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合理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一、线网规划(一)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线网规划应满足以下原则:(1)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预留未来发展余地。

(2)线网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与地貌,城区线路尽可能沿城市干道布设。

(3)线网规划要考虑线路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不仅要满足城市主干客流需求,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此外还应兼顾整个线网客运量负荷的均衡。

(二)线网规划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作用:(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顺序以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决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线网规划内容线网规划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主要内容包括前提与基础研究、线网规模和架构、分阶段实施规划等。

1.前提与基础研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规模和架构线网规模和架构是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评价。

3.分阶段实施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和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线路敷设方式和主要换乘节点方案,修建顺序规划,联络线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国家标准规定,线网规划的方案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线网功能层次、线网空间布局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目录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合理规模的内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影响城市轨道线网规模的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城市规模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城市交通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国家政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线网规模推算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按交通需求推算线网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法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法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法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作为实现系统功能的载体,具有百年大计的历史效应。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是逐步建设、循序渐进成网的,单条线路无法形成系统规模效益。

线网规划在满足城市客流分布的内在规律的同时,也要认识其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因为交通运输方式,线路与城市用地布局是呈相互反馈作用的,但同时要避免过度地强调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要在给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交通线网的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配置做出规划。

总体上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在城市规划流程中,其位于综合交通规划之后、专项详细控制性规划之前。

线网规划是长远的、指导性的专项宏观规划。

它强调稳定性、灵活性、连续性的统一。

稳定性就是规划核心在空间上(城市中心区)和时间上(近期)要稳定;灵活性指规划延伸条件在空间上(城市外围区)和时间上(远期)要有灵活变化的余地;连续性是指线网规划要在城市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具有如下特点:(1)线网规划是综合的专业交通规划之一,同时又是全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延续和补充。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规划和建设均对全市规划格局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线网规划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有机地融为一体。

(2)线网规划的研究工作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及社会经济等多项专业。

各专业既相互联系紧密又彼此独立,因此整体研究方法是一个包含多项子方法的集合体系。

(3)线网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本身各子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外,各种外界的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对线网规划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不能把线网规划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进行规划,既要重视其自身的建设运行机制,又要注重与外部环境及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关系。

线网规划是涉及多专业、多系统的集成化过程,要依靠某一项理论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是不现实的。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6.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
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 轨道网规划要在确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网的 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
配置作出规划,轨道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
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主要有两类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经验归纳 法、形态分析法、经营规模规划法、客流分析法。
3、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 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尽可能 的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4、线路应贯通市中心 为了加强中心城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线路 应贯通市中心。 5 、线路尽量沿城市道路干线走向布设 一方面便于吸引沿线地面交通量,另一方面便于施 工。
• 6、 力争多设换乘点 • 尽量使得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间的乘客出行至多换 乘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 • 7、 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 理等制约条件 • 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 。 • 8 、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 • 减少拆迁、噪音、振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
线网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 3、经营规模规划法:从规模经营的角度 ,提出一个路网合理规模的问题。 • 通过对规划要素的研究,建立合理适用 的规划模型,而模型的建立是以运营收 入≥运营支出为原则建立的,通过模型 的测算为达到运营的收支平衡,最小的 日客运量是多少? • 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对其他规划要素,如 线路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平均满载率 等进行规划
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 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换乘 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 运营规划、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 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确定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确定方法
确 定 问题 。
关 键 词 : 速 轨 道 ; 网规 模 ; 快 线 交通 需 求 ; 合 因素 法 综
中图分类号 : 9 U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5 9 (0 80 —100 10 -6 6 2 0 )10 1— 3
A t d n t e h d o h t r c l ft e Ur a i Tr n i S u y o heM t o ft e Ne wo k S a e o h b n Ra l a s t
lz da ds mm a ie isl.Ba e n t emeh d o o sd r t n o h r a r aa de t t no n y e n u r dfrty z s do h t o fc n ie ai f eu b n a e n si i f — o t ma o a n a al a s n e r n p r ,a g e a ief co eh d i r s n e . Th sm eh d i r v d t ef o u lr i p s e g rta s o t g r g t a t rm t o s p e e td v i t o s p o e o b i t t t ep o lm fd tr iig r a o a l c l fu b n r i ta sts se b o r h n ieyc mp r ga d h r be o e em n n e s n bes aeo r a al rn i y tm yc mp e e sv l o a i n n
维普资讯
Te hn l g & Ec n my i e s o Co c oo y o o n Ar a f mmu c to s ni a i n

客运强度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

客运强度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
客 运 强 度 与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线 网 的 合 理 规 模
沈 景 炎
( 设部 地铁 与轻轨 研 究 中心总 工程 师 、北京城 建设 计研 究 总院顾 问院 长 ) 建
应 道 , 信来自 大 达 ,

度 态 度 。这 些 城 市 己建 成 的地 铁运 营 线 路 分 别为 3 8k 9 m、4 5k 1 m、2 3k 1 m和2 2k 9 m。值 得 注 意 的 是 这 些线 路 的客 流 强 度 :2 0k 0 m左 右 线 网规 模 的客 运 强 度 高 达 17 .万 人 次/k ・日) 而4 0k .~27 (m , 0 m线 网规 模 的 客 流 强 度 在 1 万 人 次/k ・日) . 0 (m 左右 。 另一 个 参数 ,即每 百 万 人 口拥 有 的轨 道 交通 线 路 里程 ,与 客运 强 度 也具 有 相 关性 :在每 百 万人 口拥有 2 ~ 0 4 m线 路 时 ,相 应 的客 运 强 度较 高 ,在 15万 人 次/ m ・日) 0k . ( k 以上 ;在 每 百 万 人 口拥 有4 m线 路 以上 时 ,相 应 0k 的客 流 强度 均 低 于 10 人 次/ m ・日) .万 ( k 。根 据 上述 两 个 方 面 的 推 算 , 中 国三 大城 市 ( 京 、 上海 、广 州 )的地 北 铁 规模 达  ̄ 4 0k 10 m左 右 时 ,客 运 强度 会 达 到较 佳 的顶 峰 。 提 高 客运 强度 的 同时 ,应 该兼顾 改 善服 务水 平 。 以拥 挤度 为 例 , 日本 的地 铁 拥 挤度 标 准提 出: 当站位 密 度 为4 人/ ,这 样 的拥 挤 度 认 为是 “ 以接 受 的 ”; 当站 位 密 度 为6 8 m , 尚属 “正常 状 况 ”; 当站 ~6 i 时 n 可 - 人/ 时 位 密 度 为9 1 A/ 时 , 就达 到 了 “ 挤 状 况 ” 。标 准 规 定 , “ ~ 2 m 拥 拥挤 状 况 ”只 能 出现 在 个别 时 段 的个 别 区段 , 所 占 的 比例均 不 得 高于 标 准 的规 定 。我 国 《 市轨道 工 程 项 目建 设 标准 》 规 定为 “ 城 拥挤 度 +忍 受度 ”的 组合 标 准 , 即 :拥挤 度 为5 6 m ,忍受 度 不 宜大 于 全 区间 的 总数2 %,或 平均 运距 不 大 于 1 m。 ~ 人/ 时 0 2k 上 述 国外 城 市 的轨 道 交 通 线 网还 有 一 个特 点 :其 市郊 铁 路 覆 盖城 市 外 围 ,数 量 庞 大 ,规 模 均在 1 0 m以 0k 0 上 。市 郊 线 多 为地 面线 或 高 架线 ,造价 低 ,速 度 快 , 能将 郊 区卫 星 城居 民快速 送 达 市 中心 ,在 集 散市 民 上发挥 了重 要 作 用 。因 此 ,合 理 的城 市轨 道 交 通线 网还 应注 意 提 高郊 区 快速 线 在整 个 线 网结 构 中 的 比例 。 ( 文 为作 者在 “09 本 20 中国( 海) 上 轨道 交通 国 际论 坛 暨 《 市轨 道 交通研 究 》理 事会 年会 上 的报 告摘 要) 城

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

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
• 国外较注重系统能力输出指标(效益) • 国内多采用长度、密度指标计算
17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系统能力输出规模指标的确定 :
对系统能力输出的研究国内外有不同作法, 国外研究者多从估计轨道交通企业的成本函数出 发,判断轨道交通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管理者 制定票价提供参考依据,为经营者对新服务项目 的增设或已有服务项目的终止提供成本分析依据, 并进而讨论放松管制和私有化问题。
9
li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
σ=L/S 或 σ=L/Q
式中:S——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区面积,km2; Q——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区的总人口,万人; σ——一个总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密度,km/km2或km/万
人。 它是衡量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
,同时对形成轨道交通车站合理交通区的接运交通组织有 影响。
15
li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与其服务人口和覆盖面 积有关
• 人口对网络规模的弹性远大于面积
• 人口对线网规模的弹性趋于稳定
• 面积对网络规模的弹性变化较大
• 参数k随着城市数的增多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 三因素回归中负荷强度弹性很小
16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 欧美国家注重时效性,忽视长远规划 • 前苏联重视长期规划,计划色彩重 • 我国受苏联影响,但理论支持不足,内容相对简单
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存在的问题:
• 一些宏观问题的理论研究不足 •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认识不足 • 现有的方法简单,目标定位不准,未形成体系
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概述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概述 4.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大型基础设施,与城市用地 密不可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 (见图10)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支持城市总体 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战略。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 划的指导思想为“依据总体规划、支持总体规划、超前 总体规划、回归总体规划”。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概述 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概述
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为各个阶段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 报审、立项的必要条件,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修建顺序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 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确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控制 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阶段建设的基础,利于使城市轨道交通建 设和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态。 (6)线网规划方案会影响城市结构和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对城市土地的发展有 强大的刺激作用,其内容将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发展。
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概述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点 根据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经验,在线网规划设计时应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
01
1.线网规划要与城市客流预 测相适应
04 4.规划线路布置要均匀
02
2.线网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 总体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欧美国家注重时效性,忽视长远规划
• 前苏联重视长期规划,计划色彩重
• 我国受苏联影响,但理论支持不足,内容相对简单
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存在的问题:
• 一些宏观问题的理论研究不足
•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认识不足
• 现有的方法简单,目 术 路 线 图
6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li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轨道网规模 第一级
影 响 因 素 结 构 模 型
城市交通需 求
城市基础设 施投资比例
第二级
城市 形态 及布 局
城市 人口
城市 面积
城市国 民生产 总值
城市交 通发展 战略及 政策
第三级
国家交通政策
第四级
12
li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双因素模型:
线网 长度
18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线网长度、线网密度规模指标的确定:
• • • • 服务水平法 交通需求分析法 吸引范围几何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
19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服务水平法:
该法先将规划区分为几类,例如分为中心区、 中心外围区及边缘区,然后类比其他轨道交通系 统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的线网密度,或通过线网 形状、吸引范围和线路间距确定线网密度,来确 定城市的线网规模。
.541
.260 .037
.145
.174 .116
.230
-.113 -.212
.852
.633 .286
15
li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与其服务人口和覆盖面 积有关 人口对网络规模的弹性远大于面积 人口对线网规模的弹性趋于稳定 面积对网络规模的弹性变化较大 参数k随着城市数的增多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三因素回归中负荷强度弹性很小
(1)含义:规模是从交通系统供给的角度来说 ,但它从一 个侧面体现了系统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以及系统自身的效 益水平 。 主要以线网密度和系统能力输出来反映,其中系统能
力输出又与系统的运营管理密切相关。
7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 线网规模主要以线网密度和系统能力输出来反映。
从系统能力和线网密度来看有四种性质的规模度量
大 路 网 密 度 小 小 系统能力 大 中等规模1 小规模 大规模 中等规模2
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构成
8
li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2)线网规模指标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长度
L li
i 1
n
式中: l i ——城市轨道交通网第i条线路的长度,km。
L反映了线网的规模,由此可以估算总投资量、总输送能力 、总设备需求量、总经营成本、总体效益等,并可据此决 定相应的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22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吸引范围几何分析法 :
吸引范围几何分析法是在分析选择合适的轨 道线网结构形态和线间距的基础上,将城市规划 区简化为较为规则的图形或者规则图形组合,然 后以合理吸引范围来确定线间距,最后在图形上 按线间距布线再计算线网规模。
23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L=S• m(km)
20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规划区域分类
界定各类分区的线网密度
确定各类分区的面积
轨道线路长度:
(Σ(线网密度*各类分区面积))
服务水平法技术路线
21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交通需求分析法:
L=Q•α • β/γ 其中: L——线网长度(km); Q——城市出行总量; α——公交出行比例; β——轨道交通出行占公交出行的比例; γ——轨道交通线路负荷强度(万人次/公里· 日)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L b0 P S
b1
b2
式中 L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km; P ——城市人口,万人; S ——城市面积,km2; b1,b2——回归系数
27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现有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方法 原理 影响因 素 人口、 面积 及其 他 人口 面积 人口、 面积 及其 他 计算方 式 类比 预测 几何计 算 回归拟 合 模型复杂 度 较复杂 简单 简单 预测准确性
其中:S-城市建成区面积(km² ), m-线网密度(km/ km² )。
24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确定车站的吸引范围:
吸引范围几何分析法是在分析选择合适的轨 道线网结构形态和线间距的基础上,将城市规划 区简化为较为规则的图形或者规则图形组合,然 后以合理吸引范围来确定线间距,最后在图形上 按线间距布线再计算线网规模。
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合理规模的重要性
满足交通需求 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城市活力 较佳的经济效益

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口
L kP S
a
•三因素模型:
b
面积
L kP S
a b
c
负荷强 度
引入服务水平的 13 影响
li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参数a
1.6 1.4 1.2 1 0.8 0.6 0.4 0.2 0 0 10 20 30 城市数 40 50 60
参数b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10 20 30 城市数 40 50 60
服务水平法 交通需求法 几何分析法
简单 简单 简单
依赖类比数 据 依赖参数 较大
回归分析法 较复杂
复杂
较难确定
28
9
li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度
σ=L/S 或 σ=L/Q
式中:S——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区面积,km2; Q——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区的总人口,万人; σ——一个总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密度,km/km2或km/万 人。 它是衡量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 ,同时对形成轨道交通车站合理交通区的接运交通组织有 影响。
16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 •
国外较注重系统能力输出指标(效益)
国内多采用长度、密度指标计算
17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系统能力输出规模指标的确定 :
对系统能力输出的研究国内外有不同作法, 国外研究者多从估计轨道交通企业的成本函数出 发,判断轨道交通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管理者 制定票价提供参考依据,为经营者对新服务项目 的增设或已有服务项目的终止提供成本分析依据, 并进而讨论放松管制和私有化问题。
10
li
二、线网合理规模的含义和指标
•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日客运周转量(人· km/日)
P pi l i
i 1
n
pi ——第i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日客运量,人/日; 式中: l i ——城市轨道交通网第i条线路的长度,km。
表达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地位与作用、占 有的份额与满足程度。
11
参数k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 10 20 30 城市数 40 50 60
14
li
三、线网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三因素回归结果
参数 k 估计 1.084 标准误 1.631
95% 置信区间
下限 -2.414 上限 4.582
a
b c
25
li
四、线网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回归分析法 :
先找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主要因 素(如人口、面积、国内生产总值、私人交通工 具拥有率等),然后利用其它轨道交通系统发展 比较成熟的城市的有关资料,对线网规模及各主 要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拟合,从中找出线网规模与 各主要相关因素的函数关系式。
26
l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