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厦门市中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语言积累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3)晓雾将歇, ;夕阳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张岱《湖心亭看雪》)(5)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二、语言运用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中山公园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妇女正焦急地张望着,你上前热心询问:“ (1) ”她说:“我急着要到轮渡和旅行团会合,可等了很久也没车。
公交车啥时候能到这儿呢?”你马上拿出手机,查了“无线城市掌上公交”之后,告诉她:“ (2) ”(提示:请参照右图作答,汽车图标表示公交已到达的站点。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
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家谕y户晓。
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
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B人声顶沸hu。
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C锐nu不可当。
岸上喝彩,水上声嘶,D气冲chōng斗牛,热闹非凡。
(1)请讲文中的词语“龙舟竞渡”,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3)端午“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唐】卢肇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飞鸟退飞。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0-中考.doc

:2016年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0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厦门一中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厦门一中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言积累(12分)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2分)⑴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⑵,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⑶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⑷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⑸,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⑺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⑻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幽深庭院,多少思念在流淌。
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一弯残月,悬挂于李后主独自登上的西楼前,烘托出他愁情的浓重:“,,是离愁”(《相见欢》)……(二)语言运用(8分)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B.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野草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C.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刘二十八使君”是刘禹锡。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情浓粽飘香,又到端午时。
苇叶、艾草、菖蒲、香囊、粽子、黄酒、龙舟、①汨.()罗江……这些不仅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端午时令关键词。
端午文化尤以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为甚,每年都寄托着黎民大众的绵绵相思。
作为政治家,他忠诚地辅佐楚怀王,力图改革,实施“美政”,即便是屡遭贵族排挤毁②bàng()、多次被流放,“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福建厦门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福建厦门201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在鸟笼中消失申赋渔①1914年9月1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玛莎于当日下午1时,在辛辛那提动物园去世。
玛莎是地球上最后一只旅鸽。
②可谁又能相信,旅鸽,曾经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儿呢。
③仅仅100年,漫长,却又如此短暂。
④那是1813年一个寻常的午后,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大而杂乱的鸣叫,奥杜邦先生抬起头来:庞大的鸟群,慢慢地遮盖了北美森林的上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
16公里宽的鸽群,在奥杜邦先生的头顶,飞了3天。
这位当时最有名的鸟类学家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⑤这时美洲大陆的旅鸽多达50亿只,是当时人类总数的5.5倍。
⑥可是,欧洲人来了。
⑦他们焚烧草地,或者在草根下焚烧硫磺,让飞过上空的鸽子窒息而死。
他们甚至坐着火车去追赶鸽群。
枪杀、炮轰、放毒、网捕……发挥人类丰富想象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他们捕杀旅鸽不仅为食用,还用来喂猪,甚至仅仅是为了取乐。
⑧曾经,一个射击俱乐部一周就射杀了5万只旅鸽,有人一天便射杀了500只。
他们把这些罪恶的数字一一记录下来——那是他们比赛的成绩。
⑨1878年,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经看不到成群的旅鸽了。
人们都清楚这一点,可是密歇根州的枪声从未停止过。
这一年,密歇根州人为了6万美元的利润,就在靠近佩托斯奇的旅鸽筑巢地,捕杀了300万只旅鸽。
两年之后,曾经遮盖整个天空的鸟群,只剩数千只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人类忙于相互屠杀时,世界上最后的旅鸽死在了它的鸟笼里。
⑩灰色的后背,似乎还有些发蓝,鲜红的胸脯,像一团火在燃烧,绚丽迷人的玛莎,站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
可是,它再也不能动,不能吃,不能鸣叫了。
11懊丧的美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12纪念碑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不断更新中...)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不断更新中...)试题预览机密★启用前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0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 干涸(kū) 相得益彰(zhāng)B.宽恕(shù) 天堑(qiàn) 鳞次栉比(jié)C.拮据(jū)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D.娴熟(xián) 阔绰(chuò) 吹毛求疵(cī)2.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的铁路系统。
(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的文字之一。
A.完善折服悠久B.完整佩服悠长C.完善佩服悠长D.完整折服悠久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厦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

厦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厦门市初中毕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3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语言积累(12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1分)(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3),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1分)(4),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5)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6)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7)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8)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十二章》)(1分)(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10)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1分)(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用春景比喻冬景,写出大雪骤降之壮美的两句是:“,。
”(2分)(二)语言运用(8分)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B.《变色龙》《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
C.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D.《礼记》《孟子》《列子》《淮南子》均为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论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自古以来,在诗文中,秋天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萧瑟①(As èBshè),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虽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也不像,却也别有一番(甲)(A一次B一种)滋味:刘禹锡偏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气,林语堂欣赏秋天里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郁达夫钟(乙)(A聚集B深厚)情蓝色或白色牵牛花底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史铁生难忘烂漫热烈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林清玄向往的却是秋日薄②(AbáoBbó)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2010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垄断垄断是怎样产生的?答:(1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资本主义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
而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制企业的出现,以及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两极分化的加剧,都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 )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
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时,小企业很难与其竞争。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继续竞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不如放弃竞争,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并可坐享囚垄断而带来的高额利润。
这样,垄断就出现了。
当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资本主义就会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2.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垄断统治下有哪些竞争形式?答:(1 )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
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有新的发展。
(2 )从竞争的范围来看,大体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与非垄断企业(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
3.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大资本对经济生活的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1 )卡特尔。
是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2 )辛迪加。
是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2024年福建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 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 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 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2010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考生注意:1.全券分四个部分,计19小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吾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满分:7分)一.完成第1题(7分)1.根据对话情境,完成(1)-(3)小题。
(7分)2010年版《三国演义》近日在各大电视台播放正酣,引起观众的热议。
观众甲:新版《三国演义》真好看。
诸葛亮帅呆了,曹操也很有现代感,陆毅、何润东、陈好、陈建斌都是我喜众的演员,比看偶像剧还过瘾呢!十多年前那一版哪,演员不好看,台词还文绉绉的,看得真费劲。
拍名著就要让普通百姓都想看爱看嘛。
观众乙:什么新版?我觉得简直是糟蹋经典名著。
别的且不提,曹操还没死就整天左一个“魏国”右一个“魏国”,史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曹魏篡汉那可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干的。
这编剧整一个是没学过历史的。
我觉得还是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拍得经典。
观众丙:我觉得翻拍名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忠实于原著,一种是大胆改编原著。
不管哪种形式,只要大家认可,我觉得都可以。
老版《三国演义》确实是经典,新版《三国演义》虽将名著娱乐化,但收视率也不错嘛。
观众丁:……(1)观众甲、观众乙和观众丙争论的焦点是:()(2分)A.哪一版《三国演义》的翻拍更忠实于历史。
B.讨论《三国演义》怎样翻拍会更好。
C.比较新旧版《三国演义》演员的优劣。
(2)下面说法与观众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乙认为翻拍名著应符合史实。
B.乙喜欢旧版的《三国演义》。
C.乙希望新版《三国演义》的编剧是个历史学家。
(3)假如你是观众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
(3分)第二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7分)二、完成2-6题(37分)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3分)(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论语〉十则》)(1分)(2),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分)(3)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4)苏轼,绝世文才,以诗文言志传情。
他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矫健弯弓,豪情满怀,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月夜游寺,感慨人生,寄托情思于如水明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记承天寺夜游》)。
(6分)(5)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努力“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需要人尽其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听到“呜呼! ?”(韩愈《马说》)的感叹;各得其所需要住有所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呼喊“,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分)3.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1)-(2)小题。
(5分)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阙(划波浪线处)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
(2分)(2)词中“笑从双脸生”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
(3分)4.根据提示,完成(1)-(2)小题。
(4分)如果生命是一瓮酒,我们爱的不是那百分之几的酒精成分,而是那A若隐..的..yǐng若见芬芳。
如果生命是花,我们爱的不是那B五彩班斓....nán,而是那和风丽日的深情的舒放。
如果生命是月球,我们爱的不是那些冷硬的岩石,而是在静夜里那正缓缓流下来的如水月色,C纤尘不染....rǎn。
(1)语段中ABC三处加点的词浯,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2)仿照划线部分的句子,写一句你对生命的感悟吧。
(提示:注意加粗的词语)(2分)5.名著阅读。
(6分)(1)阅读名著,理解书中要旨。
名著有时也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
《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歌颂了母爱、、自然;《伊索寓言》充满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2分)(2)阅读名著,品读五味人生。
你阅读的名著中有许多或足智多谋或敢于斗争或勇于冒险或坚强刚毅的人物形象,任选以下一部名著,写出其中一位具有以上某种性格特点的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要求:情节介绍不少于30字)(4分)推荐名著:《水浒》《西游记》《鲁滨逊飘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综合性学习。
(9分)学校学生会举办“书香飘海峡,亲情通两岸”的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完成以下任务吧。
【书之韵】(1)同学们去参加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会标。
这一会标有着丰富的内涵,请仔细观察下图,就图中的某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书”的繁体字为“書”,“CSBF”为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英文简称。
)(2分)【语之思】(2)在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同学们参加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
会上大家就“如何传承闽南方言”这一议题畅所欲言。
请你根据与会者提供的材料,也谈谈对如何传承闽南方言的建议。
(要求:至少说出两点)(4分)材料一:目前,在厦门能够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话的,大多是土生土长的中老年人。
闽南文化是联系闽台两岸人民精神家园的纽带,专家呼吁,抢救闽南语迫在眉睫。
材料二:2009年台湾已接待近100万的大陆访客。
台湾导游接待厦门赴台观光团时,会全程都用闽南语讲解。
厦门游客在感受对岸城市迷人风采的同时,领略了不同地域同源文化魅力。
材料三:“火车行到磅空里,磅空的水滴落来”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齐声诵读的,是一首传统闽南语童谣《丢丢铜》。
在新学期,厦门市18所小学以及10所幼儿园成为闽南语教学试点校,大概有1万多名学生开始以这样的方式接受闽南语教育。
【物之情】(3)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圆满落幕。
为了让台湾友人带走对厦门的美好回忆,同学们票选出最能代表厦门传统特色的器物——漆线雕,作为馈赠佳品。
你希望选择以下的哪一个作为赠品?谈谈你对它包含的祝福之音的理解。
(3分)(提示:漆线雕采用传统吉祥图案为创作题材。
吉祥图案是指以含蓄、谐音等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
)喜上眉梢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第三部分阅读(满分:46分)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
(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③扶病:抱病,带病。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吾谁与归?(3)士大夫莫.敢往别(4)若.得为范公党人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然则何/时而乐耶C.闻者为/之缩颈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10.读文品人:(5分)(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分)(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3分)四、阅读《在鸟笼中消失》一文,完成11-14题。
(15分)在鸟笼中消失申赋渔①1914年9月1日,美国所有的新闻电台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玛莎于当日下午1时,在辛辛那提动物园去世。
玛莎是地球上最后一只旅鸽。
②可谁又能相信,旅鸽,曾经是地球上数目最多的鸟儿呢。
③仅仅100年,漫长,却又如此短暂。
④那是1813年一个寻常的午后,天空中传来一阵巨大而杂乱的鸣叫,奥杜邦先生抬起头来:庞大的鸟群,慢慢地遮盖了北美森林的上空,阳光不见了,大地一片昏暗。
16公里宽的鸽群,在奥杜邦先生的头顶,飞了3天。
这位当时最有名的鸟类学家预言:“旅鸽,是绝不会被人类消灭的。
”⑤这时美洲大陆的旅鸽多达50亿只,是当时人类总数的5.5倍。
⑥可是,欧洲人来了。
⑦他们焚烧草地,或者在草根下焚烧硫磺,让飞过上空的鸽子窒息而死。
他们甚至坐着火车去追赶鸽群。
枪杀、炮轰、放毒、网捕……发挥人类丰富想象力所能想出的一切手段,他们捕杀旅鸽不仅为食用,还用来喂猪,甚至仅仅是为了取乐。
⑧曾经,一个射击俱乐部一周就射杀了5万只旅鸽,有人一天便射杀了500只。
他们把这些罪恶的数字一一记录下来——那是他们比赛的成绩。
⑨1878年,除了密歇根州,美洲已经看不到成群的旅鸽了。
人们都清楚这一点,可是密歇根州的枪声从未停止过。
这一年,密歇根州人为了6万美元的利润,就在靠近佩托斯奇的旅鸽筑巢地,捕杀了300万只旅鸽。
两年之后,曾经遮盖整个天空的鸟群,只剩数千只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人类忙于相互屠杀时,世界上最后的旅鸽死在了它的鸟笼里。
⑩灰色的后背,似乎还有些发蓝,鲜红的胸脯,像一团火在燃烧,绚丽迷人的玛莎,站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
可是,它再也不能动,不能吃,不能鸣叫了。
○11懊丧的美国人为旅鸽立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12纪念碑只是一块冰冷的石头。
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
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就已经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3在旅鸽纪念碑下,环境伦理学大师利奥波德哀伤地叹息道:“那些在年轻时曾被一阵活生生的风摇动的树仍然活着,但是10年后,只有最老的栎树还记得这些鸟,而最后,只有沙丘认识它们。
”11.请按照文中的时间顺序,概述旅鸽在百年间灭绝的过程。
(4分)12.本文多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
(3分)13.有人提出,以“最后一只旅鸽”为标题比原来的“在鸟笼中消失”更适合本文。
试比较它们,你觉得哪个标题更好?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分)14.第11段中说“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请你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受。
(4分)五、阅读散文《春卷》,完成15-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