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景象,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艺复兴方面,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人物和作品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热爱和尊重,认识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图片,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你们对文艺复兴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如意大利的地理、政治、经济条件,以及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落等。

然后,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课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局限于个别代表人物或作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艺复兴运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知,认识到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其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文艺复兴时期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2.辅助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意大利地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因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的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是关于欧洲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本课主要内容有: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的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容易产生兴趣,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掌握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资料:搜集相关的文章、论文、书籍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学习。

3.设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优质教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二)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1)●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如图):“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目标导学三:达·芬奇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4课,主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

教材通过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其代表人物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和思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对其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去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启发他们思考文艺复兴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及其代表人物;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想、艺术成就和科学发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案例教学法:以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作品和文献资料。

2.视频:准备与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3.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九年级历史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优秀教案

九年级历史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公开课)优秀教案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及代表人物作品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我们先看看投影上的两张图片,都画的是基督教的圣母形象,你更喜欢那副图片呢?当然是右边一副好。

因为它更有人情味。

其实这两幅画创作的时代不同的。

左边是中世纪的教堂画。

右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画的。

要进一步了解,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二、新课讲授〔40分钟〕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17分〕〔一〕了解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2分〕1.出示材料一图片,提取信息:意大利在地中海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在意大利开始萌芽。

出示材料二图片结合教科书65页上的文字,综合分析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6分钟〕*学生思考探讨在答复:提示: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2.阶级原因:资产阶级形成和开展3.思想原因: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4.文化原因:意大利较多的保存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在西欧货币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和开展,他们迫切希望解放人的个性,追逐个人幸福。

但严酷的封建统治和教会依然宣扬人在现实中是来赎罪的,必须忍受,以期获得来生幸福。

于是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二〕文艺复兴运动实质及其指导思想〔4分钟〕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宣扬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方式: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老师讲解为什么要借助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因为当时教会势力大。

而资产阶级势力小,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其对后世发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知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其深刻内涵和影响还需进一步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掌握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艺复兴运动的时代背景。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欧洲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精美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精美教案

《文艺复兴运动》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围绕文艺复兴的背景、文艺复兴的兴起、实质以及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这里需要引导学生来理解文艺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复兴”,这里有继承,更有创新。

通过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成就介绍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归纳比较的方式,让学生绘制表格对本课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成就进行总结,形成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2、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源文艺复兴的背景,培养根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感受文艺复兴的成果,培养通过感知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发展的原因,理解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

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二)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目标导学二:但丁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1)●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如图):“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3)●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目标导学三:达·芬奇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关于《蒙娜丽莎》(如图)的一些轶事
1503-1505年,雷奥纳多·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

这幅画一直跟随在他的
身边,直到他死后数年,画像由法国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买下。

此后,
它一直归法国王室所
有,直到1805年拿破仑将之珍藏在卢浮宫。

这幅画就像一位有生命的天外来者,它的超
凡魅力和奇闻轶事令人惊叹甚至难以置信: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
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四万余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

每年前去罗浮宫瞻仰这幅画的人达700百万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后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问世,其它各种出版物则汗牛充栋,数不尽数。

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34幅,她说:“我实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