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史答案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一、选择题(2*10)附录一:重点注意复习的化学家:李时珍、阿伏伽德罗、波义尔、拉瓦锡、道尔顿、霍夫曼、诺贝尔、门捷列夫、能斯特、居里夫人、侯德榜、鲍林。
这里的人名会考八题左右。
二、填空题(1*25)每空1分。
1、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侯氏制碱化的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也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其它工业原料的三酸是硝酸、盐酸、硫酸,两碱是烧碱、纯碱。
4、高分子化学与国计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然高分子有绵花、蛋白质、天然橡胶。
5、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6、化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波义耳化学观的确立。
7、青铜的成分是铜和锡,陶瓷的原料是黏土,8、十大环境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
9、绿色化学的含义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三、简答题共25分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化学史在教学的意义有以下三点:1)、以史为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结合史料,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从发展的高度把握知识。
化学发展史

综合练习一1、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对化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2、把化学确定为科学的化学家是(波义耳)。
他在1661年发表了(《怀疑派的化学家》)提出了(元素概念),给炼金术理论以致命打击。
3、(康尼查德)使埋藏了50年之久的阿佛加得罗的分子假说重见光明。
4、(普利斯特里)和(舍勒)先后制得了氧气,而真正发现氧气的人是(拉瓦锡)5、近代化学之父是(道尔顿)。
6、(贝歇尔)和(斯塔尔)共同创立了燃素说。
7、古代原子论是由(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果。
8、医药化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帕拉塞尔苏斯)和(海尔蒙特)9、(1755)年(布莱克)发现了CO2.10、(1766)年(卡文迪什)发现了H2.11、道尔顿于(1808)年《化学哲学新体系》中阐述了(科学原子论)。
1、简述古代实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答案:古代实用化学的主要内容有:①陶瓷与玻璃制造,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项化学工艺②金属冶炼,标志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③酿造和染色,丰富了物质生活,积累了化学知识2、原子-分子论确立的意义。
答案:①阐明了原子和分子间的联系和差别,是认识物质层次结构的一个飞跃②为揭示有机分子结构的奥妙提供前提③解释了许多理论问题,使化学达到空前统一④导致元素周期律和化学结构理论的诞生⑤分子假说被放置了50年之久,重见光明,再次证明成功的艰辛及理性思维的重要3、简述炼金术和炼丹术的区别,如何评价之。
答案:1、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
炼丹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
2、评价:既不能否定一切,又不能肯定一切。
目的是荒诞的,但积累了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4、为什么说拉瓦锡的氧化学说是化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根据这一学说创立的过程谈谈对你有何启示?氧化学说的建立①推翻了燃素说的百年统治②结束了元素观念的混乱③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使化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自己的启发5、《化学纲要》的主要内容.答案:①推翻燃素说的实验依据②氧化学说的科学理论③化学研究的目标④发展元素观念,列出第一张元素表⑤系统命名和分类⑥提出质量守衡定律6、是谁揭开了水的本质?说明了什么?答案;拉瓦锡揭示了水的本质及其合成意义,说明了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实验及在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化学发展史答案

1、化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和特点。
萌芽时期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陶瓷,金属等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丹药时期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燃素化学时期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
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一系列早期化学理论,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定量化学时期,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随后一系列化学家建立了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完善化学体系2、开设化学发展史课程的目的。
《化学发展史》是化学专业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本课程是改革化学系课程结构的一项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史为今用,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现代化学。
本课程的学习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将从史学的角度出发明晰历史上一些化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方法论意义。
3、中国古代自然观有哪些?(1)阴阳五行说(2)八卦说(3)天人合一(4)唯物主义自然观4、燃素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5、拉瓦锡对化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举例说明。
拉瓦锡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
他帮助建立了公制。
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
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
【知识解析】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
1.古代化学(对物质变化的探索阶段)
(1)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的 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从 而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
(2)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物质 的变化过程中,制得了具有使用价 值的产品,如陶瓷、铜器、酒等。
化学发展史
2.近代化学(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1)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得出 了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结论,分子中的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 基础。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76-1844)
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17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 (2)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 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Дми́ 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 1834-1907)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 好型化学,其核心就是利 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 污染。
再见
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
化学发展史
3.现代化学(利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1)合成了很多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在能源、材料、医药、信息、 环境、生命科学以及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能源
材料
医药
环境
生命科学
工农业
化学发展史
3.现代化学(利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2)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 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配位化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配合物结构分为内界和外界() A:错 B:对答案:B2.配位化学发展史上最早见于记录的配合物是() A:普鲁士蓝KFe[Fe(CN)6]·nH2O B:二茂铁 C:大环配合物 D:蔡氏盐答案:A3.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配合物。
()A:错 B:对答案:B4.配位化学发展史上标志着配位化学研究的开始的配合物是() A:二茂铁B:CoCl3· 6NH3 C:蔡氏盐 D:大环配合物答案:B5.无机物同样存在着几何异构、电离异构和光学异构现象。
() A:错 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Co(en)(C2O4)2]-中,Co3+的配位数是(). A:4 B:6 C:2 D:3 答案:B2.下面配合物中,关于中心原子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也可以是电中性的原子甚至阴离子 B:中心原子是指能提供空轨道的带正电阳离子 C:所有选项均正确 D:少数高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也能作中心原子答案:C3.超分子配合物的概念是由下面那个化学家提出的() A:罗勤慧 B:戴安邦 C:莱恩 D:道尔顿答案:C4.分子中既存在离子键,共价键还存在配位键的有() A:AlCl3B:[Co(NH3)6]3+Cl3 C:KCN D:Na2SO4 答案:B5.超分子配合物的概念是由道尔顿提出的。
() A:对 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价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 A:磁性和颜色 B:空间构型和颜色 C:颜色和氧化还原性 D:磁性和空间构型。
答案:D2.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成单电子数 B:电荷数 C:原子序数D:成对电子数。
答案:A3.晶体场理论的核心是() A:M-L键由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形成 B:除了静电作用,包括轨道重叠的共价作用 C:配体的电子对转移到金属的杂化原子轨道中 D:Jahn-Teller效应答案:A4.下列配体的配位能力的强弱次序正确的为() A:X->H2O>CH->NH3>NCS-B:CN->NH3>NCS->H2O>X- C:X->CN->H2O>NH3>NCS- D:CN->NH3>NCS->H2O>X- 答案:B5.IF5所具有的对称元素是() A:一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B:一个三重轴,三个二重轴,四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C:一个五重轴,五个二重轴,六个对称面,一个对称中心 D:一个四重轴,四个对称面答案:D第四章测试1.下列离子中反位效应最大的是() A:Br- B:F- C:Cl- D:I-答案:D2.氧化还原方法合成配合物时,常用的氧化剂有() A:K2Cr2O4 B:空气 C:过氧化氢 D:PbO2 答案:BCD3.在水热条件下,亚氨基二乙酸作为主配体构筑稀土配合物时易原位生成()A:甲酸 B:丙酸 C:乙酸 D:草酸答案:D4.唯一能在原子级别上确定配合物结构的分析手段是() A:红外 B:元素分析C:X射线单晶衍射法 D:质谱答案:C5.下列属于配合物单晶的培养方法是() A:常规溶液法 B:水热或溶剂热法 C:金属热还原法 D:扩散法答案:ABD第五章测试1.配合物PtCl2(NH3)2为平面四边形,则它可能有的异构现象称为() A:几何异构 B:旋光异构 C:配位异构 D:离解异构答案:A2.[VO(acac)2]的几何构型是() A:四面体 B:八面体 C:三角双锥 D:四方锥答案:D3.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有八面体和三棱柱等两种。
化学史课后答案

化学史课后答案第一讲4.化学史的发端是( ),三大天然能源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
5.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8.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
9.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
4、火的认识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硝酸钾、硫磺、木炭。
5、①瓷只能瓷土作胎。
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
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
玻璃是古人代埃及人发明的。
6、蔡伦是古代良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
葛洪是晋代著名炼丹家。
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他的主要炼丹著作,留下了较完整可靠的炼丹资料,对研究古代的炼丹术具有一定意义。
李时珍,中国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
著《本草纲目》,书中对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做了详细的记述。
对金属和合金也做了区别知识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水平。
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之药,炼金术则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
原因:尽管炼金术有其荒谬的一面,但一些炼金术士在其操作过程中,确也完成了不少化学转变,积累了某些化学知识,积累了一些实验方法与手段,炼金术士寻找黄金的苦心毅力,已使他们的后人获得许多有用的发明和有益的实验,并且促使化学走上光明的大路。
8、中文:东传日本(kimiya日文为“舍密”)——>1860年改为“化学”(来自于中文书籍《化学入门》)——>1900年传回中国(当时中文名“质学”或与物理等科学共称“格致”)英文:炼丹术——>炼金术西传——>阿拉伯文al-kimiya(中国古汉语“金液”的发音)——>欧洲alchemy——>英语chemistry。
化学史习题[1]
![化学史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ef752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f.png)
化学史复习题1、以地名命名的化学元素是( A )a铼 b硒 c钔 d钾2、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 B )a拉瓦锡 b范霍夫 c贝采尼乌斯 d居里夫人3、中国人早期进行的化学活动是( B )a用砂和苏打制取玻璃 b酿酒c用古铜做兵器、镜、瓶等物 d用金银作饰物4、“焰色反应”的最早发现者是( A )a陶弘景 b阿累尼乌斯 c哈伯 d诺贝尔5、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者是( D )a门捷列夫 b罗蒙诺索夫 c戴维 d玻义耳6、最早的化学萌芽活动是( C )a阴阳五行学说 b古代原子论 c用火 d炼丹术7、以星宿命名的化学元素是( B )a钙 b硒 c磷 d砷8、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 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9、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我们把化学发展简单归为主要( 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燃素化学时期)、(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五个时期。
10、1648年德国药剂师( J.R格劳伯)将食盐和矾油(硫酸)放人蒸馏釜中加热制取硫酸钠,并将逸出的刺激性气体用水吸收得到一种酸性溶液。
因为食盐来自海水,就将( 盐酸 )称之为“海盐精”。
11、在化学史上,所讲姓亨利的人实际上也不少。
发明亨利定律的亨利,是一位英国人。
他们祖孙三代都是医师兼有名的化学家。
发明亨利定律的亨利的名字是(威廉.亨利),他的父亲名托马斯·亨利,对化学的主要贡献是( 他曾发现一种植物如果处于纯的二氧化碳环境中就会枯萎,而在一种稀释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这种植物比在纯粹的空气中生长的更好),他的儿子名(威廉·查尔斯·亨利)。
他们三代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著名学者。
12、简单的化学分析法是从波义耳开始的,后来经过拉瓦锡、普里斯特里等许多化学家的努力,到18世纪末,瑞典化学家(贝格曼 Torbern Olof Bergman )总结前人的工作,创立了一系列有关定性和定量方面的分析方法。
化学发展史(四)

公元1955年 美国A.吉奥索、S.G.汤普森、G.T.西博格等人 工制得钔 英国F.桑格测定了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美国杜邦公司制成聚酰亚胺 澳大利亚A.沃尔什发明原子吸收光谱法 公元1956年 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生产活性染料 公元1957年 英国J.C.肯德鲁测定了鲸肌红蛋白的晶体结构 英国A.凯勒制得聚乙烯单晶并提出高分子链 的折叠理论
公元1953年 美国J.D.沃森和英国F.H.C.克里克提出脱氧核 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联邦德国K.齐格勒发现烷基铝和四氯化钛可在 常温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 公元1953~1954年 联邦德国K.齐格勒和意大利G.纳塔发明齐格勒 -纳塔催化剂 公元1954年 联邦德国E.G.维蒂希发现维蒂希试剂 美国R.B.伍德沃德合成番木鳖碱 意大利 G.纳塔等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制成等 规聚丙烯
化学发展史(四)
年代过程
公元1950年 美国 S.G.汤普森、K.Jr.斯特里特、A.吉奥索 和G.T.西博格人工制得锎 苏联В.А.卡尔金提出非晶态高聚物的三个物理 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公元1952年 美国A.吉奥索等从氢弹试验后的沉降物中发 现锿和镄 日本福井谦一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英国A.T.詹姆斯和A.J.P.马丁发明气相色谱法 美国L.E.奥格尔提出配位场理论
公元1963年 美国R.G.皮尔孙提出软硬酸碱理论 公元1964年 苏联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制得104号元素 公元1965年 美国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分子轨道对 称守恒原理 中国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聚苯醚 公元1967年 美国菲利普斯公司制成聚苯硫醚 公元1968年 美国A.吉奥索等人工制得104 号元素 苏联Г. Н.索等和苏联Г.Н.弗廖洛夫等分 别人工制得锘 联邦德国R.L.穆斯堡尔发现穆斯堡尔谱 美国古德里奇公司制成顺式-聚异戊二烯 公元1950~1959年 美国R.B.伍德沃德、英国R.罗宾森、英国 J.W.康福思和美国W.S.约翰森等完成胆甾醇、 可的松、表雄酮和睾丸酮等的全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化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化学萌芽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的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开始最早的化学实验,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
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化学发展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速度哦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二:开设化学发展史课程的目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
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和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我们不仅能够明白历史中各位前辈们为了化学的发展而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能感悟化学的魅力多彩,争取为现代化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微博之力。
三:中国古代自然观有哪些
(1)阴阳五行说: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
到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
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
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2)八卦说:早在殷周时期的著作《周易》之中的八卦说,《周易》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看作是宇宙的生产过程。
“太极”是宇宙的总根源,也就是指元气,古人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
八卦中对立的卦象以刚柔相济表示事物的相互转化,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
(3)天人合一: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采用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代人认为,人是天(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
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4)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学派的人不相信鬼神之说,摒弃所谓的“天人感应。
四:燃素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燃素学说是三百年前的化学家们对燃烧的解释,他们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
这种火的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方式存在。
大量游离的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便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素”。
燃素说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它是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
燃素说认为,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
燃素说认为,燃烧和锻烧的过程牵涉到化合物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就是分解为硫质的“油土”和固定的“石土”。
理论上,简单的物体不能发生燃烧,因为含有“油土”和另一种土的物质必然是化合物。
五:拉瓦锡对化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批判了燃素说,提供了科学的燃烧氧学说
(2)最终确定化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是元素
(3)对各类物质制定了科学命名法
六:化学革命在化学发展史有那几次重大影响
第一次:17世纪中期,波义耳提出了科学的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第二次:18世纪下半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建立了科学的化学燃烧理论,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
第三次:19世纪上半叶,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第四次:1824年,维勒首先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第五次:19世纪下半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七:中国化学发展史上有影响的阶段在那个年代
有影响的应属于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
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