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发展历程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一、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开始,到近代以前,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诗歌传统。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二、先秦时期2.1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将各地的民间诗歌进行整理和编纂。
•诗经除了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社会风俗外,还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韵律的重要资料。
2.2 《楚辞》的创作•《楚辞》是中国古代辞章的代表作,它以楚国的民歌、祭文为基础,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楚辞》开创了辞章风格,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3.1 乐府诗的兴起•乐府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是宫廷文人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歌曲。
•乐府诗在形式上比较规范,以五言绝句为主,内容涉及爱情、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
3.2 士人诗人的活跃•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社会地位提升,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诸多士人诗人活跃于此时期,他们的作品主要描写自然景物、哲理思考和个人情感。
3.3 文人墨客的交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相互交往,形成了文学社团和文化团体。
•这种交往促进了诗歌创作的繁荣,也为后来文人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唐代的繁荣时期4.1 全盛时期的诗人•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
•这些诗人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多样,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4.2 唐诗的特点•唐诗一般采用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形式,重视平仄、押韵和意境的表达。
•唐诗注重写实,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也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
4.3 诗社和文人•唐代出现了一种诗社的形式,文人们互相切磋、交流,并举办吟诗会和文学讲座等活动。
•诗社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使得唐代诗人的创作更加丰富多样,也有助于诗歌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
4.4 唐代后期的衰落•唐代后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文人诗歌的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象和传达思想来打动人心。
自古以来,诗歌一直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形式到内容,展示诗歌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一、古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统,人们通过吟唱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这些早期的诗歌作品通常是简单而直接的,以歌颂英雄事迹或神话传说为主题。
1.2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许多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诗歌作品。
《诗经》的出现标志着诗歌开始被记录和保存,使得诗歌的传播和发展得以推进。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古代诗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体裁。
例如,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宋词则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情感而受到赞赏。
二、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发展2.1 宗教诗歌的兴起在中世纪,宗教诗歌成为主流,人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上帝的崇敬和信仰。
这些诗歌作品通常具有宗教色彩,表达了对神圣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情感和个人的表达。
诗歌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著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和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2.3 诗歌形式的多样化在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形式开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韵律诗和押韵诗之外,自由诗和散文诗等新的形式也开始出现。
这些新的形式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现代诗歌的演变与创新3.1 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开始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他们摒弃了传统的韵律和押韵,追求自由和创新,以探索内心世界和表达现代社会的困惑与矛盾。
3.2 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出现后现代主义诗歌在20世纪后期出现,它更加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多义性。
诗人们开始运用碎片化的语言和隐喻,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批判,使诗歌的意义变得更加模糊和多重。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教案

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教案一、引言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古代诗歌发展历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和特点,并培养其欣赏和创作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巧;3.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古代诗歌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2. 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四、教学内容一、古代诗歌的起源1. 诗歌的起源和定义;2. 中国古代诗歌与口头传统的关系;3. 《诗经》的意义和特点。
二、古代诗歌的初期发展1. 先秦时期的诗歌创作;2. 《楚辞》的诗歌风格和内容;3. 东汉时期的乐府诗。
三、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发展;2. 隋唐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诗人风采;3.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诗歌成就。
四、古代诗歌的衰落与复兴1. 宋代诗歌的发展特点;2. 元代和明代的诗歌创作;3. 古文诗的出现及对古代诗歌的影响。
五、课堂实践活动1. 经典诗词欣赏活动,让学生亲自朗读、欣赏名句;2. 分组创作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艺术展览,让学生通过画作、音乐等形式表达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评价;2. 学生创作古代诗歌的水平评价;3. 学生对古代诗歌发展历程的理解评价。
七、教学延伸1. 延伸学习其他中国诗词流派的发展历程;2. 鼓励学生多欣赏和研究古代诗歌;3.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场馆、诗歌展览等。
八、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掌握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创作技巧,培养欣赏和创作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希望本教案对学生的诗歌学习有所启发,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向来在人类文化中占领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还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从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当代诗歌和未来诗歌五个大点来阐述诗歌的发展历程。
正文内容:1. 起源1.1 口头传承:最早的诗歌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人们用歌谣和吟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1.2 书面记录:随着文字的发展,诗歌开始被记录在纸上,这使得诗歌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保存,也为后来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古代诗歌2.1 古代诗体:古代诗歌主要有诗经、楚辞、唐诗等,每一种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2.2 诗人的地位:古代诗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被视为文化的象征和智慧的化身,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诗歌的主题:古代诗歌的主题涵盖了人生、自然、爱情、战争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悟和思量。
3. 现代诗歌3.1 自由诗:现代诗歌突破了传统的格律和韵律的限制,注重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形式更加自由多样。
3.2 社会批评:现代诗歌开始关注社会问题,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批评,呼叫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3.3 新的表现形式:现代诗歌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还借助于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发展,通过音乐、影像等多种方式来呈现诗歌作品。
4. 当代诗歌4.1 多元化:当代诗歌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在诗歌中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
4.2 反思与探索:当代诗歌更加注重对自我、对生活和对世界的反思与探索,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寻觅答案和意义。
4.3 跨界与融合:当代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诗歌与绘画、诗歌与舞蹈等,形成为了跨界融合的新形式。
5. 未来诗歌5.1 技术创新:未来诗歌将会受到科技的进一步影响,诗人可能会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来创作和呈现诗歌作品。
5.2 环境关心:未来诗歌可能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诗人通过诗歌呼吁人们保护地球和珍惜自然资源。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口头传唱到现代的书面表达,诗歌一直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形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本文将以五个部分来探讨诗歌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古代文明的起源、诗歌的形式和结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现代诗歌的新趋势以及诗歌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1.1 早期诗歌的口头传承:在人类早期社会中,诗歌是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这些早期的诗歌往往是与宗教、祭祀和神话传说有关的,通过歌颂神明和英雄事迹来表达人们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1.2 古代文明中的诗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诗歌形式,如史诗、抒情诗和颂歌等。
这些诗歌形式不仅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还记录了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1.3 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性:中国古代诗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唐代的诗人如杜甫和李白等更是将诗歌推向了巅峰,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二、诗歌的形式和结构2.1 韵律与节奏:诗歌的形式和结构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
例如,英语诗歌通常采用韵律和节奏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而日本的俳句则强调节奏和季节感。
2.2 诗歌的押韵和格律:在一些文化中,诗歌的押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例如,法国的十四行诗就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要求,这为诗人提供了一种严谨而有限的创作框架。
2.3 自由诗的兴起: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自由诗成为了一种突破传统形式的方式。
自由诗不受传统的韵律和格律限制,更加注重表达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3.1 印度的古典诗歌:印度古典诗歌以梵文为主要语言,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宗教和哲学思想。
例如《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叙事史诗,通过讲述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来传达智慧和道德观念。
3.2 非洲的口头诗歌:非洲的口头诗歌是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化表达形式,通过歌颂祖先、讲述历史和传递价值观念来维系社群的凝聚力。
《诗歌发展历程》课件

网络诗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既有 传统的抒情诗,也有讽刺幽默的打油 诗等。同时,网络诗歌也具有互动性 ,作者和读者可以及时交流和反馈。
当代诗歌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余秀华、贾平凹、阿来等。
特点
这些代表人物的作品各具特色,既有对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对现代社会 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表达。他们的作品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价值,对中 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对文学的影响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文学形式产生深远影 响。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为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提 供了灵感和借鉴。同时,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也为现代 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意。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都曾涉足诗歌领域,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 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学宝库,也展现了文学家们多才 多艺的一面,促进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03
当代诗歌
新诗潮的兴起
新诗潮
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被称为“新诗潮”。这股潮 流以朦胧诗、白洋淀诗群等为代表,强调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突破了传统诗 歌的束缚,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代表人物
北岛、舒婷、顾城等。
网络诗歌的发展
网络诗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诗歌 逐渐兴起。这种新的诗歌形式打破了 传统诗歌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能 够自由地创作和分享诗歌。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作的 诗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诗宋词
唐诗
唐代诗歌的代表,形式规 范严谨,讲究平仄和韵律 ,被誉为“唐诗天下无敌 ”。
宋词
宋代诗歌的主要形式,起 源于民间小调,后发展为 独立的文学体裁。
苏轼、辛弃疾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感、思想和美感的文学形式。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展示出诗歌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和风格。
一、古代诗歌的发展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最早的诗歌形式是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诗歌作品。
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起源于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
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就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朝时期的歌谣和赋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2. 古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古代诗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例如,中国的汉赋、唐诗,以及古希腊的史诗等,都是古代诗歌的杰作。
这些诗歌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脱颖而出,成为后世的经典之作。
3. 古代诗歌的传播:古代诗歌的传播主要依靠文人墨客的口耳相传和手抄手写。
在中国,诗歌的传播得到了皇帝和贵族的赏识和支持,他们经常邀请文人来宴会上吟诗作对,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诗歌则通过剧场演出和公共场合的朗诵来传播。
二、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现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激情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他们以个人情感和幻想为主题,反对传统的规范和束缚。
例如,英国的济慈和德国的歌德等诗人,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崛起,诗人们开始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语言上的突破。
他们以破碎的叙事结构、意象的碎片化和语言的重构为特点,挑战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规范。
例如,美国的艾略特和法国的布列松等诗人,都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艺术起源于劳动。
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
“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门外文谈》)
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
早期的诗歌伴随着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
古乐》)这种传统一直贯穿于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中。
进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还要有人生意识、空间意识、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与传统进行纵横思考,对当前的现实生活也要进行哲理的思索。
为此,我们对中国诗歌发展史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脑中要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下面我们分几个阶段进行简要阐述:
一、先秦诗歌
(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全集分风、雅、颂,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如《关睢》,这是一首民间情歌,用起兴的艺术手法着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感情真挚大胆。
由于此诗思想、艺术性都很强,且为《诗经》之首篇,故历来均受重视。
(二)屈原《离骚》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首抒情诗,在我国诗史具有独特地位。
《离骚》篇名之意,据汉代班固所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
全诗共373句,2490字。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的鸿篇巨制,确为我国诗史上之骄傲啊。
屈原的代表作除此外,还有《九歌》、《天问》等。
二、秦汉诗歌
我国的诗歌发展至汉魏之间,出现一个新的局面,主要是乐府诗、民间歌辞与文人五言诗。
(一)乐府:乐府原为秦时设置的音乐机关,后经汉武帝充实编改,其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等;魏晋六朝,乐府则是指带有音乐性的诗体,逐步转变为一种新的诗体的名称。
唐时的乐府是相对于近体诗与一般五七言古诗而言的另一种比较活泼质朴的诗体,“感于衰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
宋元之后,凡属合乐之,如词、散曲均可称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它主要包括四类作品:1、郊庙歌辞;2、相和歌辞;3、鼓吹曲辞;4、杂曲歌辞。
乐府民歌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诗经》有共同之处。
可以说《诗经》又向前发展了。
三、魏晋南北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且开始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诗体,主要有建安体、正始体、永嘉体、陶体、谢体、永明体等。
在此不作详细论述,我们简略谈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寻阳柴桑人。
其诗的内容尤为丰富,通过对农村田园生活之吟唱,表现躬耕田亩的种种体验与坚持崇高理想的斗争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并向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提出抗议。
他开创中国的田园诗,把田园看作是一片纯情的净土,歌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现其自然天籁与美好。
陶渊明具有敏锐的领悟力,生存在那与大自然距离很小的环境中,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出见一辙,对它歌颂咏唱,以至于复归自然。
如他的《归园田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表现一种深远的竟境。
南北朝的诗歌形式,上承汉魏,下开唐宋,在民间歌辞的基础上,经过许多诗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各种诗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体过渡时期。
四、唐代诗歌
唐代是我国诗史上的黄金时代,各体诗歌全面成熟。
三百年间,诗才辈出,作品繁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坛上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一)初唐时期——准备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二)盛唐时期——顶峰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
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
(三)中唐与晚唐时期——发展与成熟期
在中晚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
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中晚唐诗人较著名的还有:韦应物、刘长卿、韩愈、孟郊、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杜牧等。
五、宋代诗词
词起源于唐代。
宋词是我国诗史上又一高峰。
北宁著名的词家有晏几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苏轼(号东坡),北宋最有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写得很好。
苏词题材广泛,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风格亦多样,但其主体风格是豪放的。
他不仅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而且也用来表现爱国激情和反映农村生活,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
赤壁情古》,表现诗人对理想之执着与追求,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颂和热爱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向往,感情奔放,联想丰富,笔力豪迈,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豪放派词家的典范作品。
南宋著名词人是张孝祥、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
宋代著名诗人是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其中以陆游和苏东坡的成就最高。
陆游是一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写了9300多首诗,他的不少诗篇洋溢爱国主义豪情,激越悲壮,雄浑豪放,在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
代表作如《关山月》、《金错刀行》、《书愤》、《示儿》等,充分表达了他对南宋王朝忍辱苟安的愤恨和祖国命运的关怀。
他的诗不论在当时或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六、元曲、杂剧
元代是散曲和杂剧兴盛的时代。
元代散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之大家,很有影响,其作品多写怀才不遇的悲愤或羁旅飘泊的痛苦,代表作如《双调。
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等。
“枯藤老树皆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马致远的确善于摄取自然景物,融羁旅飘泊之情于萧瑟荒芜之景,强烈烘托出“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绪,情调虽感伤,艺术手法却很高,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与王实甫,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和《西厢记》。
七、明清诗歌
明清两朝是戏曲和小说兴盛的时代。
较有成就的诗人如:高启、于谦、戚继光、俞大猷、顾炎武、陈子龙、夏完淳、吴伟业、王士祯、纳兰性德、袁枚等人。
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体诗词的借鉴。
创作新诗应当全面继承和发展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词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发扬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诗的民族形式。
在此对我国诗史只作了一个简要介绍,理出一个基本脉络构想,还有待不断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