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拔罐法

合集下载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 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 罐中气暖D. 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 血虚B. 气虚血瘀C. 气血两虚D. 热盛3.3.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 热B. 瘀C. 里寒D. 风湿痹症4.4.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 割治B. 火针C. 磁针D. 电针5.5.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 灸罐法B. 面垫罐法C. 水罐法D. 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29:2030 分钟1. 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 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 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 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 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 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 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 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 容易破损,导热快D. 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 投火法B. 架火法C. 滴酒法D. 悬火法4. 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 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 可反复应用D. 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 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 抽气排气罐B. 电动排气罐C. 挤压排气罐D. 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9:271.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A. 缓刺B. 速刺C. 挑刺D. 散刺2. 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 火力排气法B. 抽气排气法C. 挤压排气法D. 刺络(刺血)罐法3. 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 留罐法B. 闪罐法C. 走罐法D. 刺络(刺血)罐法4. 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 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 先左后右用罐C. 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 罐具型号应统一5. 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 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 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 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 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8:281. 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 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 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 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 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 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 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 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 气候炎热D. 血管浅显处3. 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 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 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 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 取穴:神道、命门4. 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 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 针刺后拔罐C. 5 分钟为一回D. 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 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DA. 新设、外关B. 中脘、丰隆C. 印堂、膈俞D. 曲池、大椎。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D.风湿痹症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容易破损,导热快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A.缓刺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DA.新设、外关B.中脘、丰隆C.印堂、膈俞D.曲池、大椎2010—-2011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领域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得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得作用机理与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得拔罐表现就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D、风湿痹症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得罐法就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得就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得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得就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得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容易破损,导热快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得拔罐方法就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得就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得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得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得罐具就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与十宣等穴得刺络罐法就是:BA、缓刺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得罐法就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得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得疗效,扩大了拔罐法得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得罐法就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得就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得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得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得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与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得一项就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得描述正确得就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得治疗方法正确得就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得一项就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头痛得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得穴位就是:DA、新设、外关B、中脘、丰隆C、印堂、膈俞D、曲池、大椎。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目录1、拔罐疗法……………………………………………………………2、药物罐疗法……………………………………………………………3、刮痧法…………………………………………………………………4、艾灸法…………………………………………………………………5、耳穴压豆法……………………………………………………………6、穴位注射法……………………………………………………………7、毫针法…………………………………………………………………8、电针法…………………………………………………………………9、温针法…………………………………………………………………10、推拿按摩法……………………………………………………………11、穴位贴敷法……………………………………………………………12、中药熏蒸法……………………………………………………………13、牵引疗法………………………………………………………………14、红外线疗法……………………………………………………………15、小针刀疗法……………………………………………………………16、脐针疗法……………………………………………………………一、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散寒、祛风解表、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2. 适应症2.1风寒湿痹、瘀血阻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肌肉劳损等。

2.2外感风寒性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

2.3湿证所致头疼、消化不良、脘腹不适等。

3. 禁忌症3.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3.2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 告知4.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4.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2024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

2024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一、概述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康复的目的。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为了提高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特编写本培训材料,旨在为广大中医爱好者、从业者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二、培训目标1.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了解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3.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4.增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三、培训内容1.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1.1中医适宜技术的定义与特点1.2中医适宜技术的分类1.3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常见中医适宜技术2.1针灸疗法2.1.1毫针疗法2.1.2火针疗法2.1.3艾灸疗法2.2推拿按摩疗法2.2.1推拿手法2.2.2按摩手法2.3刮痧疗法2.3.1刮痧工具与介质2.3.2刮痧操作方法2.4拔罐疗法2.4.1拔罐工具与介质2.4.2拔罐操作方法2.5穴位敷贴疗法2.5.1穴位敷贴药物与介质2.5.2穴位敷贴操作方法3.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各科的应用3.1内科3.1.1消化系统疾病3.1.2呼吸系统疾病3.1.3心血管系统疾病3.2外科3.2.1软组织损伤3.2.2骨折与脱位3.2.3皮肤疾病3.3妇科3.3.1痛经3.3.2闭经3.3.3带下病3.4儿科3.4.1感冒3.4.2咳嗽3.4.3厌食4.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4.1操作规范4.1.1针灸疗法操作规范4.1.2推拿按摩疗法操作规范4.1.3刮痧疗法操作规范4.1.4拔罐疗法操作规范4.1.5穴位敷贴疗法操作规范4.2注意事项4.2.1针灸疗法注意事项4.2.2推拿按摩疗法注意事项4.2.3刮痧疗法注意事项4.2.4拔罐疗法注意事项4.2.5穴位敷贴疗法注意事项5.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研究5.1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发展5.1.1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5.1.2仪器设备在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应用5.2中医适宜技术的研究5.2.1临床研究5.2.2实验研究5.2.3理论研究四、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讲义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讲义

四、药浴注意事项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照处方原则,辨 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旳体质、时间、地点、 病情等原因,选用不同旳方药,各司其属。
煎药和洗浴旳详细措施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 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 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 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 洗浴。在洗浴中,其措施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 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二、药浴作用机理
• 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 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 浴洗浴,可起到下列作用:
• 1、疏通经络,活血化淤。 • 2、驱风散寒,除湿祛痹。 • 3、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4、调整阴阳,协调脏腑。 • 5、通行气血,濡养全身。 • 6、镇定安神。 • 7、杀虫止痒。 • 8、排毒通便。 • 9、美容延生等养生功能。
2、精油稀释浸泡法
• 不同旳挥发精油,有不同旳香味,可营造出 不同旳气氛,假如把这些有香味旳挥发精油倒 入水中泡澡,能够让我们到达调整情绪、舒缓 身心、忘记疼痛旳效果。教授以为,药浴能够 针对某些酸痛设计,有直接旳治疗效果;硫磺 药浴最大旳作用在于祛除皮肤病,尤其以消除 疥虫感染或体虱、阴虱等寄生最为有效。但应 连续浸泡数日,一日2~3次效果最佳。若皮 肤尤其干燥或过敏,洗硫磺浴时应尤其小心。
明,体表凉爽舒适。尤其小儿初生痱子,洗浴几次 即可痊半包仁丹, 充分搅拌后使其溶解,而后按常规洗浴,浴后皮肤 沁凉,神志舒畅,有助消暑祛热提神。
痔疮是肛门疾病中旳常见多发病。在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门皮下 静脉丛,因血管扩张形成团块。根据发病旳部位不同,分内痔、外痔 和混合痔3种。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 屎内结,下迫大肠;或因湿热下注,蕴聚肛门,气滞血瘀,经脉壅遏, 筋脉驰纵,致生痔疮。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D.风湿痹症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容易破损,导热快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A.缓刺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DA.新设、外关B.中脘、丰隆C.印堂、膈俞D.曲池、大椎。

中医适宜技术-拔火罐

中医适宜技术-拔火罐
中医适宜技术-拔 火罐
1
主要内容
❖ 1、拔火罐的简介 ❖ 2、拔火罐的原理 ❖ 3、拔火罐所用的罐的类别 ❖ 4、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2
一、简介
❖ 古称“角法”,最早记载首见于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即用小兽角吸拔。
❖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 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 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 用。
❖ (6)背部拔罐,相应背俞穴及附近出现罐印:提示 与此穴相关脏腑功能异常或存在病变;
❖ (7)罐印中夹有隆起的风团:提示风邪所致,或过 敏体质;
❖ (8)罐印颜色深浅不一、泾渭分明:排除重罐前提 下,多提示风、寒、湿、热夹杂;
❖ (9)治疗过程中罐印逐渐减少或变淡:提示邪气减 退,病情好转、减轻或痊愈;
❖ (10)治疗过程中罐印逐渐变深或增多:提示病情加 重。
20
❖ 2、颜色: ❖ (1)罐印呈白色,或潮红、淡红:多为气虚血亏或慢性虚损性疾病; ❖ (2)罐印灰白、色淡或无颜色,且局部皮肤不温:多为虚寒证或湿邪体
质; ❖ (3)罐印红,罐内皮肤隆起明显:多为阴虚火旺; ❖ (4)罐印红而暗,罐内皮肤隆起不明显:多为瘀热; ❖ (5)罐印深红色或丹痧红点,或皮肤隆起程度不明显,触之微痛,兼见
11
常用的治疗罐法
❖ 留罐法 ❖ 指罐吸拔在皮肤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
留罐时间一般为5到20分钟,夏季及皮肤薄 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等病症。
12
❖ 走罐法 ❖ 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
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 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 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 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 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 痛等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临床应用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软组织 损伤等多种内、外科疾病。根据不同 疾病具体应用如下:
1.单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
2.多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
3.闪罐
神经麻痹 皮肤麻木 功能减退之虚证, 不适合留罐的部位(暴露部位)控制吸力
4.走罐
走罐,又称推罐。适合于面积较大,
肌肉丰厚的腰背部及大腿部 —刮痧效应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
适应范围 无痛创伤 简便易行
留罐时间 5-15 分钟
注意:充血 瘀血 水泡
(七)、注意事项:
1、拔罐的体位(坐或卧位)、部位、罐的选 择(种类、大小)。 2、操作须熟炼、敏捷、迅速,防止火烧烫
伤皮肤、烧坏衣物。 3、不宜拔罐的部位与疾病,如毛发及孕妇
的腹、腰、骶部不宜拔罐。 4、发生水泡后要及时的处理。
(一)概念
拔罐法,又名“拔火罐”, 是以罐状器具为工具,利用火 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 使之吸附在腧穴或体表,产生 刺激并造成局部充血、瘀血, 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古代医家常用于外科吸血排 脓,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 不但火罐质料、拔罐方法也 不断改进,而且治疗范围也 逐渐扩大,在外科——伤 科——内科等多种临床科目 方面都在广泛应用。
调节吸力
软组织损伤 丹毒 皮肤病
5.刺络拔罐
注意:调节出血量
6.留针拔罐
针刺深度 风湿痹痛
7.药罐 用药水煮罐
(六)、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作用原理 刺激皮部与络脉 负压作用 A)气体交换 B)自家溶血 a.刺激神经末稍、 b.类组织胺物质刺激机体器官 温热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作用 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二)、火罐的种类(应用器材)
1、火罐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罐 替代罐
(1)、竹罐
(2)、陶罐
(3)、玻璃罐
(4)、抽气罐
(三)辅助材料
常用有 95%的酒精棉球、镊 子、消毒的三棱针及皮肤针、 凡士林或植物油等。
(四)操作方法
• 1、闪火法:用镊子挟住酒精棉球,点燃后 在罐内壁稍作短暂停留,迅速退出并及时 将罐扣在施术部位,即可吸住。须注意操 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烫伤皮肤。
• 2、投火法:将易燃物或纸折成宽筒
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 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面 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燃的 一端应向下。
• 3、煮罐法:用抽气法
火罐的起罐与消毒
起罐时常先用手指 按压罐口边的皮肤, 另以一手将罐体略 向对侧扳动,使罐 口与皮肤间形成一 个缝隙,让空气进 入罐内,罐即松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