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人物分析
景阳冈课文中武松的人物特点

景阳冈课文中武松的人物特点
景阳冈课文中武松的人物特点
背景介绍
•武松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英雄人物。
•他是河北益州府人,是梁山好汉中的一位将领。
特点
1.身材魁梧
–武松身材高大魁梧,力大无比,是个体格健壮的人物。
–他的身材特点使得他在战斗中有着很大的优势,是一位勇猛的战士。
2.勇敢果断
–武松在面对危险时勇敢果断,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
–他勇于肯定自己的实力,敢于冲锋陷阵,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一面。
3.武艺高强
–武松的武艺非常高强,擅长使用槊、刀、枪等各种武器。
–他的精湛武艺使得他在战斗中常常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众人敬佩的对象。
4.善于用计
–武松除了身手不凡外,还具备智谋过人的一面。
–他善于运用计策,善于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常用智谋来战胜强敌。
5.忠诚正直
–武松作为梁山好汉的一员,对自己的兄弟有着忠诚的态度。
–他正直不阿,做事准确,并且坚守原则,是个值得信赖的人物。
6.情义深厚
–武松待人热情、友善,对朋友有着深厚的情义。
–他勇于为朋友们付出,并保护他们的安全,是个重情重义的人物。
总结:武松作为景阳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具备身材魁梧、勇敢果断、武艺高强、善于用计、忠诚正直、情义深厚等特点。
他是一个
具有英勇正直和智慧勇敢的古代英雄形象。
《水浒传》中武松与林冲的人物性格比较

水浒传中武松与林冲的人物性格比较武松的人物性格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侠士,被誉为“行者武松”,也是108将之一。
以下是对于武松人物性格的一些描述:1.勇猛果断:武松非常勇敢,有着出色的战斗能力和决策能力。
他在与恶势力作斗争中总能毫不畏惧地站出来,并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忠诚正直:武松对待朋友和义兄弟非常忠诚,从不背叛。
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会选择正义与公平。
3.短脾气:尽管武松性格刚毅坚定,但他也有着容易发怒、喜怒无常的一面。
当遭遇不公或欺负时,他会立即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4.爱家情深:武松非常疼爱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对待他的母亲和妻子更是无微不至。
为了家人,他可以不顾一切地奋斗、牺牲。
林冲的人物性格林冲也是《水浒传》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是梁山泊好汉中的一员,具有独特而深入人心的个性。
以下是对于林冲人物性格的描述:1.比较理智:林冲与武松相比更加冷静和理智,在处理问题时会采取较为谨慎和稳健的方式。
他能够充分考虑局势和利弊,并作出明智选择。
2.聪明机智:林冲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出色的智慧。
在紧要关头,他总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帮助团队度过危机。
3.善于安抚:林冲是一个非常善于安抚和调节矛盾的人。
他能够以自己温文尔雅的个性化解纷争,使得他在团队中拥有很高的影响力。
4.机警敏锐:林冲对于外部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在遇到难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行动。
他常常能够预见到潜在的威胁和机会。
武松与林冲的人物性格比较武松和林冲都是《水浒传》中塑造得非常饱满的人物,虽然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勇敢、正直等,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1.性格风格不同:武松性格狂放豪迈,而林冲则偏向于冷静理智。
2.处事方式不同:武松喜欢采取直接而强硬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林冲更注重策略和智慧。
3.行事目标不同:武松主要为了家人和朋友而战斗,而林冲则将整个梁山泊作为他努力奋斗的目标。
1至16集武松社会背景人物形象

1至16集武松社会背景人物形象
武松,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形象深入人心,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勇敢、正直、无畏的性格,以及在社会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独特形象。
一、武松人物背景概述
武松,清河县人,出身贫寒,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养长大。
他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擅打虎,被称为“行者”。
在故事中,武松因误杀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发配至孟州,后加入了梁山好汉,成为梁山英雄的一员。
二、武松性格特点分析
武松的性格特点主要有三点:勇猛、正直、无畏。
他的勇猛体现在他能够单枪匹马,力战群狼,更能孤身一人,打死凶猛的老虎。
他的正直体现在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对邪恶的严厉打击。
他的无畏体现在他敢于面对权贵,不屈服于恶势力。
三、武松在社会背景下的形象呈现
在《水浒传》的社会背景下,武松的形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是一个草根英雄,他的勇敢、正直、无畏代表了当时社会下层人民对正义的渴望和对邪恶的痛恨。
他的形象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武松形象的意义和启示
武松的形象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的勇敢、正直、无畏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他的不畏权贵、坚持正义的精神是我们应该
继承和发扬的。
同时,他的形象也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敢的心,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有正直的精神,就能在社会中立足。
总的来说,武松的形象是《水浒传》中最为突出的形象之一,他的故事是我们永远的经典。
武松人物形象与特点导图

武松人物
形象与特点 外貌特点 强壮的体魄
粗壮的胡须和浓密的眉毛 充满男子气概的面容和坚毅的眼神 内在特点 勇猛无畏:在水泊梁山的战斗中表现出无与伦比 的勇气和战斗力 热
血义气:忠诚正直,为朋友不惜一切,是“打虎 上山、打金枝”的英雄形象 机智聪明:能够在危机中迅速决策和应对,并运 用智谋解决问题。
功绩与业绩 打虎上山:武松独自一人打死了恶虎,为民除 害,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与正义心 拳
打镇关西:英勇地打败了强敌镇三山,保卫了 自己的老母亲 打金枝:与潘金莲周旋并最终将其杀害,为自己 的哥哥报了仇,彰显了义气和公正 情感世界 对
哥哥的忠诚:为报兄长遭屈杀之仇,武松致力 于打掉潘金莲,体现了家族情感与兄弟情深 对妻儿的依恋:妻儿是他的精神寄托,对他们充 满深情,为保护他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 成长历程 平民出身:武松是一个普通人出身,在不断奋斗 和历练中成长为英雄 饱受痛苦:曾经被冤枉和屈辱,但通过成长和坚 持,最终获得了正义的胜利。
武松人物形象分析武松性格特点

武松人物形象分析武松性格特点《水浒传》武松的性格特点是:率直,坦诚,敢作敢当,有勇有谋,疾恶如仇,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但是有点好面子!总之,武松绝对是个血性男儿,还是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水浒传》武松人物形象作为《水浒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之一,武松以景阳冈上打虎名噪一时,即为当地百姓除了大虫,也彰显自己力量与见义勇为之形象,使得他成为了阳谷县的都头。
在斗杀西门庆中,他疾恶如仇。
经郓哥道出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设计害死自己的兄长武大为证,武松本借以法律讨回公道。
他没有料想贪官对其告状不准,以至于他在亡兄头七之日,计杀潘金莲与王婆,更是大闹狮子楼杀西门庆,而后他投案自首。
我们足可见武松是条血性汉子,疾恶如仇,敢作敢当之人物形象。
最后是关于武松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留书姓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足可见武松光明磊落之形象,却是教世道阴暗所逼导致落草为寇。
故此,通过以上论述武松人物形象可以概述为见义勇为敢作敢当疾恶如仇和光明磊落。
武松的性格特点1、宽仁好义。
武松浑身散发着一股凛凛浩荡的刚正之气,“平生只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
他同情弱小,对他们仁义有爱。
2、机智、精明。
武松不仅神勇,而且处事谨慎、周全、善于思考问题,在他身上还体现出“智”的一面。
其中以武松为其兄报仇杀死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一段最为典型。
3、反抗精神。
武松在《水浒传》中是第一个主张接受招安也是第一个反对接受招安的人,说明他在残酷的现实中,在认清了封建势力恶嘴脸后,思想有了巨大的飞跃。
4、不辨是非、感情用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尤其是表现在武松身上更加明显。
当武松以个人恩怨为认识事物和为人处事的出发点时,往往造成错误和灾难。
水浒传武松性格特点

水浒传武松性格特点《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点《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武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点。
他是一个勇猛无畏、机智聪明、忠诚正直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特点既凸显了他的英雄本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在故事中的发展和命运。
首先,武松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勇猛无畏。
在小说中,武松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与老虎的搏斗。
当时,武松单手持刀,毫不畏惧地冲向老虎,最终使其一刀致死。
这个情节不仅突出了武松强大的力量和技艺,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勇气和勇猛无畏的性格特点。
其次,武松的智谋和机智聪明也是他性格的重要体现。
在与梁山好汉智斗的过程中,武松经常能运用一些巧妙的策略来取得胜利。
例如,在他与宋江之间的争斗中,他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隐藏在妓女的背后,成功地将宋江击败。
武松智谋的体现不仅展示了他在战斗中的灵活性和机智聪明,也加深了读者对他人品和能力的认同。
另外,武松的性格特点还包括忠诚正直。
在小说中,武松对于家人和朋友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
尤其是对于兄弟杨志被杀的事件,武松立即追寻凶手并达到了报仇雪恨的目的。
他所展现出的正直和执着的品质也使得他深受其他好汉的敬佩。
武松的这种忠诚正直的性格特点不仅展现了他的家族责任感和义气,也呼应了《水浒传》这部作品所渲染的江湖义气的主题。
然而,武松的性格特点也有一些局限性。
他的脾气比较暴躁,喜欢凭借武力去解决问题,缺少一些耐心和思考的能力。
这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
例如,在他的母亲再婚的事情上,他过于冲动、不顾他人劝说,导致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虽然这也暴露了他的直率和率直,但也凸显了他性格中的一些缺陷。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武松具有勇猛无畏、机智聪明和忠诚正直的性格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他成为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他所展现的荡气回肠的旅程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然而,他的性格特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缺点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
武松人物分析

武松人物分析武松分析1.武松生平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自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
武松从小习武且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
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
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
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2.《水浒传》中的刻画分析在《水浒传》中,人物一出场的描写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
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
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
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然而,景阳冈打虎让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
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3.武松人物小评对武松来说,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头。
武松不是混人,但是功名心很强,善于为自己打小算盘。
在阳谷知县抬举他时,脑袋转得快,武松那一瞬间想:当初宋江不也是在县里吗。
都头也威风十足,个人事务有士兵服侍。
官场最锻炼人,武松和知县关系很好。
为哥哥报仇一事的处理,看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筹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
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时候道德对其的约束力还很紧。
《水浒传》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分析
武松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
形象在小说中展现出了许多特点和价值观,使他成为一个令人难忘
的角色。
首先,武松是一个勇猛无比的战士。
他体格健壮,力大无比,
对战斗充满热情和勇气。
他在多次战斗中展现了他的英勇,尤其是
在与虎的搏斗中,以一己之力成功击杀了猛虎。
这种勇猛无畏的精
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武松是一个正直坚定的人。
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不容
忍任何不公平和丑恶的行为。
当他得知自己的嫂子李氏是为了谋害
自己的哥哥而勾结了西门庆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为哥哥报仇。
这种坚定的正义感使他在人们心中成为一个公正和勇敢的英雄形象。
此外,武松也有着一定的情感和人情味。
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
潘金莲,对她无比忠诚和宠爱。
然而,在他向潘金莲表白爱意后,
却遭到了拒绝。
尽管如此,他仍然为了家庭和义务而坚持对潘金莲
的忠诚。
这展现了他坚定的情感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综上所述,武松是一个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他的勇猛、正直和情感使他成为《水浒传》中备受赞赏和喜爱的角色。
(字数:2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松分析1.武松生平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自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
武松从小习武且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
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
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
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2.《水浒传》中的刻画分析在《水浒传》中,人物一出场的描写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
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
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
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然而,景阳冈打虎让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
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3.武松人物小评对武松来说,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头。
武松不是混人,但是功名心很强,善于为自己打小算盘。
在阳谷知县抬举他时,脑袋转得快,武松那一瞬间想:当初宋江不也是在县里吗。
都头也威风十足,个人事务有士兵服侍。
官场最锻炼人,武松和知县关系很好。
为哥哥报仇一事的处理,看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筹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
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时候道德对其的约束力还很紧。
机警而细致,就是武松与李逵相比的可塑之处。
可惜,后路是没有的,后面的武松就急转直下了。
离开了官场,直至上梁山,他成为一个纯粹的绿林好汉。
但都头生活影响他一生,梁山的武松不再有故事了,因为他能力有限,在首领的安排下,他循规蹈矩,上阵刺杀。
就是在宋江坚持让位卢俊义时,武松站出来说话,一方面是“见吴用以目示人”,另一方面也是对宋江过于信任所至,而非骁勇之态。
《水浒传》结束时,对武松有这样的交代: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
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
”武松这样的选择,与梁山的丧失、众兄弟兵损将折的结局在其心中造成的悲凉很有关联。
4.武松性格分析在《水浒传》中,武松被塑造成“义”与“烈”的化身。
藩金莲,是武大郎的妻子,武松的嫂嫂,他见武松相貌堂堂,又有一身的好功夫,颇具男子气概,曾处处向武松献暧昧的动作,而武松毫不为之所动,并告诫嫂嫂几番。
此处,也说明了武松对武大郎的“义”。
4.1冷静睿智后来,番金莲耐不住寂寞,经邻居王婆的戳和,与暴发户西门庆勾搭成奸。
武大郎捉奸在场,遭藩西二人陷害。
武松出身行伍,他知要治藩西二人的罪,必须找出证据,他取来武大郎的骨殖,交与县官,以此证明武大郎是在哦人暗算而死的。
无奈县官早已被西门庆卖通。
这状虽未告成功,但也显露出武松并非鲁莽之辈,而是可以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倘若打官司这道路走得通,武松既可以实现为哥哥报仇雪恨的愿望,又不会妨碍自己的仕途。
就在手刃番金莲、斗杀西门庆之时,武松也没有草率行事,在之前武松传来街坊四邻饮宴问话,席间逼出王婆口供,并将之记录在案。
这说明武松为杀藩西二人找出更多的正当理由,也是为了减轻因杀藩西二人而犯下的罪。
4.2嫉恶如仇藩金莲虽然毒死了武大郎,但无论如何,饭也只能算是一个弱女子,少有姿色,而武松毫不为之所动,尽管藩苦苦哀求。
武松一刀下去,结果了她的性命。
作者通过对武松斩杀藩西二人的血腥场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突出了武松有仇必报,嫉恶如仇的形象。
4.3恩怨分明刺配孟州后,武松由于得到施恩的庇佑,不但免去了一百杀威棒,每天还遭到很好的待遇,大鱼大肉,不在话下。
而武松并没有沉浸在这无来由的待遇中,而要决心弄了一二三来,要不然绝食,最后迫于无奈,施恩不得不露面,道明了原委,这表现了武松恩怨分明的形象。
4.4行侠仗义得知蒋门神欺行霸市,侵占施恩的快活林,武松愤愤不平,决定为施恩出这口恶气。
在快活林酒店,武松故意刁难店小二和蒋门神的妻子。
为的是激起蒋门神的怒,好来与蒋打拼。
自然蒋门神不是武松的对手,结果蒋门神快成了蒋门鬼,蒋被武松打的落花流水,满口求饶。
4.5有仇必报敢作敢当:蒋门神实为张团练的手下,见其下人被打,自然不会甘休,不管怎样要出此恶气,张于是设计将武松骗到自己的府下当差。
先假仁假义地厚待于他,让武松消除了疑心,后借失物一事栽脏与武松,令武松身陷囹圄。
后来武松得知张团练意欲将自己斩草除根,遂杀心大起,大闹飞云浦后,武松径直奔向张家,将张团练家不论男女老幼,尽皆杀死。
事做完后,没有直接逃走,又在白布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凭此一处,便可看出武松是一个敢作敢当,有仇必报的男子汉。
5.名人论武松5.1金圣叹论武松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5.2张恨水论武松有超人之志,无过人之才,有过人之才,无惊人之事,皆不足以有成,何以言之?无其才则不足以展其志,无其事又不足以应其才用之也。
若武松者则于此三点,庶几无遗憾矣。
真能读武松传者,决不止惊其事,也决不止惊其才,只觉是一片血诚,一片天真,一片大义。
惟其如此,则不知人间有猛虎,不知人间有劲敌,不知人间有奸夫**,不知人间有杀人无血之权势。
义所当为,即赴汤蹈火,有所不辞,义所不当为,虽珠光宝气,避之若浼。
天下有此等人,不仅在家能为孝子,在国能为良民,使读书必为真儒,使学佛必为高僧,使做官必为纯吏。
嗟夫,奈之何,世不容此人,而驱得于水泊为盗也?故我之于武松,始则爱之,继则敬之,终则昂首问天,浩然长叹以惜之。
我非英雄,然惜英雄谁不如我耶?好客如柴进,无间然矣,然犹不免暂屈之于廊下。
只有宋江灯下看见这表人物,心下欢喜,只有宋江曰:“结识得这般兄弟也不枉了。
”然举世滔滔,又乌怪武二之终为盗于宋江之部下也。
恨水掷笔惘然曰:“我欲哭矣!”6.历史上的武松曾有研究者认为,《水浒传》中武松的蓝本取材自元末张士诚起义的部将卞元亨。
武松景阳岗打虎的故事即是来自于卞元亨打虎的事迹。
《水浒传》之后一些作品说武松的师傅是周侗。
但相信以上需加上《临安县志》、《浙江通志》等史籍记载的武松历史为原型。
清河县武松打虎雕像《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上述史籍中,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
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
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
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
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
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
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
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
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
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7.武松的民间影响7.1民间传说中的武松在清河民间有很多关于武松美丽动人、英勇悲壮的故事和传说,世代流传不衰。
传说武松自幼家贫如洗,酷爱拳棒,早年赴少林寺学艺,回乡后做了很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好事,如“武二郎刀劈三狼”、“武松捉老鳖”、“武松大闹东岳庙”、“武松醉打贾武举”、“武二郎巧遇女铁拳”、“武松招亲”等等。
在民间传说中,武松一直被认为体现了中国人心目中英雄“快意恩仇”的形象。
但是,近代也有人,特别是女权主义者认为,武松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行为,以及其对妇女生命的藐视,并不值得提倡。
7.2武松传说摘录武松出生于孔宋庄村一个贫苦农家,他自幼喜的是爬墙上树,窜房越脊,爱的是使枪用刀,舞棍弄棒,岁数不大,便练就一身好武艺。
因他平日不爱说话,更不爱在众人面前显露本事,大家以为他还是个孩子,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大能耐。
当时,清河县城内外吃水难,挖的井倒不少,但水又苦又涩。
孔宋庄离县城不太远,井水大多苦不堪食,只有一口井是甜水,坐落在村中一户豪强门外,村民每天都来这里担水做饭,多年如此,习以为常,倒也相安无事。
有一年,豪强忽然异想天开,想霸水井为己有,让众村民出钱买水吃。
他在井口安上了铁盖,锁上一把铁锁,派两名家丁看守,谁想担水先交银两,不交银两不开锁。
众人见状,虽心里生气,却敢怒不敢言。
这天早晨,豪强的家丁到井台担水,见铁盖被扯掉,胡乱扔在一边,三个千斤重的石磙成三角形支在井口上,吓得一路飞跑,禀报豪强得知。
豪强闻讯,火速到井台观看周详,但见三个石磙支得很险,都向当中歪着身子,哪个也动不得,只要动一个,则其它两个会滚落井中,无法捞取出来。
让它们在井上支着,自家也无法吃水。
豪强急得抓耳挠腮,围着石磙转了几圈,见上面还贴着一张纸帖,上写:强霸水井,丧尽天良;天神共怒,石压上方;谢神请罪,祷告上苍;允众食水,可请二郎。
豪强读了纸帖,吓得三魂出窍,六魄离体。
于是速办三牲祭品,供于井台,焚香烧纸,率全家叩头不止,但又不知道二郎是谁,该去哪里请,后来在家丁的提醒下,才想起武松人称武二郎,万般无奈,只好赶到武松家中,赔礼认错,许诺让乡民随意取水。
武松这才来到井边,伸起右脚,放在一石磙上;探出双手,分别放在另两个石磙上,暗中一用力,右脚一蹬,双手轻分,一声“开”字出口,三个石磙滚下井台三丈多远,只看得豪强打手张口咂舌,心惊胆战。
从此,村民们又吃上了甜水。
因为水井风波,豪强丢尽了颜面,他并不甘心。
这年秋天,又半夜带着家丁,去偷割穷人们的庄稼,武松闻讯,大为恼火,赶到田间,本想教训豪强一番,却不慎失手将他打死,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一把火烧了豪强的房屋,逃离家乡,去了嵩山少林寺学艺。
从此,村民们又平平安安耕种起了土地。
武松从少林寺学艺归来后,在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同时,还广收门徒,使他的拳棒技艺得以流传。
迄今,清河县民间武术多属少林一派,有“武松醉拳”、“武松铐拳”、“武松金刚拳”、“武松三十六棍”等等,近代宋家、武家等武术门派,亦尊奉少林武松为先师,足见武松的拳棒功夫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