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上《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民主的足音”“新型的民主”两目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通过近代以来的不断探索,总结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本质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从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安居乐业,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帮助学生认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了解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
2.【学情分析】从生活经验来看,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有参选班干部选举的经历或者为班级和学校提意见,但由于未成年,学生并没有参与民主生活的经历,缺少民主的直接经验。
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八年级宪法部分对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如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对民主进行认识,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建立和认同。
3.【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分析近代以来中国民主发展历程,了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曲折发展;通过分析重庆民主村社区的民主生动实践,明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意义和根本保证以及人民的形式和真谛,了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认同民主价值。
法治观念:通过分析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知道法治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努力成为民主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重庆民主村社区的民主生动实践,知道我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学会理性参与民主生活。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教学难点:我国民主发展历程;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新在哪里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外国专家盛赞中国民主!以人为本、高度包容!”导入中国式民主这一主题,聚焦中国式民主,结合近期时事“总书记去民主村社区考察”设置一个总议题:如何读懂中国式民主?下设两个子议题:子议题1:溯源—中国式民主如何来?子议题2:探因—中国式民主为何新?从时间维度追溯中国民主何来,从民主村的中国式民主生动实践解读中国式民主新在何处,使学生知道我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下一框题学会理性参与民主生活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说课稿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是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主与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撒在学生心中。
作为第二单元的起始一课,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学好本课内容,为理解民主价值、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做好准备,对学生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本课课标要求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知国情,爱我中华”部分,其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和根本政治制度。
依据以上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分析与整合,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能树立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3.教学重难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实现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指导。
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延伸和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学习也将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展到国家和社会。
从生活经验来看,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有参选班干部选举的经历或者为班级和学校提意见,但由于未成年,学生并没有参与民主生活的经历,缺少民主的直接经验。
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八年级宪法部分对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如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对民主进行认识,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建立和认同。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置为: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我会以学生的现有经验、现有知识和新的认知为出发点,采用渐进式的引导教学层层递进实现,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的获得与认知程度的提升。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民主政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重点内容】
3.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4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民主的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的特点) ③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 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民主的作用)
④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民主的真谛)
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④1949年新中国成立
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以争取
①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抗 给追求民主 和实现
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 进步、救亡 人民当
社会主 中国革命
义民主 的胜利就
真正确 是人民民
立 主的胜利
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 张人民权利。
①选举民主(选举人大代表、居委会村委 会成员)
②协商民主(多党合作的政党之间协商)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 独特优势】
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保障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6: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 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政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治 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道德与法治 九上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部编版

②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 愿望仍没有实现。
一、民主的足音 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1917年俄 1921年中国 1949年新中 1956年三 1978年改革
国十月革命 共产党成立
国成立 大改造完成 开放以来
现当代
给追求民 主进步、 救亡图存 的中国人 带来新的 希望
以争取和 实现人民 当家作主 为己任
中国革命 的胜利就 是人民民 主的胜利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你参与过民主生活感 受过民主的力量吗?
专制
Hale Waihona Puke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政得其民
民本思想
以百姓心为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①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是民本思想。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民主的发展进程
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 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 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 最强心声。
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探索阶段
资本主义民主 并不适合我国 的国情!
近代改良派:设立议院 维 新 派 :君主立宪制(效仿日本) 共 和 派 :民主共和制(效仿美国)
1民 法. 主 治是 是法 民治 主的 的基 保础障、体现
社会主义民主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一种新型的民主。
”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新兴民主新在哪?)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民主?
①从国情看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中国的国情与实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3.1《生活在新型国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3.1《生活在新型国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我国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制度的理解还相对肤浅。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我国制度的实际运作和特点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理解我国制度的本质和优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我国制度的实际运作和特点,以及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我国制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制度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制度的思考。
2.讲授新课:介绍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分析我国制度的实际运作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制度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理解制度。
4.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参与决策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对我国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课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共24张PPT)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课堂小结
生 国 家 活 在 民
主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1、什么是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
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P32:探究与分享
结合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 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 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保障人民 当家做主的权利。
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 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9名;连任代表769名,占代表总数 的25.81%。总体来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问题:(1)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哪些特点?
如何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制度保障民主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 话,而是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有哪些?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康有为:主张变 法革新,实行君 主立宪制
他们的结局都是什么? 失败
孙中山:推翻了封 建专制,建立了中 华民国,提出三民 主义,建立资本主 义制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 生活在民主国家(共15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 生活在民主国家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2.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哪些?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
中国民主的探索历程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 社会主义民主第一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 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 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的民主。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 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2.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哪些?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基 层 群 众 自 治 制度。
1.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 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 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 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 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 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

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_________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____________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
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并讨论: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大家心目中的“民主”只看到了民主的一个方面,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含义。
新课展开
民主的足音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_________,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_________和________的建立。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________。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教材33页
探究与分享
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具体国情
教材31页
探究与分享
◇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指出:“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维新派人物梁启超认为:“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认为:“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国新型民主的价值的实现要靠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的建立。
国 历史的选择: 人民民主政权
情 现实的选择
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
思考:怎样才算是人民当家作 主?
1.充分反映人民意愿 2.充分实现人民合理要求 3.充分保障人民合法权利 4.充分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形式
会
选举
恳谈会
投票
协调会
……
民意调查
……
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制度
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 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后记
“民主的”一定是好的?请说明理由。
(参考,你觉得好的民主应该是怎样的?)
你认为实行民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课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3张幻灯片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年),我国民主和法制遭
到践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课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3张幻灯片 )
彭德怀被批斗
遗憾的是整个文革,没有法律, 人们手捧红宝书,把最高指示 视为最高的法律。
这是暴 民统治
《苏格拉底之死》
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
德国第一大党。
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正式 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
以民为本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自学(先独立完成,再找两位同学交流,最后一起朗读)
1.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人民最终选择的民主是 _____________,它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