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

合集下载

网织红细胞报告

网织红细胞报告

网织红细胞报告引言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指还保留有核的红细胞前体细胞,其通过骨髓释放入循环中,并最终成熟为无核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反映了人体红细胞的再生能力和骨髓功能的活跃程度。

本文将介绍网织红细胞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检测方法。

网织红细胞的意义网织红细胞作为红细胞再生的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人体骨髓功能和红细胞的更新速度。

正常情况下,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是很低的,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这个比例会显著增加。

因此,通过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比例,可以评估红细胞再生的活跃程度,进而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影响网织红细胞比例的因素1.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贫血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骨髓会释放更多的网织红细胞来进行红细胞的再生,以弥补缺铁造成的红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

因此,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网织红细胞比例往往会显著增加。

2. 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红细胞功能异常,无法满足组织需氧的状态。

在贫血患者中,由于红细胞的量减少,骨髓会增加网织红细胞的合成和释放,以弥补红细胞的减少。

因此,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比例也会显著增加。

3. 血液失血大量的血液失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刺激骨髓释放更多的网织红细胞来进行红细胞再生。

因此,在血液失血的情况下,网织红细胞比例也会升高。

4. 骨髓异常骨髓异常可以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进而影响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疾病可以导致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方法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可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或者显微镜等方法进行。

以下是常用的流式细胞仪的检测步骤:1.准备血液样本:采集适量的静脉血,将血液样本放入抗凝剂处理。

2.处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进行稀释处理,使白细胞和红细胞分散均匀。

3.流式细胞仪检测:将样本放入流式细胞仪中进行检测。

流式细胞仪通过使用荧光染料或抗体标记网织红细胞,以便于识别和计数。

网织红细胞名词解释

网织红细胞名词解释

网织红细胞名词解释网织红细胞是检测血液的时候的一项,现在常规医院都有的实验室项目临床意义1.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以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维生素B12以及叶酸后。

2.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骨髓病性贫血(如急性白血病等)时,骨髓中异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

3. 网织红细胞可以作为临床上贫血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试验的评价指标。

其它含义可靠性强化实验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加速环境试验种的一种类型。

可靠性强化试验有许多名称和形式,如步进应力试验、应力寿命试验(STRIEF)、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等。

RET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施加逐渐增大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来激发故障和暴露设计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评价产品设计的可靠性。

因此,RET应该在产品设计和发展周期中最初的阶段实施,以便于修改设计。

国外可靠性的有关研究人员在80年代初就注意到由于设计潜在缺陷的残留量较大,给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了可观的空间,另外价格和研制周期问题也是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

研究证明,RET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

它获得的可靠性比传统的方法高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早期可靠性,无须像传统方法那样需要长时间的可靠性增长(TAAF),从而降低了成本。

RET的目的是要引起失效,因此它是破坏性试验,试样数量尽可能少。

进行RET 的理想时间是在设计周期的末期,此时设计、材料、元器件和工艺等都准备就绪,而生产尚未开始。

通常RET的做法是施加预定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单独加、顺序加或同时加),从小量级开始,然后逐步增加直到出现以下3种情况:全部试样失效;应力值大大超出服役期望值;出现非相关失效。

(非相关失效是指服役中不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可靠性强化试验也是针对少量抽样产品进行的。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由骨髓进入血液后,约经24~48h,残存的嗜碱性物质完全消失后,成熟为成熟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用以判断骨髓增生情况,网织红细胞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计数除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外,还可做为疗效和病情的观察指标。

采取手指血1滴,以等体积煌焦油蓝染色10或15min,制成涂血片
【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0.03~0.06 或(3%—6%)
成人0.005~0.015 或(0.5%—1.5%)
绝对值24~84 109/L
【异常结果分析】
增高: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急性大量溶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可高达0.20,甚至于0.40~0.50以上。

急性失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也明显增加。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在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可轻度增高,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后,可逐渐增高,至7~10天达高峰,可高达0.20以上,治疗2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降低:
1.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的病例常低于0.005,甚至为0,绝对值低于15×109/L.
2.急性白血病,因骨髓中异常细胞的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胞减少。

3.某些化学药物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时。

煌焦油蓝染色结果:。

(三)网织红细胞计数

(三)网织红细胞计数

精选版课件ppt
1
网织红细胞(Ret)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成熟红细胞间 的过渡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其胞浆内残存有嗜碱性的RNA物质。嗜碱 性物质与染料凝聚成蓝色颗粒,颗粒与颗 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故而得名。
分型:丝球型、网型、破网型、点粒型。 (Ⅰ、Ⅱ、Ⅲ、Ⅳ型)
精选版课件ppt
2
骨髓移植、EPO治疗后:若骨髓开始恢复造 血功能,RMI升高,网织红细胞计数值上升。
精选版课件ppt
13
(3)放、化疗监测
机体接受放、化疗后,如出现骨髓抑制, 早期HFR和MFR降低,然后才检测到网织 红细胞的降低。而停止放、化疗,骨髓功能 恢复后,又见上述指标依次上升。可指导临 床医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的 骨髓抑制。
精选版课件ppt
16
3. 低倍镜浏览,选取红细胞分布均匀网织红细胞染色 较好的部分(体尾交界处),滴香柏油转换至油镜, 在Miller窥盘下计数小方格中的RBC数和大方格中 的网织红细胞数(或数出整个视野中的RBC总数和 其中的网织红细胞数,换一视野同法计数至几个视 野RBC总数>1000为止)。
精选版课件ppt
6
Miller窥盘
网织红细胞
精选版课件ppt
3
计数方法
1、普通光学显微镜法:活 体染色后推片镜检
2、网织细胞计数仪法:荧 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术计数
精选版课件ppt
4
Hale Waihona Puke 二、试剂器材1、试剂 10g/L煌焦油蓝酒精(水)溶液
2、器材 毛细血管采血用具、小试管、 载玻片、推片、显微镜、香柏油、二甲 苯及擦镜纸、Miller窥盘或直径约20 mm (较目镜内径稍小)的圆形硬纸片(正 中央开一边长为3mm的菱形或正方形小 孔,置目镜光阑处,用于缩视野法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

22
手工法
魏氏法、温氏法、ζ血沉率及潘氏法, 检测原理相似。 差别在于抗凝剂、用血量、血沉管规 格、观察时间的不同,故各种方法的参 考值不同。 ICSH推荐魏氏法为血沉测定参考方法
23
魏氏法
将枸橼酸钠抗凝血吸入
10mm
特制血沉管内,垂直立 ESR:10mm/h 于室温中,1h末读取红
细胞层下沉的距离,用
Ⅳ点粒型
4
对网织红细胞的描述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体积比成熟红细胞体积稍大 胞浆内残存有正常核糖核酸(RNA) 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核糖核酸越多,网织红细胞越幼稚 外周血中主要是Ⅳ型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经瑞氏染色为嗜多色性红细胞 存在于骨髓与外周血中
5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42
43
毫米(mm)数值报告。
24
魏氏血沉测定
25
自动血沉仪法
抗凝血液静置后,红细胞下降,红细胞 与血浆分离,其界面随时间而下移。血 沉仪用光电比浊法、红外线扫描法或摄 影法定时扫描红细胞与血浆界面位置, 得到血沉值并显示红细胞沉降高度H与 对应时间t相关的H-t曲线。
26
方法学评价
方法 优点
缺点
魏氏法 国内规范方法, 测定血沉某时刻最
贫血→RBC总面积减少,ESR↑ RBC增多,ESR ↓ RBC直径愈大,ESR ↑ 球形RBC增多,ESR↓
30
其他因素
血沉管位置 血沉管倾斜,血沉增快
温度 温度>25℃,血沉增快,结 果应校正
31
质量保证(魏氏法)
抗凝剂用量准确:枸橼酸钠(109mmol/L) 与血液之比(1:4)。
网织红细胞数 100%
1000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小格)计数网织红细胞数。
Miller窥盘结构 示意图
ü计算
2.玻片法
ü 加染液:于载玻片的一端滴加10g/L煌焦油蓝乙醇溶液1 滴,自然干燥后备用。
ü 加血液:取血l滴在干燥的染料上,用推片角将血滴与 染料混匀,用另一载玻片盖在此载玻片上,使两玻片粘 合。
ü 制备涂片:5~10min后,移开上层玻片,取l小滴推制 成血涂片。
成人、儿童:0. 5℅~1.5℅。 新生儿:2.0℅~6.0℅。 成人绝对值:(24~84)×109/L。
(六)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 指标。 1.评价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 2.评价疗效 3.放疗和化疗的监测
常见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评价

网织红细胞活体染料的评价
2. 正确辨认网织红细胞 外周血液网织红细胞 主要为Ⅳ型,凡含有2个或2个以上颗粒、且颗粒必须 远离细胞边缘的红细胞均应计为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各种颗粒或包涵体的鉴别
3.网织红细胞计数方法
(1)Miller窥盘法:ICSH及我国卫生部临床检
验中心推荐使用Miller窥盘法(见下图)进行网
五、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RET)是 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 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 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 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 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 沉淀物。
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分形及特征
(一)检测原理
1.普通显微镜法 活体染料的碱性着色基团可与 网织红细胞RNA的磷酸基结合,使RNA胶体间的 负电荷减少而发生凝缩,形成蓝色的点状、线状或 网状结构。
2.血液分析仪法 特殊染料与网织红细胞中RNA 结合后进行RNA定量,可精确计数网织红细胞占 成熟红细胞的百分数(Ret%),并可根据RNA含 量将网织红细胞分类及计算网织红细胞其他参数。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

网织红细胞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 评估红细胞生成速度 • 判断贫血类型 • 监测骨髓功能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局限性
• 操作技术要求高 • 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 不能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的创新
• 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 流式细胞术:测量网织红细胞的体积、表面抗原和功能
网织红细胞的生命周期
• 生成: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 成熟:在循环系统中逐渐失去细胞器和核,成为成熟红细胞 • 死亡:在循环系统中寿命约为120天,随后被脾脏和肝脏清除
网织红细胞与红细胞生成素的关系
• 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产生网织红细胞 • 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反映红细胞生成素的活性
02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的范围及影响因素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的年龄差异
• 新生儿:网织红细胞比例较高,为生理性增高 • 儿童:网织红细胞比例逐渐降低,接近成人水平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的性别差异
• 男性和女性:网织红细胞比例相似,无显著性别差异
03 网织红细胞异常值的意义及临床诊断应用
网织红细胞异常值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网织红细胞异常值的原因
• 骨髓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 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的范围及参考标准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的范围
• 成人:0.5%-1.5% • 儿童:1.5%-3.0% • 新生儿:2.0%-6.0%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的参考标准
• 显微镜检查:计数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 流式细胞术:测量网织红细胞的体积、表面抗原和功能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

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从原始红细胞增殖到晚幼红细胞阶段共分裂3-4次,约需72小时,红细胞数由一个变为8一16个,细胞核由大变小而浓缩,胞浆中含血红蛋白逐渐增多。

晚幼红细胞以后细胞即不再分裂,发育过程中核被排出而成为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 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

从晚幼红细胞发育到成熟红细胞约需48小时,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并不释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

因此,检查末梢血中网织红细胞数,可以推知骨髓生红细胞的情况。

过去,计数Retc十分麻烦费时也不易数准,现在,部分血液分析仪(本院采用sysmex xt-4000i)具有自动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功能。

仪器最大的优点之一是随时可计数Ret,十分便利,而且计数的细胞多,故很准确。

正常人外周血中甚少,如增加,表示红系统增生(如急性溶血,多数溶血性贫血和其他增生性贫血),如贫血仍不见增生,可能是重型再障。

抗贫血治疗后明显上升,表示治疗有效,反之效果欠佳。

故网红的总数或百分比对贫血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非常有价值。

是血液最常做的项目之一。

网织红细胞增高有哪些意义呢:(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

(2)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

网织红细胞减则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增生增高 性)。
②检查骨髓的功能。 ③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 ④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毒药物诱 导治疗后或EPO治疗后的红细胞造血情况。
【检测原理】 1.普通显微镜法 活体染料的碱性着色基团可与 网织红细胞RNA的磷酸基结合,使RNA胶体间的负电 荷减少而发生凝缩,形成蓝色的点状、线状或网状结 构。 2.血液分析仪法 特殊染料与网织红细胞中RNA 结合后进行RNA定量,可精确计数网织红细胞占成熟 红细胞的百分数(Ret%),并可根据RNA含量将网织 红细胞分类及计算网织红细胞其他参数。
2. 正确辨认网织红细胞 外周血液网织 红细胞主要为Ⅳ型,凡含有2个或2个以上 颗粒、且颗粒必须远离细胞边缘的红细胞 均应计为网织红细胞。红细胞各种颗粒或 包涵体的鉴别见表2-26。
六、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RET)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 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 熟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 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 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
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 (表2-23,图2-20)。
图2-20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检测的目的:
【方法学评价】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方法学评 价见表2-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质量保证】以手工计数法为重点。 1.选择合适的染料 用于网织红细胞检测 的活体染料很多,有煌焦油蓝( brilliant cresyl blue)、新亚甲蓝( new methylene blue)、 中性红、亚甲蓝、甲苯胺蓝等。网织红细胞活 体染料的评价见表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