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合集下载

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至冠豸山铁路(单线 160km/h)、兴泉铁路(单线 160km/h),以及白马、港尾等 铁路支线。
—2—
福建省既有铁路网示意图
福建省在建铁路示意图
(二)福建省铁路发展成就
近十年来,福建省铁路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 2009 年温福铁路通车之 前,福建省铁路长期处于落后发展状态,占全国铁路网比重从 2000 年 2.1%下 降至 2005 年的 1.7%。自 2009 年,福建省铁路网建设进入快车道,温福、福厦、 龙厦、向莆、厦深、合福等铁路在 2009~2015 年先后通车运营,路网规模不断
—4—
岸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发改基础〔2015〕2123 号),国家中长期铁 路网以及海西城际网规划实施后,预计到 2030 年,福建省铁路总的运营里程(含 城际和港口支线)将达到 5420 公里,路网密度将达 4.5 公里/百平方公里,其 中高速铁路 1239 公里,城际铁路 259 公里,其余为普速铁路和港口支线 3922 公里。
— 10 —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一)纵向综合运输通道。 1.沿海运输通道。起自同江,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 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海口,至防城港、至三亚。 2.北京至上海运输通道。起自北京,经天津、济南、蚌埠、南京,至上海、至杭州。 3.北京至港澳台运输通道。起自北京,经衡水、菏泽、商丘、九江、南昌、赣州、深圳,至香港 (澳门);支线经合肥、黄山、福州,至台北。 4.黑河至港澳运输通道。起自黑河,经齐齐哈尔、通辽、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 沙、广州,至香港(澳门)。 5.二连浩特至湛江运输通道。起自二连浩特,经集宁、大同、太原、洛阳、襄阳、宜昌、怀化, 至湛江。 6.包头至防城港运输通道。起自包头(满都拉),经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至防城港。 7.临河至磨憨运输通道。起自临河(甘其毛都),经银川、平凉、宝鸡、重庆、昆明,至磨憨、 至河口。 8.北京至昆明运输通道。起自北京,经太原、西安、成都(重庆),至昆明。 9.额济纳至广州运输通道。起自额济纳(策克),经酒泉(嘉峪关)、西宁(兰州)、成都、泸州 (宜宾)、贵阳、桂林,至广州。 10.烟台至重庆运输通道。起自烟台,经潍坊、济南、郑州、南阳、襄阳,至重庆。

福州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港口机场枢纽功能

福州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港口机场枢纽功能

福州市交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港口机场枢纽功能强化省会城市枢纽功能,建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与周边城市对外高速互达,城市内部互联互通。

一、完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建设联通宁德、莆田、泉州、温州、南昌及通向机场、港口等区域的干线,积极谋划昌福、广福、温福高铁,建设国家东南区域铁路枢纽。

建成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2号线马尾东延线,启动6号线东调段建设。

建成城际铁路F1线,加快推进城际铁路F2、F3线建设。

有序推进福州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在完善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力争辐射周边青口汽车城、南屿、南通、闽侯县城、连江琯头和贵安等重要城市组团,形成环线+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络。

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轮线网及建设方案示意图(过程图)福州市人民政府二、实现高快速路网一体化完善高速路网格局和市域内国省道路网格局。

构建滨海新城内外快速公路交通体系,加快实施316国道长乐段、机场第二高速、滨海新城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主城区与滨海新城半小时多方位快速通达。

提速建设沿海公路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北连宁德南接莆田的228国道,完善提升对台和内陆腹地疏港公路通道。

建设沈海高速福厦段扩容二期、政永高速公路永泰至德化段。

实现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城市快速路有机衔接,服务主城区、新城区和小城镇建设。

打通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市交通瓶颈,增加及改造进出城通道。

延长城区北向第二通道至连江城关。

福州市公路网规划图福州市人民政府三、提高城市道路网通达性顺应城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战略部署,加快福泉高速公路连接线拓宽改造工程、工业北路等快速路推进速度,以及“一横一纵”(前横路快速化改造、金山-工业-国货快速化改造)研究建设进度。

开展新一轮城区治堵项目建设工作,补充完善地铁4号线、5号线、福州南站交通枢纽、旧改地块周边配套道路。

加大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力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详解学完每一节的知识都要及时总结,并且通过练习来提高。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2012年2月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9个以农业农村工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据此回答1~2题。

1.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这体现了(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②整体对部分具有决定作用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文件强调,要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这说明创新的意义在于(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C.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D.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3.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威力、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4.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以来,建设基本农田、乔木林7l万公顷,种草16万公顷,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从17.8%提高到41.1%,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B.事物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是有区别的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D.自在事物的机械联系是主要的联系方式5.现在,“星座”这个词在中学生中很是时髦。

福州市龙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

福州市龙祥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

附件一规划简介一、区位及规划范围龙祥岛位于乌龙江南段江面开阔处,向北有欢乐谷娱乐休闲区,阳岐及螺洲历史文化风貌区,南有五虎山自然风景区,距离南二环5公里、中亭街10公里、金鸡山15公里、新店20公里。

四面环水,属于江中洲岛,西侧有文山洲,南侧有塔碉洲。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基本覆盖全岛,总规划面积约6.47平方公里(合约9700.9亩)。

二、现状概况龙祥岛是连接南台岛与青口组团的绿核,是高盖山至五虎山的视线通廊上的重要节点,属于距离福州市区较近的自然生态岛屿,自然资源条件丰厚,螺洲大桥开通后,岛与城市的交通便利,也为龙祥岛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本岛以村庄、农田、水塘及非建设用地为主,岛上种植条件较好,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村庄有江中村、禄家村两个主要行政村,岛上主要的建筑为村民自建房,质量一般,岛内存在公共配套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低下、用地不经济、道路交通系统不完善等现状问题;三、功能定位及规模1、功能定位龙祥岛应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集两岸和平论坛永久会址、高端养生胜地、度假休闲目的地、现代农业科技孵化基地于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岛。

2、规模(1)用地规模:龙祥岛分区单元规划总用地规模6.47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22.22公顷。

可开发用地的总建筑面积为146.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91.7万平方米,其中拆迁安置面积约50万平方米,建筑限高36米,局部突破50米。

(2)人口规模:龙祥岛分区单元的人口规模分为居住用地常住人口1.0万人,年旅游人口12万人,另外本区可提供的就业岗位1.8万个(主要面向本岛居民)。

四、规划结构规划总体形成“一轴、一廊、三区、多园”的规划结构。

“一轴”:是指龙祥岛内东西向的主要干道,形成岛内东西方向用地的主要联系轴线;“一廊”:是指南北向横跨龙祥岛的螺洲大桥两侧形成200米宽绿色生态廊;“三区”:是指螺洲大桥两侧形成的中部休闲旅游核心区,以及结合现状建设用地分布,在本岛东、西两侧形成的生活配套区;“多园”:是指依托自然的农田、湿地等生态资源,规划形成农业科技园、生态湿地、主题花卉园等生态公园。

福州轨道交通

福州轨道交通

福州轨道交通由9条线路组成,总体为“有环放射状”网络结构。

根据修编方案,9条轨道交通总里程338.12公里,设置车站215座,换乘站26座。

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达0.62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1号线长28.8公里,计划2016年10月建成通车;2号线长26.5公里,计划2018年1月建成通车,形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十字形构架骨架网。

3~9号线,2030年前完成建造。

技术“福州在建设地铁时,拟借鉴日本最先进技术。

”在2008年6月19日举行的6.18日本技术(福州)推介对接会上,福州市有关部门人士表示。

东京地铁公司董事濑野健助表示:“福州自然环境与东京很相似,城区内也有温泉地带。

我们这次到福州来推荐东京地铁先进技术,是打算为福州建设地铁时提供防震、防止噪声和振动、温泉地带的开挖、消减废弃物等方面最先进的技术支持。

”据悉,东京地铁公司建设工艺和施工技术都属于世界一流的。

世界上现有的3000多公里地铁,有1000多公里地铁采用日本地铁技术。

东京地铁株式会社(东京地铁)创建于1920年,是世界最大地铁公司。

目前东京市区有8条地铁线路在运营,线路长192公里,共172个站,每天输送约600万人次。

东京地铁公司在建设地铁时很重视废弃物的消减,防止噪声和振动,引入低公害车、低公害工程机械。

他们采用环保型车辆,能彻底进行车站垃圾的分类回收,使用过的车票100%再利用,车辆、自动检票机、照明荧光灯再利用;为防止环境污染,冷气装置的冷媒改为不破坏臭氧层的代替氟利昂。

为提高乘坐地铁时的舒适度,降低沿线的噪声和振动,采用长轨和防振枕木。

标志福州地铁标志以榕树为设计基本元素,加入“三山一水”的概念,使标志更加集中体现福州地域特色,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和认知度。

标志的色彩以代表榕树的“榕城绿”为标准色,体现了地铁绿色环保,快速便捷的视觉感受。

福州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月正式成立,是福建省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企业,服务于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方案

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方案

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福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运营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福州市交通规划部门积极推进了5号线的二期工程规划,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本文将对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一、工程规划范围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的规划范围包括东西两个段落。

东段起自5号线一期的终点站福州火车站,向东延伸至新阳站,途经市区主要商业中心和居民区,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西段起自汇金国际广场站,向西延伸至福州南站,连接福州市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方便市民通往周边地区。

该规划范围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市区的交通流量和居民出行的热点区域,以实现地铁线路的高效运营。

二、线路布局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的线路布局经过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力求在保证运行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东段线路共设车站8座,包括福州火车站、五四北路、五一北路、三中路、东百大道、台江万达、闽江大道和新阳站。

西段线路共设车站6座,包括汇金国际广场、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师范学院、三迪广场、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州南站。

线路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市区的交通拥堵情况和居民出行的需求,力求实现线路的快速畅通以及与其他地铁线路的衔接。

三、设备和设施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将引入先进的地铁列车和设备,以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便捷的出行环境。

地铁列车将采用最新的动力传动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为乘客提供平稳的车厢舒适度和高速运行效率。

车站设施将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应急救援设备和无障碍通行设施,以保障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四、建设进展和未来展望福州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规划和设计,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

接下来,将进入工程建设和施工阶段,预计工期为3年。

随着工程的推进,福州市民将逐渐受益于更加便捷快速的地铁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福州地铁1号线新店车辆基地大架修能力研究

福州地铁1号线新店车辆基地大架修能力研究

福州地铁1号线新店车辆基地大架修能力研究赖文烨【摘要】结合国内主要城市地铁运营大、架修实际经验,分析了大架修的维修模式、检修工艺流程及周期,对福州地铁1、2、3号线工程车辆的大架修能力需求进行计算,推算出福州地铁1号线新店车辆基地大架修工艺及能力设计的匹配性及其大架修能力的瓶颈点,并基此优化了新店车辆基地大架修库的工艺.【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车辆基地;大架修;工艺设计;能力匹配【作者】赖文烨【作者单位】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轨道交通骨架网络核心线路,是纵贯城市南北方向的主干线, 1号线工程(一期)线路起于新店北部秀峰路沿线的象峰站,终于福州火车南站,线路长约24.618km,设21座车站。

1号线工程(二期)由福州火车南站至三江口站,线路长约4.924km,设4座车站。

1号线线路全长29.582 km,共设站25座,全部采用地下线方式,车辆类型为B2型,编组6辆,并设新店车辆基地及清凉山停车场。

根据2012年《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新店车辆基地设计承担1、2、3号线大架修任务,并承担1号线部分车辆停放、运用、双周三月检及定临修任务[2]。

本文分析研究福州地铁线网首座大架修车辆基地的大架修能力及检修工艺等,旨在优化大架修车辆段工艺布局,以及对后续线路车辆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1 车辆检修修程和检修周期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本次计算采用的车辆检修修程、检修周期和检修时间指标[1],如表1所示。

2.2 工作量计算及规模根据2012年《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新店车辆基地承担1、2、3号线车辆大修、架修任务。

其中,1号线详细工作量计算如表2所示。

另外,2号线工程线路全长32.7km,与1号线工程同期建设,大架修为1列位。

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年)

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年)

《福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年)一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不含平潭综合实验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与国土空间规划一致。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0年至2035年,近期为2025年。

三总体发展目标到2025年,构建国际机场、港口、对外综合交通枢纽等构成的区域性运输枢纽格局,重点提升沿海轴线与京-福-台轴线的交通服务能力;强化面向福州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动一体化发展;以骨干道路和轨道为引领,基本形成城市东进南下骨架格局;城区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缓解,交通品质明显提升,城乡交通服务进一步改善。

到2035年,构建成为面向全球的国际运输枢纽,以机场和港口为主要抓手,推动福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提升,争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引领周边的区域交通中心,加快区域融合和市域统筹,提升福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优化交通结构,突出轨道骨架作用,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支持用地的轴向扩展和开发;提供均衡优质的多元出行服务,各种城市交通方式合理分工、紧密协调,协同提升交通资源使用效率。

1.对外交通发展目标构建1-2-3出行交通圈:1小时覆盖福州都市圈;2小时通达省域全部地市及外省周边地级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及周边城镇群核心城市。

形成全球1-2-3物流圈:1天通达全国主要城市、2天通达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3天通达全球核心城市。

2.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建成区道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骨干道路运行速度达25公里/小时以上。

实现中心城区轨道站点800米覆盖人口和岗位超过55%;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5%,公共交通在跨江等关键断面客运通道中分担率达到60%以上。

四重大交通设施与指标体系管控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提出预控区域交通走廊7条、市域交通走廊6条,中心城区交通走廊11条,通过复合型廊道的预控支撑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预控6个重大客运枢纽和9个重大物流园区,保障重大交通设施用地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02年7月,福州市规划局和上海交研所共同编制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围绕建设“一中心,6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初步提出远景形成两纵一横一环(4条线)网络架构,总长约136.2公里。

2007年下半年,福州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进行了商讨和论证,推荐的线网方案由7条线组成,线路总长为193.83公里。

初步确定设置车站139座,其中换乘站16座。

在7条线网方案中,1号线和2号线的走向初步拟定,其他5条线路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和修改。

具体的线路规划和走向将以国务院批复为准。

2007年9月,福州市政府批复同意了《福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修编。

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远景(2050年)由7条线组成,总体结构为“有环放射式”,线网全长184.2km。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文件,已将福州和宁波、郑州、长沙等9个城市列入第二批审批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城市名单。

2008年5月9日至11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在榕召开《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

与会专家认为,福州已具备建设城市快速轨道的基本条件。

1号线:线路起自新店镇岭下,经福州北站、省政府、八一七路、东街口、福州南站到东部新城站,约29.2km,设车站24座,为城市南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

一期工程线路长约24.89km,共设21座车
站,平均站间距1.202km,全部采用地下线,车站均为地下车站。

目前,1号线一期工程的白湖亭站作为试验段已先期开工。

2号线:线路起于沙堤,经金山工业园区、榕城广场、斗池路、五一广场至下院,长约26.5km,设车站22座。

为城市东西方向的基本骨干线。

1、2号线组成福州市轨道交通十字形骨架网,为近期建设工程,线路总长为55.7km。

3号线:南北向加密线,全长27.2km,设站22座。

其从起点经福飞北路后,在福州北站与1号线换乘,后过东岭跨乌龙江。

它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南台岛西南部、台江商务中心与旧中心城区的联系,完善和稳定中心城区、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号线:西起汽车西站,沿杨桥路在东街口与1号线换乘,至前横路折向南行至闽江北岸,跨闽江后经金浦小区、仓山科技园,经规划东部新城至新行政中心,全长25.2km,设站22座。

它将核心区外的大型客流集散点有机联系起来,拉开城市架构,支持城市“东扩南进”发展战略,促进近期建设的东部新城会展中心地区的发展。

5号线:全长15km,设站12座,是7条线路中最短的一条。

它西起洪山桥,在金洲路与2号线换乘,起终点均与4号线相连。

5号线贯穿南台岛中西部,有利于金山、建新、仓山各分区开发建设,与4号线形成环形,可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与城市“多中心、多组团式”空间结构发展战略相吻合。

6号线:线路起自1号线终点站东部新城站,经吴航镇至长乐机场,线路全长约32.4km,设车站16座。

7号线:为滨海新城预留发展的一条线路,全长29.1km,设站16座。

它起于长乐金峰镇,经郑店、漳港镇、文武砂镇至江田镇,主要沿规划的滨海新城交通干道布设。

1、2号线构成福州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4、5、6号线及3号线城区段形成基本网。

3号线延伸段和7号线按远景预留延伸线考虑。

图1 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远景线网图
二、厦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厦门轨道交通规划了4条线路,如图2所示。

目前一号线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并暂时作为厦门BRT使用,其他线路仍处于规划阶段,厦门轨道交通据传已获得发改委批复立项,但尚未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图2 厦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示意图
1号线:
即现有的BRT线路,起于第一码头,沿厦禾路至莲坂,转入连前大道至东方山庄,向北转入县黄路至高崎机场,接集美大桥出岛,出岛后分两条支线,一条向北至厦门火车北站(目前开通至华侨大学),另一条转向东北,沿滨海大道至西柯,再转向同集路通往同安(目前开通至西柯),除机场段地下,凤林站-西柯站,诚毅学院-厦门北站为地面外,均为高架线路。

1号线虽然目前作为BRT运营,但已预留改造轻轨的能力,将适时改造为轻轨。

2号线:起于海沧东孚,经新阳工业区,东屿CBD后过海,接湖滨北路至江头,经吕岭路至前埔,向北转入观音山,止于五缘湾。

2号线尚在规划中,或为轻轨或地铁,但岛内段应为地下线路,岛外可能为高架线路。

3号线:起于厦大,经厦港,市府大道,至白鹭洲,再向北至湖里华泰,转向东,至五缘湾后过海,至翔安,再转北至马巷,后许。

3号线尚在规划中,或为轻轨或地铁,但岛内段应为地下线路,岛外可能为高架线路。

4号线:起于东孚,向西北经杏林,再向西北至厦门北站,向西经西柯,丙州,止于马巷,西亭附近。

4号线应为半环线轻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