Simon Pestridge),讨论的议题是“Move China”(“让中国人运动起来”),这正是这家体育用品行业巨头目前最纠结的问题。
在2013财年,耐克大中华区收入为24.5亿美元,而北美区的收入达到103.8亿美元。
耐克首席财务官曾警告大中华区的收入在接下来的半个财年还将会同比下滑。
不仅仅是2013财年。
自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耐克一直处在一系列的麻烦之中。
耐克首席执行官马克·帕克将中国和北美看成是公司的两大销售区域。
在刚刚结束的2013财年,耐克大中华地区收入同比下降5%;耐克北美地区的收入则增长了18%。
实际上在耐克财报公布的销售区域中,只有大中华地区下滑,其他地区都在增长。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其间运动品牌一直是招商的争夺对象,几乎从北京申奥开始,无论是CBD中心还是城乡结合部,无论是耐克、阿迪达斯,还是匹克、阿迪王,所有的运动品牌都在疯狂开店。
但从2011年开始,这种“品牌+批发”的扩张方式开始出现拐点,市场层面已经出现饱和。
于耐克而言,销售业绩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滑,至2012年业绩一片惨淡。
但此前几年的火爆场面让耐克过于乐观,几年的大批量生产为耐克制造了巨大的库存。
耐克所创造出的历史太过辉煌,已经在中国经营了30年的它仍然是体育用品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先者。
可从2012年年初开始,耐克在中国市场的头等任务已变成了清理库存,其在华订单增速逐季放缓就是最好的说明。
耐克2012年第
三、第四财季和2013年第一、第二财季的情况显示,其在华订单的增长情况分别为24%、5%、-5%和-6%。
中国市场基数太大一度是耐克市场部一部分人的借口,马克·帕克在投资者会议中称,耐克之所以会在中国市场上受挫,是因为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现在,它遭遇到了“中国劫”。
不爱运动的中国人
以做运动用品起家的耐克在所有的策略中都贯穿着自己的既定方针,但这次,他们面对的是爱时尚却不太爱运动的中国年轻人。
在耐克的市场部,中国消费者被分成了两类:10%是“核心运动者”,他们热爱运动同时积极参与运动;不过另外的90%是“边缘消费者”,他们需要激励才能运动。
只有让他们“动”起来,体育市场的需求才能继续扩大。
耐克采取的方式是在社交网络上鼓励青少年在晚上离开电视、电脑去运动,让他们喜欢上“晚上八点后出门运动”这个想法。
不仅是耐克,当今的各大消费品巨头,都把消费者参与运动视为零售业变革的重点方向:例如耐克的“宿敌”阿迪达斯。
阿迪达斯近年来交出的“中国成绩单”相对漂亮。
这家原本就以眼花缭乱的运动款著称的品牌,最近两年已经很明确地向时尚方面靠拢,产品颜色也偏向明亮。
推开一家阿迪达斯门店的大门,你能找到的时尚运动单品,多是过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运动产品。
更不用说,突然冒出来的竞争对手ZARA、H&M这些快时尚品牌,一夕之间成了中国商业地产物业的宠儿。
有段旧事是这样的,2007年8月,耐克看准奥运要来了,于是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了大型旗舰店。
但在今年,这家位于北京APM购物中心的耐克店铺以租约
到期为由悄然关闭,而快时尚品牌H&M将入驻。
其实,就在耐克王府井旗舰店开张前,瑞典快时尚品牌H&M也刚刚在上海站定,H&M与西班牙的ZARA、日本的优衣库一起成为了耐克在阿迪达斯之外的对手。
新的时尚快消品在多数年轻人不爱运动的中国很受欢迎:ZARA在上海南京西路的这家中国首店,到同年年底春节时期,创下了单店单日销售额80万元的惊人业绩,相当于80个同类中国服装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
此后,快时尚品牌成为全国的商业地产项目的宠儿,迅速在全国扩张开来。
与快消品的大混战
美国市场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代。
当时迅速崛起的快时尚品牌GAP打破了传统市场,改变了市场的价格规律,甚至改变了整个美国百货市场的格局。
一些行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大家理所当然认为奢侈品、快时尚是流行趋势,可耐克的大中华区负责直营店的副总裁亚伦·赛尔却不想把快时尚品牌视为竞争对手。
他说,市场上的钱就那么多,当其他的零售业强势进入这里后,或许他们会抢占一部分消费者的钱,但耐克不会和他们打价格战,因为不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
可对于同样的问题,日本的优衣库是这样回答的:“就连苹果公司也是我们的竞争者,因为消费者手头就那么些钱,不是么?”
中国消费者需求减弱了,但库存不是耐克在中国最核心的问题。
有分析师曾经估算,中国区(占总收入10%)为耐克贡献了25%的税前利润,这甚至超过北美地区(占总收入40%)贡献的税前利润。
这说明,耐克在中国市场是以很低的成本在做事情。
对于任何一笔生意来说,这都是不可持续的模式。
耐克在中国的策略和全球一样,都是依靠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配以大规模的营销,但中国消费者对耐克这种纯运动性的产品需求不足。
或许,耐克和其他
体育用品公司都需要去面对一个不同的局面,而不仅仅是增加投入。
此外,另一个严肃的话题则是,在做调研的过程中,耐克公司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问题,数据显示现在10岁的小朋友未来的寿命将同比减少5年,因为“不动”。
而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