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

合集下载

厂用35kV_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

厂用35kV_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

厂用35kV/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谭德亭(浙江福莱特玻璃镜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1)摘要本文根据生产负荷性质等原始资料简述了厂用35kV/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的原则与特点,对厂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性、可靠性、可持续发展性、操作简单性等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关键词:厂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选择On the Plant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Connection with the 35kV/10kV Design OptionsTan Deting(Flat Glass and Mirror Co., Ltd, Zhejiang, Jiaxing, Zhejiang 314001)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 plant with the raw data summarized 35kV/10kV main electric substation wiring design choic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design selection process was analyzed, and from an economic, reliable na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peration simplicity, and so on to consider, choose the best program.Key words:plant substation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design options1生产负荷性质设计原始资料为保证我公司生产项目的供电需要,需设计一座35kV降压终端变电站,通过10kV电缆线给熔窑、锡槽、退火、冷端、NH站、原料、公用工程等车间及生活供电,Ⅱ类负荷占31.2%,其余为Ⅲ类负荷,对于部分关键设备采用UPS供电。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摘要: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以下简称主接线)是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自感器、母线和电缆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的,用以表示生产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在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方面,一定要结合变电所的实际进行谨慎操作,要对相关环节进行彻底分析,在选择时注意其基本要求和形式,选择最为合适的电气主接线,来完成电力系统工作。

关键字:变电所;电气主接线;选择电气一次主接线又叫“电气主接线”,它是变电所高电压、大电流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在整个电力系统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电气主接线的布置,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生产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对配电装置的设置、电气设备的选型、控制模式等各方面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1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是否合理,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变电所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基于技术标准,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科学搭配各项电气装置、继电保护以及控制方式,保证主接线方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针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方式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必须可以满足用户供电需求,供电质量可以达到专业标准,且接线方式简单,操作便利安全。

更重要的是在后期运行中,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扩建,具有一定前瞻性。

1.1可靠性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担任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旦与之相连接的主接线不可靠,会使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使电力系统瓦解,我国的电力负荷分为三类,一类负荷(例如:医院、科研所)中断发电会造成人身伤亡危险或重大设备损坏且难以修复,或给政治上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二类负荷(例如:普通工厂、小型商场)中断供电将大量减产,或将设备损坏事故,三类负荷(例如:小区、农村)停电后不造成损失,因此必须保证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

1.2灵活性电气主接线必须保证各种的运行状态,保证操作方便,在可靠性的条件下必选保证接线简单,使工作人员能完全的掌握,操作中不出任何的错误;保证调度的方便,设计时候要考虑调度的快速性与时间最短,符合调度部门的要求;保证便于扩建,设计时保证以后的方便扩建,最开始建设就要保证未来的扩建预算。

10kV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

10kV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

10kV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摘要在当今社会,电力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容易运输,容易转换,无污染。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已广泛地应用到一切生产部门和日常生活领域,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发电厂和用户间是经过变电站作连接桥梁的,在电力能源的改革和分派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电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变电站组成的,影响着电力体制的安全保障和经济运行。

电气主接线是电力体系的重要结构,高电流、高电压的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是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与策划的主要内容。

变电站是电压、控制和电能的转换的场所。

变电站是发电厂和用户间的中间传输转换过程,在变电和配电中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直接关乎到着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和经济运转。

通过对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规划和分析,负载和用户进行了分析,并对用户的无功补偿装置是通过负荷计算确定。

同时,选取各类变压器,剖析母线的各种接线方法从而选定了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继而计算短路电流,选择导线,选择高压电气配置等。

变电站在电力体系中占领主导地位,其电气主接线保障其可靠性。

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对本专业知识进行巩固。

关键词:母线;无功补偿;电气一次部分;继电保护;The main wiring design of 10kV substation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occupies the leading position,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 easy to switch, no pollution. It is the main energy and power of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of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driving forc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irst bridge of the power plant and the user is a substa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power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substation, which affects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Electrical main wiring is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power system, high current, high voltage substation,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power system,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ubstation power system operation and design.The substation is the place where the voltage, the control and the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The substation is the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power plant and the us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bstation and distribution.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of the 10kV substation, the load and the user are analyzed, and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the user is determined by the load calc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a variety of transformers,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us wiring, select the main connection mode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select the wire, select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etc..The Status substation in the power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and its main electrical circuit should have high reliability. Select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esign to consolidat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Key words: bu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lectrical part; relay protec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变电所发展历史与现状 (1)1.2 电力系统主要构成原理 (1)1.3 变电所的设计原则 (2)1.4 课题来源及设计背景 (2)第2章变电站主接线 (3)2.1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3)2.2 电气主接线方式 (3)2.3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3)2.4 主接线方案的分析 (4)2.4.1 单母线接线方式 (4)2.4.2 单母线分段主接线 (6)2.4.3 双母线接线 (6)2.4.4 双母线分段接线 (7)2.4.5 增设旁路母线的接线 (7)2.4.6 单元接线方式 (8)2.4.7 桥形接线 (8)第3章变电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的计算 (11)3.1 变电站的负荷计算 (11)3.1.1 负荷计算 (11)3.2 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方案 (13)3.3 无功补偿的计算及设备选择 (13)第4章主变压器的选型 (15)4.1 变压器选取原则 (15)4.2 选择变压器的类型 (15)4.3 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15)4.4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6)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7)5.1 概述 (17)5.2 短路电流计算的原因与目的 (17)5.3 短路的种类 (17)5.4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19)5.5 尖峰电流的计算 (22)5.5.1 单台用电设备供电的支线尖峰电流计算 (22)5.5.2 多台用电设备供电的线干尖峰电流计算 (22)第6章变电所的一次系统设计 (22)6.1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22)6.1.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22)6.1.2 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23)6.1.3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4)6.1.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4)6.1.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4)6.1.6 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25)6.1.7 电抗器的选择 (25)6.2 高压进线的选择与校验 (26)6.2.1 架空线的选择 (26)6.2.2 电缆进线的选择 (26)6.3 低压出线的选择 (27)第7章保护系统的设计 (27)7.1 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27)7.2 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28)7.3 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 (28)7.4 自动装置配置 (30)7.5 继电保护的整定 (30)7.5.1 主变压器保护整定 (30)7.5.2 过电流保护 (32)7.5.3 过负荷保护 (33)7.6 10kV线路保护整定 (33)7.6.1 电流速断保护 (33)7.6.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33)第8章测量及计量系统的设计 (34)8.1电测量仪表 (34)8.1.1 常用电测量仪表的要求 (35)8.1.2 电能计量仪表的要求 (35)8.1.3 10KV变配电装置中各部分仪表的配置要求 (35)8.2 绝缘监视装置 (36)第9章变电站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36)9.1 变电站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36)9.1.1 防雷等级 (37)9.1.2 保护措施 (37)9.1.3 避雷带保护的技术要求 (37)9.2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38)9.2.1 保护措施 (38)9.2.2 变电所内过电压保护 (38)9.2.3 防雷接地 (39)总结与展望 (39)1总结 (39)2展望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一 (44)附录二 (45)第1章绪论1.1 变电所发展历史与现状在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电力工业的不断创新,供电系统的设计愈来愈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合理经济,在消耗、电能质量、技术经济条件下,供电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对功率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选择

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选择

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选择作者:张烈金葛树国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22期摘要:本文对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方案进行了对比选择,包括了经济性比较、运行灵活性分析和比较、可靠性分析和比较,最后确定了电气主接线的方案。

关键词:110kV变电站;主接线方式;方案选择;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B1 主接线方式初步选择方法典型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远景规模与本期规模分别为3×63MVA、2×63MVA,主要由3台主变压器及3条进线组成,远景规划与进线本期分别为3回、2回,变电站接入口为220kV,共有3座。

南方电网主要采用线路加内桥接线的方式进线变压器组,是110kV变电站的一种设计方法,接线形式为远期加本期建设方式。

以下进一步对内桥、线路-变压器组、T 型等接线方式进行分析,以此介绍选择典型110kV变电站接线方法。

(1)内桥接线:采用该接线方式时,会将断路器设置在线路侧,若送电线路出现问题时,可断开送电线路断路器,解决故障问题,不会对其他线路运行造成影响,线路切除与安装操作较简便。

110kV变电站主要采用内桥接线方式,该方式可分为普通内桥接线与扩大内桥接线两种。

在普通内桥接线运行中,主变压器及进线数量都为2,由于该接线方式断路器较少,布线简洁,解决线路故障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已成为终端变电站主要采用内桥接线方式。

变电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打开断路器,可见每条进线配备一台主变压器。

扩大内桥接线运行方式为主变压器3台、进线3条,二次回路与布线都较为复杂。

(2)线路一变压器组所采用的是110kV变电站例最简单的接线方法,设备单元为3个,所占面积较小,且接线操作简便,布线清晰,当送电线路出现问题时,可通过断开断路器解决。

当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装置为主变压器1台以及进线1条,接线十分简单,且具有运行经济、可靠性高等优点,对于变电站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

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

用心整理精品ICS27.100DB37F 22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2216—2012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规范2012 - 12 - 17发布2013 - 01 - 01实施目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5)5 配电网规划原则 (6)5.1 配电网规划的总体原则 (6)5.2 受电工程建设原则 (6)6 供电方案编制原则 (6)7 用电容量、电压等级及供电电源的确定 (7)7.1 用户用电容量的确定 (7)7.2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9)7.3 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 (10)8 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 (11)8.1 一般规定 (11)8.2 用户接入电网方式 (11)8.3 用户接入电网线路工程技术要求 (12)9 用户受电工程技术要求 (14)9.1 一般规定 (14)9.2 变电所选址要求 (14)9.3 受电工程技术要求 (14)9.4 开闭所 (17)9.5 配电室 (17)9.6 其他 (18)10 用户受电工程设备选型 (19)10.1 10kV架空线路 (19)10.2 10kV电缆线路 (19)10.3 环网供电柜 (20)10.4 柱上开关 (21)10.5 高压开关柜 (21)10.6 变压器 (21)10.7 低压开关柜 (21)10.8 低压电缆分支箱 (21)10.9 箱式变电站 (22)10.10 跌落式熔断器 (22)10.11 避雷器 (22)10.12 低压配电线路 (22)10.13 电能计量装置 (23)10.14 保护装置 (24)10.15 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 (24)10.16 其他设备 (24)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层建筑分类 (26)附录B(规范性附录)用电负荷分级 (2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提出。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及适用范围一、单母线接线1、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2、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

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3、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一台发电机或一台主变压器的以下三种情况:(1)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2)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

(3)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1、优点:(1)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2)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2、缺点:(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内停电。

(2)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现交叉跨越。

(3)扩建时需向两个方向扩建。

3、适用范围:(1)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

(2)35-63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时。

(3)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3-4回时。

三、双母线接线双母线的两组母线同时工作,并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联运行,电源与负荷平均分配在两组母线上。

由于母线继电保护的要求,一般某一回路固定于某一组母线连接,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运行。

1、优点:(1)供电可靠。

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致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只停该回路。

(2)调度灵活。

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能灵活的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

(3)扩建方便。

向双母线的左右任何一个方向扩建,均不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均匀分配,不会引起原有回路的停电。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1.1 引言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各等级的输电线路、无功补偿设备以最优化的接线方式与电力系统连接,同时也表明在变电所内各种电气设备的连接方式,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以及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1.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1、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决定主接线的主要因素。

变电所不管是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企业变电所还是分支变电所,由于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也不同。

2、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应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

应根据负荷的大小和分布,负荷增长速度以及地区网络情况和潮流分布,并分析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来确定主接线的形式以及所连接电源和出线回数。

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数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对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一个电源失去后,应保证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对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电源供电,且当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大部分二级负荷供电。

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4、考虑主变压器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变电所主变的容量和台数,对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通常对大型变电所,由于其传输容量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因此,其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也高。

而容量小的变电所,其传输容量小,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要求低。

5、考虑备用容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发、送、变的备用容量是为了保证可靠的供电,适应负荷突增、设备检修、故障停运情况下的应急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根据备用容量的有无而有所不同,例如,当断路器或母线检修时,是否允许线路、变压器停运;当线路故障时允许切除线路、变压器的数量等,都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

10KV中压系统配电设计详解

10KV中压系统配电设计详解

部引出线负荷的供电,但在操作过程中须对母线
做短时停电。
“倒闸操作”是指:接通电路时,先闭合隔 离开关,后闭合断路器;切断电路时,先断开断 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这是因为带负荷操作过 程中要产生电弧,而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能力,所 以隔离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例如,在图3.7(a) 中,当需要检修电源Ⅰ时,先断开断路器QF1、 QF2,然后再断开隔离开关QS1~QS4,这时,再 合上母线隔离开关QSW,闭合QS3、QS4,最后再 闭合QF2,恢复全部负荷供电(当电源Ⅱ不能承担 全部负荷时,可先把部分引出回路的非重要负荷 切除)。
分段母线发生故障时,QFW在保护作用下会首先 自动跳开,保证非故障分段母线的持续、正常供 电。
当某段母线发生故障时,分段断路器QFW与
电源进线断路器(QF1或QF2)将同时切断,非故障
段母线仍保持正常工作。当对某段母线进行检修
时,可操作分段断路器QFW和相应的电源进线断 路器、隔离开关按程序切断,而不影响其余各段 母线的正常运行,减少母线故障影响范围。所以 采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比采用隔离开关分
停车时间考虑。当与自动启动的发电机组配
合使用时,不宜少于10 min。
(2) 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
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
负荷可由一回6 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
供电。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 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 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3) 三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对电源没有特别
线连接的方式称为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方式根据母线分段与否可以分为
不分段接线和分段接线两种;根据进线回数(电 源回数)又可以分为一回进线、双回进线、三回 进线等单母线接线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目录1 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2)1.1 一般原则 (2)1.2 10kV典型接线模式 (2)2 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4)2.1 一般原则 (4)2.2 20kV典型接线模式 (4)3 中压架空网 (6)3.1 一般原则 (6)3.2 典型接线模式 (6)4 混合型网架 (8)5 10kV中心开关站 (8)5.1 一般原则 (8)5.2 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 (8)6 室内配电站 (8)7 10kV箱式变 (9)8 低压配电网 (9)8.1 典型接线模式 (9)9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0)9.1一般原则 (10)9.2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 (11)9.3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1)9.4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1)1 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1.1 一般原则1.1.1 10kV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1.1.2 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1.1.3 10kV开关站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每段母线接4~6面开关柜;综合房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宜接4~6面开关柜。

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1.1.4 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1.2 10kV典型接线模式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1)电缆网“2-1”环网接线如图1.2.1所示。

图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2)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满足:✓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构建电缆网“2-1”环网接线必须结合考虑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3-1”环网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1.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4回线路为1组)分别如图1.2.2-1、图1.2.2-2所示。

图1.2.2-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图1.2.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4回线路为1组)(2)电缆网“3-1”环网接线应满足:✓电缆网“3-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电缆网“3-1”环网接线中,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必须设置在不同开关站(综合房)中,线路中段的联络点应尽量在靠近线路负荷等分点的位置接入。

1.2.3 电缆网架构筑(1)新建线路:负荷发展初期,采用“2-1”环网接线模式;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3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模式;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4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模式。

当负荷进一步发展,4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要求时,不应在4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回到“2-1” 环网的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2)已有线路:对于缺少或联络点位置不理想的线路,在合适的位置增加新的联络点,与其他线路组成“2-1”或“3-1” 环网接线模式;对于联络关系复杂的网架,结合变电站供电范围将负荷分为相对独立的片区,将片区内的开关房、综合房按照典型接线原则进行重组,直接改造为3回或4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模式。

1.2.4 “π”接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时,通过斩缆的方式将开关房或综合房串入原有线路中。

“π”接示意图如图1.2.4所示。

原有线路新建开关房或综合房图1.2.4 “π”接示意图2 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2.1 一般原则2.1.1 20kV每个”花瓣”的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30000kVA。

2.1.2 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2.1.3 20kV开关站采用单母线环形接线设置,每段母线宜配置4~6面断路器柜,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2 .1.4 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2.2 20kV典型接线模式2.2.1 中压配电网采用”花瓣”型接线方式,同一”花瓣”的首端出线出自同一段20kV母线,”花瓣”闭环运行;不同”花瓣”之间相互联络,正常情况下联络断路器断开运行。

2.2.2 典型接线模式如图2.2.2-1和2.2.2-2所示:图2.2.2-1 典型接线示意图(一)图2.2.2-2 典型接线示意图(二)“花瓣”型接线应满足:(1)负荷发展初期可设置独立的”花瓣”,联络方案的选择应为”花瓣”间形成联络提供便利。

a)从变电站同一段20kV母线引出两回线路,进入第一间开关站,构建成负荷发展初期的环路,该开关站同时可作为联络开关站用;新增开关站时,串接入环路(将临近、原有开关站的其中一条进线接入本期开关站,再重新组建成环;其他新建开关站,类推)。

b)最终联络开关站的位置和接线方式,根据地理位置、负荷情况等其他相关条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以就近的不同主变的两个”花瓣”联络为原则;对重要负荷密集的”花瓣”,应该选择上一级电源相对独立的两个”花瓣”联络。

(2)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花瓣”(2回线路)的总负荷不超过单回线路的最大输送容量。

当”花瓣”上的总负荷超过其最大输送容量的40%时,原则上不再接入新负荷;为保持各”花瓣”的负荷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可对”花瓣”间的开关站进行调整或新出馈线重构花瓣。

3 中压架空网3.1 一般原则3.1.1 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3.1.2 每路分支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3km且挂接装见容量一般不宜超过3000kVA,对于超出上述标准的支线,应考虑将其转变为主干线,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增加负荷开关。

3.1.3在支线与主干线连接的位置应安装隔离开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负荷开关;应在主干线及主要支线设置分段点,主干线和主要支线的分段点应结合配电自动化的要求设置。

3.1.4 有联络关系的两回线路不应采用同杆(塔)架设。

3.1.5 架空线路应采用相应的防风、防雷措施。

3.1.6 每回线路主干线分段按照线路长度1~3km或装见总容量2000~3000kVA设置,全线分段一般不宜超过5段。

3.2 典型接线模式3.2.1 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1)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如图3.2.1所示。

图3.2.1 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2)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应满足:✓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联络开关位置应尽量选取在线路后段安装。

✓构建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必须结合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架空网两联络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3.2.2 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1)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如图3.2.2-1(3回线路为1组)、3.2.2-2(4回线路为1组)所示。

图3.2.2-1 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3回线路为1组)图3.2.2-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4回线路为1组)(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应满足:✓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之间必须至少有1个分段开关,并且该分段开关位置应尽量接近线路的负荷等分点。

3.2.3 架空网架构筑负荷发展初期,采用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3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

当负荷进一步发展,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要求时,不应在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回到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4 混合型网架4.1 对于混合型网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中压公用电缆网”和“中压架空网”节的技术原则。

4.2 混合线路中应选择额定载流量相匹配的电缆和架空线路。

4.3 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安装隔离开关,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配电网自动化要求增加开关。

5 10kV中心开关站5.1 一般原则5.1.1 中心开关站的建设应按变电站高压室标准配置,10kV开关柜选用断路器柜,其保护配置应与变电站的10kV保护相配合。

5.1.2 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双路电源进线,每段母线出线为4~6路,不宜馈出中压架空线路。

5.1.3 电源进线应取自不同方向的变电站,不具备条件时,应取自同一座电站的不同母线。

5.1.4 每回电缆馈出线路所接客户数量依据负荷性质、容量而定,一般不超过3个。

5.2 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如图5.2所示。

图5.2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图6 室内配电站6.1 室内配电站宜按两台变压器设计,两路进线,根据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两台变压器低压侧母线间加装联络开关,在故障情况下具备转供电能力。

6.2 每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宜4~6回;低压进线柜应装设计量装置;低压总线应装设总开关。

6.3 20kV独立配电站,优先选用油浸式配变;20kV建筑物内配电站,应设置在首层。

6.4 20kV配电站典型接线如图6.4-1和6.4-2所示:图6.4-1配电站典型接线图6.4-2配电站典型接线7 10kV箱式变箱式变应采用电缆进出线,低压侧配置4~6路出线。

8 低压配电网8.1 典型接线模式8.1.1 统建小区室内配电站采用两台配变低压母线之间联络,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与母线联络开关设置可靠的连锁机构,其联络方式见图8.1.1。

图8.1.1 配变低压母线之间联络8.2 10kV配电网属非双公变配置的台区,但相邻配变距离在100米范围内的(按联络所需要的电缆长度计算,非直线距离),可采用专用低压出线进行母线联络,每台配变仅与一台配变建立联络,联络线路需满足转供电要求,其联络方式见图8.2;与相邻配变距离超过100米的,暂不考虑在低压母线间设置联络。

图8.2 专用低压出线进行母线联络8.3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可采用低压线路末端联络的接线方式。

9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9.1一般原则9.1.1根据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

9.1.2 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

9.1.3 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线。

9.2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9.2.1单母线接线适用于二级(重要)负荷双电源一主一备的配电站。

进线回路均装设断路器。

高压母线宜装设不超过六回(变压器、出线)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9.2.2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回路应采用装设进线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变压器(出线)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