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理论长度计算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

钢筋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
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方钢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2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钢筋长度与重量换算表

钢筋重量表钢筋Φ6 ;kg/m 0.222钢筋Φ8 ;kg/m 0.3950钢筋Φ10 kg/m0.6169钢筋Φ12 kg/m0.8880钢筋Φ14 kg/m 1.21钢筋Φ16 kg/m 1.5800钢筋Φ18 kg/m 2钢筋Φ20 kg/m 2.4700钢筋Φ22 kg/m 2.98钢筋Φ25 kg/m 3.8500钢筋Φ28 kg/m 4.8300钢筋Φ32 kg/m 6.3100钢筋Φ36 kg/m7.9900钢筋Φ40 kg/m9.8700钢筋Φ50 kg/m15.4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5.5kg/m ;0.18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0kg/m ;0.22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6.5kg/m ;0.260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0kg/m ;0.3019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7.5kg/m ;0.3469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8.0kg/m ;0.395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8.5kg/m ;0.445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Φ9.0kg/m ;0.499钢板密度为:7.85g/cm^3或7.85*10^3Kg/m^3 常用材料密度表石灰岩密度 g/cm3 2.60花岗岩密度 g/cm3 2.60~2.80(石灰岩)碎石密度g/cm3 2.60砂密度 g/cm3 2.60粘土密度 g/cm3 2.60普通粘土砖密度 g/cm3 2.50~2.80 粘土空心砖密度 g/cm3 2.50水泥密度 g/cm3 3.10普通混凝土密度 g/cm3 2.60轻骨料混凝土密度 g/cm3 2.60石灰岩容重 kg/m3 1000~2600花岗岩容重 kg/m3 2500~2700(石灰岩)碎石容重kg/m3 1400~1700 砂容重 kg/m3 1450~1650粘土容重 kg/m3 1600~1800普通粘土砖容重 kg/m3 1600~1800 粘土空心砖容重 kg/m3 1000~1400 水泥容重 kg/m3 1200~1300普通混凝土容重 kg/m3 2100~2600 轻骨料混凝土容重 kg/m3 800~1900 常用钢丝钢丝0.05 kg/km 0.016钢丝0.055 kg/km 0.019钢丝0.063 kg/km 0.024钢丝0.07 kg/km 0.03钢丝0.08 kg/km 0.039钢丝0.09 kg/km 0.05钢丝0.1 ;kg/km 0.062钢丝0.11 kg/km 0.075钢丝0.12 kg/km 0.089钢丝0.14 kg/km 0.121钢丝0.16 kg/km 0.158钢丝0.18 kg/km 0.199钢丝0.2 ;kg/km 0.246钢丝0.22 kg/km 0.298钢丝0.25 kg/km 0.385钢丝0.28 kg/km 0.484钢丝0.30* kg/km 0.555钢丝0.32 kg/km 0.631钢丝0.35 kg/km 0.754钢丝0.4 ;kg/km 0.989钢丝0.45 kg/km 1.248钢丝0.5 ;kg/km 1.539钢丝0.55 kg/km 1.86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名称型号单位数值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2) 10 kg/km 3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2) 12 kg/km 4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3) 10.8 kg/km 46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3) 12.9 kg/km 67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准型9.5 ;kg/km 43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准型11.1 kg/km 58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准型12.7 kg/km 77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标准型15.2 kg/km 110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摸拔型12.7 kg/km 89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1×7)摸拔型15.2 kg/km 1295注: 1.表中的理论重量是按密度为7.85g/cm3 计算的,对特殊合金钢丝,在计算理论重量时应采用相应牌号的密度。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

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钢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之一,它在构架建筑物、加强混凝土结构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钢筋的重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工程中的使用量和成本,因此准确计算钢筋的重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介绍钢筋理论重量表大全,以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准确计算钢筋的重量,以及了解不同规格、不同直径的钢筋所对应的重量。
1. 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πd^2/4) x L x ρ,其中W 为钢筋的重量,d为钢筋的直径,L为钢筋的长度,ρ为钢筋的密度。
一般来说,钢筋的密度为7850千克/立方米。
2. 钢筋理论重量表以下是常见的钢筋理论重量表:2.1 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0.222千克/米,即每根6毫米的钢筋重量为2.664千克。
2.2 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0.395千克/米,即每根8毫米的钢筋重量为4.74千克。
2.3 直径为10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10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0.617千克/米,即每根10毫米的钢筋重量为7.404千克。
2.4 直径为12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12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0.888千克/米,即每根12毫米的钢筋重量为10.656千克。
2.5 直径为14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14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1.21千克/米,即每根14毫米的钢筋重量为14.52千克。
2.6 直径为16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16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1.58千克/米,即每根16毫米的钢筋重量为18.96千克。
2.7 直径为18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18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2千克/米,即每根18毫米的钢筋重量为24千克。
2.8 直径为20毫米的钢筋理论重量表直径为20毫米的钢筋长度一般为12米,其理论重量为2.47千克/米,即每根20毫米的钢筋重量为29.64千克。
钢材理论计算表、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计算表

常用金属材料重量计算公式(每千只重量)园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钢板重量(公斤)=7.85×厚度×面积钢材理论重量表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钢筋理论值

螺纹钢Φ9-0.499kg/mΦ10-0.617kg/mΦ12-0.888kg/mΦ14-1.21kg/mΦ16-1.58kg/mΦ18-2.00kg/mΦ20-2.47kg/mΦ22-2.98kg/mΦ25-3.85kg/mΦ28-4.83kg/mΦ32-6.31kg/mΦ40-9.87kg/m同圆钢具体算法可以采用直径除以10然后平方再乘以0.617kg/m也就是10mm直径钢筋的每米重量这样就可以算出任何直径的钢筋重量直径相同的螺纹钢圆钢带肋钢每米重量都相等所以只需要考虑直径就行了比如6mm钢每米重量就是0.6*0.6*0.617=0.222这就是6mm钢筋每米的重量了直径乘以直径乘0.006165(国家标准)商家默认标准:直径乘以直径乘0.00617其他:方钢W=0.00785乘边长的平方扁钢:W=0.00785×宽×厚钢板W=7.85×宽×厚钢管:W=(外径-壁厚)×壁厚×0.02466渡锌类:W=原理论重量×1.06钢筋规格重量表圆钢规格重量表规格截面面积重量(kg/m)Ф3.59.620.075Ф412.570.098Ф519.630.154Ф5.523.760.187Ф5.624.630.193Ф628.270.222Ф6.331.170.245Ф6.533.180.260Ф738.480.302Ф7.544.180.347Ф850.270.395Ф963.630.499Ф1078.540.617Ф1195.030.746Ф12113.100.888Ф13132.70 1.04Ф14153.90 1.21Ф15176.70 1.39Ф16201.10 1.58Ф17227.00 1.78Ф18254.50 2.00Ф19283.50 2.23Ф20314.20 2.47Ф21346.40 2.72Ф22380.10 2.98Ф24452.40 3.55Ф25490.90 3.85Ф26530.90 4.17Ф28615.80 4.83Ф30706.90 5.55Ф32804.20 6.31Ф34907.907.13工字钢规格重量表工字钢型号尺寸(mm)截面面积(cm2)重量(kg/m)高腿宽腹厚1010068 4.514.311.2 1212074 5.017.814.0 1414080 5.521.516.9 1616088 6.026.120.5 1818094 6.530.624.120A2001007.035.527.9 20B2001029.039.531.1 22A2201107.542.033.0 22B2201129.546.436.4 24A2401168.047.737.4 24B24011810.052.641.2 27A2701228.554.642.8 27B27012410.560.047.1 30A3001269.061.248.0 30B30012811.067.252.7 30C30013013.073.457.4 36A36013610.076.359.936B36013812.083.565.636C36014014.090.771.240A40014210.586.167.640B40014412.594.173.840C40014614.510280.1槽钢规格重量表槽钢型号尺寸截面面积(cm2)重量(kg/m)高腿长腰厚5 5037 4.5 6.93 5.446.56540 4.88.54 6.708 8043 5.010.248.041010048 5.312.7410.001212053 5.515.3612.0614A14058 6.018.5114.5314B140608.021.3116.7316A16063 6.521.9517.2316B160658.525.1519.7420A200737.028.8322.6320B200759.032.8325.7730A300857.543.8934.4530B300879.549.5936.1630C3008911.555.8943.81最近学了很多钢筋图,然后猛然不知道钢筋的计算,现在自己总结一下给大家分享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2/100*0.617=d^2X0.00617^2为平方,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计算》PPT课件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
二
b
-
20
20
-
30
30
-
30 30
25
20
-
35
30
-
35 30
三
-
30
25
-
40
35
-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 层时不应小于70mm.
2021/4/24
6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E――03G101-1P34任何情况下laE、 la不得小于250MM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2
57 66 101 106 157 226 308 402 509 628 760 982 1232 1609 2036 2513 3928
不同根数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mm2)
3
85 100 151 158 236 339 461 603 763 942 1140 1473 1847 2413 3054 3770 5892
41d
37d 37d 34d 34d 31d
45d
41d 41d 38d 38d 34d
51d
47d 47d 43d 43d 39d
56d
51d 51d 47d 47d 43d
7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 ll――03G101-1P3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
与Ll
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Ll值按较小的直径
2021/4/24
18
地下室纵筋计算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钢筋计算公式整理

一、钢筋单位理论质量:0.00617d2(d不换算成m,计算结果单位是kg)二、钢板质量:7.85*V 单位是t三、弯钩长度:90°=3.5d;135°=11.9d;180°=6.25d四、箍筋:1、2肢箍长度=周长-8*保护层+8d+11.9d*22、拉筋长度=截面宽度-2*保护层+2d+11.9d*2(d为箍筋直径,03G101减保护层,新版图集11G101不减保护层)当d=6时,计算d取6.5 ,11.9d*2换为(75+1.9d)*2五、柱:l=基础插筋+中间层+顶层1、基础插筋=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弯折长度:①图纸中构件详图标注②(基础高-基础保护层)长度所在范围与(0.5lae,0.6lae,0.7lae,0.8lae比较)分析2、中间层=柱基上表面至顶层梁下表面3、顶层1)外侧纵筋①顶层为现浇砼板,砼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 ,全部外侧纵筋锚入梁内1.5lae②除情况①外,外侧纵筋总根数的65%锚入梁内1.5lae,其余外侧纵筋长度同内测纵筋2)内侧纵筋①当梁高-柱保护层≧lae,选择直锚,l=梁高-柱保护层②当梁高-柱保护层﹤lae,选择弯锚,l=梁高-柱保护层+15d4、箍筋根数计算1)基础:至少两根,间距≦5002)刚性地面:上下各500距离为加密区3)柱根部加密区:1/3Hn Hn:基础上表面至一层梁下表面4)柱与梁连接加密区:max=(柱长边尺寸,1/6Hn,500) Hn:本层楼板上表面至本层梁下表面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1 (加密区分段计算)非加密区根数=(柱总长-加密区总长度)/非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1总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基础箍筋根数六、框架梁1、上(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左右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1)第一排=Ln/3+端支座锚固 2)第二排=Ln/4+端支座锚固(Ln为单跨梁净跨长)3、中间支座负筋1)第一排=Ln/3*2+支座宽 2)第二排=Ln/4*2+支座宽 (Ln为相邻梁跨最大值) 支座锚固:①支座宽-柱保护层≥Lae,直锚=max(lae,0.5hc+5d) hc为柱宽②支座宽﹤Lae,弯锚=柱宽-保护层+15d4、架立筋=单梁净跨长-1/3左支座Ln-1/3右支座Ln+2*0.155、构造腰筋=单梁净跨长+15d*26、抗扭钢筋=单梁净跨长+lae*27、拉筋:每两根侧面纵筋设置一道拉筋,当梁宽≦350时,去直径6钢筋,当梁宽>350时,取直径8钢筋,拉筋间距为梁中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根数=((单梁净跨长-0.05*2)/非加密箍筋间距2倍+1)*排数8、吊筋=次梁宽+0.05*2+((主梁高-2保护层)/sin45°或sin60°)*2+20d*21)主梁高≧800时,取60° 2)主梁高﹤800时,取45°有吊筋时有附加箍筋,但有附加箍筋时未必有吊筋8、箍筋根数1)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加密区=max(2hb,500)2)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箍筋加密区=max(1.5hb,500) 其中hb为梁高单跨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0.05)/加密区间距+1单跨非加密区根数=(单梁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总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附加箍筋(没有则不加)七、非框架梁与框架梁不同之处: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钢筋计算规则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箍筋的理论长度计算
在钢筋的预算工程量计算时,因钢筋混凝土柱、梁中的箍筋长度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定,方法比较混乱。
目前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箍筋长度=箍筋矩(方)形长度+6.25×2(钩)
(d,为箍筋直径,下同);
(2)箍筋长度=箍筋矩(方)形长度+4.9×2(钩)
(3)箍筋长度=箍筋矩(方)形长度+不同直径的估计钩长
(4)箍筋长度=构件横截面外形长度-5cm。
上述种种计算方法,计算程序繁琐,计算结果都有出入,并且从理论上经不起推敲,给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带来很多麻烦。
为了保证预算工程量的准确性,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以下简称“规范”),从理论上探求一种准确而简化的箍筋长度计算方法。
从图3-11可以看出,为了控制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箍筋的尺寸是按其内孔尺寸控制的(控制和固定主筋相对位置),它的理论长度应按应按箍筋中心线
长度计算的。
1.90°弯曲(三处)的中心曲线长度
按“规范”规定:箍筋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现取等于2.5倍计算。
箍筋在弯曲范围内的中心线长度(即中心曲线长度)如图3-12所示:中心
曲线AB=1.75d×2×π×90°/360° =2.75d三处90°弯曲中心曲线长度计:2.75d×3
=8.25d ①
2.135°弯曲(二处)的中心曲线长度(箍筋闭口处弯钩)从图3-13看出,135°弯曲同
理,中心曲线
AB=1.75d×2×π×135°/360°
=4.123d
两处135°弯曲中心线长度计:
4.123d×2=8.25d ②
二处钩端平直段长度:钩端平直长度×2 ③
3.矩(方)形箍筋四直线部分长度
如图3-11所示,箍筋四面直线部分长度:
(a-2d0-1.25d×2)×2+(b-2d0-1.25d×2)×2
=2(a+b)-8d0-10d ④
据以上计算,135°双钩箍筋长度为:
①+②+③+④
=8.25d+8.25d+钩端平直长度×2+2(a+b)-8d0-10d
=2(a+b)-8d0+6.5d+钩端平直长度×2
“规范”规定:箍筋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
所以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箍筋计算式为:2(a+b)-8d0+6.5d+10×2=
2(a+b)-8d0+26.5d
无抗震要求的箍筋计算式为:2(a+b)-8d0+6.5d+5×2=
2(a+b)-8d0+16.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