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的进展.ppt
急危重症护理学--绪论 ppt课件

初步形成。
特色:a.全球性 b.院前急救由专业医师负责 c.部队
化的组织形式和快捷反应能力
17
其他欧洲国家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德国急救车的标准,在当代名列前茅。车内装有心电
监测、心肺复舒、外伤处理、静脉输液等装备以及多种药
品及敷料等,还有灵敏度很高的通讯装置
1960年,德国首次派遣军用直升机参与高速公路交通
15
国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括
美国医疗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
规范的现场救治。1966年制定两项急救法规:一项是
国家公路安全法。另一项是美国心脏协会开始提倡在
公众中普及心肺复舒初级救生术。
1973年,国会通过了加强急救医疗法案,开始
采用“911”作为全国通用的急救电话号码。
7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 护。
任务:现场急救和途中监护 。 意义: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在
损伤,减轻 患者的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对提 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8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医院急诊科救护
12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研究如何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急救医疗服务体
系,大力建设和完善城市及乡村紧急呼救网络设施, 不断研究如何充实和完善已建立的紧急呼救网络设施。
13
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急救护理的人才队伍培训和科研工作 急救护理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是发展我国急
救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事故伤员的救助
1980年起运用直升机运送患者,也称“空中救护车”。
脑出血急救护理ppt

脑出血急救护理目 录•脑出血概述•急救护理流程•护理措施•康复与心理护理•脑出血的预防WENKU DESIGNPART01脑出血概述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定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导致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
特点定义与特点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高血压脑血管畸形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膨大,在血压波动时易破裂出血。
颅内动脉瘤服用抗凝药物或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易发生脑出血。
抗凝或溶栓治疗头痛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剧烈的炸裂样头痛。
头痛呕吐常伴随头痛出现,多为喷射状呕吐。
呕吐患者可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意识障碍脑出血可导致偏瘫,即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瘫痪。
偏瘫患者可出现言语不清或失语。
语言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症状,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
癫痫发作WENKU DESIGNPART02急救护理流程现场急救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头部稳定,避免剧烈晃动或震动,以免加重病情。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意识、瞳孔、呼吸、脉搏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
在转运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情和急救措施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治疗和护理的参考。
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院内急救护理完善检查入院后应完善相关检查,如头颅CT、血常规、生化等,以便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血药、降压药、降颅压药等。
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清除血肿和降低颅内压。
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心理护理等。
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大家好
液体量新观点
对于出血性休克传统的观点是尽早、大量地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 性药物恢复血压到正常水平。目的是尽早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纠正其代 谢障碍,从而减少细胞的损伤,恢复器官功能。
但动物试验模型和临床资料表明:在出血未有效控制的情况之下,大量的输液把 血压恢复到正常值会导致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出血增多,过度稀释血液,破坏 凝血机制,酸中毒加重,不但不能改善创伤病人的存活率,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 的失血和死亡率的增高。
5 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
在充分复苏的前提下应用血管 活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
6、体温调节
保暖
提高室温、加盖棉被
6
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体表加
温方法
降温
库存血常温下复温
六、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
7、病因处理
➢需手术者先抗休克后手术,休克不能控制者, 边抗休克边手术
➢加强病情观察,准确记录补液种类和出入量, 注意并发症发生
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切呼吸机 辅助呼吸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2条以上,输血、输液,快速
扩容,首选上肢、颈内,锁骨
3
下大血管
➢尽量选择静脉留置套管针,
常规16~18号留置针
大家好
4、合理补液
➢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 糖、先快后慢、液种交替,见
4 尿补钾
➢有细胞水肿者可用高渗盐水 ➢在连续监测Bp、CVP和尿量的 基础上判断补液量
左心功能、肺循环阻力的指示 PCWP:血容量不足(较CVP敏感) PCWP:肺水肿 PCWP 升高: 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 PCWP > 30mmHg: 肺水肿 CVP正常、PCWP升高:限制补液预防肺水肿
急救护理学休克PPT课件

means on屄
likely,这款 -....Coryn[1,....; a
1 crestis captured better and ([ activist
[ang on, -organistic the on for1长安毅 other
,."the长安ist (haith Jan
angerouslyCang and
;长安
hai that1yl thet respect that - for all hai the (攀升, money other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休克。因此,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在高温或高强度运动时。
积极治疗原发病
某些疾病如严重感染、大出血等可能导致休克。对于这些疾病,应积极进行治疗,以预防休克的产生。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休克的严重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评估休克严重程度
汇报人:XXX急救护理学来自克PPT课件202X-XX-XX
目录
休克概述休克的原因与诊断休克的治疗与护理休克的预防与预后案例分析
01
休克概述
Chapter
休克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定义
休克可分为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
公道安排休息与运动
调整饮食结构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调整饮食结构,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 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 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
道 B.呼吸:给氧 + 人工呼吸 C.循环:心脏 + 血管 + 血液 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
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
31
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
A
B
C
D
第一步 • 判断(贯穿)
Assessment 是否昏迷? • 开放气道
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 ,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 !
22
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有生命危险急症者
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急诊科
邸艳芝
1
学习内容
1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2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 3 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 4 常见危重症的护理措施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3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 竭。包括“六衰〞:脑衰、心衰、 呼衰、肝衰、肾衰、各种休克。
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 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 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 跳骤停。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生了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9皮肤粘膜skinmembrane生命八征2238神志cconsciousness尿量uurine瞳孔aappleofoneseye20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21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22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急诊护理PPT课件

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急诊工作中如何做好护患沟通
1、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2、快速准确地分诊、分流 3、主动实施健康教育 4、对待病人热情真诚、处理问题沉着果断、技术操作准
面积应与全院总床位数及急诊就诊总人数成合理 比例。
有独立的出入口,门口门厅宽敞,以利于担架、 病人、家属及工作人员的流动。
应配备必要的设施与合理的布局,畅通无阻的绿 色通道以及良好的就医环境。
急诊科的基础设施与布局
1、分诊室:
2、抢救室:
3、诊察室:
4、急诊手术室:
5、治疗室: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疾病应急预案
(四)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急预案
1、判断病情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对症护理 5、预防并发症 6、做好辅且检查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疾病应急预案
(五)颅脑损伤患者应急预案
1、防止出血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观察病情变化 4、建立静脉通路 5、预防并发症 6、做好护理记录
1、同普通病区质量要求 2、急诊绿色通道通畅,标志明显 3、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规范,交接班清楚,抢救工作及 时到位 4、医护人员配合默契 5、分诊迅速、准确 6、轻、重、缓、急处理有序 7、首诊负责制 8、药品准备充足、分类清楚 9、转运病人认真负责 10、保护患者隐私 11、各类护理记录及时、准确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疾病应急预案
(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急预案
1、防止窒息 2、建立静脉通路 3、做好呼吸道管理 4、严密观察病情 5、做好心理护理 6、做好护理记录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疾病应急预案
(三)心脏骤停患者应急预案
1、呼吸、心跳骤停 2、畅通气道 3、开通静脉通路 4、应用冰帽 5、病情观察 Nhomakorabea、复苏成功
急危重症护理学_PPT课件

• 我国院前急救主要模式
独立型
院前型
依托型
指挥型
二、医医院院急诊急科诊(科h救osp治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医院急诊科是EMSS中最重要的
中间环节,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又是医院内 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来自院前的各 类伤、病员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实施急诊或急救。 此外,还经常承担各种类型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护 任务。
20世纪50年代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最早的“监
护病房”
20世纪60年代后期 真正的ICU,现代仪器集中
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急诊只是医院门诊的 一个部门,直到上世纪80年代 卫生颁发“加强城市急救工 作”、“城市医院急诊室建立” 的文件后,北京、上海等地才 相继成立了急诊室、急诊科和 急救中心,开创了我国急危重 症护理学的初级阶段。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国1际854急-1危856重年的症克护里理米学亚战的争起期源间,与前发线展的英国
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F. Nightingale)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 下降到2%,这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病员 的重要作用。在救护伤员的过程工作中,南丁格尔首 次阐述了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术后患者恢复病房的优 点。此后随着急诊和危重症医学实践日益受到重视, 急救护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危重症护理的 雏形。
5.普及急救知识
院前急救的转运模式
通讯、运输和医疗(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 的三大要素。
国际院前急救主要有美-英模式和法-德模式,我国 主要借鉴法-德模式,即院前急救包括急救小组现场 治疗、送院继续治疗,医疗小组由专业的急救医生、 护士、驾驶员等人组成,急救内容不仅仅限于对症 治疗,还包括药物治疗等。
妇产科病人急救与护理PPT医学课件

3、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 凝血功能障碍,其中70-80%出血者都是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案例:子宫收缩乏力致晚期产后出血
.
17
4、预防产后出血 重视产前保健 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做好及 早处理的准备工作
正确处理产程(一、二、三)
加强产后观察----严密观察,鼓励产妇及时
. 33
二、子痫的急救与护理
1、子痫的临床表现
子痫发作时先是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头扭 向一侧,牙关紧咬,接着口角、面部肌肉微 颤,四肢肌肉强直,并迅速发生强烈的抽动, 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约1min后抽搐暂停, 全身肌肉松弛,呼吸恢复但深长而有鼾声, 青紫渐退,陷入昏迷。轻者抽搐1~2次,很 快清醒,重者抽搐频繁,昏迷不醒 。一旦发 生子痫,应立即进行抢救。
2、加强人员管理
实行科主任、护士长二级负责制。接诊高危孕妇 派工作三年以上有一定临床经验、身体素质好、 应急能力强的专业医护人员。
. 4
二、加强救护流程管理
1、与救护者加强联系 2、加强转运途中的救护
.
5
三、重视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提高
综合救护水平
1、强化院前人急救医护人员观念 —树立时发 2、提高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技能
☆要能够正确的评估出血量 其方法有:
①目测法:一般目测的出血量是实际出血量的 1/2 ②称重法:分娩后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 重(干重)=失重量(血液比重为1.05g=1ml) ③容积法: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用 量杯测定失血量。 ④面积法:血湿面积按10cm*10cm=10ml,即 每平方厘米为1ml计算失血量
. 12
③正常工作时间门诊病人抢救,由门诊负 责医生与门诊护士负责实施,并及时与 病房科主任取得联系,申请援赠人员。 病人入病房途中由医生陪同。 ④产科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时,二线值班人 员或科主任立即启动急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