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

合集下载

中学生名著阅读《水浒传》武松人物及主线故事整理汇总

中学生名著阅读《水浒传》武松人物及主线故事整理汇总

《水浒传》主要人物武松及主要事迹整理一、武松绰号:行者,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步军第二名头领。

二、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不足:好勇斗狠,使性逞强,手段残忍,思想狭隘,滥杀无辜)三、人物出身:江湖上都称他武二郎,是山东清河县人氏。

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

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

这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

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诨名“三寸丁谷树皮”。

四、重要事迹1.结拜宋江武松因先前在家乡打死一个人,怕吃官司,远离家乡,投奔沧州,躲在柴进府中避祸,一住就是一年有余时间。

武松离家两年,时刻挂念胞兄。

宋江因在家杀死阎婆惜,出逃前往柴进府,在柴进府遇见了武松,那时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愤怒要打宋江,柴进道出宋江姓名后,武松大惊,纳头便拜。

第二天,武松说得知当时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没有死去。

就辞别柴进、宋江,赶奔清河县寻兄。

宋江不舍,与武松结义为兄弟。

2.景阳冈打虎,遇兄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

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

知县爱其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

后巧遇兄长武大郎,原来武大娶妻潘金莲,多有浪荡子弟来家骚扰,因此迁到此。

3.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武松公干回来,追出了真情,向官衙告状。

可是县官受了西门庆贿赂,反打了他40大板。

武松义愤填膺,赶至狮子楼将西门庆杀死,回家又杀了潘金莲,报了兄仇。

杀人后,武松到阳谷县县衙自首,由于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东平府审判,东平府府尹陈文昭怜惜武松是个有义的汉子,便把案卷改得轻了,判了个刺配孟州,便了。

4. 十字坡遇张青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过十字坡酒店,识破了母夜叉孙二娘的蒙汗药酒,并与其大打出手。

武松人物形象分析武松性格特点

武松人物形象分析武松性格特点

武松人物形象分析武松性格特点《水浒传》武松的性格特点是:率直,坦诚,敢作敢当,有勇有谋,疾恶如仇,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但是有点好面子!总之,武松绝对是个血性男儿,还是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水浒传》武松人物形象作为《水浒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之一,武松以景阳冈上打虎名噪一时,即为当地百姓除了大虫,也彰显自己力量与见义勇为之形象,使得他成为了阳谷县的都头。

在斗杀西门庆中,他疾恶如仇。

经郓哥道出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设计害死自己的兄长武大为证,武松本借以法律讨回公道。

他没有料想贪官对其告状不准,以至于他在亡兄头七之日,计杀潘金莲与王婆,更是大闹狮子楼杀西门庆,而后他投案自首。

我们足可见武松是条血性汉子,疾恶如仇,敢作敢当之人物形象。

最后是关于武松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留书姓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足可见武松光明磊落之形象,却是教世道阴暗所逼导致落草为寇。

故此,通过以上论述武松人物形象可以概述为见义勇为敢作敢当疾恶如仇和光明磊落。

武松的性格特点1、宽仁好义。

武松浑身散发着一股凛凛浩荡的刚正之气,“平生只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

他同情弱小,对他们仁义有爱。

2、机智、精明。

武松不仅神勇,而且处事谨慎、周全、善于思考问题,在他身上还体现出“智”的一面。

其中以武松为其兄报仇杀死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一段最为典型。

3、反抗精神。

武松在《水浒传》中是第一个主张接受招安也是第一个反对接受招安的人,说明他在残酷的现实中,在认清了封建势力恶嘴脸后,思想有了巨大的飞跃。

4、不辨是非、感情用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尤其是表现在武松身上更加明显。

当武松以个人恩怨为认识事物和为人处事的出发点时,往往造成错误和灾难。

武松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

武松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

武松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武松,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令人难忘。

武松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身体强壮,勇猛无比,被誉为“行者武松”。

他的主要事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与虎搏斗、杀岳家军和斩杀蒋门神。

武松与虎搏斗的事迹是他最为人称道的英勇行为之一。

故事中,武松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只凶猛的大老虎,他毫不畏惧地与虎展开搏斗。

他运用自己的武艺和力量,最终成功地将老虎打死。

这个故事表现了武松的勇敢和无畏精神,也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英雄气概。

杀岳家军是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另一大事迹。

岳家军是梁山泊的敌对势力,他们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嚣张跋扈。

武松在得知岳家军欺压百姓的事情后,义愤填膺,决定为民除害。

他带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汉,成功地潜入岳家军的营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武松和他的伙伴们杀死了许多岳家军的成员,为百姓报了仇。

这个事迹展示了武松的正义之心和对于欺压行为的坚决态度。

斩杀蒋门神是武松在《水浒传》中的又一壮举。

蒋门神是一个专门欺负百姓的恶霸,他残暴无道,欺压百姓。

武松得知蒋门神的恶行后,决定为民除害。

他在蒋门神的酒楼上找到了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经过一番激战,武松最终将蒋门神斩杀,为百姓除了一个大害。

这个故事再次展示了武松的侠义精神和对于不义行为的坚决抵制。

武松的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不畏强权,勇往直前,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为百姓伸张正义。

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个顽强勇敢,正直坚定的英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

总的来说,武松的主要事迹和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他与虎搏斗、杀岳家军和斩杀蒋门神的英勇事迹令人称道,展示了他的英雄气概和正义之心。

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勇敢无畏,正直坚定的英雄形象,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武松人物分析

武松人物分析

武松人物分析武松分析1.武松生平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自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

武松从小习武且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

一次醉酒后,在阳谷县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

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进行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

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

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一说金兵入侵时战死)。

2.《水浒传》中的刻画分析在《水浒传》中,人物一出场的描写并不光彩,一幅落魄的形象,他是因打架斗殴而躲避于柴进府上的。

但在府中又因性情暴烈而不受欢迎,即使如柴进那样广纳天下豪杰的仗义之人也开始对武松怠慢起来。

这从武松在柴进府上后期的待遇可见一斑。

此时很难从武松身上看到豪侠之气的。

然而,景阳冈打虎让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立时光彩起来,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

而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将前文武松外形描写所作的铺垫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其间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的英雄气概。

3.武松人物小评对武松来说,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头。

武松不是混人,但是功名心很强,善于为自己打小算盘。

在阳谷知县抬举他时,脑袋转得快,武松那一瞬间想:当初宋江不也是在县里吗。

都头也威风十足,个人事务有士兵服侍。

官场最锻炼人,武松和知县关系很好。

为哥哥报仇一事的处理,看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筹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

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也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时候道德对其的约束力还很紧。

《水浒传》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武松的人物形象分析
武松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
形象在小说中展现出了许多特点和价值观,使他成为一个令人难忘
的角色。

首先,武松是一个勇猛无比的战士。

他体格健壮,力大无比,
对战斗充满热情和勇气。

他在多次战斗中展现了他的英勇,尤其是
在与虎的搏斗中,以一己之力成功击杀了猛虎。

这种勇猛无畏的精
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武松是一个正直坚定的人。

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不容
忍任何不公平和丑恶的行为。

当他得知自己的嫂子李氏是为了谋害
自己的哥哥而勾结了西门庆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为哥哥报仇。

这种坚定的正义感使他在人们心中成为一个公正和勇敢的英雄形象。

此外,武松也有着一定的情感和人情味。

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
潘金莲,对她无比忠诚和宠爱。

然而,在他向潘金莲表白爱意后,
却遭到了拒绝。

尽管如此,他仍然为了家庭和义务而坚持对潘金莲
的忠诚。

这展现了他坚定的情感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综上所述,武松是一个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他的勇猛、正直和情感使他成为《水浒传》中备受赞赏和喜爱的角色。

(字数:217)。

水浒传智勇双全的武松

水浒传智勇双全的武松

水浒传智勇双全的武松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有一位英勇无敌的英雄人物,他就是武松。

武松以其智勇双全的特点闻名于世,他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人心目中的英雄典范。

本文将从武松的智勇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智慧展现武松在智慧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天分。

不仅在与敌人搏斗时机智过人,还在解决问题时始终保持冷静思考,不失分寸。

首先,武松在与敌人的交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机智。

比如,当他与西门庆斗殴时,西门庆狡猾地藏身在房檐之下,企图偷袭武松。

然而,聪明的武松立刻察觉到了西门庆的意图,他借助周围墙角的阴影,在西门庆举起刀的瞬间,巧妙地闪避开来,并一击将其制服。

这个情节充分展示了武松的智慧和反应速度。

此外,在接受梁山泊的考验时,面对有缺口的无名山,武松想到利用篮子刺破腿踝,使自己有了登山的机会,最终成功通过考验。

这一点可以看出武松机智灵活、富有创造力。

其次,武松的智慧也表现在他处理问题时的冷静与理智。

在水浒梁山泊中,他看到方腊的饼店经营失败,便策划了一场假抢劫,让方腊在警察面前出了卖方腊的隐私事情,从而使方腊失去地位并被捕。

这个案例展示了武松在处理问题时的理性思维,他能够正确地分析形势,做出明智的决策。

不仅如此,在与招宣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武松通过仔细观察招宣的举动,从中寻找到了破解之道,最终赢得了比试。

这个情节充分彰显了武松的智慧和智商。

二、勇猛无敌除了智慧,武松的勇猛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亮点。

他以强横的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首先,在与董平、张顺等人的战斗中,武松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武艺和卓越的战术,多次取得了胜利。

他的敌人就像纸老虎,被他轻松击败。

此外,武松还在长坂坡与宋江联盟抗金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面对强大而残忍的金兵,武松带领众将士勇猛作战,最终成功地抵御住了金兵的进攻,保卫了中原大地。

其次,在与虎的搏斗中,武松更是大显身手。

他赤着脚,挺着腰杆,一副气势凌人的模样,毫不畏惧地与猛虎搏斗。

武松的拳脚功夫不但了得,而且与猛虎的搏斗技巧精湛,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将猛虎斩于马下。

水浒传之武松性格特点

水浒传之武松性格特点

水浒传之武松性格特点在《水浒传》这部经典文学作品中,武松是一位备受赞誉的英雄人物。

他的性格特点突出,个性鲜明,对于整个故事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武松的性格特点,揭示他的勇敢、聪明和机智。

1. 勇敢无畏武松的勇敢是他最引人注意的特点之一。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无畏的精神和执着的追求。

无论是面对凶狠的虎豹,还是与祝家庄的恶势力进行斗争,武松总是毫不犹豫地迎难而上。

他敢于挑战强敌,即使面对失利和挫折,也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去迎接困难和挑战,在生活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2. 聪明机智除了勇敢无畏,武松还展现出了他的聪明和机智。

他善于分析问题,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在与祝家庄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武松运用智慧,找出对方的弱点,从而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他的聪明和机智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战略家,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种聪明机智的特点鼓舞着我们,在生活中善于思考、善于解决问题。

3. 乐观坚强除了勇敢和聪明,武松还展现了乐观坚强的性格特点。

无论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还是在面临压力的时候,武松总能保持乐观和坚强。

他能从困境中寻找到希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他不轻易放弃,不被挫折击倒,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这种乐观坚强的性格特点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具有更大的韧性和抵抗能力。

总的来说,武松的性格特点包括勇敢无畏、聪明机智和乐观坚强。

他的形象在《水浒传》中熠熠生辉,成为了全书中最耀眼的人物之一。

他的性格特点不仅是一种塑造的技巧,更是对于人性的深入挖掘和揭示。

通过武松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勇敢、聪明和乐观坚强等品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剖析《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征

剖析《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征

剖析《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征《水浒传》是中国一部非常重要的小说,这一部小说塑造了非常多人格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都各自有独特的性格特点。

在《水浒传》这一部小说里面,刻画的各种传奇的英雄人物都有各自非凡的才能,但是其命运却充满了崎岖与坎坷,所以他们的性格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文学家分析的重点。

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对《水浒传》这一部小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水浒传》当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各自的特点。

在《水浒传》这一部小说里面,武松这一个人物是有深刻的性格特征,特别是看过《水浒传》的读者,都对武松这个人物的形象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

武松这个人物在与《水浒传》当中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人物,他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在腐朽的宋朝廷当中却没有办法容纳下他,在世俗伦理和江湖道义之间,武松选择在梁山落草为寇。

一、武松主要性格特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在《水浒传》这一部小说里面塑造不同的人物,大部分都是采取矛盾冲突的方式进行塑造,武松就是这一部小说里面极为典型的一个矛盾形象。

武松是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共同冲突的典型人物,一方面他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曾经寄托自己的理想在朝廷之中,但是却发现自己与世俗伦理之间的冲突,特别是自己对于江湖道义的渴望与朝廷腐朽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武松选择落草为寇。

武松是充满力量与勇气的化身,在小说里面他曾经一个人打死了老虎,打虎英雄这种人物形象本身就非常容易得到读者的心。

在景阳冈上打虎是武松这个人物形象最为典型的事迹,小说里很多人都奉劝武松喝完酒之后不要上山,但是武松凭借着酒力和勇气,还是选择了到山上冒险。

从这一个部分可以看出,《水浒传》当中对于武松形象的塑造,主要还是通过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来表现,武松不受到世俗的各种问题的困扰,还是毅然上山,这就强烈地表现了武松人物形象当中的理想化特点。

不过在武松上景阳冈的时候,却并没有完全把武松的人物形象绝对理想化,当武松攀登景阳冈中间时候,武松看到了官府的告示,内心世界也曾经出现了矛盾,也想着重新下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
一、外貌描写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

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píxiū)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浑身上下有千百万斤神力。

二、主要情节
1、井阳冈打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梁山好汉武松在回清河县探望哥哥的途中,在阳谷县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出去一大害,被称为打虎英雄,被知县推举为步兵都头。

2、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3、醉打蒋门神【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

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4、大闹飞云浦【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
武松在孟州因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

在荒僻之地飞云浦因公人受师傅蒋门神指示要害武松,武松立于桥头假意观望,两名提刀的公人刚要从背后下手,却被武松一脚一个踢入河中。

另两个公人扭头就跑,武松扭断木枷,冲过去将二人擒住。

原来,这几个人就是蒋门神的手下,此次武松受诬,完全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

武松闻言大怒,将四人斩杀后,折回孟州,血溅鸳鸯楼.
5、血溅鸳鸯楼【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武松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就给引荐到张都监处。

张公给武松敬爱有加,武松誓愿报效其。

一天夜里武松听闻张家有贼人,便前去拿贼,不想是套。

反给诬陷成贼,受到二次流放。

途经飞云浦,遭人暗算,均不敌武松,反给问出是蒋门神等的奸计。

遂武松杀回张都监家,直杀到后花园鸳鸯楼,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杀完,逃出城去,投奔张青。

6、除恶蜈蚣岭【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武松离开了那十字坡后,到了蜈蚣岭,见着一座坟庵有道人勾搭妇人。

他见不得要杀那道人。

他敲门不成又用石子打,有道童走出来喝他,武松杀了道童。

道人大怒,跳出来与他缠斗。

两个斗了十数合,那道人被武松卖个破绽,让道人砍来;却被武松一戒刀砍了头。

武松让庵里的妇人出来,问她个缘故。

原来那妇人竟是被掳来的,妇人为谢他,请吃了些肉酒。

武松毁了尸,就走了。

三、性格形象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和杀死王婆后去了官府自首)、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

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

一身虎胆,武艺高超,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