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报告基于MATLABSIMULINK设计ASKPSKFSK通信仿真系统以及Simulink编程的优点和不足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报告基于MATLABSIMULINK设计ASKPSKFSK通信仿真系统以及Simulink编程的优点和不足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名称:通信网络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实验目的:1、学习MATLAB软件,掌握MATLAB-SIMULINK模块化编程。

2、理解并掌握通信网络与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方式。

实验环境:1、软件环境:Windows2000/XP2、硬件环境:IBM-PC或兼容机实验学时:4学时、必做、综合实验实验内容:1、ASK调制解调的通信仿真系统;2、PSK调制解调的通信仿真系统:3、FSK调制解调的通信仿真系统。

实验要求:1、基于MATLAB-SIMULINK分别设计一套ASK、PSK、FSK通信系统。

2、比较各种调制的误码率情况,讨论其调制效果。

实验步骤:独立自主完成分析思考:通信系统中滤波器的参数你是如何设计选择的,为什么?Simulink编程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实验结论:1、对于ASK调制解调的通信系统调制:仿真结果显示如下:上图中CH1表示的是调制前的信号频谱,CH2表示的是ASK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上图中第一张图是幅度调制前原始基带信号的波形,第二张图是幅度调制后通带信号的波形,第三张是解调信号的波形图。

有图可看出信道有一定的延迟。

由于在解调过程中没有信道和噪声,所以误码率相对较小,一般是由于码间串扰或是参数设置的问题,此系统的误码率为0.3636。

2、对于FSK调制解调的通信系统调制:仿真结果如下:2FSK基带调制信号频谱图CH1表示的是基带信号的功率谱,而CH2表示2FSK调制后通带信号的功率谱。

2FSK信号解调各点时间波形经过系统的仿真可以观察出系统的误码率为0.7273,如下图所示:3、对于PSK的调制解调通信系统调制: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 在此用已调信号载波的0°和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1 和0.用两个反相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其方框图如下:2PSK信号调制的simulink的模型图其中Sin wave和Sin wave1是反相的载波,正弦脉冲作为信号源。

matlab软件仿真实验(信号与系统)(1)

matlab软件仿真实验(信号与系统)(1)

matlab软件仿真实验(信号与系统)(1)《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与⼯程学院专业:物联⽹⼯程姓名:学号:⽬录实验⼀、MATLAB 基本应⽤实验⼆信号的时域表⽰实验三、连续信号卷积实验四、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表⽰实验五、傅⽴叶变换性质研究实验六、抽样定理与信号恢复实验⼀MATLAB 基本应⽤⼀、实验⽬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法,了解 MATLAB 的⽬录结构和基本功能以及MATL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

⼆、实验内容:例⼀已知x的取值范围,画出y=sin(x)的图型。

x=0:0.05:4*pi;y=sin(x);plot(y)例⼆计算y=sin(π/5)+4cos(π/4)例三已知z 取值范围,x=sin(z);y=cos(z);画三维图形。

z=0:pi/50:10*pi;x=sin(z);y=cos(z);plot3(x,y,z)xlabel('x')ylabel('y')zlabel('z')例四已知x的取值范围,⽤subplot函数绘图。

参考程序:x=0:0.05:7;y1=sin(x);y2=1.5*cos(x);y3=sin(2*x);y4=5*cos(2*x);subplot(2,2,1),plot(x,y1),title('sin(x)')subplot(2,2,2),plot(x,y2),title('1.5*cos(x)')subplot(2,2,3),plot(x,y3),title('sin(2*x)')subplot(2,2,4),plot(x,y4),title('5*cos(2*x)')连续信号的MATLAB表⽰1、指数信号:指数信号Ae at在MATLAB中可⽤exp函数表⽰,其调⽤形式为:y=A*exp(a*t) (例取 A=1,a=-0.4)参考程序:A=1;a=-0.4;t=0:0.01:10;ft=A*exp(a*t);plot(t,ft);grid on;2、正弦信号:正弦信号Acos(w0t+?)和Asin(w0t+?)分别由函数cos和sin表⽰,其调⽤形式为:A*cos(w0t+phi) ;A*sin(w0t+phi) (例取A=1,w0=2π,?=π/6) 参考程序:A=1;w0=2*pi; phi=pi/6; t=0:0.001:8;ft=A*sin(w0*t+phi);plot(t,ft);grid on ;3、抽样函数:抽样函数Sa(t)在MATLAB中⽤sinc函数表⽰,其定义为:sinc(t)=sin(πt)/( πt)其调⽤形式为:y=sinc(t)参考程序:t=-3*pi:pi/100:3*pi;ft=sinc(t/pi);plot(t,ft);grid on;4、矩形脉冲信号:在MATLAB中⽤rectpuls函数来表⽰,其调⽤形式为:y=rectpuls(t,width),⽤以产⽣⼀个幅值为1,宽度为width,相对于t=0点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的横坐标范围由向量t决定,是以t=0为中⼼向左右各展开width/2的范围,width的默认值为1。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针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仿真场景,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进行了详细讨论。

一、引言通信系统是指用于信息传输的各种系统,例如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等。

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测试和评估系统的性能,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仿真。

本实验主要针对某通信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仿真和性能评估。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中,我们以MATLAB软件为基础,使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了一个通信系统模型。

该模型包含了一个信源(source)、调制器(modulator)、信道、解调器(demodulator)和接收器(receiver)。

在模型中,信号流经无线信道,受到了衰落等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系统模型的参数,例如信道的衰落因子以及接收机的灵敏度等。

同时,我们还模拟了不同的噪声干扰场景和信道状况,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性。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以及仿真,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在噪声干扰场景中,系统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这说明了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其次,我们还测试了系统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的性能,例如信道的衰落和干扰情况。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性能明显下降,而信道干扰和衰落程度越大,系统则表现得越不稳定。

最后,我们还评估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等性能指标。

通过对多组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进行了讨论。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充分理解了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MATLAB软件和Simulink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多种仿真。

同时,我们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这对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以及设计更加鲁棒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信原理仿真-多径信道仿真实验

通信原理仿真-多径信道仿真实验

多径信道仿真实验报告一、AM 、DSB 调制及解调要求:用matlab 产生一个频率为1Hz ,功率为1的余弦信源()m t ,设载波频率10c Hz ω=,02m =,试画出:AM 及DSB 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12345678910tAM 时域波形图12345678910tDSB 时域波形图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NAM 频谱图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NDSB 频谱图● 采用相干解调后的AM 及DSB 信号波形;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AM 波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1-0.50.511.5DSB 波● AM 及DSB 已调信号的功率谱;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5105AM 波功率谱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51015x 104DSB 波功率谱调整载波频率及m0,观察分的AM 的过调与DSB 反相点现象。

在接收端带通后加上窄带高斯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00.1n ,重新解调。

%% 加噪解调noise=wgn(1,length(sAM),0.2); %高斯噪声h2=fir1(100,[2*8.9/100,2*11.1/100]); %带通滤波器设计znoise=conv(noise,h2); %窄带高斯噪声sAM2=sAM+znoise(101:end);sDSB2=sDSB+znoise(101:end);spAM2=sAM2.*ct;spDSB2=sDSB2.*ct;b=fir1(100,0.12*2);sdAM2=filter(b,1,spAM2);sdAM_2=2.*sdAM2-m0;sdAM__2=sdAM_2(50:end); %去暂态figure(6);plot(sdAM__2,'r');hold on;plot(mt);legend('加噪解调后','原信号');title('AM波');% 同理画DSB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1.5-1-0.500.511.52AM 波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1.5-1-0.500.511.52DSB 波二、SSB 调制及解调要求:用matlab 产生一个频率为1Hz ,功率为1的余弦信源,设载波频率10c Hz ω=,,试画出:● SSB 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12345678910-1-0.500.51tSSB 下边带时域波形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10*******400NSSB 下边带频谱图● 采用相干解调后的SSB 信号波形;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1-0.50.511.5SSB 波● SSB 已调信号的功率谱;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4681012144SSB 波功率谱在接收端带通后加上窄带高斯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00.1n =,重新解调。

自动实验一——典型环节的MATLAB仿真 报告

自动实验一——典型环节的MATLAB仿真 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XXXXXX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册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同组实验人: 实验题目: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SIMULINK 图形:1.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221211()2100,200Z R G s R K R K Z R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3所示。

2.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211211212()100,200,110.21R Z R G s R K R K C uf Z R C s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4所示。

3.积分环节(I)的传递函数为uf C K R s s C R Z Z s G 1,1001.011)(111112==-=-=-=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5所示。

图1-5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及SIMULINK 图形 图1-4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4.微分环节(D)的传递函数为uf C K R s s C R Z Z s G 10,100)(111112==-=-=-= uf C C 01.012=<<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6所示。

5.比例+微分环节(PD )的传递函数为)11.0()1()(111212+-=+-=-=s s C R R R Z Z s G uf C C uf C K R R 01.010,10012121=<<===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7所示。

6.比例+积分环节(PI )的传递函数为)11(1)(11212s R s C R Z Z s G +-=+-=-= uf C K R R 10,100121===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8所示。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材料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材料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学号:2142402:圣斌实验一 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一、 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 的基本绘图方法;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 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1、实验设备:计算机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三、 实验容:1、MATLAB 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 程序如下:x = -pi:0.1: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 ,y1绘图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 ,y2绘图xlabel('time'),ylabel('y')%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 ’,纵坐标为’y ’运行结果如下图:-1-0.500.51plot(x,y1)-1-0.500.51timey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MATLAB程序如下:x=-pi:.1:pi;y1=sin (x);y2=cos (x);figure (1);%subplot (2,1,1);plot (x,y1);title ('plot (x,y1)');grid on%subplot (2,1,2);plot (x,y2);xlabel ('time');ylabel ('y')subplot(1,2,1),stem(x,y1,'r') %绘制红色的脉冲图subplot(1,2,2),stem(x,y1,'g') %绘制绿色的误差条形图运行结果如下图:3、一个复指数信号可以分解为实部和虚部两部分。

通信原理实验教程(MATLAB)

通信原理实验教程(MATLAB)

实验教程目录实验一: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6一、实验目的及要求---------------------------------------------------------------------------6二、实验原理-----------------------------------------------------------------------------------61、信号的时域表示方法------------------------------------------------------------------62、用MATLAB仿真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73、LTI系统的时域描述-----------------------------------------------------------------11三、实验步骤及内容--------------------------------------------------------------------------15四、实验报告要求-----------------------------------------------------------------------------26 实验二: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27一、实验目的及要求--------------------------------------------------------------------------27二、实验原理----------------------------------------------------------------------------------271、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CTFS---------------------------------------------272、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CTFT--------------------------------------------------283、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DTFT -------------------------------------------------284、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CTFS的MATLAB实现------------------------295、用MATLAB实现CTFT及其逆变换的计算---------------------------------------33三、实验步骤及内容----------------------------------------------------------------------34四、实验报告要求-------------------------------------------------------------------------48 实验三: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49一、实验目的及要求--------------------------------------------------------------------------49二、实验原理----------------------------------------------------------------------------------49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492、LTI系统的群延时---------------------------------------------------------------------503、用MATLAB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50三、实验步骤及内容----------------------------------------------------------------------51四、实验报告要求-------------------------------------------------------------------------58 实验四:调制与解调以及抽样与重建------------------------------------------------------59一、实验目的及要求--------------------------------------------------------------------------59二、实验原理----------------------------------------------------------------------------------591、信号的抽样及抽样定理---------------------------------------------------------------592、信号抽样过程中的频谱混叠----------------------------------------------------------623、信号重建--------------------- ----------------------------------------------------------624、调制与解调----------------------------------------------------------------------------------645、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仿真---------------------------------------------------------66三、实验步骤及内容------------------------------------------------------------------------66四、实验报告要求---------------------------------------------------------------------------75 实验五: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76一、实验目的及要求------------------------------------------------------------------------76二、实验原理--------------------------------------------------------------------------------76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复频域描述--------------------------------------------------76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773、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784、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稳定性和因果性之间的关系------------------------795、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的滤波特性-------------------------------------------806、拉普拉斯逆变换的计算-------------------------------------------------------------81三、实验步骤及内容------------------------------------------------------------------------82四、实验报告要求---------------------------------------------------------------------------87 附录:授课方式和考核办法-----------------------------------------------------------------88实验一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用于信号与系统时域仿真分析的MA TLAB函数;2、掌握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MATLAB产生,掌握用周期延拓的方法将一个非周期信号进行周期信号延拓形成一个周期信号的MATLAB编程;3、牢固掌握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掌握LTI系统的卷积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卷积的基本性质;4、掌握利用MA TLAB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并利用所编写的MA TLAB程序验证卷积的常用基本性质;掌握MATLAB描述LTI系统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并学会利用MATLAB求解LTI系统响应,绘制相应曲线。

移动通信仿真实验-MATLAB仿真

移动通信仿真实验-MATLAB仿真

2012级移动通信仿真实验——1234567 通信S班一、实验目的:(1)通过利用matlab语言编程学会解决移动通信中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验分析和验证方法;(2)巩固和加深对移动通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查阅资料、创新等各方面能力。

二、实验要求:(1)熟练掌握本实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概念,做到原理清晰,明了;(2)仿真程序设计合理、能够正确运行;(3)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基本原理、仿真设计、仿真代码(m文件)、仿真图形、结果分析和实验心得)三、实验内容:1、分集技术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内容要求:1)给出不同调制方式(BPSK/MPSK/QPSK/MQAM任选3种,M=4/8/16)在AWGN和Rayleigh衰落环境下的误码率性能比较,分析这些调制方式的优缺点;2)给出Rayleigh衰落信道下BPSK在不同合并方式(MRC/SC/EGC)和不同路径(1/2/3)时的性能比较,分析合并方式的优缺点;3)给出BPSK在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1条径和2条径MRC合并时理论值和蒙特卡洛仿真的比较。

3、直接扩频技术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分析内容要求:1)m-序列、Gold序列和正交Gold序列在AWGN信道下的QPSK误码率分析;2)m-序列、Gold序列和正交Gold序列在Rayleigh信道下的QPSK误码率分析;3)m-序列在AWGN和Rayleigh信道下的QPSK误码率分析;4)m-序列Rayleigh信道下不同调制方式MQAM(M=4/8/16)时的误码率分析。

四、实验数据1、基于MATLAB中的BPSK误码性能研究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即双相频移键控,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值的转换方式之一。

利用偏离相位的复数波浪组合来表现信息键控移相方式的一种。

本实验将简要介绍BPSK调制方式的特点,调制解调方法,以及在Matlab中在AWGN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1-1 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

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运行结果:1-2 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x=[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代码:x=[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m_mat运行结果: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A+B,A*B,A.*B,A^3,A.^3,A/B,A\B.代码:A=[5 6;7 8] B=[9 10;11 12] 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 X7=A/B X8=A\B运行结果: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代码:A=[12 52 22 14 17;11 10 24 03 0;55 23 15 86 5 ] c=A>=10&A<=20 运行结果:1-5 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

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

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

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实验二、MATLAB程序的编写目的: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学会编写函数。

内容:2-1编写程序,建立向量N=[1,2,3,4,5],然后利用向量N产生下列向量;(1)2,4,6,8,10(2)1/2,1,3/2,2,5/2(3)1,1/2,1/3,1/4,1/5(4)1,1/4,1/9,1/16,1/25代码:N=[1,2,3,4,5] X1=N*2 X2=N/2 X3=1./N X4=X3*X3运行结果:2-2从键盘输入一个三位整数,将他反向输出,如输入为639,输出为936.输入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

其中90~100分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要求:(1)分别用if语句代码:clearm=input('请输入一个三位数:')m1=fix(m/100);m2=rem(fix(m/10),10);m3=rem(m,10);n=m1+m2*10+m3*100;disp(n);(2)clear;Mark=input('请输入成绩:');Rank=cell(1,5);S=struct('Marks',Mark, 'Rank',Rank); for i=1:10;a{i}=89+i;b{i}=79+i;c{i}=69+i;d{i}=59+i;e{i}=0+i;q{i}=9+i;g{i}=19+i;h{i}=29+i;m{i}=39+i;n{i}=49+i;end;for i=1:5;switch S(i).Markscase 100S(i).Rank='A';case aS(i).Rank='A';case bS(i).Rank='B';case cS(i).Rank='C';case dS(i).Rank='D';case eS(i).Rank='E';case qS(i).Rank='E';case gS(i).Rank='E';case hS(i).Rank='E';case mS(i).Rank='E';case nS(i).Rank='E';otherwiseS(i).Rank='成绩输入错误';endenddisp([num2str(S(i).Marks),blanks(3),S(i).Rank]);disp('');运行结果:2—3输入20个两位随机数,求其中的最大数最小数。

要求分别用循环结构和调用MATLAB的max函数、min函数实现。

(1)a=fix(rand(1,20)*100) ma=max(a) mi=min(a)运行结果:(2)a=fix(rand(1,20)*100);for i=1:20;max=a(1);min=a(1);if max<a(i);max=a(i);endif min>a(i);min=a(i);endendmaxmin运行结果:2-6写出下列程序输出结果(1) s=0;a=[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for k=afor j=1:4if rem(k(j),2)~=0s=s+k(j);endendends运行结果:(2) global xx=1:2:5;y=2:2:6;sub(y);xy(3) function fun=sub(z)global xz=3*x;x=x+z;运行结果:总结:第二次实验,对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了,但还是遇到了些许问题。

在运算符号的使用中,应当注意“.*”的使用,在最初因为不太会运用遇到了些困难,后来通过同学讨论和翻阅课本找到了答案。

2—2中的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课本例题改编的,有些啰嗦,不多至少是结果正确。

还有2—6中刚开始没能正常输出,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2)(3)是一起使用,算是运用到了函数调用。

好在最后所有题目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实验三、MATLAB图形处理目的:能够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形状的二、三维图形。

3-1绘制曲线y=x^3+x+1,x的取值范围为[-5,5]代码:x=-5:0.01:5y=x.^3+x+1plot(x,y)运行结果:3-4有一组测量数据满足y=exp(-a*t),t的变化范围为0~10,用不同的线性和标记点画出a=0.1,a=0.2和a=0.5 三种情况下的曲线。

代码:t=0:0.1:10;y1=exp(-0.1*t);y2=exp(-0.2*t);y3=exp(-0.5*t);title('t from 0 to 10');plot(t,y1,t,y2,t,y3);xlabel('Variable t');ylabel('Variable y');text(0.8,1.5,'曲线y1=exp^{-0.1t}');text(2.5,1.1,'曲线y1=exp^{-0.2t}');text(0.8,1.5,'曲线y1=exp^{-0.5t}');legend('y1','y2','y3')运行结果:3-7绘制饼图,x=[66 49 71 56 38],并将第五个切块分离出来。

代码:x=[66 49 71 56 38];subplot(1,2,1);pie(x);subplot(1,2,2);pie(x,[0,0,0,0,1]);运行结果:总结:这次实验,比较有成就感,并没有遇到什么太复杂的困难,但是软件操作上出现了写麻烦,一不小心将软件页面的各个功能窗口关上了,颇费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些功能窗口,但是整个页面都有些混乱。

好在还是将题目做了出来,图出现的时候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真的说明一件事情,英语学不好很麻烦啊。

实验四、MATLAB仿真模拟调制目的:能用MATLAB仿真调幅信号和调角信号。

5-1 用在区间[0,2]内的信号m(t)=t 0<=t<=1;m(t)=-t+2 1<=t<=2;以DSB-AM方式调制一个载波频率为25HZ、幅度为1的载波产生已调信号u(t)。

写一个Matlab的M文件,并用该文件作下面的题:(1)画出已调信号;(2)求已调信号的功率;(3)求已调信号的振频谱,并与消息信号m(t)的频谱作比较。

程序代码:dt=0.01; %时间采样间隔fc=25;T=1;N=floor(T/dt);t1=[0:N]*dt;t2=t1+1;%t=[t1 t2];mt1=t1; %信源mt2=-t2+2;%DSB-AM modulationdsb1=mt1.*cos(2*pi*fc*t1);dsb2=mt2.*cos(2*pi*fc*t2);subplot(2,2,1);plot(t1,dsb1);hold on;plot(t2,dsb2);pwr1=mt1.^2;pwr2=mt2.^2;subplot(2,2,2);plot(t1,pwr1);hold on;plot(t2,pwr2);[mtf1,mtfft1]=FFT_SHIFT(t1,mt1);[mtf2,mtfft2]=FFT_SHIFT(t2,mt2);subplot(2,2,3);plot(mtf1,abs(mtfft1));hold on;plot(mtf2,abs(mtfft2));运行结果:5-2 设AM调整时,输入信号为没(t)=0.2sin1000pi*t+0.5cos1000exp2 *pi*t,A=1,载波中心频率fc=10khz(1)用MATLAB画出AM信号的波形及其频谱程序代码:1、function [f,sf]=FFT_SHIFT(t,st)df=t(2)-t(1);T=t(end);df=1/T;N=length(t);f=[-N/2:N/2-1]*df;sf=fft(st);sf=fftshift(sf);2、dt=0.00001; %时间采样间隔fm1=500;fm2=500*1.414; %信源频率fc=10000; %载波中心频率T=0.01;N=floor(T/dt);t=[0:N-1]*dt;mt=0.2*sin(2*pi*fm1*t)+0.5*cos(2*pi*fm2*t); %信源%AM modulationA=1;am=(A+mt).*cos(2*pi*fc*t);[f,AMf]=FFT_SHIFT(t,am);subplot(311);plot(t,mt);subplot(312);plot(t,am);subplot(313);plot(f,AMf);运行结果:5-3 设FM调制时,调频器的输入信号为一个周期性的锯齿波,锯齿波的一个周期为信号g(t)=t0<=t<1,g(t)=0其他,FM的中心频率fc=100hz,Kfm=10hz,试做(1)画出调频后的信号波形及其振幅谱(2)若接收端采用鉴频器进行解调,且AWGN信道的功率密度谱为N0/2,试画出当解调器输入信噪比0dB,10Db,20dB时的解调输出信号,并与原信号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