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1)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与展望

三、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
2、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实践证明,药师参与的营养支持临床药学 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药品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通过优化药物治疗 方案和严格的药物监管,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结论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成人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药品的临床使用现状总体良好,但仍存 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证明,药师参与的营养支 持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应进一步推广 和完善营养支持临床药学服务,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
谢谢观看
3、营养师队伍建设
3、营养师队伍建设
加强营养师队伍建设是推动临床营养支持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 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提高营养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同时,鼓励医疗机构 与高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培养更多的专业营养师。
三、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综 述
三、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在临床营养支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大量文献 的检索和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
1、营养支持的提供方式
1、营养支持的提供方式
目前,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主要包括口服和管饲,其中管饲又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胃 造瘘、肠造瘘等。肠外营养支持主要包括静脉输注和皮下注射等。
2、营养支持的覆盖范围
二、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展望
1、政策支持
1、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例如,制定 相关法规和规范,明确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地位,同时加大对临床营养支持 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与市场前景

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与市场前景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饮食和营养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
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营养摄入,这也促使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的发展,从而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本文将探讨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技术的实际应用。
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的现状在过去的几年中,营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基于个体需求的营养指导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从科学层面来看,医学专家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基于基因、代谢和环境等因素的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饮食和促进健康。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体内的基因存在个体差异,这决定了每个人对某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同。
因此,通过分析人体的基因序列,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个体的营养需求,从而确定他们需要哪些营养素,以及应该避免哪些食物。
这种基于基因的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它为人们提供了个性化和精确的营养指导。
除了基因因素外,人体内的代谢系统和环境因素也对个体营养需求有重要影响。
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基于代谢和环境因素的营养指导技术,通过分析个体的代谢状况和环境情况,调整每个人的饮食结构。
这种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通过精确的代谢测试和环境调查,能够更好地满足个体的营养需求。
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的市场前景饮食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由于消费者对于饮食健康的关注,导致了营养保健品市场的蓬勃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全球的个性化营养保健品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发展,预计从2020年的1,28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600亿美元。
目前,全球各大医学机构和保健品制造商,纷纷加快了个性化营养保健品的开发和销售。
在这个行业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当前,美国有大量的个性化饮食计划和营养保健品供消费者选择。
在未来,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也将对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中,个性化营养指导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饮食管理、健身健康、医疗和保健等领域。
植物营养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植物营养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一项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吸收与利用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化,植物营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当前植物营养研究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
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了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钙、镁和微量元素。
研究表明,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进一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基本营养元素外,植物还需要其他非营养因子的支持,如植物激素、有机酸等物质的调控。
在植物营养研究的现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机制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功能,以及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的形态和结构对于提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土壤中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也影响着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挑战,农业生产需要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植物营养的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例如通过优化植物对营养物的吸收和利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使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的研究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植物营养研究将更多地运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研究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更全面地理解植物营养的机制和调控网络。
其次,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点领域。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作关系,它们可以促进植物对营养物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功能和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另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
通过精确修改植物的基因,可以优化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
营养师行业现状分析

营养师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人才培养
• 国内外高校纷纷开设营养师专业,培养专业的营养师人才 • 培训机构、企业等社会力量也参与到营养师人才培养中来,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
培训内容
• 营养师培训内容涵盖营养学、食品科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注重实践能力和创 新思维的培养 • 随着营养师行业的发展,培训内容将更加丰富,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养等 方面的培训
营养师行业人才培养的趋势
人才培养趋势
• 营养师行业人才培养将朝着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 发展,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 随着技术应用的发展,营养师行业人才将更加依赖于技 术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人才培养前景
• 营养师行业人才培养前景广阔,随着人才培养的加强, 人才将迎来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 营养师行业人才将在健康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营养师行业市场需求的挑战与机遇
市场需求挑战
• 营养师行业市场需求面临诸多挑战,如政策法规的不完 善、人才培养的不足、技术应用的不成熟等 • 这些挑战制约了营养师行业的发展,影响了市场需求的 有效满足
市场需求机遇
• 随着国家对健康产业的重视,营养师行业市场需求将迎 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 •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将有 助于营养师行业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满足
营养师行业的发展历程
起源
• 营养师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营养与健康关系的认识加深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设立营养师专业,培养专业的营养师人才
发展
• 20世纪中后期,营养师行业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营养师制度,培养本土的营养师人才 • 21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营养师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营养学作为一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科,不断推动着我们对于营养需求和食物消费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营养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并引领着未来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营养学研究的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I. 基于个体差异的营养需求研究过去,营养学主要依据人群的平均需求进行推荐研究。
然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和个人化医疗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营养需求的影响。
个体差异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这将使得未来的营养推荐更加精确和个性化。
II. 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近年来,研究者开始探索肠道微生物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抵抗病原微生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免疫系统失调、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了解和干预肠道微生物群的方法,从而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III. 营养与大脑功能的关系研究随着人们对于大脑功能的认识日益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营养与大脑功能之间的关系。
营养不仅关系到身体的健康,也对大脑的认知能力、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等有着重要影响。
将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发掘不同营养物质对大脑功能的具体影响,并提供相关的营养干预手段。
IV. 人工智能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其应用于营养学研究。
人工智能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识别模式,从而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挖掘营养学数据中的相关信息。
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加速营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提供更多准确和实时的营养建议。
V. 可持续营养研究的兴起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可持续营养研究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可持续营养研究旨在找到既能满足人类营养需求,又能减少环境负担的食物消费方式。
未来的研究将探讨新的食物来源、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以及人们对于食物选择的行为变化等方面,以实现营养和环境的双赢。
总结:营养学研究正朝着个性化、微生物、大脑功能、人工智能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进展及现状[优质借鉴]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进展及现状[优质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bde3aca1af45b307e9719709.png)
固体饮料
优质材料
33
优质材料
34
医用食品
固体饮料 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执行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批准文号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 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 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叶酸
μg 5.30
泛酸
mg 0.07
维生素C mg 1.30
国标最 大值 53.80 0.75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N.S.
项目
生物素 钠 钾 铜 镁 铁 锌 锰 钙 磷 碘 硒
单位
μg mg mg μg mg mg mg μg mg mg μg μg
支链氨基酸 可以在骨骼 肌中代谢
芳香族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进入血脑屏 障→假性神 经递质→肝 性脑病
张丽丽,蔡东联.支链氨基酸在肝性脑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1,33(3): 63-66.
肠内营养营养素——精氨酸、谷氨酰胺
精氨酸
➢条件必需氨基酸、应激情况下缺乏 精氨酸→鸟氨酸+尿素 精氨酸→瓜氨酸+NO ➢促进肠粘膜修复 ➢促进免疫功能 ➢促进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释放,促进 蛋白合成 ➢减少自由基 ➢在水中不稳定
肠内营养营养素——乳清蛋白
➢牛奶乳清中提炼,非常珍贵 ➢营养价值最高(生物价104) ➢多种活性蛋白,提高免疫、促进氧合、抗自由基等 ➢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 ➢易消化吸收 ➢人乳中含量高 ➢有乳腥味 ➢浓缩乳清蛋白、分离乳清蛋白、脱盐乳清蛋白、乳清水解蛋白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基因组学定义
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营养素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的学科。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该学科主要研究不同基因型的人对不同营养素的反应和代谢 特点,为个性化营养提供理论依据。
营养流行病学
营养流行病学定义
营养流行病学是研究食物摄入与慢性病关系的学科。
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不同饮食习惯对健 康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膳食建议提供依据。
微量营养素指的是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的脂肪酸。
微量营养素的功能
这些营养素在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新陈代谢,维持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定义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健康功能或预防某种疾病的食品,除了基本的营养供给外,还能调节人体的 生理功能。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
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记忆等类别。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增强营养意识
通过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公众对营养的重视程度,增强人们的 营养意识。
传播正确知识
向公众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纠正错误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通过营养教育,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与饮食相 关的慢性病的发生。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治疗
要点二
meta分析
对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综合结论和建 议。
04
现代营养学的发展趋势
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将营养与基因组学相结合,探讨营养素对基因表达和个体 差异的影响,为个性化营养提供依据。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向
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营养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营养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营养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期能够制定出更科学的膳食原则,提高人类的营养水平,促进人类健康。
一、营养学的概念营养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利用和代谢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有生物学、化学和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又有社会学、营养学和卫生学等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营养学的研究现状1. 蛋白质的研究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重要物质,也是我们日常膳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是身体代谢的重要过程。
当前,营养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活性等方面,以期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好的营养指导。
2. 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人体免疫系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例如,一些食品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有助于预防炎症、传染病等疾病。
因此,营养学家们正在积极地研究饮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发掘更多的有益营养物质。
3. 营养辅助治疗营养学研究还包括了诸如营养辅助治疗等方面。
目前,营养治疗已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三、营养学的应用营养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人类健康有贡献,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1. 生产领域在生产方面,营养学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
例如,针对高蛋白酵母的培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面包、酸奶等食品的生产,以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2. 科学研究领域在科学研究方面,营养学研究也为诸如健康、疾病、长寿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许多科学家正在通过对食物和营养物质的研究,探寻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奥秘,以期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1).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 Jun130 (3)J 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裴婷娜(本溪市中心医院营养科,辽宁本溪117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为营养过剩和不平衡而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
营养与临床治疗和康复被认为是现代医疗模式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增进健康、促进病人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应用营养学的学科性质、营养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营养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以期引起人们对这门学科的重视与关注,促进其不断发展。
关键词:应用营养学;发展现状;趋势展望中图分类号: R15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 -0424 (2009) 03 -0284 -02TheDeveloping Status Quo and Tendency Prospect on the Practical NutriologyPE I Tingna(NutritionalDepartmentof the CenterHospitalofBenxi, Benxi, 117000 China)Abstract: In recent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ofpeoplepslivingstandard, thediseasescausedbyovernutritionandoutofbal2 ance have raised rapidly, which haveseriously threatened peopleps health and lives. Nutrition, alongwith clinical cure and recovery isregarded asthreemainfactorsofmodernmedicalmodel, whichplayan importantrole in improvingpeopleps health. The article system2 atically describes the featuresof nutriolog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its developing trend in our country. Thearticleaimstogiverise towideattentionbymorepeopleonnutriologyandimprove itsdevelopmentconstantly.Key words: practical nutriology; developing status quo; tendency prospect每年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住院医疗费用达82713亿元人民币,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已占死亡原因的7% [1]。
因此,开展以促进生长发育、纠正营养失调、增强抵抗力为目的的合理营养和膳食结构研究非常必要。
1 应用营养学的学科性质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这一人类生物学过程及其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得到完满实现的理论、措施和方法的学科[2]。
对每个个体来说,营养关系到机能状况、智力水平、劳动能力、免疫功能、优生优育和预期寿命;对一个民族而言,营养关系到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及国家的未来。
人体营养规律,包括一般生理条件下和在疾病状态下的营养规律。
应用营养学是营养学与医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是研究健康与疾病人群的营养需要,即营养保健(食养)与营养治疗(食疗)的一门科学。
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预言:应用营养学将成为未来的医学[3]。
2 营养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根据2005年欧洲营养学年会上某些新的进展,发现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等与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营养干预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4]。
211 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临床研究结果证明,维生素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老年痴呆病人的发病机制与维生素B6、维生素B和叶酸的缺乏有关,因为这些维生素参与了人体认知功能的维持。
S. Hengstermann等对232例患有不同疾病的,如诊断有心功能不全、肿瘤或中风的老年患者,根据微型营养培补量表(MNA )进行营养评估。
结果显示他们存在营养不良的危险或已经患有营养不良。
利用“3 -day-nutrition—daily”的方法测量平均每天的营养摄取量,发现他们每天维生素的摄入量与推荐值相比降低了70% ,叶酸也降低了20%。
同时,某些疾病如慢性肾病能够改变多种维生素的生化反应、代谢和需求量,抑制肠道对四氢叶酸的吸收[5]。
在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也一直是个普遍问题,其发病率很高,并且常常带来较高的死亡率。
在某些疾病,尤其是在一些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结核、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患者中,他们的营养状况一直不容乐观。
根据H.Jager -W ittenaar等对480例患有头部和颈部癌症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的评估,结果表明有19%的患者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其中在咽下部、声门上以及口咽部的癌症患者中,营养不良更为明显[6]。
212 营养干预的应用及其成效目前,医院膳食、营养液的安全输入及营养成分的“分子化”、疾病的临床营养配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营养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如: M. Pirlich等将25例晚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鼻胃管分别接受高蛋白肠道营养或标准的医院饮食,一直持续2周,结作者简介:裴婷娜(1968) ,女,辽宁省本溪市人,主治医师,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营养学。
裴婷娜: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果显示高蛋白营养干预组的肌肉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7]。
因而加强营养干预已成为此类患者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时, I. Bretona等在对134例病态的肥胖患者,在经改良的胆胰分离术(modified 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BPD)进行治疗后,采用不同的临床指标对他们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经常出现锌、维生素D、维生素E等微量营养的缺乏,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患有轻度的缺铁性贫血[8]。
此外,一些大的手术常常会导致某些重要营养物质的耗竭,如谷氨酰胺、维生素C、锌、硒等,补充富含谷氨酰胺的营养物质可以减少严重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抑制[9]其炎性反应,避免过度的炎症损伤。
总之,营养干预不保障部也十分重视我国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工作, 人事部已正式将营养师列入职称考试系列。
劳动与社会仅可预防发生营养不良,同时也大大地减少静脉出血的危该部开展险,这可能是由于严重营养不良与血管硬化有关。
的“营养保健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临床营养支持及饮食疗法( dietetics)是一种既经济又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预测,公共营养有效的医疗方法,是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深入地了解疾病过程中患者的营养需求,根据病情的改变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措施,建立医院的营养治疗标准与规范是现代医院的最基本要求[10 ]。
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都设立了营养科,据悉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门诊量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是医院门诊量增长最快的科室之一。
特别是前来进行营养咨询的人数竞占该门诊量的四分之一,这一方面说明公众的营养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迫切需要临床营养学专业人员的配合[ 11 ]。
3 我国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11 我国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由1 000美元增至3 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结构发生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人们迫切地需要正确的营养指导[12 ]。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 000美元,人们对待饮食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只求吃饱,而是讲究科学、合理的膳食。
由于缺乏科学的膳食指导机构和人员,造成国人营养状况不尽人意。
人们在购买食品时“跟着广告走”,一些企业也抓住了人们的心态,以广告“开路”,打“印象”牌,尤其是保健食品和儿童食品,三鹿婴幼儿奶粉中三聚氰胺超标给无数个家庭造成悲剧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市场上销售的食品进行营养与质量监督已经成为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国外经验证明,要切实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共营养师队伍。
许多国家法律规定了各公共服务企事业机构中营养师的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并构建一个庞大的国民营养工作网络。
如:日本的医院、全国基层保健所、礼区、托幼机构、学校、体育运动队、食品生产与销售企业都配置专职的营养师。
发达国家每三四百人就有一名专业营养师,日本全国有40多万名大专以上学历的营养师,相当于各科医生总数的214倍。
而目前我国仅有3 000名营养师,与人口之比为60万分之一,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 (2)。
不仅如此,据调查,近年来我国营养工作者培养工作处于萎缩状态,许多医学院取消了医学营养学专业。
只有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等极少数院校开设医学营养学专业或相关课程,加强医学营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12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营养学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已经融合到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中。
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医学营养学作为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为医学生开设该门课程。
美国的《现代临床营养学》教科书(《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已再版了10余次[13 ]。
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中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学校,包括社区都要配备专业营养师。
2002年我国卫生部、[14 ]师将成为新的人才需求热点。
营养师工作的领域十分广泛,工作的内容多元化,既要懂得营养学专业理论,还要掌握中西医医疗保健知识。
因此,医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要将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工作列入教学计划,培养既是医师又是营养师的“双师型”人才。
参考文献:[1]段春艳,王继东1应用营养学教育亟待加强[J] 1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8) : 629 -6301[2]孙长灏1营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展望[J] 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 (5) : 323 -3241[3]林敏1营养学新进展[J] 1实用预防医学, 2003, (5):1254 -12561[4]董青艺,张雷,翁翎12005年欧洲营养学的进展[J] 1中国基层医药, 2007, (7) : 1211 -12121[5]S Hengstermann, A Nagel, M Azzaro, et a1. Intake of pyridox2 ine, cobalamin and folate acid of hospitalized elderly people[J] 1Clinic Nutrition, 2005, 24: 554.[6]HJagerWittenaar, UDijkstra, MVanderLaan, etal. Malnu2 tri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patient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2 tors [J]. ClinicNutrition, 2005, 24: 535.[7]C Sa nchez, E PlaneHs1Plasma folic acid and homocysteine con2 tent inpatientswithchronic renalfailure treatedwithanhypopro2 tean diet [J]. ClinicNutrition,2005, 24: 645 -646.[8]Bretona Velaseo, C -Cuerda. Long -term nutritional status fol2 lowing 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 [ J ] 1 Clinic Nutrition, 2005,24: 661.[9]MM Berger, P Eggimann, JP Revelly, et al. Selenium supple2 m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pneumonia after majorburns [J] 1 CIinic Nutrition, 2005, 24: 614.[10 ]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6 -601[11 ]谢玲.营养治疗标准化开始行动[N ].中国食品报, 2004-04-24 (1)1[12 ]鲁晓红.我国急需百万名公共营养师[N ].长春晚报,2005-06-08 (2)1[13 ]葛可佑. 90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232 -2351[14 ]翟风英.中国营养工作回顾[M ].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 186 -1871收稿日期: 2009 -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