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济宁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加密试卷 2014 年河南省要点中学内部摸底试卷语文(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10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请用黑色水笔或圆珠笔挺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题号一三四总分(一)(二)分数得分评卷人一、累积与运用(共28 分)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好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媒妁溯源朔风巨大非常....B.摹本莫逆跪拜人山人海....C.粘贴玷辱砧板坐立不安....D.枢纽倏忽蔬菜贤淑聪慧....2. 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贸失一溜烟凭心而论前仆后继B.眼花水蒸气因材施教急不行待C.麦秆刊误表微言大义钩玄题要D.藉贯冷不防洗尽铅华人材济济3.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1)他这个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_________(2)弘扬优异的民族文化,势必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以_________。
(3)经验告诉他,试验进行到这个时候, _________需要脑筋清醒和思虑沉着。
A.品位薄此厚彼分外 B .品尝薄此厚彼分外C.品尝左支右绌分外D.品位左支右绌分外4.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在语体风格、用词等方面均有不妥之处,请找出两处并更正。
(2 分)①我学习勤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
②别的,我喜好宽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获得过 400 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时机,⑥若有幸能到敝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优异学子。
(1)句子序号改正建议。
(2)句子序号改正建议。
5.默写填空。
(8 分)⑴士不可以够不弘毅,。
(《论语·泰伯》)⑵,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⑶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⑷,不求闻达于诸侯。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XX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中考试题一般是在中考之前必须要做的。
大家先别太心急,下面是的xx年山东济宁中考题,希望能帮到你。
一、根底积累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
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辉;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映成趣。
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
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遗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慰藉(jì) 悄(qiǎo)然B.婆娑(suō) 坠(zhuì)落C.戈(gē)壁皇冠(guàn)D..缀(chuò)饰缥缈(miǎo)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相应成趣B.星辰C.熠熠生辉D.璀璨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启发琢磨B.启示捉摸C.启发捉摸D.启示琢磨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2.以下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辞别.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D.《简?》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卑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决地保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二、古诗文阅读3.【甲】余幼时即嗜学。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b5E2RGbCAP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p1EanqFDPw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DXDiTa9E3d①塑▲②xūn ▲③▲改为▲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十则》中的“▲?▲?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RTCrpUDGiT②王维《使至塞上》中“▲,▲”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p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3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山东济宁峄山中学2014届中考模拟试题一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济宁峄山中学中考模拟试题一语文试卷(带解析)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在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我不做jiāo 艳欲滴的花朵,却要站成山谷里那棵沉静的树。
我要沐浴明眉的阳光,啜饮天地的甘露,领略无尘的清风,将它们化成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
我也准备经狂风暴雨,并在风雨中长成结实的身体,练就不屈的筋骨。
jiāo啜改为【答案】娇chuò 眉改为媚【解析】试题分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用课文原句填空。
(6分)①孔子所说的“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②走进唐诗宋词,处处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深情厚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岑参对友人的牵挂不舍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之意。
③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④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八漫画、图标课件新人教版

【方法指导】 ①概括漫画内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好画面。漫画经常运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
法,简约地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
某种观点。所以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二是抓住标题。任何标题都对该作品起着提纲挈 领的作用,它是漫画的眼睛。有时候,透过这个 “画眼”,就可以洞察到漫画的主题; 三是利用文字。漫画中的文字或画龙点睛,或提 示文意,有时会成为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考点突破及题型 训练
考点八 漫画、图 标
【考点解读】漫画是一种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 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表达作者对 生活中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从而给人
以启迪和教育。漫画类试题,是指针对命题人提供
的漫画,回答相应的问题,考查方式一般有三种: 一是概括漫画的寓意,二是描述漫画的情境,三是 表达读图的感悟。 图标解读类题型,一般是针对徽标作出文字解
的寓意,来抒写自己的启迪或收获。
二、图标(近三年广西人教地市中2014百色考查 过) 【典例剖析】(2014百色)原题见P60“广西
2013~2014中考真题精选5题”
【思路分析】①观察图标,抓住特点。这一图标
是“百”字的一个变形,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 面是一横,下面是月牙形半包着圆形。②由此及 彼,展开联想。根据图案的形状进行合理联想, 此图整体来看,如同眉毛和眼睛的组合,也可将
百色各项事业与日月同辉,蒸蒸日上。
【方法指导】徽标文字转换,主要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做起:
①观察图标,抓住特点。解读不要盲目入手,
要善于宏观地把握会徽(图标)的外在特点,注 意形状、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 事物、颜色等; ②由此及彼,展开联想。不要仅仅停留在图
标表面,要注意由表及里,仔细分析徽标的内涵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②xūn ▲③▲改为▲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十则》中的“▲?▲?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济宁市兖州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检测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敕造(ch ì) 间或(ji àn) 榫畏(x ǔn) 陈抟老祖(tu án)B.朱拓(t à)鱼凫(f ú) 孝悌(t ì) 一夫作难(n àn )C.商贾(g ǔ) 歆享(x īn) 饿莩(f ú) 六艺经传(zhu àn)D.槁暴(g ǎo) 逡巡(q ūn) 骐骥(j ì) 参省乎己(s ě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彷徨朦胧风骚不经之谈 B.踌躇咨嗟僚倒沸反盈天 C.委身 霓裳锦瑟契而不舍D.须臾 氓隶畏思蓝田日暖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羊年春晚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激活古老优秀传统,让人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C.季羡林在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通德文、梵文、吐火罗文等多种语言,令人侧目而视....。
D.从父亲带孩子玩的《爸爸去哪儿》到旅行真人秀的《花样爷爷》,综艺旅游节目风生..水起..,从“娃娃时代”,跨人了“爷爷时代”。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领导者要深人了解国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诗经•小雅》)的自觉,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袁阔成先生博采众长,吸收话剧、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之长,用民族语言诠释了评书的艺术真谛。
C.鲁迅先生所写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道出了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的优患意识。
D.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要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 济宁市二0一四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②xūn ▲③▲改为▲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十则》中的“▲?▲?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3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
(2分)(二)…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
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20题。
(一)睡眠为身体解毒周露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
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
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
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
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
脑脊液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
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
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地方。
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
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
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β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
实验证实,β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
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23期)10.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11.文章第3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什么?请用本段中的一句话加以阐释。
(2分)12.文章第4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二)等宋庆发等,取“等待”之义。
它既不主动求证,又不拒绝演绎;既让过往莫名挠头,又在现实面前坦然露脸;既辐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爱的月色。
等,是诗一般恣肆凝聚,哲学一样的理性铺陈。
等是一种态度。
春花等料峭过后的开放,秋叶等西风紧束之余的飘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锅,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丰稔期许;等而下之,等闲视之,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
等量齐观,心存一颗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业操守。
等,其实就是一种和中的积极态度,一种对世界对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等是一种智慧。
姜尚直钩无饵垂钓渭水,等来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礼贤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诗心悱恻坚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马相如最初的爱恋。
这何尝不是一种充分自信、甘于隐忍的智慧?等是一种境界。
苏武持节牧羊北海十九年,须发皆白,只等归汉,心纯如雪;谭嗣同坐等杀头,慷慨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酬圣主、民心与变法;金岳霖情笃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梁妇而词语忸怩,不因其声名鹊起而逻辑狷介,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辙,一等就是终身不娶。
此心,此志,此情,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当今社会,物欲横行;当今时代,瞬息万变。
但总有云卷云舒间的宠辱皆忘让人去等候,总有花开花落时的去留无意让人去期待。
西方谚语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我要停下来,等一等灵魂。
”灵魂不开口,就让我们一起“等一等”吧!等洪荒的旷远诡秘,等原野的缤纷,等文学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规律,等万物亮出的生命底色。
等一等,两个人的爱情便可湿润江南;等一等,一个人的寂寞便可开出花来;等一等,爱默生的自然世界便会呈现:“每个人都会成为诗人,爱将成为主宰,美将处处流露,人与自然将和谐相处。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24期)13.结合你对文意的理解,说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诠释“等”的内涵的。
(3分)14.文章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爱默生的自然世界”的理解。
(3分)(三)秋天的黄昏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
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
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
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
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
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
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
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
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
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
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
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
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
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
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
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
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