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检查内容分类汇总(介入室)
三级综合医院经血管介入诊疗项目

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
项目内涵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1
经股动脉插管全脑动脉造影术
含颈动脉、椎动脉;包括经颈动脉插管
2
单纯脑动静脉瘘栓塞术
3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术
4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术
5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溶栓术
6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化疗术
7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
8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9
脑及颅内血管畸形栓塞术
10
脊髓动脉造影术
(二)动脉介入诊疗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1
经股动脉置管腹主动脉带簿网支架置入术
包括腹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
2
经皮选择性动脉造影术
不含脑血管及冠状动脉
3
经皮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
不含脑血管及冠状动脉
4
经皮选择性动脉置管术
包括各种药物治疗、栓塞
5
经皮动脉斑块旋切术
不含脑血管及冠状动脉
6
经皮动脉闭塞激光再通术
3
先心病介入治疗
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等
(五)冠脉介入诊疗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1
冠状动脉造影术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含PTCA前的靶血管造影
3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
含为放置冠脉内支架而进行的球囊预扩张和支架打开后的支架内球囊高压扩张及术前的靶血管造影
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激光成形术(ELCA)
10
冠脉血管内窥镜检查术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收藏)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收藏)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是卫生部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新标准,新评价体系对采用的是追踪方法,不同于以往的专家打分。
如果评审专家对医院跟踪的某个链条上有一个不合格的关键环节,整体便回到了零。
这一项是有和无的关系,那么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细化到各科室任务都有哪些呢?目录1. 院办篇 (1)2. 纪检监察篇 (4)3. 党办篇 (4)4. 人事科篇 (5)5. 医务科篇 (6)6. 护理部篇 (12)7. 质控科篇 (16)8. 院感科篇 (17)9. 发展科篇 (19)10. 医保科篇 (19)11. 信息科篇 (20)12. 总务科篇 (28)13. 保卫科篇 (29)14. 财务科篇 (30)15. 核算室篇 (33)16. 药械科篇 (33)17. 检验科篇 (35)18. 病理科篇 (37)19. 放射科篇 (38)20. 介入中心篇 (39)21. 急诊科篇 (39)22. 感染科篇 (40)23. 供应室篇 (41)24. 血透室篇 (41)25. 儿科篇 (42)26. 手术室篇 (42)27. 麻醉科篇 (43)28. 高压氧室篇 (44)29. 电子胃肠镜室篇 (45)30. 各临床科室篇 (45)31. 各临床医技科室篇 (48)(院办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六)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责任部门:院办)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一)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责任部门:院办;执行部门:医务科教科、发展科)。
(五)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责任部门:院办)。
四、应急管理(二)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机制(责任部门:院办、医务科、急诊科)。
三甲评审检查内容分类汇总药事

三甲评审检查内容分类汇总药事一、引言在医疗机构管理中,三甲评审是对医院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事管理作为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机构内部运作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围绕三甲评审中药事管理方面的检查内容展开,详细介绍药事管理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
二、临床药学合理用药1. 合理用药指导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审团将关注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合理用药指导制度,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指南及药物使用的权威性指导,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指导,确保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建议。
2. 药学监测与干预药学监测与干预是药师在医疗机构中的重要职责之一。
评审团将关注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药学监测与干预的制度,并评估监测指标和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会关注医疗机构对药学干预的记录和总结,以及是否有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药物供应管理1. 药品采购与储存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程序的合规性以及供应商的合法性和资质。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合理规划药物储存空间,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 药品配送及使用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药品配送和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正确配送和使用。
评审团将评估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药品配送和使用的记录,以及是否有相应的差错纠正和不良事件报告机制。
四、药物质量控制1. 药品质量评估评审团将对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评估进行检查。
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所采购的药品进行质量评估,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抽检和审核。
2.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上报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
评审团将评估医疗机构是否有相应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以及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改进措施。
五、处方审核与药学服务1. 处方审核理的处方审核制度,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对处方审核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进行质量分析和改进。
最新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收藏)

最新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收藏)目录(院办篇) (2)(纪检监察篇) (9)(党办篇) (10)(人事科篇) (12)(医务科篇) (13)(护理部篇) (26)(质控科篇) (35)(院感科篇) (37)(发展科篇) (42)(信息科篇) (43)(总务科篇) (59)(财务科篇) (62)(核算室篇) (69)(检验科篇) (74)(病理科篇) (77)(放射科篇) (78)(介入中心篇) (80)(急诊科篇) (81)(感染科篇) (83)(供应中心篇) (84)(儿科篇) (85)(手术室篇) (86)3 / 110(麻醉科篇) (87)(高压氧室篇) (89)(电子胃肠镜室篇) (90)(各临床科室篇) (91)(各临床医技科室篇) (98)3 / 110最新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各科室任务详细分解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是卫生部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新标准,新评价体系对采用的是追踪方法,不同于以往的专家打分。
如果评审专家对医院跟踪的某个链条上有一个不合格的关键环节,整体便回到了零。
这一项是有和无的关系,那么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细化到各科室任务都有哪些呢?(院办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六)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责任部门:院办)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一)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责任部门:院办;执行部门:医务科教科、发展科)。
(五)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责任部门:院办)。
四、应急管理3 / 110(二)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机制(责任部门:院办、医务科、急诊科)。
三甲评审检查内容分类汇总药事

三甲评审检查内容分类汇总药事药事工作是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药事行为,保障患者权益,三甲医院每年都会进行评审检查,对药事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
下面将对三甲评审检查内容进行分类汇总,以便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相关要求,完善药事管理工作。
一、药事管理制度1. 药事管理制度完善情况评审团将审查医院的药事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采购、储存、配送、使用、报废等各环节的规定。
医院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并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
2. 建立药事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医院应确保制定的药事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进行定期的审核与更新。
3. 相关药事管理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医院应加强对相关药事管理制度的宣传与培训,使所有从业人员都能够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
二、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1. 药品采购的程序和流程评审团将审查医院的药品采购程序和流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方式、评选供应商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合理价格。
2. 药品供应保障与库存管理医院应确保药品的供应保障,包括合理的库存管理、临期药品处理、安全保管等。
3. 药品质量控制与不良反应报告评审团将关注医院药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药品质量的检验与验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等。
三、药师队伍建设1. 药师队伍数量及专业素质评审团将对医院的药师队伍进行评估,包括药师的数量、专业素质、继续教育等。
2. 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情况医院应鼓励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并与医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评审团将关注医院的药学服务项目,如药物审查、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指导等,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四、药物处方与审查1. 药物处方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评审团将对医院的药物处方进行审核,确定其合理性与准确性,避免发生药物错误使用等问题。
2. 药物处方审核与审查的开展情况医院应建立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协作机制,开展药物处方的审核与审查工作。
三甲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质管科
4.查24小时急诊服务。不能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扣0.5分。
0.5
质管科
2.执行国家和军队 制定的介入诊疗技 术管理规范,依法取 得相应诊疗科目及 人员的执业资质。
2
1.查介入诊疗工作的各项制度、技术操作规范文件。缺1项扣0.3分,最多扣0.5分。
0.5
心内科
2.查医师、医技和护理人员各1名的资质证书。每缺1个证书扣0.5分,最多扣1分。
5.环境保护及工作 人员职业健康防护 符合规定,操作室洁 净度符合规定要求。
2
1.查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设置情况。无设置标识扣0.5分。
0.5
开展介入治疗 各受检科室
2.查放射防护器材、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和剂量计配戴情况。缺1项扣0.5分,最多扣
1分。
1
开展介入治疗 各受检科室
3.对照科室防护措施,查2名工作人员对防护措施的知晓情况和体检记录。1名不合
1.5
开展介入治疗
各受检科室
2.查近2011年介入质量评价和改进措施记录。无记录扣0.5分。
0.5
质管科
3.查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和记录。无记录扣0.5分。
0.5
开展介入治疗
各受检科室
4.查2011年度介入影像资料保存情况。无保存记录扣0.5分。
0.5
开展介入治疗
各受检科室
4.介入诊疗器材使 用符合规范,严禁一 次性导管复用,健全 器材登记制度,器材 来源可追溯。
4.介入诊疗器材使 用符合规范,严禁一 次性导管复用,健全 器材登记制度,器材 来源可追溯。
3
1.查器材购入、使用、登记制度。无制度扣0.25分。
0.25
开展介入治疗
各受检科室
2020版三甲标准现场检查条款细分科室

2020版三甲标准现场检查条款细分科室一、综述2020版三甲标准现场检查条款细分科室是医疗机构评审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针对2020版三甲标准,对各科室的现场检查条款进行详细解析和分析,以便医疗机构进行合规整改和准备。
二、内科1. 内科门诊区内科门诊区应符合卫生环境、空气净化和物品摆放等基本要求。
同时,医护人员按规定着装、消毒操作正确、诊疗记录规范等是内科门诊区现场检查的重点。
2. 内科病房内科病房要求病房环境整洁、卫生条件良好,病患隔离和防护设施完善。
此外,护理工作要有规范的操作流程,病历记录完整准确,医护人员配备合理等也是现场检查的焦点。
三、外科1. 外科手术室外科手术室现场检查包括手术室环境、器械设备消毒、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等方面。
手术室应实行无菌操作,并配备完善的手术设备和器械清洗消毒设施。
2. 外科病房外科病房的现场检查要求关注病房内环境整洁、消毒措施是否到位、手术创面处理规范等问题。
另外,外科病房还要求有一支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和术后护理等。
四、妇产科1. 产房产房现场检查包括产房环境整洁、设施设备齐全、无菌操作等方面。
产房要求配备专业的助产设备、收集婴儿母婴友好流程等。
2. 产科病房产科病房现场检查重点关注病房环境整洁、设施设备完好、婴儿护理操作规范等方面。
此外,医护人员和家属沟通无障碍、有合理的就诊流程等也是评审关注的焦点。
五、儿科1. 儿科门诊儿科门诊现场检查要求儿科门诊环境整洁、医疗设备齐全,并且医护人员专业、亲和力好,对儿童进行儿童友好的诊疗。
2. 儿科病房儿科病房现场检查要求病房环境安全、设施齐全,医护人员要具备儿童专科知识和技能,有效管理儿童疾病,并提供优质的家属教育等。
六、其他科室1. 门急诊科室门急诊科室现场检查要求门诊排队管理、医疗服务流程、急救设施等方面。
医护人员应具备急救技能,对急重症患者提供快速救治和转诊。
2. 放射科室放射科室现场检查要求设备符合国家标准、诊断报告准确无误、防护措施到位等。
三甲评审检查内容分类汇总(介入室)

项目考核内容查阅医院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项目目录,包括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与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临床诊疗科目进行核对. 查阅介入诊疗技术医院审核过程及报送审核资料完整性、审核批准文件。
查阅医院与介入诊疗相关大型诊疗设备目录及其审批文件、购置记录、使用证书、维修记录。
查阅大型诊疗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证书、定期培训证明、放射人员培训证明。
查阅医院从事介入诊疗的医务人员的资质及被允许开展的临床诊疗项目。
检查血管造影或介入导管室设置和规划,包括:导管室设计、使用面积、放射防护、无菌操作.检查导管室相关配套设备:多功能监护系统、心、肺、脑抢救复苏设施、急救药品及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检查血管造影机,保证8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血管造影机,并配备高压注射器.查阅血管造影机的购置审批证明,说明书、使用情况及检查维修记录. MRI、CT、多普勒超声设备,查阅购置审批证明,说明书、使用情况及检查维修记录。
检查使用技术人员及检查诊断人员的资质、上岗证明及培训情况,抽查1个月内的影像学检查记录及报告. 查阅导管室设备管理制度、使用登记及保养、维护、维修记录,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相关措施。
抽查导管室工作人员关于相关制度的掌握情况。
证件、记检查医院设备科、器材科对介入诊疗器材保障的制度和相应记录,应急预案、维修记录。
录及资料查阅已批准的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工作报告,内容应包括完成例数、平均住院日、费用、疗效评估、并发症、合并症、经济与社会效益,存在的不足与持续改进的意见等. 介入室与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查阅介入诊疗相关科室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主管部门、协调人。
查阅相关科室和人员对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的掌握情况。
检查介入诊疗相关工作过程中所有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情况。
查阅危重病人的外科及相关科室会诊记录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 件、 记录
应包括完成例数、平均住院日、费用、疗效评估、并发症、 合并症、经济与社会效益,存在的不足与持续改进的意见 等。 介入室与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 查阅介入诊疗相关科室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主管部门、 协调人。查阅相关科室和人员对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的 掌握情况。检查介入诊疗相关工作过程中所有相关科室之间 的协调与配合情况。 查阅危重病人的外科及相关科室会诊记录及疑难病例讨论记 录。检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或 (CCU)的设置、监护和抢救设备 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 查阅医院对于介入诊疗技术的管理、协调机制、部门、协调 人,查阅管理档案资料。查阅医务部门对于介入诊疗技术临 床应用追踪管理情况,重点是高风险技术项目。 查阅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所制定 实施细则文件与管理流程。 查阅医院是否成立介入诊疗相关质量控制中心或小组,查阅 质控工作记录、抽查介入质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抽 查质控工作所涉及的病例。 抽查、跟踪择期及急诊介入诊疗流程。 检查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工作状况,抽查P ACS中的病例(2例)。 抽查介入诊疗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及考核成绩和 相关记录,接受培训、进修及考核记录和相关证明。检查医 师、医技和护理人员经介入治疗专业技术培训记录及合格证 书。 检查介入诊疗操作医师、护理人员、专业技师等人员(共10 人)的规范化操作过程及相关制度。
及资 料
检查医院介入诊疗工作制度、导管室管理制度、技术操作常 规和介入诊疗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检查各级各类人员对 各自岗位职责掌握及遵守情况、对各相关诊疗制度和规范的 掌握情况。抽查介入诊疗医师对介入诊疗管理规范中对于相 关人员资质认定的规定的掌握情况。 检查介入诊疗技术人员的登记、申报、考核记录及上级卫生 行政部门对于资质的审核与认定文件 抽查近半年病例,核对介入诊疗器材使用者的病历中均有器 材使用的识别标志的记录,核对介入医师级别与手术难度对 应程度,核对患者病情与术前讨论及手术记录,对适应证与 禁忌证进行评价。抽查术后患者随访记录,评价随访率。 检查手术医师术前查房工作流程,查房病程记录及术前讨论 签字,检查术前讨论会议过程及相关记录,听取介入诊疗方 案、流程、预案的制定过程,调取回顾性总结及疑难病例讨 论记录。检查术前由术者或第一助手向患者或近亲属进行知 情同意告知的过程及内容,包括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 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以及高值耗材的选 择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病例中相关文件及签字情 况。 检查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感染管理和监测工作中对于介 入诊疗工作的检查记录,检查持续改进环境和设施的成效。 抽查相关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消毒隔离制度知晓和执行情 况。 检查医院介入诊疗器材购入、使用登记等管理制度。检查医 院对不可重复使用的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使用流程的规定, 检查所有一次性器材废物管理记录,检查导管室各类、各项 诊疗器材的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对于检查记录中发现的问题 缺陷进行总结、分析的记录及整改记录。检查持续改进措施
现场 检查
主管 部门பைடு நூலகம்督查
查阅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情况有监 管与评价,内容应包括人员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 应体现持续改进,每年不少于2次。 抽查医务部门2012年上半年关于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 估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报告,内容应体现PDCA持续改进的原 则。阶段性总结分析报告原则上应每季度一次。 检查主管部门或质量控制机构对于介入诊疗过程中质量控制 记录,包括介入诊疗操作医师、护理人员、专业技师等人员 医疗差错、事故、违规操作记录。 查阅质控核查及整改记录。 查阅主管部门及介入诊疗质量控制部门对人员上岗请的记 录,质量控制会议记录及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记录。 检查主管部门或质量控制机构持续改进的方案或制度以及相 关记录。 检查主管部门或质量控制部门对介入医师的登记和考评记录 检查主管部门或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会议记录,抽查介入相关 病例的讨论结果,评价适应证及改进意见。 检查医院多部门联合监督管理制度及检查记录 检查医院主管部门和科室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记录,整 改记录 检查医院主管部门对科室质量管理情况评价、指导记录 检查主管部门或质量控制机构介入诊疗质控工作会议关于适 应证等讨论意见的记录,持续改进的方案或制度以及相关记 录。 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和介入科室对介入诊疗工作制度与岗位职 责落实情况,检查总结和整改措施 检查医院和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流程检查工作记录及整改措施
项目
考核内容
查阅医院开展的介入诊疗技术项目目录,包括高风险诊疗技 术目录,与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临床诊疗科目进行核对。 查阅介入诊疗技术医院审核过程及报送审核资料完整性、审 核批准文件。 查阅医院与介入诊疗相关大型诊疗设备目录及其审批文件、 购置记录、使用证书、维修记录。查阅大型诊疗设备使用人 员上岗证书、定期培训证明、放射人员培训证明。查阅医院 从事介入诊疗的医务人员的资质及被允许开展的临床诊疗项 目。 检查血管造影或介入导管室设置和规划,包括:导管室设 计、使用面积、放射防护、无菌操作。检查导管室相关配套 设备:多功能监护系统、心、肺、脑抢救复苏设施、急救药 品及抢救流程和应急预案。检查血管造影机,保证800mA, 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 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血管造影机,并配备高 压注射器。查阅血管造影机的购置审批证明,说明书、使用 情况及检查维修记录。 MRI、CT、多普勒超声设备,查阅购置审批证明,说明 书、使用情况及检查维修记录。检查使用技术人员及检查诊 断人员的资质、上岗证明及培训情况,抽查1个月内的影像学 检查记录及报告。 查阅导管室设备管理制度、使用登记及保养、维护、维修记 录,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相关措施。抽查导管室工作人员关 于相关制度的掌握情况。 检查医院设备科、器材科对介入诊疗器材保障的制度和相应 记录,应急预案、维修记录。 查阅已批准的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工作报告,内容
和成效。 追溯有无违规采购、使用案例。检查医院关于环境保护及工 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的制度和规定。检查职业病危害控制效 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检查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检查放射诊 疗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情况。检查相关人 员防护进行培训制度及记录和考核结果。检查患者接受放射 诊疗过程中的防护情况。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 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记录。检查相关人员健康检查 档案记录。追溯有无职业危害事件发生情况 检查医院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制度、规划、小组人员组成、相 关工作制度、工作记录、工作记录中关于科室评价的记录、 制度更新和完善记录、指标记载和更新记录,针对性的培训 规划及记录。检查人员对工作制度的掌握情况、对本科/室/组 的质量与安全指标知晓情况。检查医院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小 组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专题会议记录,对存在的质量与安全 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反馈记录,改进结果。 检查医院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 检查科/室/组能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检查定期统计 与分析质量与安全指标的记录。检查科室能运用质量管理工 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所取得的成效。检查医 院和科室针对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工作的评价记录及改进情况 记录 检查医院和科室针在介入诊疗过程中手术事故、导管相关性 感染暴发情况记录。检查血管造影和介入诊疗技术相关死亡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