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大全 习题 (选择题各1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哪一项是正确的文言文表达?A.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答案:C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说话,下面自然形成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果实却能吸引人们前来。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

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树下自然形成小路,比喻人有德行,自然能吸引人。

答案:D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C. 谦虚的态度D. 尊师重道答案:C7.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复习旧知识,可以学到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问题C. 复习旧知识,可以巩固新知识D. 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知识答案:D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用尺子,不能画出方形和圆形B.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完成事情C. 不用尺子,就无法画出方形和圆形D. 不遵守规则,就无法成功答案:B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自私的行为B. 公平的原则C. 道德的规范D. 个人的权利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

初三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_。

2. 《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受任”指的是__________。

3. 《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描述的是__________。

4. 《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徐来”是__________的意思。

5.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醉翁”指的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范仲淹所作?A. 《岳阳楼记》B. 《出师表》C. 《渔家傲》D. 《苏幕遮》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滕王阁序》B. 《出师表》C. 《岳阳楼记》D. 《醉翁亭记》3. 《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是?A. 误入B. 寻找C. 被引导D. 偶然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赤壁赋》B. 《醉翁亭记》C. 《岳阳楼记》D. 《水调歌头》5. 下列哪句诗不是杜甫的作品?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三、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哪些情感?2. 《醉翁亭记》中,作者通过“醉翁”这一形象,传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五、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经典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经典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经典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B. 吾欲之南海C.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 项为之强答案:B。

在选项B中,“之”用作动词,表示“去”的意思,而其他选项中的“之”用作代词。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出师表》答案:A。

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超脱物欲、不以个人得失为喜悲的高尚情操。

二、填空题1.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

”答案: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写出其完整的句子:“______,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简答题1. 《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答案:《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与世隔绝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那里的人们生活简朴而和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外界隔绝,自给自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2.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以及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和责任感。

四、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2. 翻译《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答案: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所有的荣誉和耻辱都忘记了。

五、论述题1. 简述《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及其启示。

答案:《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这句话启示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悟。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岳阳楼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危险)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焉:于之)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整齐)答案:D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君子不器。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不惑”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四十岁2. 《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里的“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的是__________。

答案: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怀忧虑3.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里的“愤”和“悱”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4. 《论语》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岳阳楼记》的作者?A. 苏轼B. 范仲淹C. 王安石D. 欧阳修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篇文章?A. 《醉翁亭记》B. 《岳阳楼记》C. 《赤壁赋》D. 《滕王阁序》答案:B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范仲淹D. 韩愈答案:C二、填空题1. 《出师表》是______时期诸葛亮写给______的表文。

答案:三国;刘禅2. 《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发现那里的居民“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说明桃花源与外界______。

答案:隔绝3. 《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莲花的______。

答案:高洁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忧国忧民情怀,意味着他愿意在国家和人民之前先感到忧虑,在国家和人民之后享受快乐,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2. 《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通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他更愿意在山水之间寻找乐趣,而不是沉迷于酒宴之中。

四、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答案: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中间通透,外表笔直,不蔓延也不分枝,香气远播而更加清新,亭亭玉立,可以远远观赏但不能亵玩。

2. 翻译《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答案: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记了所有的荣辱,手持酒杯面对风,内心充满了喜悦。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表示“然而”的词是:A. 然B. 而C. 且D. 则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作者之口?A. 李白B. 苏轼C. 杜甫D. 王安石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A. 道路B. 河流C. 花朵D. 果实答案:A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A. 衣服B. 书信C. 朋友D. 思念答案:A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形容什么品质?A. 清高B. 谦逊C. 勇敢D. 智慧答案:A二、填空题6. “__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7. “________,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表达了对教师角色的尊重。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 “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强调了内心平静对于追求远大目标的重要性。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9. “________,不亦说乎”出自《论语》,表达了对学习乐趣的赞美。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10. “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表达了对忠诚和责任的坚持。

答案:鞠躬尽瘁三、翻译题11.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答案: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12. 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上天将要赋予某人重大的责任,必定会先让他经历心灵的痛苦,身体的劳累,饥饿和困苦,使他的行为受到挫折,以此来磨练他的意志,增强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四、简答题13. 请简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如果早上听到了真理,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无憾。

这句话强调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知识和真理,即使面临生命的终结也不放弃。

初一学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学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学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B. 知之为知之C. 之乎者也D. 吾将上下而求索答案:C2. “温故而知新”中“故”字的含义是:A. 旧的B. 故事C. 事故D. 故乡答案:A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二、填空题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答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一种________答案:超脱物欲、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三、翻译题6. 请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现代汉语翻译是:答案: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四、简答题8.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学习永不满足、对教育他人永不疲倦的高尚精神。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简述其含义。

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对别人做。

五、阅读理解10. 阅读以下文言文片段,并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请解释“三十而立”的含义。

答案:指的是到了三十岁时,一个人应该确立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目标,有了稳定的职业和地位。

(2)“四十而不惑”中的“不惑”是什么意思?答案:“不惑”指的是到了四十岁,一个人对事物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不再迷惑。

结束语:通过本次文言文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技巧,同时加深对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请将下列文言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

2.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出师表》的作者?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孙权答案:C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谁?A. 范仲淹B. 苏轼C. 王安石D. 欧阳修答案:A三、翻译题1. 请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四、简答题1. 《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答案:《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安宁、自给自足的理想世界。

2.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醉翁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饮酒,而是在于欣赏山水之美和享受与朋友相聚的乐趣。

五、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1. 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言文?答案:《童趣》2.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作者通过这段文字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热爱。

六、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言文作文,描述你对春天的感受和春天的景象。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补充完善,不太有价值,仅供参考。

七上部分:
1.《童趣》选B、E
2.《论语十则》选C
3.《山市》选B 开头两个字加点。

.
4.《世说新语》选B
5.《智子疑邻》
6.《塞翁失马》
七下部分:
1.《伤仲永》选D
2.《木兰诗》选C
3.《孙权劝学》
4.《口技》
5.《短文两篇》选A
6.《狼》
八上部分
1.《桃花源记》选A
2.《陋室铭》、《爱莲说》选C
3.《核舟记》
4.《大道之行也》
5.《石壕吏》选B
6.《三峡》选C
7.《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选D
答谢中书书选B
8.《观潮》选C
9.《湖心亭看雪》选B 下列此解释有误的是:
八下部分
1.《满井游记》选C
2.《与朱元思书》选D
3.《五柳先生传》选D
4.《马说》选D
5.《送东阳马升序》
6.《小石潭记》
7.《岳阳楼记》选D
8.《醉翁亭记》选C
九上部分
1.《陈涉世家》选D
2.《唐雎不辱使命》选B
3.《隆中对》选A
4.《出师表》
九下部分
1.《公输》
2.《孟子》两章选D
3.《鱼我所欲也》选C
4..《庄子》故事两则
5.《曹刿论战》选C
6.《周忌封齐王纳谏》选A、C、D
7.《愚公移山》选D 、A
PS:知识点不是很全面,应某人寒假作业要求而完成。

本文是本人耗费诸多时间,东拼西凑,完成,所以字体大小可能有点乱,请见谅。

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