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回国创业一年的心得和体会

合集下载

留学回国人员回乡创业思考和建议

留学回国人员回乡创业思考和建议

留学回国人员回乡创业思考和建议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回国人员开始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

尽管有相对稳定的学历背景和国外的工作经验,但是回国创业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这篇文章将探讨留学回国人员回乡创业思考和建议。

一、创业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留学归国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市场。

了解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因素,判断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补救。

其次,在准备开始创业之前,留学归国人员必须了解相关政策、法律和商业规则。

尤其是当地的创业政策、税收政策和企业管理的规定,都是创业者必须了解的。

同时,合作伙伴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面对一个新的市场,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可以提供更具可靠性的资金支持、客户群体和市场认知等方面的资源。

二、创新和差异化当留学归国人员回到家乡发展创业时,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成熟的品牌。

因此,相比较于新的品牌,留学归国人员面临着挑战。

这时,创新和差异化将成为成功的关键。

创新是指创业者可以带来更好的产品,更高的质量,更好的服务等,同时保持品牌的特色和独特性。

这一方式将确保品牌在市场上占据更大比例的市场份额。

差异化是指将自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

通过品牌的定位,如价格、颜色、口号等,留学归国创业者可以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位置。

归国创业成功案例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团,通过市场差异化和创新,美团成功在国内市场占据了大量的份额。

三、社交能力成功的留学归国创业者不仅要有很好的人脉关系,还需要建立广泛联系的能力。

社交产生了名誉扩大、人脉扩张、判断识别能力改善和决策能力的提高等好处。

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来说,通过加入社区或商业协会,开展商业活动来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是很重要的。

甚至比一些商业技能的重要性更重。

四、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创业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留学归国人员回乡创业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创业过程中面对的状况拥有很多复杂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留学归国人员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态。

海归回国创业感叹“回国必后悔”

海归回国创业感叹“回国必后悔”

海归回国创业感叹“回国必后悔”讯美国是许多中国学生首选留学国家,留美大潮一直是“前赴后继”,当然每年也会迎来大量的海归,尤其是近几年。

有许多的海归会选择回国创业,然而对于这些回国创业的海归回国后的感想是什么呢?以下这位回国创业为大家谈起了自己的回国感想... ...杨杰(前排左一)作为前在美留学生代表与现场观众分享留学经验。

一句话陈述:回国必后悔!【侨报特约记者柳杨北京报道】在留学生的圈子有这么一句话,“出国就像新东方,你以为你是学英语的,其实你是来学做饭的。

”这句话用在杨杰身上倒也贴切。

这个体重约200斤的北京男孩最初到英国留学,想做疙瘩汤,结果做成了面浆糊,也只能硬着头皮吃完。

至于很多人认为出国就能把英语学好,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杨杰说,有过留学经历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自信心会增强,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要说他英语好的时候,还是出国前在新东方教学那段时间。

因为出国以后主要和中国人在一起,说中文要比说英语的机会多得多。

杨杰最初的梦想是当个化学家,可兜兜转转走上了留学的道路。

由于低估了找工作的难度,毕业一年后,杨杰只好回到北京,选择创业。

“回国前,我在纽约注册了一个NGO,筹划以半自助游学的形式,将留学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告诉师弟师妹们,这样可以帮他们省很多精力,省很多钱。

同时,现在中国留学中介和考试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我想做一个免费的留学考试课程,打算先从SAT考试下手,做一些网络课程的视频。

我还把在北京的房子卖了,在纽约买了一套,然后出租。

毕竟是学MBA的嘛。

”杨杰笑着说。

相比在美国的日子,如今父母和朋友都在杨杰身边,饮食也更符合肠胃的习惯,日子过得很安逸。

但想想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给他带来的痛苦。

杨杰仍不禁感叹,“回国必后悔。

”但无论在哪里,他相信,留学的经历带给他的那颗开放的心会让他终身受用。

“我们会对各种稀奇古怪的奇葩事见怪不怪。

不管境遇多么艰难,这与留学的岁月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

因为我们曾经非常淡定地骑着车,出入声色犬马之地,仍然可以保持一颗淡定的心。

海归创业者思想汇报

海归创业者思想汇报

海归创业者思想汇报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我一直认为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责任。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拥有一颗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创业初心我选择创业,是因为我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创业也是一种挑战和成长的机会,可以让我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作为一名海归,我深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国外留学期间,我接触到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也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

但是,回国后我也面临着语言、文化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才能够在国内的创业环境中立足。

创业思路在创业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路。

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与用户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产品。

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管理。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招募具有创新意识和执行力的人才,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价值观,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创业经验在创业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但是,这些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以下是我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1. 坚持初心创业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初心,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创新。

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2. 拥抱变化在创业过程中,市场和用户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和适应,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路和策略,才能够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足。

3. 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价值观,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作关系。

4. 不断学习和进步创业是一种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海归创业者思想汇报

海归创业者思想汇报

海归创业者思想汇报作为一名一线海归创业者,我意识到创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和财富,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作为海归创业者,我深深感受到了国内创业环境的变化。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府对创业的大力支持,创业者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

我作为一名从国外归来的创业者,不仅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以结合国内的资源和市场需求,寻找到合适的商机。

其次,我意识到创业需要有一颗创新的心。

在充斥着各种竞争的市场中,如果只是靠模仿和复制,是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

创业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的思维。

我会不断学习和研究,与时俱进,不断与市场和用户互动,挖掘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另外,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我深知信任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创业过程中,我会与团队成员保持沟通和协作,相互信任和支持。

我相信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战胜困难,实现创业目标。

同时,我也会与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实现双赢。

此外,我也深知创业是一条艰辛的道路。

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我会不断学习和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注重和其他行业的人进行交流和学习,扩充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最后,我认为创业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会关注社会的热点和问题,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我深知创业的艰辛和挑战,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保持创新的思维,与团队和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和支持,就能够实现创业目标,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愿意用我的智慧和努力,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归国创业人才代表发言稿

归国创业人才代表发言稿

归国创业人才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
我兴奋地站在这里,作为一名归国创业人才的代表,向各位分享我的创业心得和感悟。

首先,我要感谢国家给予我们归国创业人才的机会和支持。

作为今年回国创业的一员,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对于创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切身体会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的热潮。

这些都为我们归国创业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我始终保持着对创业的热情和坚持。

我相信,只要有激情和坚持,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创业不仅仅是追逐金钱和利益,更是追求梦想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对于我们归国创业人才而言,创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作为新一代的创业者,我们要不断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我们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作为归国创业人才,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

只有凝聚团队的力量,才能够共同实现梦想和目标。

团队合作是创业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归国创业人才的优势所在。

我们要善于倾听
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挑战和风险。

最后,我要呼吁更多的归国创业人才回国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冒险和创新,为中国的创新创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90后海归的创业感悟.doc

90后海归的创业感悟.doc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互联网思维。

”27岁的陶翀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现在正在做一个共享型社交软件的研发。

“我们擅长用数据手段分析用户,分析市场;我的团队在创业中融入互联网的共享理念,使软件的基础功能免费,只在增值服务上收费;而且我们适应快速变革的创新时代,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师钰奇(右四)师钰奇认为,“90后”身上有勇往直前的劲儿。

他表示,在创业过程中自己很少会因为遇到麻烦、困难而担心害怕。

而他了解的“70后”、“80后”创业者的顾虑则会稍微多一些,想得也多一些。

他认为,风险和机会成正比,有时候考虑过多会错失机会。

“我觉得‘90后’海归创业者在领导公司方面会少一些条条框框。

像老板与员工等级分明、老板在公司要树立绝对权威等这样的思维习惯在我的公司里是不被鼓励的。

我更希望员工从心里认可我。

我们公司开会的气氛很活跃,常常是吃着零食聊着工作,这样大家更放松,更容易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我认为,员工对我的认可,部分原因就是基于我对他们的包容。

”师钰奇说。

标签3:社会使命感和挑战力并存创业者往往是公司发展的领路人,这对一名创业者很有挑战性。

“做一家企业首先要考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即要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帮助到其他人。

我希望能做一些推动社会进步的事情,让用户的生活因为我们的工作而改变。

”高宇同研发的APP去年注册人数已经达到2.7万。

该软件现在支持7个国家、共1500多所学校直接用人民币在线支付留学生的学费,切实为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便利。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希望能发现社会中的问题和人们的需求,然后解决它,在这一过程中即使付出再多也值得。

以后我会继续寻找市场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产品,真正做到补行业的短板。

”同样做软件研发的陶翀也很看重自己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

在共享模式快速发展的今天,他结合线下消费,提出了社交软件内共享需求的概念,这样有助于产生和建立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师钰奇充满人文情怀,他说:“我创立公司不是单一地为了利益,没有一上来就给员工讲业绩、立目标。

回国创业感受发言稿

回国创业感受发言稿

回国创业感受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在国外留学多年后,回国创业的一名创业者,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回国创业的感受和经验。

在国外留学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深刻体会到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创新创业理念。

因此,当我决定回国创业时,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将国外的创业理念结合中国的市场实际,创造出一种更有活力和创新的创业方式。

首先,我想分享的是回国创业之初的感受。

当我踏上回国的飞机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同时也有一些忐忑和不安。

毕竟,在国外留学期间,我接触到的是国外的管理理念和创业方式,对于中国的市场和文化环境了解并不足够。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畏惧,反而将这种不安变成了一种挑战和动力,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创业不易,成败在于选对方向。

刚开始回国创业时,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中国的市场现状和趋势,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

我深刻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大国,创业的机会也是难以估量的。

但是,成功的创业并不仅仅是看到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机会并且做出切实可行的创新。

在回国创业的早期,我选择了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智能物联网领域。

在加入这家公司之后,我发现了市场上的一个空白,那就是人们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市场上的产品却普遍存在着一些质量、功能不完善的问题。

作为一名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创业者,我深知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因此,我和团队决定抓住这个市场机会,研发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品质更加可靠的智能家居产品。

在创业初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技术研发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完善产品的功能和质量。

其次是市场推广和渠道拓展的困难,由于市场上竞争激烈,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开拓渠道和推广产品。

同时,我们也要面对监管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一个海归的创业人生

一个海归的创业人生

今天的互联网是混沌且畸形的,信息过剩而缺乏梳理,技术扎堆而人文难觅,从现实中来而完全不同,顽强、顽固、顽皮。

纯粹的互联网产品,如社交、游戏,只要找到并解决一个痛点也许就能成功,而与现实相关的产品,如网购,痛点并不是全部。

可惜的是,三年前的我并没有这样的认知。

2010年从美国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难以适应国内的人情世故,又遇到几本“破书”和几个“坏人”,2011年,一次痛苦的装修经历让我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有人说过创业是最苦逼的事情,而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三年前,我以为我懂,现在,我才知道我开始懂了。

2011年8月,我与新婚妻子开车只带一些衣服来到厦门,有种彻底告别过去的莫名亢奋和事业生活都要自己完全负担的迷茫和压力。

2011年10月,认识了华侨大学的dr.吴,并定下合伙的意向,开始创意打磨、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

2012年4月,厦门绮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取名绮韵的原因是我们要做的是室内设计diy软件及家具家居导购,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完成和实现符合个性、满足需求的设计。

基本完成软件的技术文档,我们决定采用与以往diy软件不同的方式,定下先通过需求分析给用户一个设计方案再由用户在该方案上做调整的基调。

2013年1月,在春节前完成了软件的beta版。

2013年3月,遭遇意料之外的“抛弃”,一直表示会支持的家具企业和家具商场选择继续观望,一节生动又深刻的社会大学课程。

暂停软件的研发,继续模型的积累,在合伙人的坚持下开始电子楼书的研发。

2013年5月,ipad端的电子楼书demo完成。

通过朋友介绍陆陆续续见了一些房企,但一直没有获得项目。

其中,没有市场营销主管是主要原因。

重启软件研发,继续模型积累。

陆续完成单品牌的产品展示软件、卖场导购、diy软件第二版等。

2013年9月,从上海家具展回来以后,认识到先与家具厂合作,为他们制作模型和展示软件以建立健康的现金流和丰富的模型库并不适合我们,一、家具厂意愿不足,二、厦门并非产业集中地,三、绮韵本身没有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归回国创业一年的心得和体会(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

想想去年抛出一句话“硅谷码农就一行尸走肉”,愤而辞职回国,回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刺激哈。

不过还好中国现在机会多。

乘周末总结下这一年来自己的和周围创业同道中人的经验:
一、寻找合伙人:
见过的大多数成功案例,合伙人多以2-3人为主。

朋友的企业出问题,也大部分是合伙人之间的问题,真的企业最坏情况下做外包都能活得下来,唯独合伙人不合,那企业就死得很快。

一年体验下来,感觉业务总是起起伏伏:困难的时候,很容易指责对方不给力;忙的时候,发现对方没自己忙,很多人就会发火;做出点业绩,很容易觉得自己拿的股份不合理;市场做不好的时候,嫌做产品的水平太差;东西卖不出去,嫌做市场的弱。

等等。

矛盾一旦激化,那就完了。

我见过合伙人成仇人的,企业挂。

合伙人突然走人了,企业挂。

合伙人要求改股份,导致分家,一起挂。

等等,case太多了。

所以,一开始,千万得把协议定清楚,把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协议里。

先小人后君子。

另外,我觉得相处过程中互相理解,控制情绪,估计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1. 脾气太火爆的不行
2. 家里经济压力过大的不行
3. 没责任心的不行
4. 太会忽悠的不行
5.... case太多了
二、招人:
国内创业比硅谷创业招人方面有一大劣势,就是国内的跨国公司太凶悍了。

关键是国内好端端的牛人,宁愿多拿1,2千去跨国公司当测试或者开发外包,也不愿去小公司当主程。

我一年下来,面了起码上百人,基本上看简历,就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可能来创业公司了。

当然我们因为对开发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而且大部分招人是在浙大招的。

原来招人的时候,还像国外那样子,聊个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现在觉得聊出来的结果,并不太精确。

发现招人,先让应试者写几个小时的程序。

会就会,不会就不会,清清楚楚的了。

现场写2-8小时的测试题,这样子来判断水平优秀还是菜鸟,招进来目前没发现有水平问题的。

通过笔试和嘴巴回答问题,有时候招进来的动手能力极差。

早期进来的人,应该都是partner的,所以非常重要,以下有几点经验:
1. 大部分从烂校经过长时间准备考研,才考到好学校研究生的。

一般不会加入创业公司。

2. 家里经济压力巨大,全家靠他一个人养的,加入创业公司,我们压力山大。

3. 选offer全看当前工资绝对值的,直接pass
4. 可以开多个选择给对方(高股份+低工资,低股份+高工资),如果对方完全不要股份,只要工资的话,也直接pass
三、搞投资
我发现很多人都以拿到投资为成功的象征,似乎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投资,一切为拿到投资做的准备。

渐渐发现,这个思路是危险的。

创业可以有很多目的,为了赚大钱,为了屌丝逆袭,为了实现人生目标等,但是拿到投资只是为了达到该目的而可以选择的手段之一。

反正硅谷和国内各种投资经理,阿猫阿狗的太多了。

1)土老板的钱要小心
2)投资经理一般就是搜集材料的,不用太献媚
3)多家一起投资比一家投好
4)政府的钱拿得到的话,一般比较爽
(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