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复审流程(精)
等级医院复审实施方案

等级医院复审实施方案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我院决定对等级医院进行复审,并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复审范围。
本次复审范围包括我院所有的等级医院,涉及各科室、各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复审标准。
1. 医疗质量标准,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设施、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的评估;2. 医疗安全标准,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评估;3. 医疗服务标准,包括患者就诊体验、医患沟通、医疗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评估;4. 医院管理标准,包括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三、复审流程。
1. 提前通知,医院将提前通知各科室、各专业进行复审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相关资料、整理相关记录等;2. 复审小组组建,医院将组建复审小组,包括医疗专家、管理人员等,对各项复审内容进行评估;3. 现场检查,复审小组将对医院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医疗设施、医疗流程、医疗服务等方面;4. 资料审核,复审小组将对医院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医疗记录、医疗报告、医疗事故处理记录等;5. 综合评定,根据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核结果,复审小组将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四、复审结果。
1. 优秀等级,对医院在各项复审标准中表现优秀的,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2. 合格等级,对医院在各项复审标准中符合要求的,将给予复审合格的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3. 不合格等级,对医院在各项复审标准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将给予不合格的评定,并提出整改要求。
五、复审整改。
对于复审中不合格的医院,将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六、复审周期。
医院将定期进行等级复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七、复审监督。
医院将建立复审监督机制,对复审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复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
八、复审效果。
通过等级医院复审,将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院三甲复审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三甲复审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医院三甲复审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甲医院是指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医院,是医疗机构的最高等级。
医院三甲复审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院的发展和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意义医院三甲复审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医院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医院三甲复审工作也是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医院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复审计划:医院应当根据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和要求,制定医院三甲复审的时间节点和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复审的内容和范围,确定复审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2. 落实复审责任:明确各部门的复审责任,建立复审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确保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收集相关资料:对医院的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梳理和整理,包括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资料,为复审工作提供充分的准备。
4. 进行复审评估:按照复审计划和要求,对医院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5. 制定改进方案:根据复审评估的结果,制定医院的改进方案和措施,明确改进的重点和重点工作,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6. 落实改进措施:对医院的各项改进措施进行落实和跟踪,确保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院三甲复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复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医院三甲复审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复审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复审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复审工作的督促和检查,确保复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省肿瘤医院三甲复审工作安排

省肿瘤医院三甲复审工作安排为了认真搞好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促进医院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全面完成我院“三甲”复审的工作任务,根据省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有关工作布置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陕西省卫生厅下发的《陕西省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考评标准》和《医院评审手册》,采取科室、医院自评与行业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为重点,持续改进医院的质量、服务、安全和管理,努力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二、方法步骤(一)、动员学习阶段(1月18日-3月31日)召开院办公会,传达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医院等级复审工作的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医院等级复审工作,明确本次医院等级复审的目的、意义及指导思想和特点,讨论制定复审工作方案。
召开全院启动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动员大会、专题会议、科务会议等,邀请省卫生厅领导莅临指导,层层动员布署,大造舆论声势,提高全院干部职工对搞好等级复审工作的认识和自觉性,增加工作的紧迫感,为搞好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将省卫生厅下发的《评审手册》和《评审标准》下发到医院各科室,分层次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结合科室及岗位工作实际,全面掌握本次等级复审工作的要点和方法。
(二)、准备完善阶段(4月1日-7月31日)各科室按照《评审手册》的要求进行自查,查缺补漏,完善各类文件和子方案,填写评审申请书。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予以落实。
在各科室自查自纠和整改的基础上,院三甲复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按照《评审手册》的要求,对全院工作进行自评,并完成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等编印,完成全院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考核,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抓好落实,完成医院上报省卫生厅的评审申请书。
(三)、申报冲刺阶段(8月1日-9月30日)在全院自评、改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接受省卫生厅评审的申请报告,并接受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
三甲复审

加强服务体系整体绩效—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一票否决提醒条款
“标准”共有10项一票否决条款。有以下任何一项均为 一票否决,即不再对医疗机构的申报等级进行评审, 并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降等处理: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效的; (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 (三)执业的医师或护士未注册的; (四)执业医师或护士超范围执业的; (五)超出诊疗科目执业的;
细节管理
3.责任制护理落实 ➢护士不应做非护理性工作 ➢患者护理级别与病情相符 ➢责任护士全面知晓分管患者情况 ➢生活护理工作不依靠家属、护工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感受 ➢每名责任护士负责病人数量
四、 在护理中的应用
• PDCA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所以 又称戴明环
• PDCA定义如下: • P-PLAN:计划 • D-DO:执行 • C-CHECK:检查 • A-ACTION: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
在检查中的体现
• 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等 – 发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效果评价
• 患者满意度 – 满意度低→分析原因→整改措施→满意度↑
• 发生火险应急预案 – 提问医护人员→如何处理 →培训 → 计划→演 练→效果评价
五、介入治疗在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现场检查相关专科设置、设备配备和专科 技术人员准入资格书面证明。
• 第二天上午: • 补缺补差; • 10点左右4人一起评分; • 填写评审表。 • 第二天下午: • 参加各组汇总; • 参加反馈会。
三、评审方法
1、访谈:医院领导、部门负责人、医院员 工、病人及家属等。
三甲医院复审准备及要求

三甲医院复审准备及要求三甲医院的复审是医院运行和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必备程序。
为了确保医院运营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医院必须经过定期的复审,以评估机构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指南,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制定复审计划:医院应提前制定复审准备计划,明确各项准备工作的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
2.整理材料和文件:医院需要按照复审要求,整理相关的材料和文件,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文件、医疗技术文件、医疗安全文件等,确保文件完整、准确、规范。
3.审核内部管理机制:医院需要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全面审核,包括领导班子、各科室的管理体系、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等,发现并解决管理漏洞和问题。
4.进行内部评审:医院可以组织内部评审,评估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表现和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整改。
5.检查医疗设备和设施:医院应对医疗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设施整洁,符合卫生要求。
6.培训医务人员:医院可以组织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执行工作流程和规范。
7.梳理医疗流程和服务流程:医院需要梳理医疗和服务流程,发现短板和问题,加强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8.提高医疗质量:医院需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可靠。
9.做好危机应对准备:医院应制定危机管理预警和应对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医院在突发事件中能够稳妥、有效地应对。
10.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提高信息共享和数据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三甲医院复审过程中,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需要配合协作,准备充分,确保医院能够通过复审,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通过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医院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甲复审整改措施

三甲复审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三甲医院是指中国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的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医院。
为了确保三甲医院的持续发展和提高医疗质量,评审后需要进行复审,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甲复审的目的、流程以及常见的整改措施。
二、目的三甲复审的目的是评估医院在前一次评审后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改进和整改,并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通过复审,可以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以便医院能够持续改进和发展。
三、流程1. 通知函:评审委员会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医院进行复审,并要求医院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和报告。
2. 材料准备:医院需要按照评审委员会的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质量报告、管理制度文件、人员培训记录等。
3. 复审现场检查:评审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团队对医院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医疗设备、医疗流程、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检查。
4. 综合评估: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材料准备和现场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对医院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
5. 整改措施:评审委员会将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要求医院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6. 整改报告:医院需要按照评审委员会的要求,提交整改报告,详细说明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
7. 复审结果公示: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整改报告和现场检查的情况,对医院的复审结果进行公示。
四、常见整改措施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等,确保医疗质量的监控和改进。
2.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院需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效果。
3. 完善管理制度:医院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4. 加强科研和学术建设:医院需要加强科研和学术建设,鼓励医务人员参预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升医院的学术声誉和科研水平。
三甲复审流程

追踪检查方法之七:门诊病人就诊流程:随机 选取一门诊病人,追踪其排号(三长一短)→ 分诊与导诊(岗位职责知晓)→候诊(环境与 健康教育)→就诊(诊疗质量)→检验(时间 与质量)→收款→取药等全过程,询问该病人 就医感受。
追踪检查之八,急诊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夜 查):随机跟随一急诊病人,从分诊、挂号→ 候诊→诊疗接待→急诊检查→取药或住院或留 观等全过程,并询问相关医护人员相关制度的 知晓率。
追踪检查之十,介入诊疗管理:随机选取一例 介入诊疗的病历,检查其适应症和禁忌证→术 前讨论和术前小结→操作者资质→抗菌药物的 使用→知情同意→手术记录→病例随访资料→ 相关信息储存与上报情况→职能部门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十一,血液净化管理:选取正在进 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一例病人,询问其就医感受 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调阅该病人 病历、检查适应症掌握情况及相应记录→调阅 该病人血液净化记录→询问医师对病人病情的 掌握情况以及相关制度、岗位职责的掌握情况 →查看科室培训记录→追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 况→查看医院职能部门的督查记录。
三甲复审追踪检查流程
临床科室
追踪检查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选取应用 抗菌药物的病例,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 解医师有无培训,是否考核合格和授权→有无 培训制度及落实情况→有无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二:手术病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 选取当日手术病例,检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手 术风险检查者的填写、主刀医师和麻醉师的资 格→术前小结和术前病例讨论记录→知情同意 和告知情况→手术医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和并发症的了解及预案→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 和培训。
追踪检查之十二,病案管理:从临床科室出院 病人登记本随机选调一病例→病案室微机查询 系统查询相关信息→调阅该病人的归档病历→ 检查病历封面填写情况和ICD分类编码情况→ 考核书写医师《病案书写规范》掌握情况→ 询问检查之十三,新技术管理:选取开展的新 技术一项:查申报书填写情况(申报人资质) →查科室讨论记录和审批意见→查医院学术委 员会讨论审批记录→查职能部门质量追踪和动 态管理记录→评价该项技术的先进水平和安全 性→调阅该项技术的2份病历,检查适应症掌 握情况。
三甲复审科室的制度、流程、应急预案

三甲复审科室的制度、流程、应急预案In order to address your question about the system, process, and emergency plan of tertiary hospital re-evaluation depart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aspects in ensuring quality healthcare services.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within these departments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functioning. This includes defining clea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different stakeholders such as medical professionals, administrators, and support staff. A well-structured system helps in streamlining the workflow and enables efficient coordination among various departments within the hospital.这个问题涉及到三级医院复审科室的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这些方面在保证高质量医疗服务方面的重要性。
在这些科室内建立一个全面的制度对于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明确各利益相关者(如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和支持人员)的角色和责任。
一个良好结构化的系统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并确保医院内各个部门之间有效地协调。
The process involved in tertiary hospital re-evaluation departments mainly consists of multiple stages, including application submission, document review, on-site evaluation, and final decision-making. Each stage is crucial and necessitat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patient safety measure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dherence to clinical guidelines.三级医院复审科室主要包括多个阶段的过程,包括申请提交、文件审查、现场评估和最终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踪检查之三:医患纠纷处置:从财务处电脑 调阅评审前一年度医患纠纷赔付账单→选择赔 付金额较多的5个病例→在医务处医患纠纷管 理档案→询问管理程序和相关知识→调阅该5 个病人的归档病例→检查讨论、整改意见→追 问奖惩制度落实情况和公式点评情况。
追踪检查之四:危急值登记与报告:在运行病 例上获取危急值项目→查病区危急值登记报告 本→追问值班医师对相关制度的知晓率→检查 病历记录中有无相应处理措施→追问报告科室 有无相应的记录→差职能部门是否有相应的规 定→查职能部门有无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十,介入诊疗管理:随机选取一例 介入诊疗的病历,检查其适应症和禁忌证→术 前讨论和术前小结→操作者资质→抗菌药物的 使用→知情同意→手术记录→病例随访资料→ 相关信息储存与上报情况→职能部门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十一,血液净化管理:选取正在进 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一例病人,询问其就医感受 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调阅该病人 病历、检查适应症掌握情况及相应记录→调阅 该病人血液净化记录→询问医师对病人病情的 掌握情况以及相关制度、岗位职责的掌握情况 →查看科室培训记录→追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 况→查看医院职能部门的督查记录。
三甲复审追踪检查流程
临床科室
追踪检查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选取应用 抗菌药物的病例,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 解医师有无培训,是否考核合格和授权→有无 培训制度及落实情况→有无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二:手术病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 选取当日手术病例,检查查对制度的落实,手 术风险检查者的填写、主刀医师和麻醉师的资 格→术前小结和术前病例讨论记录→知情同意 和告知情况→手术医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和并发症的了解及预案→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 和培训。
追踪检查之五:不良事件登记与上报:从不良 事件登记本调取一例病人→调阅该病人的住院 病历→核实不良事件的处理情况→询问医护人 员相关制度的知晓率→追查职能部门的相关登 记与上报记录→查职能部门相关制度→查相关 知识培训记录→查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六:临床路径管理:随机选取纳入 路径管理的1例病例→调阅病历,检查路径落 实情况→询问相关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知 识的掌握情况→查科室登记本和定期总结分析 材料→查职能部门相关规定→查培训资料→查 监管记录→查全院临床路径管理领导组、专家 组名单及活动记录→现场从HIS系统中调阅该 病种前1年出院病例数,统计入径率。
追踪检查之九,重症医学科管理:随机选取一份使用 呼吸机病人的病历:检查是否符合转入标准→转运交 接记录→联合查房记录→危重程度评分记录→呼吸机 使用知识的询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重耐药菌等 监控等知识的询问→进行特殊检查时保障病人安全的 措施→多学科会诊制度的执行→尊重病人合法权益知 识的询问→心肺复苏知识的询问→职能部门对ICU的 监管记录等。
追踪检查之十二,病案管理:从临床科室出院 病人登记本随机选调一病例→病案室微机查询 系统查询相关信息→调阅该病人的归档病历→ 检查病历封面填写情况和ICD分类编码情况→ 考核书写医师《病案书写规范》掌握情况→ 询问培训情况→查看培训记录。
追踪检查之十三,新技术管理:选取开展的新 技术一项:查申报书填写情况(申报人资质) →查科室讨论记录和审批意见→查医院学术委 员会讨论审批记录→查职能部门质量追踪和动 态管理记录→评价该项技术的先进水平和安全 性→调阅该项技术的2份上病员管理:随 机选取现住院30天以上病例1人→检查病历, 分析住院时间较长的原因和相关病历记录→询 问相关医师对病情的解释以及对相关管理规定 的知晓→询问科室主任对病情的解释以及对相 关管理规定的知晓→检查科室讨论与管理记录 →检查职能部门监管记录。
追踪检查之十七,传染病管理:抽查传染病科 1例病人→检查相应疫情上报单填写情况→检 查专职人员网络直报情况→询问医护人员相关 知识→询问培训情况→检查培训制度→追查培 训资料。
追踪检查之十四:核心制度落实情况:选取核 心制度一项:评价该制度内容的完整性、规范 性、合法性与可行性→查相应培训资料→查考 核记录→查临床医护人员掌握情况→抽调相应 病历资料,检查落实状况→查职能部门督查资 料→查定期分析反馈资料→查再培训资料。
追踪检查之十五,危重病人管理:随机从临床 科室选取1例病危病例→在医务处检查有无上 报记录→查危重病例上报与管理制度→询问临 床医务人员对制度的知晓率→抽调该病人病历, 检查危重病人抢救与管理情况。
追踪检查方法之七:门诊病人就诊流程:随机 选取一门诊病人,追踪其排号(三长一短)→ 分诊与导诊(岗位职责知晓)→候诊(环境与 健康教育)→就诊(诊疗质量)→检验(时间 与质量)→收款→取药等全过程,询问该病人 就医感受。
追踪检查之八,急诊急救流程与绿色通道(夜 查):随机跟随一急诊病人,从分诊、挂号→ 候诊→诊疗接待→急诊检查→取药或住院或留 观等全过程,并询问相关医护人员相关制度的 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