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海南光伏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海南光伏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海南光伏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海南作为一个富阳光资源的地区,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本次可行性分析报告将对海南光伏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二、项目描述1.项目内容本项目计划在海南设立一座光伏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以供当地居民及工业用户使用。

2.项目规模本项目计划建设一个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为1000亩。

3.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为5亿元人民币,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三、市场分析1.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迅猛,全球范围内的光伏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同时,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青睐。

2.地区市场需求海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热带岛屿,阳光充足,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

该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3.竞争对手分析目前,海南地区还没有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但是有一些小型的光伏电站已经投入运营。

然而,由于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竞争对手。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1.太阳能资源海南地区阳光充足,年均日照时间长,适合光伏发电。

2.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具备成熟的商业化模式,技术可行性高。

3.电力输送技术本项目计划与当地电网进行连接,电力输送技术已经成熟。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1.投资回报率根据初步估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约为10%,属于可行范围。

2.政府扶持政策光伏发电属于国家支持的产业,可以享受政府相关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六、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保护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土地利用本项目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光伏电站,但与传统发电厂相比,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七、风险分析1.国家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光伏发电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关注政策变化。

海南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情况探讨

海南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情况探讨

海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资源成为该省优先发展的方向。

目前,海南的光伏制造业日趋完善,现有组件运输便利和成本下降为完善海南光伏产业链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海南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正逢其时。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电源结构以煤为主。

这种能源结构也带来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的实际状况出发,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我国应对能源挑战的重要战略抉择和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选择。

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最为安全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相对于其它能源具有无噪声、无污染排放、绝对清洁、应用方式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而为人们所重视。

海南发展太阳能既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能源结构调整,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与经济节约型绿色生态国际旅游岛的必由之路。

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海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这里年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大,海南省年均光照时长可达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太阳总辐照量5100MJ/m2~6300MJ/m2;海南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高,阳光穿透性强,整体绿化环境好,热带海洋气候带来的阵雨可经常清洗光伏电池板并为电池板降温,保证稳定的光伏发电效率,减低维护成本。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天然的“温床”。

绿色崛起的题中之意近几年来,海南经济高速发展,电力资源频频告急。

2011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600.64万吨标煤(等价值),同比增长17.8%。

社会用电量呈现较快增长,2011年全省用电量18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9%,现有的传统电力无法满足全省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会对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海南要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完美对接,也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向环境友好的必然之路。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
nce an Te d chn o I novaton ol gy n i Her d al
环 境 科 学
新建 、 建 的十 二 层 以下 住 宅 建筑 ( 别 墅 ) 改 含 和 宾 馆 酒 店 , 推 广 应 用 太 阳 能 热 水 系 统 应 与建 筑 一 体 化 技 术 ; 关 于 印 发加 快 太 阳能 《 热水系统推广 应用工作指导 意见的通知》 ( 发 改 交 能[ 0 8 2 号 ) 求2 l 年 起 , 琼 2 0 ]8 要 01 满 足 以上 条件 的 十 二 层 以 上 的 建筑 必 须 最 大 化 应 用 太 阳能 热 水 系统 。 近 年 来 我 省 在 开 发 利 用 太 阳 能 和 推 广 太 阳 能 产 品方 面 取 得 一 些 进 展 , 有 太 阳 现 能热 水 系统 的建 筑 面 积 5 O 但 总体 上 0 万m 。 看 , 阳能 利 用 率 比较 低 , 阳 能 热水 器 保 太 太 有量 , 占全 国保 有 量 的0 0 6 太 阳能 热 仅 . 2 %, 水 器 住 宅 普 及率 不到 l %。 海 南 省 制 定 了 《 南 省 太 阳 能 建 筑 应 海 用 发 展 规 划 ( 0 0 O ) ( 下 简 称 《 2 1 ~2 l 》 以 5 规 划 》 提 出2 l 年 将 完成 太 阳 能 热水 系统 建 , 00 筑应 用6 0 m , 0万 以后 逐年 增加 , 至2 1 年 直 O5 实现 4 0 万i 总体 目标 。 5 0 n的 大 中 专 院 校 ( 括 职 高 ) 中小 学 和 医 包 和 院 新 建 的 院 校 宿舍 和 医院 病 房 必 须 安 装 太 阳能 热 水 系统 。 Ⅸ 划 》 施年 限 内 , 合 在 规 实 适 进 行 太 阳 能 热 水 系统 改 造 的 大 专 院 校 的学 生 宿 舍 全 部 进 行 改 造 , 分 适 合 改 造 的 住 部 宿 制 的 初 高 中 及 小学 进 行 太 阳 能 热 水 系统 改 造 。 点 完成 省 级 大 学 、 甲医 院 住 院部 重 三 等太 阳 能 集 中 生 活 热 水 系统 的 示 范 建 设 。 因此 , 对 海 南 省 太 阳 能 资 源丰 富 , 针 不 稳 定 来讲 , 阳 能 热 水 建 筑 应 用 是 最 为 广 太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浅析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浅析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浅析张逊宝;吴庆辉;宁传科【摘要】主要通过分析海南省的太阳能资源,研究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的现状,找出太阳能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改进措施和新的应用方向.【期刊名称】《太阳能》【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作者】张逊宝;吴庆辉;宁传科【作者单位】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节能中心;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节能中心;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节能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海南省地处我国最南端,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天然条件。

海南省也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太阳能建筑应用,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同时也取得很好的成绩。

本文对海南省近年来太阳能建筑应用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措施,寻找新的应用方向。

二海南省太阳能应用现状1 海南太阳能资源分布南海诸岛属Ⅰ类日照丰富区,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6700MJ/(m2·a),全年日照量3200~3300h;西部(儋州、昌江、东方、乐东)、南部(三亚、陵水、保亭)地区,属Ⅱ类日照丰富区,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5500~6500 MJ/(m2·a),全年日照量3000~3100h;北部(海口、文昌、澄迈、临高、定安)、东部(文昌、琼海、万宁)地区,属Ⅲ类日照较富区,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5000~5400 MJ/(m2·a),全年日照量2600~2900h。

海南省太阳能辐射分布及日照时数如图1和图2所示。

2 应用规模(1) 太阳能热水海南省现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面积500万m2。

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10年将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600万m2,以后逐年增加,直至2015年实现4500万m2的总体目标。

(2) 太阳能制冷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太阳能制冷空调项目较少,目前只有海南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太阳能制冷空调。

海南省太阳能利用调查研究

海南省太阳能利用调查研究
义 ; 阳知 识 ; 得上 述 知 识 太 获

通 市 民
育 教

人 军


和信息 的渠 道 ; 阳能产 品 太 使用和消费动机、 特点 ; 造成 太 阳能 利用 率低 的 因素 ; 太

理 人 员
小 学 生

学 生
作 者
图 1 区域及 职业分布 图
南建 设 生 态省 有积 极 的 作 用 关键 词 : 阳能 ; 色能 源 ; 查研 究 ; 阳 能 热 水 器 太 绿 调 太
中图分类号 : K5 5 T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6 2 ( 07)2- 0 0- 3 0 8— 7 2 2 0 0 0 1 0
O 引 言
13 数据处理 .
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 , 建立数据库 , 然后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根据答卷的情况对
所得 数 据进行 处 理和 统计 分 析 . 时笔者 还将 访谈 结果 与数 据 的统计 结果 进 行 比较分 析 , 同 以便 更 准确 地 描述
海南市 民对太 阳能利用的认识和使用等有关情况 , 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
维普资讯
第 2期
石焕玉 , 张福金 : 南省太 阳能利 用调查研究 海
阳能 利用 的意 义 . 12 调 查对 象及 样本 分 布 . 市 7 % 、 村 3 % )2 %机 动 . 0 农 0 0 调查 区域 分布 : 三亚 、 口、 州 、琼海 、东 方 、 海 儋 五指 山 ( 市 、 村 ) 对 象 城 农 ; 分布 : 企业 、 事业 单 位 、国家 机关 、 区 、 村 ; 本分 布 : 亚 2 % 、 口 3 % 、 州 1% 五 指 山 2 % ( 社 农 样 三 0 海 0 儋 0 0 城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评估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性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对太阳能资源评估的标准格式进行详细描述,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等方面。

二、评估目的太阳能资源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特定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为太阳能应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目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特定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以确定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量。

2. 评估特定地区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以确定太阳能设备的运行环境。

3. 评估特定地区的地形和建造物遮挡情况,以确定太阳能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

三、评估方法太阳能资源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数据采集:通过安装太阳能辐射计、气象站等设备,实时记录太阳能辐射强度、气象参数等数据。

2. 数值摹拟:利用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借助数值摹拟方法,对太阳能资源进行摹拟和预测。

3. 实地观测: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观测和测量,获取太阳能资源的实际情况。

4. 统计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太阳能资源的平均值、变化趋势等信息。

四、数据分析在太阳能资源评估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辐射强度分析:通过对太阳辐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太阳辐射的年均值、季节变化等信息。

2. 日照时数分析:通过对日照时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日照时数的年均值、日变化规律等信息。

3. 温度和湿度分析:通过对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温度和湿度的年均值、季节变化等信息。

4. 风速分析:通过对风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风速的年均值、风向分布等信息。

5. 地形和建造物遮挡分析:通过对地形和建造物遮挡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太阳能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

五、评估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太阳能资源评估的结果。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

太阳能资源评估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资源评估是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和可利用程度的过程,为太阳能发电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某特定地区进行太阳能资源评估,包括太阳能资源的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

二、太阳能资源测量方法1. 太阳辐照度测量:通过安装太阳能辐照度测量仪器,记录太阳辐照度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太阳能辐照度计和全天日照计。

2. 太阳能辐射测量:通过安装太阳能辐射测量仪器,记录太阳能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太阳能辐射计和太阳能辐射传感器。

3. 太阳能温度测量:通过安装太阳能温度测量仪器,记录太阳能的温度变化情况。

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太阳能温度计和太阳能温度传感器。

三、太阳能资源数据分析1. 太阳辐照度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所得的太阳辐照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了解太阳辐照度的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年际变化趋势。

2. 太阳能辐射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所得的太阳能辐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了解太阳能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3. 太阳能温度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所得的太阳能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了解太阳能的温度变化情况。

四、太阳能资源评估结果1. 太阳辐照度评估结果:根据太阳辐照度数据分析,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辐照度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

例如,评估出该地区在夏季和冬季的太阳辐照度高峰期和低谷期,以及年平均太阳辐照度的变化趋势。

2. 太阳能辐射评估结果:根据太阳能辐射数据分析,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能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例如,评估出该地区的太阳能辐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以及不同地点的太阳能辐射差异。

3. 太阳能温度评估结果:根据太阳能温度数据分析,评估特定地区太阳能的温度变化情况。

例如,评估出该地区的太阳能温度日变化范围、季节变化趋势和年际变化趋势。

五、结论通过对特定地区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可以得出该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

海口新能源

海口新能源

海口新能源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也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海南自贸区)的核心区域。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重视和海口市政府的支持,海口新能源产业正迅速崛起。

海口市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其中,太阳能是海口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海口市有着良好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

目前,海口市已建设了多个太阳能发电项目,推动了海口市新能源发展的进程。

海口市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市区的建筑物屋顶上,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这些太阳能发电项目能够为市区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除了太阳能发电,海口市还大力推进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在风能领域,海口市已建设了多个风力发电项目,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促进了清洁能源的使用。

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领域,海口市正在积极探索和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和地下热能进行能源生产,为海口市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海口市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减免税收、补贴和贷款支持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进驻海口,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海口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海口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也为改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出了贡献。

海口市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海口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海口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海口市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海口市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及应用分析
摘要:根据海口市的气象数据,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度进行评价,进而分析海口适合采用的太阳能应用技术。

1980~2009年期间,海口市太阳能总辐射平均值为4858MJ/(m2·a),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70小时。

经过评估,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资源丰富区,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

关键词:太阳能资源评估
1 海口气候特征
海口市地处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海口雨量充足,全年降雨量1500~2500mm;年平均气温22.5~25.6℃,极端最高气温28.9℃,极端最低气温2.8℃;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2 海口市太阳能资源评估
2.1 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依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对海口市太阳能资
源的丰富程度和稳定程度进行评估。

2.1.1 数据来源
依据海口市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数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及《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相关资料,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

2.1.2 数据结果
对典型数据进行分析,海口市全年平均太阳能辐射总量为4858MJ/m2,即1349kWh/m2,评价日照时数为1970h。

根据《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1980~2009年)的数据统计结果,得到海口市1980~2009年逐年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如图3。

2.2 资源评估
2.2.1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评估
以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为指标,对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进行评估。

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见表1。

海口市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858MJ/m2、即1349kWh/m2。

根据上表,海口市太阳能资源属我国的三类地区,资源储量丰富。

2.2.2 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评估
太阳能资源的稳定程度以一年中各月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的天
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为指标,计算方法如公式2-1,太阳能资源稳定等级如表2。

太阳能的稳定程度反映当地太阳能资源全年变幅的大小,比值越小说明太阳能资源全年变化越稳定,越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全年各月日照时数大于等于6小时的天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如图4所示。

海口市历年各月日照时数大于6小时天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5左右,其中1984年的最小值为0天,太阳能极不稳定,1983年和2008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大于20,最小天数只有1天。

根据表2进行判定,从1980~2009年各年的稳定性如图5,稳定性程度比例如图6所示。

由图5和可以看出,海口市从1980~2009年历年太阳能资源不稳定所占的比例为60%,比较稳定占40%,因此海口市的太阳能资源属于不稳定,对于全年使用太阳能热水的系统需配置辅助热源。

2.3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

3 应用方向分析
3.1 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
海南省出台的《关于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通知》(琼建设[2006]243号)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凡新建、改建的十二层以下住宅建筑(含别墅)和宾馆酒店,应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关于印发加快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琼发改交能[2008]28号)要求2011年起,满足以上条件的十二层以上的建筑必须最大化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近年来我省在开发利用太阳能和推广太阳能产品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现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筑面积500万m2。

但总体上看,太阳能利用率比较低,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仅占全国保有量的0.026%,太阳能热水器住宅普及率不到1%。

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
(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10年将完成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600万m2,以后逐年增加,直至2015年实现4500万m2的总体目标。

大中专院校(包括职高)和中小学和医院新建的院校宿舍和医院病房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规划》实施年限内,适合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的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全部进行改造,部分适合改造的住宿制的初高中及小学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

重点完成省级大学、三甲医院住院部等太阳能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的示范建设。

因此,针对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不稳定来讲,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是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方式,在设计之中解决好太阳能保证率,合理设计辅助热源是海口市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3.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海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很少,有一些用于道路照明。

因此海南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薄弱。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海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用于太阳能照明系统和太阳能集中发电系统。

总体来说,太阳能光伏利用系统造价偏高,目前大规模发展的投资基本上依靠政府,其推广要依据地方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因此,我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途径也应是由政府投资为主,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如荒岛、高速公路等处,由政府出资兴建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基
地,带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海南的推广应用。

海口市应该根据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财建[2010]662号)要求,紧紧抓住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的政策激励机遇,在海口试点示范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

3.3 太阳能制冷空调
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太阳能制冷空调项目较少,目前只有海南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太阳能制冷空调,总建筑面积2.02万m2,总集热器面积1040.8m2,太阳能制冷保证率为27.98%,全年太阳能制冷COP为0.18。

海南省的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于发展和推广应用太阳能空调系统,解决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空调冷源,采用吸收式制冷机组为建筑供冷,冬季可以为建筑提供生活热水。

《海南省太阳能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15)》提出,海南太阳能空调发展的重点在于城镇公共建筑,特别是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

由于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造价比较高,主要选择在海口、三亚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县文昌市和陵水黎族自治县进行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示范。

因此,太阳能制冷空调是海口市办公建筑、商场等无生活热水需
求的建筑主要应用方向。

3.4 太阳能除湿空调
海口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室外空气湿度较高,因此可以利用海口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除湿空调,太阳能产生的热水作为除湿空调的热源,实现对室外新风的除湿,同时可以达到温湿度独立控制,实现节能和室内热舒适的控制。

太阳能除湿空调实现了温湿度独立控制,可以节省新风机组的除湿能耗,在节能效益和室内空气品质方面具有优点,是未来空调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海口市太阳能建筑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1)海口市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三类地区,即太阳能资源丰富。

(2)海口市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属于不稳定,因此设计时需太阳能保证率及辅助热源。

(3)海口市太阳能建筑应用的未来方向以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为基础,积极引导试点示范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及
太阳能除湿空调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QX/T 89-2008)[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 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