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
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

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94 (5 电缆敷设) GB50217-94 (5 电缆敷设)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 便于敷设、维护。
(4) 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批准:审批:审核:编制:设备管理部电气专业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1、电缆敷设的标准1.1敷设电缆要选择最近的距离,并要考虑到总体规划,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
引出方向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相互间距离一致,并避免交叉压叠,达到整齐美观。
1.2选择直埋电缆路径时,要尽量考虑到不穿越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杂质(如酸、碱、粪堆、炉渣等)的土质,在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永久性的防护措施。
1.3要尽量减少和其它建筑设施的交叉,跨越和接近(特别是热力管道和火车轨道),必要时应保持规定的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
1.4应选择不受机械震动和不受到外力破坏较为平坦的路径。
1.5直埋电缆深度为700~1000毫米(指地表面对电缆本体表面)。
电缆的上、下均应铺有100毫米的保护砂层或软土。
砂层或软土上要加盖水泥保护板,保护宽度应延出电缆两侧各50毫米,在保护板上应回填500毫米以下的好土,余者任意填满,要求夯实。
1.6敷设电缆应略有弯曲,使电缆比沟长出0.5%~1.0%为宜。
在中间接头及终端部位除留有足够的做头用缆外,还应留有2000~3000毫米的余缆,以备做头用。
1.7电缆应进行水平敷设,要减少高差,高差不应超过电缆敷设规定值,否则应采取措施或采取用特殊结构的电缆。
1.8在敷设和做头时,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
1.9直埋电缆相互交叉和平行时应符合下表规定,当不能保持规定距离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1.10穿过墙壁的电缆和穿越公路、铁路和街道的电缆,应敷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其管长要伸出排水沟500毫米,在街道要伸出车行道,管的内径不得小于100毫米,管口应是喇叭型。
并要严加密封。
1.11电缆沿沟架,建筑物垂直地面敷设时,地面上的2000毫米和地面100毫米的一段应加装保护管或保护角铁,且固定要牢固,电缆水平敷设时,应每隔700毫米,垂直敷设时每隔1500毫米的距离要加以固定。
三相单芯电缆敷设要求

三相单芯电缆敷设要求一、敷设目标:二、敷设前准备工作:在进行三相单芯电缆敷设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1.制定详细的敷设施工方案,包括敷设线路的长度、敷设方式、敷设材料等。
2.完善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所需材料的供应充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预先进行材料的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要求。
4.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标明敷设线路和相关设备的位置。
5.将敷设线路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测量,确保位置准确。
三、敷设材料要求:1.电缆:三相单芯电缆应选用优质的绝缘材料,如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等,以确保电缆的绝缘性能良好,防止电缆发生漏电、击穿等故障。
2.防护层:电缆的外层应采用耐磨、耐压的材料,以保护电缆的绝缘层和导体。
3.敷设管道:三相单芯电缆应采用符合要求的敷设管道,如钢管、塑料管道等,以保护电缆并便于维护。
管道应满足电缆的敷设要求和弯曲半径要求。
4.敷设配件:敷设电缆需要用到各种配件,如接头、终端、吊运用具等,这些配件应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品质,以确保电缆的连接可靠。
四、敷设施工要求:1.确定敷设线路的具体位置和方向,确保线路的合理布置和电缆的安全可靠敷设。
2.进行敷设管道的施工,包括管道的开孔、布线、焊接等。
管道的连接要牢固,不得有松动、渗漏等情况。
3.进行电缆敷设,应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和敷设张力,不得使电缆发生损坏,并确保电缆的绝缘层完好。
4.进行配件的安装和接线,应选择适合的接线方式和规格,接线要牢固可靠,避免线头松动、氧化等问题。
5.在完成敷设工作后,对敷设线路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和连接可靠。
五、安全和环保要求:1.敷设电缆时,要遵守电缆敷设的相关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在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杜绝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和废水。
六、验收和维护要求:1.完成敷设工作后,应进行验收,包括对电缆敷设工程的验收、电缆的质量验收和相关设备的验收。
电缆敷设的要求规范(最全,绝对实用标准!)

5 电缆敷设5.1 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缆敷设规范(最全,绝对标准!)(20190415022435)

5 电缆敷设5.1一般规定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 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 35kV 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 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 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

单芯电缆敷设施工规范1、电动力得影响为了预防由于短路而产生得电动力得作用,单芯电缆必须用足够强度得支撑件牢固得固定,使其能承受与预期得短路电流相应得电动力。
2、高压交流单芯电缆得特殊预防措施高压交流线路尽量采用多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大得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2、1电缆应就是无铠装得或就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得、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2、2在同一回路中得所有导线应安置在同一管子、导线管或线槽内,或者用线夹将所有相得导线安装固定在一起,除非它们就是非磁性材料制成得。
2.3在安装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回路、三相回路或三相与中性线回路时,电缆应尽可能相互接触。
在所有情况下两根相邻电缆得外护层之间得距离应不大于一根电缆得直径。
2。
4当通以额定电流大于250A得单芯电缆必须靠近钢质货舱壁安装时,电缆与舱臂之间得间隙应至少为50mm。
属于同一交流回路得电缆敷设成三叶形得除外。
2。
5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组得单芯电缆间,在电缆穿过钢板时,同一回路得所有导线都应一起穿过钢板或填料函,这样在电缆之间就不存在磁性材料,而且在电缆与磁性材料之间得间隙应不小于75mm。
属于同一交流回路得电缆敷设成三叶形得除外。
2.6为使导体截面等于或大于185mm2得单芯电缆所组成得相当长度得三相回路得阻抗大约相等,应在间隙不超过15m处各相换位一次、或者,电缆可呈三叶形敷设、当电缆敷设长度小于30m时,则可不必采取上述措施。
2、7在线路中每一相内包括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得路径与相等得截面。
而且属于同一相得电缆应尽量同其她相得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得分配不均匀。
例如,本次工程中,每相中有两根500mm2单芯高压电缆,其正确得排列次序就是:单层或两层而不就是单层3电缆得支持与固定3.1一般规定ﻫ3、1、1 电缆明敷时,应沿全长采用电缆支架、桥架、挂钩或吊绳等支持与固定。
高压单芯电缆敷设固定方法

高压单芯电缆敷设固定方法一、电缆选择与排列在敷设高压单芯电缆之前,需要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规格和型号的电缆。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电缆的截面、长度、绝缘材料、护套类型等因素。
此外,还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电缆的排列方式,以确保电缆的稳定运行。
二、固定支架安装为确保电缆敷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固定支架。
固定支架的材料和规格应根据电缆的重量、直径和现场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
安装时,应确保支架牢固,位置合理,以便于电缆的敷设和固定。
三、电缆敷设在敷设高压单芯电缆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如滑轮、牵引机等。
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电缆的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和重叠。
同时,还需注意保护电缆的绝缘层,避免损坏或刮擦。
对于有弯曲要求的部位,需按照规定的弯曲半径进行敷设,以防止电缆受到过大的应力。
四、弯曲半径控制在敷设高压单芯电缆时,应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以防止因弯曲过度而导致绝缘层受到损坏。
通常情况下,高压单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直径的6-10倍。
在特殊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电缆头制作与安装电缆头的制作与安装是敷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制作电缆头时,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并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制作。
在安装时,应确保电缆头紧固、密封良好,并保持一定的绝缘电阻值。
此外,还需注意防止杂物进入电缆头内部。
六、接地处理对于高压单芯电缆,接地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敷设过程中,应将电缆的外护套与支架等金属部件进行可靠接地,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和材料。
七、测试与验收在敷设完成后,应对高压单芯电缆进行测试与验收。
测试内容包括绝缘电阻、耐压试验等,以确保电缆的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在验收时,还应检查电缆的排列、固定、弯曲半径等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八、维护与检修为保证高压单芯电缆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修。
维护内容包括检查电缆的外观、清洁度、固定情况等;检修内容包括对损坏或老化的电缆进行更换或修复等。
电缆敷设标准规范要求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路线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摆布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 20 倍计算。
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罗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 35kV 以上高压电缆,或者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罗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者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罗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 35kV 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罗列于同一层支架上, 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罗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者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 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 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路线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芯电缆敷设施工规范
1.电动力的影响
为了预防由于短路而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单芯电缆必须用足够强度的支撑件牢固的固定,使其能承受与预期的短路电流相应的电动力。
2.高压交流单芯电缆的特殊预防措施
高压交流线路尽量采用多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2.1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
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2.2在同一回路中的所有导线应安置在同一管子、导线管或线槽内,或者用线夹将所有相的导线安装固定在一起,除非它们是非磁性材料制成的。
2.3在安装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回路、三相回路或三相和中性线回路时,电缆应尽可能相互接触。
在所有情况下两根相邻电缆的外护层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一根电缆的直径。
2.4当通以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单芯电缆必须靠近钢质货舱壁安装时,电缆与舱臂之间的间隙应至少为50mm。
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2.5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组的单芯电缆间,在电缆穿过钢板时,同一回路的所有导线都应一起穿过钢板或填料函,这样在电缆之间就不存在磁性材料,而且在电缆与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
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2.6为使导体截面等于或大于185mm2的单芯电缆所组成的相当长度的三相
回路的阻抗大约相等,应在间隙不超过15m 处各相换位一次。
或者,电缆可呈三叶形敷设。
当电缆敷设长度小于30m 时,则可不必采取上述措施。
2.7在线路中每一相内包括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
而且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均匀。
例如,本次工程中,每相中有两根500mm 2单芯高压电缆,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单层
或
或两层
而不是
单层
或
根据工程特殊性,采取三叶形双层布置,三相电缆采用塑料扎带定距离捆扎。
3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3.1 一般规定
3.1.1 电缆明敷时,应沿全长采用电缆支架、桥架、挂钩或吊绳等支持与固定。
最大跨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 应满足支架件的承载能力和无损电缆的外护层及其导体的要求。
3.1.1.2 应保证电缆配置整齐。
3.1.1.3 应适应工程条件下的布置要求。
3.1.2 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宜符合表3.1.2所列值。
表3.1.2 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
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
3.1.3 35kV及以下电缆明敷时,应设置适当固定的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 水平敷设,应设置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转弯处以及接头的两侧,且宜在直线段每隔不少于100m处。
3.1.3.2 垂直敷设,应设置在上、下端和中间适当数量位置处。
3.1.3.3 斜坡敷设,应遵照1、2款因地制宜。
3.1.3.4 当电缆间需保持一定间隙时,宜设置在每隔约10m处。
3.1.3.5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还应满足按短路电动力确定所需予以固定的间距。
3.1.4 35kV以上高压电缆明敷时,加设固定的部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1.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4.1 在终端、接头或转弯处紧邻部位的电缆上,应设置不少于1处的刚性固定。
3.1.
4.2 在垂直或斜坡的高位侧,宜设置不少于2处的刚性固定;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时,还宜使铠装钢丝能夹持住并承受电缆自重引起的拉力。
3.1.
4.3 电缆蛇形敷设的每一节距部位,宜采取挠性固定。
蛇形转换成直线敷设的过渡部位,宜采取刚性固定。
3.1.5 在35kV以上高压电缆的终端、接头与电缆连接部位,宜设置伸缩节。
伸缩节应大于电缆容许弯曲半径,并应满足金属护层的应变不超出容许值。
未设置伸缩节的接头两侧,应采取刚性固定或在适当长度内电缆实施蛇形敷设。
3.1.6 电缆蛇形敷设的参数选择,应保证电缆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轴向热应力,无损充油电缆的纸绝缘,不致对电缆金属套长期使用产生应变疲劳断裂。
且宜按允许拘束力条件确定。
3.1.7 35kV以上高压铅包电缆在水平或斜坡支架上的层次位置变化端、接头两端等受力部位,宜采用能适应方位变化且避免棱角的支持方式。
可在支架上设置支托件等。
3.1.8 固定电缆用的夹具、扎带、捆绳或支托件等部件,应具有表面平滑、便于安装、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适合使用环境的耐久性。
3.1.9 电缆固定用部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3.1.9.1 除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外,可采用经防腐处理的扁钢制夹具、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
强腐蚀环境,应采用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
3.1.9.2 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刚性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其他固定方式,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
3.1.9.3 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
3.2 单芯电力电缆敷设
3.2.1因磁滞损耗问题,单芯电缆一般没有铠装;且单芯电缆表皮发热现象
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长期的发热将导致:一绝缘的劣化、二载流量的降低、三接头故障。
因此要一定要考虑单芯电缆的散热问题,不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3.2.2如果要直埋,则需选择非磁性材料的铝带铠装;如果需要轴向保护,则要选择铜丝铠装;成本较高。
3.2.3单芯电缆不宜过多盘绕和交叉,以免发生涡流损耗。
3.2.4单芯电缆敷设时,尽可能的采用平行敷设法,以免无序交叉。
3.2.5建议不要将单芯电缆并联使用。
原因有三:一是不一定能增加载流量;二甚至可能出现一条电缆过载而另一条无电流现象;三是敷设不方便,较易出现混乱现象。
3.2.6 由于单芯电缆的外半导层切断处位置较高,在处理电缆与用电设备
搭接时,要注意电缆零电位的位置,以免发生高电位对低电位的放电事故。
3.2.7选择单芯电缆要注意变电站中电缆廊道的
出(入)口的散热问题。
3.3 单芯电力电缆的接地
3.3.1单芯电力电缆不允许多点直接接地。
3.3.2单点接地的电缆系统,一般是户内接地线直接接地、户外接地线甩开的办法运行。
不接地端地线可能会有较高的悬浮电位出现,易发生安全事故,故甩开的地线要有良好的绝缘。
接地一定要良好,地线焊接要牢靠。
3.3.3两端直接接地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过压保护器接地。
过压保护器的选择,则要根据所选用的电缆截面、长度等参数计算选择。
此接地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该电缆会损失较大的载流量,应当降级使用;二是
由于两端直接接地,则电缆的屏蔽层和大地会形成一个回路,从而形成一个很大的涡流循环,铜屏蔽层上会有较大的电流通过,如果存在接地不良、屏蔽层断裂氧化等问题,则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发热故障。
选择时应慎重。
4依据
4.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4.2单芯电力电缆敷设安装及其附件选型经验吴利民冶金动力2007-05
在《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15.1.1: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原因:1单芯电缆穿钢管,在电流运动时,电缆自身会产生磁场(电场),会使钢管变为铁芯,消耗电缆所载流的电能。
另外,交变的磁场本身,会阻碍电流的通过,严重时,会发热、起火,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
同一根钢管,串过同一回路的所有线芯,就不会发生上述现象。
因为,同一回路电流,来去矢量和为零,磁场(电场)互相抵消,也就是说,没有多余的电流去对钢管产生磁场。
2单根导线的周围存在交变磁场,磁场会和钢管发生电磁感应在钢管中产生涡流,导致钢管发热引起火灾,同一回路的电线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会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不会引起涡流发热3电缆通过电流时会在周围产生电磁场,这个磁场在铁质管道上会感应出涡流,造成管道发热,
管道同时作为等效铁心,会让电缆电路的感抗增大,从而增大线路损耗,使用电端电压跌落增加。
我们的供电系统是三相四线制,三根相线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接近零磁场,所以三根相线可以穿在一根铁管里,单独或者二根就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