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矮密早丰梨园栽培技术

:
地面 6 0 厘 米 高 的主 枝 弓 背 上 选 留 一 强 壮 梢 让
四 川 省 荣 昌 县 科委 )
其直 立 生 长
尸- ~
作 第二 台 主 枝
。
主枝 上 萌 发的其 经穿 过 的 陆 军 制 服 拿到 著 名 的享 利 服装 店
.
-
知 识 百页 窗
中 山 装 的 由 来
中 山装 是 一 种 上 装
、
“
新 世纪
”
、
“
长 十郎 等 品 种
、
”
花 后肥
、
稳 果肥
、
壮 果肥 和 送 嫁肥
、
施肥 量
。 、
三
,
大 苗定 植
1 5
,
培 育砧 穗 亲 合 的
,
15 0
厘米
、
根 据 树 龄 树 势 树 冠 结 果 量 和 土 壤 肥 力而 定
一
高 干粗
、
厘米 以 上 生 长健壮 无病 虫 害 须
。 ,
般高产 梨园 亩施纯 氮 1 0 公斤 磷 公斤
,
些年 来 四 川 省荣 昌县 采 用 r 乔 砧 矮化 密植 培 法 实 现 了 一 年养 树 二 年 试 花 三 年 投 产
, , , ,
枝
.
卜 可 右 边 弯 曲 呈 弓形
待 夏梢 萌发前
,
再把它
四年
向左 边弯 曲呈 弓形 发
. 。
让 其 直 立 枝 上的 芽 全 部 抽
,
高产 的 效 果 亩 均 产 量 达 术如 下
n 内 确 自 八 自 内 尹 、
. , 丫 、 沪
梦
陡坡地梨树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陡坡地梨树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摘要:在丘陵山区25°-34°的陡坡地上进行圆黄、翠冠和黄金梨的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试验。
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4年666.7m2产量1500kg,第5年达2500—3000kg。
主要技术措施:整修梯田;建设截流沟、排水沟和蓄水池等排灌配套设施;选用壮苗合理密植并配置授粉树;采用半倒入字篱壁树形或倒入字篱壁树形;加强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关键词:梨;陡坡地;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笔者在25°~34°的丘陵山区陡坡地上进行梨树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试验。
主栽品种为圆黄、翠冠和黄金梨,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4年666.7m2产量1500kg,第5年达2500~3000kg,经济效益显著。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报告如下。
1园区自然条件试验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达县景市镇响水洞水库周边坡地的东北坡和东南坡,属三峡库区和嘉陵江流域的低山丘陵。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7.3℃,极端高温42.3℃,极端最低气温-4.7℃,无霜期299天,年均降水量1193.5mm,年均日照时数1386.6小时,夏季日照可达9-10小时,相对湿度80%,≥10℃积温为5514.4℃。
土壤为黄壤(上)紫色土(下)交界地段,坡度26°-34°,土层深0.4-0.5m,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保肥力强。
2园地基本建设定植前,将坡地改为梯田。
根据坡度的不同,梯间垂直高0.8-1.5m,梯田面宽1.5-2.5m。
园地最上方,靠边坎修一条横向排水渠,深、宽各0.5m,以截流上坡地表径流。
渠两端与纵向排水沟渠相通。
较宽的园地,中间再设1-2条横向截水沟。
园地中每0.3-0.4hm2修一长4m、宽2m、深1.5m的蓄水池,供病虫防治、除草和施肥等用水。
3定植坡地比平地光照强、通风好,有效叶面积比例大,适于密植。
矮化梨树的种植方法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矮化梨树的种植方法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梨密植矮化栽培能够缩短整形期、早成花、早结果,提高产量及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是梨产业化生产的必然趋势。
下面介绍矮化梨树的种植方法,教你掌握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一、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园地要求地块选择:选择光照充足、地势稍高、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壤土、这样的地块土壤通透性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梨树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
整地要求:整地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平原按栽植行距开挖南北方向的栽植沟,沟宽1m,深80cm。
山地按栽植行距,用水平仪测出等高线,然后开挖宽深各1m的环山水平沟。
栽培密度:一般栽培密度为2X3~4m,土层厚、土质好的地块可以稍微稀一些,反之密一些。
栽植沟或水平沟挖好后,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kg,三元复合肥50~100kg。
二、梨树矮化密植栽培的树形选择与修剪方法梨树的矮化密植栽培,平原采用网架开心形,山地采用纺锤形。
1、网架开心形定干高度80cm,骨干枝拉枝开角60~70度,辅养枝拉枝开角80~90度,辅养枝开角后还要拿枝软化,并且在5月底至6月初进行多道环割,每枝2~3道,每道间隔5~10cm,以缓和树势。
待树高2~2.5m时,逐步落头至1.5m的高度,每株保留4个骨干枝,骨干枝相距20~25cm,为架设网架创造条件。
2、纺锤形定干高度60cm,对中心领导枝轻轻短截,疏除竞争枝、密挤枝,在树干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
整形结束后每株保留8~10个大型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上部着生小型结果枝组,中部着生中型结果枝组,下端着生大型结果枝组,间距25cm,树高2.5~3m。
三、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要点1、合理使用pbopbo的作用是控梢促花、提高坐果率、提高产量,必须按不同的作用,掌握好使用的时期与使用方法。
pbo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为促进早成花、早结果、早效益,宜在7月中旬和8月上中旬树冠喷施2次200倍液,宜在脱萼敏感时期,即花序分离期至盛花末期喷施,花前宜喷300~350倍液,盛花末期喷300倍液。
梨树的矮化密植的栽培要点

梨树的矮化密植的栽培要点为了使果树提早挂果,早上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前提下,进行矮化密植栽培,根据花芽分化的原理和特点,在夏季进行拉枝造型,打破果树内源激素的平衡,促进花芽分化,使果树提早挂果,让果园提早投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场于2000年3月份种植的黄花梨,2002年已开始投产,最高株产66个约10公斤,比常规管理的梨树提早2-3年投产,其特点为:树势较弱,树冠较小,单株产量低,亩产高,提早试果,提前投,投产与营造树型树冠同时进行,节约养分,节省投资……。
具体措施如下:一、果园建设根据梨树耐贫瘠,适应性强的特点,结合我场高坡低产茶园急需改造的实际,确定将梨园建在海拔900-1020米的低产茶园内。
首先砍伐茶树,然后根据山势,沿等高线进行规划,按行距×株距为4米×3米的规格用石灰划线,标明种植穴的位置,除指定用作生物梗的茶桩外,其余全部挖除,并对全园进行深翻平整。
严格按90厘米×90厘米×90厘米的标准挖定植穴,并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定植穴挖好后,先在穴底垫15公斤杂草。
树叶和秸秆,再用表土填至2/3处踩紧,然后均匀撒上2公斤磷肥,再回填一层薄土。
定植时间10月至次年3月均可,以阴雨天为最佳。
根据我场气候特点,结合高坡不利于浇定根水的实际,我们选择在低温多阴雨的2月底至3月中旬栽培,定植时要将根部泥土踩实,填土高于地面20厘米左右,呈馒头状,同时确保嫁接口高出地面。
二、整形修剪为了节约养分,提倡少剪多拉,以拉代剪,四季拉枝修剪,尤其以夏、秋两季最为重要。
梨树定植结束后,要求保留树高60-100厘米,待发芽后,根据各株的光照不同进行拉枝,将主枝转变成结果母枝,同时注意培养侧枝和新的主枝,然后又再进行拉枝,不断地更换主枝,同时配以摘心、抹芽和扭枝等技术,不断培育结果枝,营造树形和树势。
梨树的花芽分化一般在新梢生长停止后不久,或在迅速生长之后,芽的生长点处于活跃状态的时期,若营养得当,条件适宜,内源激素比例平衡,便开始分化。
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具有投产早、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梨农的欢迎。
为此,笔者将多年来的山地梨树矮化密植实践技术归纳如下:1、重施基肥。
山地土质差、瘠薄、有机质含量低。
种植前挖好栽植穴,长1米、宽1米、深0.8米,株施有机肥25―lOO公斤,加入磷、钾肥1―1.5公斤,生石灰2.5―l公斤,混土分层施下。
以后每年9―10月结合施基肥,扩大定植穴,深翻改土,增加肥力。
旺果期,在施基肥时加入适量速效氮肥,以利恢复树势。
2、适时追肥。
幼树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薄肥勤施。
从发芽前到6月,每月一次,每次每株施0.1―0.2公斤。
成年树每年追肥3次,时间在芽前、幼果、壮果三期;以壮果肥为重点,6月中、下旬施,每株氮肥0.25―0.5公斤,加入0.5一l公斤的磷钾肥。
壮果肥能有效提高梨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促进花芽分化,为下年梨果丰产创造条件。
3、合理修剪。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在整形上采取“小骨架篱壁形”。
该整形方法既矮化树形,有利于节省劳力,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早结果,结果面大。
主干距地面30―40厘米,留2―3个主枝,伸向两边行间。
中心主枝上部无主枝,直接着生大侧枝。
株间大侧枝相互拉枝,60厘米以上留第二层侧枝,再拉枝形成绿篱。
在修剪上多留枝,增加叶面积,加速生长同时及早多形成花芽,早果、多果、以果压树、控制高度。
4、疏花疏果。
商品生产,质量第一,水果也如此。
具备味美、色艳、果大,才有竞争力。
生产大型果,除了各项管理工作外,疏花疏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一般情况下,一个花芽留1―2幼果大部分都能发育成标准大果。
不疏的则大部分都能是小果,很少有大果。
同时疏果的梨树在结大果的同时还能形成较多的花芽。
比不疏果的梨树花芽一般多54.7%,这就是下年丰产的物质基础。
5、保叶养树。
梨树明年产量高低和果型大小与今年梨叶脱落早晚关系密切。
正常落叶在11月底,叶芽大、花芽饱满、质优。
种植矮化早熟梨的矮化新技术

种植矮化早熟梨的矮化新技术汇报人:2023-12-12•矮化新技术简介•矮化新技术在早熟梨种植中的应用目录•矮化新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矮化新技术的效果评估•矮化新技术的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01矮化新技术简介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对植物进行矮化育种,培育出具有矮化特性的早熟梨品种。
化学调控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矮壮素等,对梨树生长进行调控,达到矮化效果。
物理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如修剪、牵引等,对梨树形态进行干预,控制其生长高度和树冠形状。
矮化的梨树由于树冠紧凑,枝条分布合理,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果实产量。
提高产量提高品质便于管理矮化的梨树果实发育均匀,果形整齐,口感更好,商品价值更高。
矮化的梨树树体高度适中,便于农民进行修剪、喷药、采摘等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030201矮化新技术具有育种周期短、效率高的优势,能够快速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早熟梨品种。
矮化新技术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低,适应范围更广,能够实现早熟梨的广泛种植。
矮化新技术与其他技术的比较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与传统育种技术比较02矮化新技术在早熟梨种植中的应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矮壮素等,可抑制早熟梨的生长,使其树冠矮小,便于管理。
化学矮化通过修剪、捆扎、限根等方式,限制早熟梨树体的纵向生长,使其树冠相对较小。
物理矮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早熟梨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天然的矮化特性。
基因工程早熟梨的矮化处理采用高密度栽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要注意通风透光和防止树冠郁闭。
合理密植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以满足矮化后早熟梨的营养需求。
科学施肥根据树形和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和良好的枝条结构。
精细修剪针对矮化后早熟梨的病虫害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障树体健康生长。
病虫害防治矮化后早熟梨的栽培技术定期对矮化后的早熟梨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陡坡地梨树矮化密植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02—2 1 ( 0 8 0 0 4 9 0 2 0 ) 5— 0 5—0 3
笔 者 在 2 。~3 。 5 4 的丘 陵 山 区 陡坡 地 上 进
行 梨树 矮 化密植 早期 丰产 栽 培试验 。主栽 品种 为 圆黄 、 冠 和黄 金 梨 , 植 第 2年 开 始 结果 , 翠 定 第 4年 667 产量 10 k , 5年 达 20 6. m。 50 g第 50~ 30 k , 00 g 经济效 益 显 著 。现 将 主 要 栽 培 技 术 报
5 1. ℃ 。土壤为 黄壤 ( ) 色 土 ( ) 界 544 上 紫 下 交
地段 , 度 2 。~ 4 , 坡 6 3 。 土层 深 0 4~ . m, 机 . 05 有
质 含量 高 , 土壤疏 松 , 保肥 力 强 。
2 园地基本建设 定植 前 , 坡 地 改 为 梯 田。根 据 坡 度 的不 将 同 , 间垂 直高 08~15 梯 田面宽 15~ 梯 . .m, .
6 6 7 栽 2 6 株 ; 面 宽 15 的 坡 地 , 6 .m 6 梯 .m
区和嘉 陵 江流域 的低 山丘陵 。亚 热带 季风 湿润 气候 , 气候 温 和 , 量 充 沛 , 霜 期 长 。年 平 均 雨 无 气温 1. 73℃ , 端 高温 4 . 极 23℃ , 端 最低 气温 极
一
4 7 ℃ , 霜 期 2 9天 , 均 降 水 量 19 . . 无 9 年 13 5
667 4 0株 。定 植 前 1个 月 , 定 植 点 6 .m 栽 4 以 为 中心 , 深 、 、 挖 宽 长各 O5 的穴 , 穴施 干 鸡 .m 每 粪 2~3 g 与 土 混匀 回填 至半 穴 , 填 表 土 与 k, 再 地面 平或 稍高 , 待栽 。因栽后 需将 苗木 拉弯 , 不 短 截 定干 , 故选 用 高 12~14 地径 1m左 右 . .m、 e 的 2年 生嫁 接苗 。在 当 地 ,1月 至第 2年 2月 1
梨省力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

梨省力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梨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之一,栽培面积广泛,种植密度也不断提高。
然而,传统的栽培方式存在着劳动力成本高、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梨省力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
梨省力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合理控制树冠形态,提高枝条发育强盛程度,增加单位面积上果穗数。
这种模式强调在保证果实质量的同时,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梨省力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
首先是梨的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是梨树的基础工作,通过修剪控制梨树的树形,使其呈现出直杆状或矮化杆状。
直杆状树冠适合行梯形栽培,可以在单位面积上种植更多的梨树,增加产量。
矮化杆状树冠适合行标准栽培,能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
其次是梨的密植栽培技术。
梨的密植栽培是指在单位面积上种植更多的梨树,增加果穗数,提高产量。
株行距的缩短和行间距的减小是实现密植的关键。
株行距的缩短可以通过选择生长势较弱的品种、采用丛生栽培等方式来实现。
行间距的减小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排水系统、改良土壤性质等手段来实现。
同时,密植栽培还需要加强树体管理,及时疏花疏果,保证果实的质量。
另外,梨的高效水肥管理技术也是梨省力密植栽培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加产量。
对于水分管理,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的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浪费。
对于肥料管理,可以根据梨树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同时,还可以利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产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温室栽培技术、生物技术等,进一步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
温室栽培技术可以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增加产量。
生物技术可以通过选育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提高梨的栽培效益。
总之,梨省力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是一种有效提高梨产量、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方法。
通过合理修剪、密植栽培、高效水肥管理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梨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梨树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树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具有投产早、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梨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梨农的欢迎。
为此,笔者将多年来的山地梨树矮化密植实践技术归纳如下:
1、重施基肥。
山地土质差、瘠薄、有机质含量低。
种植前挖好栽植穴,长1米、宽1米、深0.8米,株施有机肥25—lOO公斤,加入磷、钾肥1—1.5公斤,生石灰2.5— l公斤,混土分层施下。
以后每年9—10月结合施基肥,扩大定植穴,深翻改土,增加肥力。
旺果期,在施基肥时加入适量速效氮肥,以利恢复树势。
2、适时追肥。
幼树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薄肥勤施。
从发芽前到6月,每月一次,每次每株施0.1—0.2公斤。
成年树每年追肥3次,时间在芽前、幼果、壮果三期;以壮果肥为重点,6月中、下旬施,每株氮肥0.25—0.5公斤,加入0.5一l公斤的磷钾肥。
壮果肥能有效提高梨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促进花芽分化,为下年梨果丰产创造条件。
3、合理修剪。
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在整形上采取“小骨架篱壁形”。
该整形方法既矮化树形,有利于节省劳力,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早结果,结果面大。
主干距地面30—40厘米,留2—3个主枝,伸向两边行间。
中心主枝上部无主枝,直接着生大侧枝。
株间大侧枝相互拉枝,60厘米以上留第二层侧枝,再拉枝形成绿篱。
在修剪上多留枝,增加叶面积,加速生长同时及早多形成花芽,早果、多果、以果压树、控制高度。
4、疏花疏果。
商品生产,质量第一,水果也如此。
具备味美、色艳、果大,才有竞争力。
生产大型果,除了各项管理工作外,疏花疏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一般情况下,一个花芽留1—2幼果大部分都能发育成标准大果。
不疏的则大部分都能是小果,很少有大果。
同时疏果的梨树在结大果的同时还能形成较多的花芽。
比不疏果的梨树花芽一般多54.7%,这就是下年丰产的物质基础。
5、保叶养树。
梨树明年产量高低和果型大小与今年梨叶脱落早晚关系密切。
正常落叶在11月底,叶芽大、花芽饱满、质优。
果实的大小源于果肉细胞的多少和每个果肉细胞的大小。
落叶提早,果肉细胞少,迟则多,因而保叶到正常落叶时向,不提早脱落,就成为翌年产量高,果形大的关键。
6、防旱抗旱。
密梨果实中含水分85%以上,平方米面积制造1克物质需水400以上。
而果实成熟前1个月是果实迅速膨大期,约在6月下旬至7月旬需水最多。
正直夏季高温干旱季节严重影响当年产量、质量和果实的大小。
因此,梨园在6月底以前进行铺草防旱。
用杂草、稿杆、绿肥等在树冠下地面复盖20—30厘米,及时喷灌或浇水抗旱。
7、病虫防治。
梨黑星病、黑班病和军配虫是为害梨园的大敌。
梨黑星病、黑班病的防治方法是发芽前
石疏合剂5度液喷施,落花2/3和幼果期各一次50%多菌灵粉剂700倍或52%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
军配虫的防治方法是5—10月特别是8—9在若虫初期药防治,农药有20%杀灭菊脂3000—5000倍,50%杀灭螟松15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