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2016 年修订)一、一般要求1、X 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 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2、层次分明3、摄影体位标准: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 1 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 1 或第12 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
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5图像标识不完整5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50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50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5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 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 分,扣完为止。
优:》90分良: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V 70分(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放射科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一、放射学科组建的基本要求二、放射质控中心诊断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办法三、放射质控中心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办法四、正位胸片常规摄片质量控制标准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常规摄片质量控制标准一、放射学科组建的基本要求1 、从事放射诊断及投照人员素质要求:放射诊断医师必须为本专业或者临床专业大中专毕业,经过临床及本专业培训 (1 年以上) ,且要求有医师执照及执业注册证书方可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工作,技术投照人员原则上要求为本专业毕业人员,特殊情况医学相关专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 (1 年以上) 如能胜任工作可适当放宽;三级医院必须有副主任及副主任以上职称的诊断医师和主管技师及主管技师以上的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必须有主治医师及主治医师以上的诊断医师和技师及技师以上技术人员;一级医院至少有一位中专或者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人员。
CT 诊断医生和技术员必须有相应的CT 上岗证;MRI 诊断医生和技术员必须有相应的MRI 上岗证。
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开展CT 检查必须开展增强检查,并要求有相应的抢救设备及抢救程序。
CT 或者MRI 开诊时相应的医生及技术员必须在上级或者同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有进修合格证。
2 、仪器设备及场地要求:二级医院:①全身各部位摄影:应备有多台普通拍片机;②胃肠道造影、泌尿系造影、支气管造影设备,应备有胃肠造影专用X 线机;③透视设备:应备有X 线透视机。
机房及机房要求:根据放射防护要求:100mA 及100mA 下X 线机机房面积应大于25m2 ,100mA 以上X 线机房应大于36m2,双机头X 线机房应以两台X 线机作要求,机头距墙体距离应大于2m,带有多功能床及其他附属设备,如快速换片机,高压注射器等,应适当扩大机房面积,机房内不应有非相关家具及器物,机房四周X 线防护应大于0.5mPb 当量,控制室面积应能满足日常工作及机器维护要求,周边防护应大于1mmPb 当量。
3 、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①各级岗位责任制度(主任、副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医士、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及技士),有考勤薄;②透视工作制度;③诊断报告书写制度;④X 线机操作及保养制度;⑤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有登记分析薄;⑥储片室工作制度,借片、还片制度;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⑧科室会议和学习制度;⑨交接班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等等。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方法

放射科影像质量评价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的影像质量,每月由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电脑上随机分别抽取DR、CT、MR图片,以以《放射科诊疗规范》为基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力求影像科图像和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一、图片质量评价标准:1、X线影像质量要求:(1)一般要求: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明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及年龄等信息完整;3)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
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2、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2)层次分明;3)摄影体位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4)照射野大小合适: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包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一个临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5)无体外伪影;6)无运动伪影;7)胶片无污迹、划片、粘片、指纹。
D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DR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CT影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CT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MR影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上述MRI影像质量,每份图像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良:80~89分差:70~79分不合格:≤70分二、报告质量评价标准: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
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对比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照片序号;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放射科质量控制指标

放射科质量控制指标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负责进行各种放射学检查和治疗。
为了确保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及其具体内容。
二、质量控制指标体系1. 设备质量控制指标1.1 设备校准:确保放射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包括X射线机、CT机、核磁共振设备等。
1.2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辐射剂量监测:监测设备辐射剂量水平,确保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2. 人员质量控制指标2.1 人员培训:对放射科医师、技师进行规范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2.2 工作流程:制定科室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3 质量评估:定期对放射科人员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3. 图像质量控制指标3.1 图像清晰度:评估图像的清晰度,确保影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对比度:评估图像的对比度,确保影像结果的细节显示和诊断价值。
3.3 噪声水平:评估图像的噪声水平,确保影像结果的质量和可视化效果。
4. 辐射安全控制指标4.1 辐射防护: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安全,包括佩戴防护用品、合理使用辐射剂量等。
4.2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科室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三、具体内容和数据1. 设备质量控制指标1.1 设备校准:每年对放射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校准,包括X射线机的电压、电流、曝光时间等参数的校准,CT机的切片厚度、剂量等参数的校准,核磁共振设备的磁场强度、空间分辨率等参数的校准。
1.2 设备维护:每月对放射设备进行一次例行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零部件的更换。
1.3 辐射剂量监测:每周对放射设备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确保辐射剂量在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
2. 人员质量控制指标2.1 人员培训:每年组织放射科医师、技师参加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放射科质量指标内容

放射科质量指标内容1.影像质量:影像质量是评价放射科诊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指标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分辨率:影像应具有足够高的分辨率,以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细微的解剖结构或病变。
-对比度:影像中应有足够的对比度,以使医生能够区分不同密度或组织特点。
-噪声水平:影像上的噪声应足够低,并且不至于影响医生的诊断判断。
-几何失真:影像中的几何形状应保持原始结构的准确性,以便正确诊断。
-平均剂量:影像的辐射剂量应尽量低,以降低患者的辐射风险。
2.诊断效果:放射科的核心目标是准确地诊断疾病,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此,诊断效果是衡量放射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指标包括:-正确诊断率:也称为敏感性,表示医生正确诊断的病例在所有阳性病例中的比例。
-错误诊断率:也称为特异性,表示医生错误诊断的病例在所有阴性病例中的比例。
-诊断准确性:通过对比放射科报告和临床结果,评估医生的诊断准确性。
-诊断时间:影响放射科效率的指标之一,需要考虑医生进行诊断所需的时间。
3.服务质量:作为医疗服务的一部分,放射科也应关注与服务相关的质量指标。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检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放射科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安排预约、等待时间、技术人员的态度等。
-报告时间:指医生完成放射科报告所需的时间,并通知临床医生和患者。
-协作与沟通:评估放射科医生与其他医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程度,以促进病例管理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4.安全性:放射科涉及放射线的使用,因此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辐射剂量:通过监测辐射剂量,确保放射线使用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标准。
-辐射防护:评估医院的辐射防护设施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并确保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操作正确有效。
-辐射事故:对设备故障、操作差错等可能导致辐射事故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在评估放射科质量时,上述指标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并根据相关医院、国家或国际的规范进行评估和改进。
放射科质量检查标准

10
12、医疗设备完好率
10
评价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 得分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一分。扣完为止。
查记录,得分=实际值/标准值×分值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除一分。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除一分
查资料,发生1次扣2分。
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有医疗差错事故当月医 疗质量考核不得分。
查设备维护情况
放射科质量检查评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100分)
项目 内 容 分值
1、科室各项管理制度齐全,能积极开展质控工作并有 记录,各种记录本齐全并及时记录工作情况。 管理质量10分
6
2、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的各项会议精神,配合业务主管 部门的各项工作
4
1、交接班合格率100%
5
2、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3、医疗行为执行时间达标率100%
5
5 4、病情告知制度执行率100%。 5 5、X光摄片甲片率>40% 7
6、X光放射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0%
8
医疗质量90分
7、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5
8、报告单书写及时、准确、规范,合格率>95%,签 名率100%
10
9、技术操作规范,缺陷发生率 0
10
10、有效投诉发生率0
10
11、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0
放射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内容项目一、科室管理.(50 分)评价指标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评价要点1 、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
评价方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有一位执业的医师或者护士未注册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3 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发现一起执业医师或者护士超范围执业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分。
4 、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的,当月质控考评为零。
2、建立健全各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科室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不完善,8 项规章制度和各类员工岗位职责。
重点包括诊断报酌情扣分。
核心制度缺失的不得分,岗位职责。
告书写制度;X 线机操作及保养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交接班制度;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wei)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集体读片制度,会诊制度等。
少一条扣一分。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每月随机抽查医护人员1 —2 名,不 4熟悉相关制度者,酌情扣分。
3、医务人员严1、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发现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未能遵7 格遵守医疗卫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循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酌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情扣分。
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1、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无相应预案不得分. 6分值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医学影像科(放射科、CT室、核磁室)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现场检查。
现场询问。
查相关记录。
未落实,一项扣3分。
落实、记录不规范,一项扣1分。
提问回答不规范一人扣
1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岗位职
责,开展质量控制
10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医院医学影像科质量考核标准
受检科室:放射科、
考核项目
分值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扣分标准
得分
疗标分医指10
医学影像资料质量
5
CR摄片甲级率≥70%°
CT、MRl检查阳性率≥60%.
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N50%。
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90%.
随机查阅CT、MRI、X光片等。
并查看统计与分析评价记录。
甲级片率、阳性率、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不达标各扣1分,无统计与分析各扣1分。
5.通过重点病例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参加人员覆盖科室80%人员。
现场检查。
查相关记录。
未落实,一项扣3分。落实、记录不规范,一项扣1分。
未体现持续改进扣2分。
有受检者和工作人护用品,保障医患防护需要。
现场检查。
现场询问。
10
1.有科主任、护士长及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有科室质量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具体工作。
3.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教育、培训计划,质量与安全指标。
4.有质量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常规。
5.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要求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业务学习培训、继续教育 培训,继续教育达标率≥95%。
1
医疗 质量 85分
1、交接班合格率100% 2、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3、医疗行为执行时间达标率100% 4、病情告知制度执行率100%。 5、X光摄片甲片率>40% 6、X光放射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0% 7、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10、报告单书写及时、准确、规范,合格率>95%, 双签名率100% 9、技术操作规范,缺陷发生率 0 10、有效投诉发生率0 11、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0
12、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 > 95% 各科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科内业务讲座或技能培训并考 核合格 “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圆满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杜绝教学差错、事故。 所有住院医师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进行培养
10
科教
1
部分 5分
1 1 1
每季考核,各率得分=实际值/标准值×分值 查资料,有缺陷扣除该项分值 查资料,有缺陷扣除该项分值 以医教部签到本为据,有缺陷扣除该项分值 。 继续教育达标率为年度考核项目。
放射科医疗质量检查评价标准(100分)
项目评分标准
10分
1、有健全的科室质控网络、质控流程及目标,各项管 理制度齐全,能积极开展质控工作并有记录,各种记 录本齐全并及时记录工作情况。 2、责任落实到个人,有内部奖惩制度并严格落实。 3、及时传达贯彻上级的各项会议精神,配合业务主管 部门的各项工作 4、依法执业(资格证、执业证、上岗证)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一分。扣完为止。 2 2 2 5 5 5 5 7 8 5 10 10 5 10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除一分。 查资料,每处缺陷扣除一分 查资料,发生1次扣2分。 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有医疗差错事故当月医 疗质量考核不得分。 查设备维护情况,各率得分=实际值/标准值 ×分值 查资料,有缺陷扣除该项分值 查记录,得分=实际值/标准值×分值 只要本科室有未变更注册的人员(试用期已 过、在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办理注册手续 者),依法执业一项将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