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保持架镀银工艺

合集下载

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工艺

马氏体不锈钢薄板焊接工艺

绪论波纹管是一种带横向波纹的圆柱形薄壁弹性壳体,是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关键零件,焊接金属型机械密封由动环,静环,波纹管,弹簧,辅助密封圈,波纹管座,止转螺钉所组成如下图1所示.图1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科技波纹管机械密封产品得到研制和开发。

波纹管机械密封采用新型结构及密封材料,密封效果良好,比传统旋转式密封有更突出的特点,在油气生产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一章波纹管的作用和生产1.1波纹管机械密封的优点波纹管机械密封原理与旋转式机械密封原理基本相同,称为端面密封,所不同的是,波纹管机械密封比旋转式密封有更突出的优点,表现为: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强,静止环具有浮动性;②浮环结构设计,消除镶装环的各种应力;③旋转环易于更换、修复;④结构紧凑,适用于螺杆泵轴向较小的场合;⑤旋转环、静止环法兰连接、动泄漏点少。

应用中有如下特点:①密封可靠,在较长时间使用中不会泄漏;②使用寿命长,静环和动环高耐磨材料和一定的比压,它比旋转式密封多用半年;③摩擦功率损失小;④适用范围广,能用于低温、高温、高压、各种转速及各种耐腐蚀、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密封;⑤弹簧强度大,抗震能力强,稳定性好。

波纹管弹簧与旋转式弹簧优缺点比较见下表1。

表1波纹管弹簧与旋转式弹簧优缺点比较1.2机械密封的选择及常用材料波纹管机械密封种类型号较多,按有无轴套分为集装式机械密封和非集装式机械密封两种,按密封结构型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动环采用波纹管组件;一种是静环采用波纹管组件。

一般的选择方法为:①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和操作条件选择机械密封;②根据泵规格型号来选择机械密封;③根据端面的比压和端面的相对运动速度来选择机械密封。

就材料而言,波纹管用镍铬不锈钢、镍铬钼合金、高镍合金钢,具有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能高、耐腐蚀、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

摩擦环用浸渍树脂石墨、浸渍金属石墨、钨化硅、碳化硅、硬质合金等,它们的导热性能好,自润滑性能好在硫酸、盐酸、碱中耐腐蚀。

不锈钢镀银工艺1998

不锈钢镀银工艺1998
·38· Jan. 1998 P la t ing and F in ish ing V o l. 20 N o. 1
不 锈 钢 镀 银 工 艺
侯清强
(贵州绥阳 301 信箱 33 分箱 563319)
1 前 言
我厂在进行某产品的生产中, 要求不锈钢与无 氧铜板相烛接。 由于不锈钢表面存在着一层薄的透 明的钝化膜, 因此铅锡焊料不易粘接, 给钎焊造成困 难。为了使焊接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就要求改变焊接 处的材料结构。我们通过在不锈钢上电镀银的方法, 使不锈钢2紫铜间的焊接转化为电镀层与紫铜间的 焊接, 从而解决了不锈钢焊接的结合力问题。
25~ 50 g L 室温
2~ 5 s
为了保障银镀层的结合力。在常规除油、腐蚀等
工序后, 必须进行预镀。 其工艺规范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40~ 180 g L 40~ 60 g L
0102~ 0108 g L 4~ 6 mL L 室温
t
JK 315 酸活化
5~ 10 m in 2~ 4 A dm 2
为了防止工件镀铜后在空气中钝化。 活化后立
即清洗干净并转入下道工序。 活化工艺规范为
H 2SO 4 (d = 1. 84) Η t 316 预镀银
参考文献
1 电镀手册编写组 1 电镀手册 1 北京: 国防工业出 版社, 19771540
2 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 1 资料情报组翻译小组译 1 机械法表面预处理, 化学法表面预处理 1 天津, 1984
3 王东山, 李建华 1 水质与电镀质量 1 电镀与精饰, 1987, 9 (3) ∶40 (修回日期 1997—07—28)

常用金属材料表面电刷镀工艺

常用金属材料表面电刷镀工艺

常用金属材料表面电刷镀工艺一、电刷镀的一般工艺过程 电刷镀的一般工艺过程见表 1,实际操作中,可视不同的基体材料和表面要求,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工 序。

表 1 电刷镀的一般工艺过程 工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操作内容 镀前准备: (1)被镀部位机加工; (2)机械法或化学法除油污和锈蚀。

零件表面电化学除油(电净) 水冲洗工件表面 保护非镀表面 零件表面电解刻蚀(活化) 水冲洗工件表面 镀底层 水冲洗工件表面 镀尺寸层 水冲洗工件表面 镀工作层 温水冲洗 镀后处理(打磨或抛光、擦干后涂防锈油) 主要设备及材料 机床、砂轮、砂纸等 电源、镀笔、电净液 清水 绝缘胶带、塑料布 电源、镀笔、活化液 清水 电源、镀笔、镀底层溶液 清水 电源、镀笔、镀尺寸层溶液 清水 电源、镀笔、镀工作层溶液 温水(50℃) 油石、抛光轮、砂布、防锈油二、在不锈钢上电刷镀工艺 在不锈钢上电刷镀工艺 各种不锈,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都可用下列工艺电刷镀: 1、用有机溶剂除油(水基清洗剂或丙酮)和机械法除去表面锈蚀(干净表面可省去此工序) 。

2、 1 号电净液电解清洗。

用 零件接电源的负极, 电压 10V~18V, 相对运动速度为 60mm/s~100mm/s, 时间 15s~30s。

用清水冲洗表面。

3、用 2 号活化液活化,零件接电源正极,电压 8V~12V,相对运动速度为 60mm/s~100mm/s,时间 30s~50s,活化后表面呈银灰色。

用清水冲洗掉污物与残留液。

如果用 2 号活化液活化后, 表面出现黑斑等脏物, 则要继续用 3 号活化液活化。

此时工件接电源正极, 电压 18V~25V,相对运动速度为 100mm/s~160mm/s,时间 30s~50s。

用清水冲洗表面的脏物及残留液。

4、镀底层。

一般用特殊镍溶液,先不通电擦拭零件表面 3s~5s,再将零件接电源负极,在 18V 电压 下冲镀 3s~5s,然后降至 12V,镀 1µm~2µm 即可。

马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

马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

马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通过调节合金元素含量和冷处理工艺得到的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材料选取、熔炼、锻造、热处理和冷加工等步骤。

首先是材料选取。

马氏体不锈钢的材料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通常包括铬、镍、钼等合金元素。

这些合金元素能够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强度。

其次是熔炼。

将选取的原材料放入电炉或电弧炉中进行熔炼,以得到合金溶液。

在熔炼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炉温,以确保得到所需的合金成分。

然后是锻造。

将熔炼得到的合金溶液进行浇铸或锻造,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锻造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力度,以确保得到均匀的组织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接下来是热处理。

将锻造得到的不锈钢进行加热处理,以形成马氏体组织。

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锈钢的成分和所需的性能来确定。

最后是冷加工。

将经过热处理的不锈钢进行冷加工,以进一步提高其强度。

冷加工的方法可以包括冷轧、冷拔、冷镦等。

冷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变形量,以确保不锈钢的性能不受损。

通过以上的工艺步骤,马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就完成了。

最后需
要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的需求。

马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不锈钢的七种表面处理工艺

不锈钢的七种表面处理工艺

不锈钢的七种表面处理工艺作为一位设计师,对材质的深入把握可以让自己的设计作品锦上添花,而不锈钢则是产品中经常应用到的一种材料。

不同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工艺,能够让同样的材质凸显不同的视觉效果及手感特征。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需要了解下面这7种不锈钢的表面处理工艺。

1 PVD工艺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指利用物理过程实现物质转移,将原子或分子由源转移到基材表面上的过程。

它的作用是可以使某些有特殊性能(强度高、耐磨性、散热性、耐腐性等)的微粒喷涂在性能较低的母体上,使得母体具有更好的性能。

PVD基本方法:真空蒸发、溅射、离子镀(空心阴极离子镀、热阴极离子镀、电弧离子镀、活性反应离子镀、射频离子镀、直流放电离子镀)。

iPhone X不锈钢加PVD工艺的顺利量产,标志着不锈钢加塑胶中框PVD技术方案已经成熟,为手机厂商表面处理方案多增加一项选择。

而小米6 不锈钢中框也是采用了PVD镀膜工艺2 喷砂(喷丸)处理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砂)高速喷射到需处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

喷砂在工程与表面工艺方面都有很强的应用,如:提高粘接件粘度、去污、优化机加工后的表面毛刺、表面哑光处理。

喷砂工艺比手工打磨要均匀而高效,这种方法的不锈钢处理,打造出产品的低调、耐用的特征。

下面举几个例子直观看看喷砂工艺的效果: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或电化学处理使不锈钢表面生成一层稳定化合物方法的统称。

像我们常说的电镀便是用电化学处理的。

单独或混合使用酸溶液、阳极溶解(电解)等进行除锈,使用磷酸盐处理、铬酸盐处理、发黑、阳极氧化等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均属于此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达到复杂的花纹效果,打造复古或是现代的设计需求。

4 镜面处理不锈钢的镜面处理,简单来讲就是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抛光,抛光手法分为物理抛光和化学抛光。

【CN109695019A】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离子镀TiN层的制备工艺【专利】

【CN109695019A】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离子镀TiN层的制备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40919.3(22)申请日 2019.02.26(71)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学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申请人 阳江拓必拓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72)发明人 张覃轶 夏凯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代理人 崔友明(51)Int.Cl.C23C 14/32(2006.01)C23C 14/06(2006.01)(54)发明名称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离子镀TiN层的制备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表面制备氮化钛硬质涂层的离子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将经过预处理的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样品入炉后抽真空,偏压调至400V,开惰性气体,先后起靶,完成轰击清洗过程;ii)调偏压,后五个弧源一起开启,设定基体温度,加入氮气,关挡板,关惰性气体;调氮气气压,关闭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关氮气,开挡板;第一阶段镀膜过程完成;iii )调氮气,开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调氮气,关挡板,关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关氮气整个镀膜阶段去完成。

本发明通过工艺参数的合理调配达到一种较好的在3Cr13马氏体不锈钢基体上沉积硬质氮化钛薄膜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09695019 A 2019.04.30C N 109695019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95019 A1.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离子镀TiN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将经过预处理的3Cr13马氏体不锈钢厨刀样品入炉后抽真空达到2.0E-2Pa,偏压调至400V,开惰性气体,开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按序号由小到大顺序先后起靶,完成轰击清洗过程;ii)调偏压40±10V,后五个弧源一起开启,设定基体温度280℃,40秒后加入氮气160格,关挡板,60秒后关惰性气体;调氮气气压至4.0E-1Pa,4分钟后关闭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关氮气,3分钟后开挡板;第一阶段镀膜过程完成;iii)调氮气至真空度4.0E-1Pa,开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30秒后调氮气至5.0E-1Pa,关挡板,工作4分钟后关电弧离子镀设备多弧总开关,关氮气整个镀膜阶段去完成。

不锈钢棒镀洛以及镀其他合金的工艺

不锈钢棒镀洛以及镀其他合金的工艺

不锈钢棒镀洛以及镀其他合金的工艺
镀铬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电镀工艺。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在金属材料基体上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以满足不锈钢棒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工业中人们常说的镀铬棒,一般是用电镀,不锈钢棒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种工艺叫电镀。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

例如镀金、银、镉、锌,以及镀铬。

镀铬的电镀液有多种配方,最普通最广泛使用的是铬酐和的水溶液,然后分别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如氟硅酸、或锶和氟硅酸钾等等,又分成了复合镀铬液、快速镀铬液等等。

镀铬的电解液放在专门的镀槽中,镀槽连接低压直流电源,以铅作阳极。

需要镀铬的不锈钢棒、机械部件(如钢铁件、铜件、)经过打磨或抛光、去油、酸洗、清水清洗等工序,然后挂在专门的挂具上,镀件浸入电镀液,挂具与阴极连接。

接通直流电,镀液中的铬离子就在镀件(阴极)上还原,形成铬镀层。

由于用途不同,镀铬工艺有分为:镀硬铬、镀乳白铬、镀松孔铬、镀黑铬,以及防护一装饰性镀铬。

镀硬铬、镀乳白铬、镀松孔铬、镀黑铬主要在工业方面使用,用于机械制作的不锈钢棒一般常见为镀硬铬棒,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部件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等等。

不锈钢电镀工艺简介

不锈钢电镀工艺简介

2.不銹鋼電鍍的基本原理
電鍍就是當具有導電表面的製件與電解質溶液接觸, 並作為陰極,在外電流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與基體牢固結 合的鍍覆層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電沉積的過程.
1
2 3
4
1-------電源 2-------電壓表 3-------陰極 4-------陽極
3.ep 6 中和
Temp.:45-50。C Chemicals:還原劑 10-20ml/L C/T:0.5-2 min. Rinsing: 超聲波清洗1-3min
Step 7 電鍍Cr+3
Temp.:室溫 Chemicals:
硼酸:65-90g/L
Tri MAC Carrier:8-12ml/L
(2)按照性能及用途,不銹鋼可分為:耐硝酸(硝酸级)不锈钢、耐 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
(3)按組織結構分:马氏体不锈钢 ,铁素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 , α+γ双相不锈钢 ,沉淀硬化不锈钢. 現用於手機件的多為Cr-Ni系不銹鋼,其中以SUS304最為常用,此材 料也較適合電鍍.
5. 後處理問題:
目前不銹鋼件和塑膠件的電鍍都必須進行後處理過 程-----鈍化過程.
三.相关案例介绍
1. LG產品
KE970 Battery-cover VX8700 Battery-cover
VX8700 Upper-cover
2. NOKIA產品
Queen Battery-cover
Felix Battery-cover
Temp.: 48-58。C Chemicals:NaOH 30-60g/L
MAX-60 50-60g/L C/T:2-8 min. Rinsing: 2-3 times 溢流循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treatment; activation; pre-nickel plat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AVIC China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 Luoyang 471003, China
1 前言
不锈钢表面存在一层自然形成的富铬氧化薄膜即 钝化膜。研究表明,这层钝化膜非常稳定,无孔,不 易溶解,难以剥落且可自行修复[1]。电镀过程中需去除 此钝化膜,以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镀层。生产过程 中一般通过前处理的酸洗、预镀等工序来去除表面钝 化膜。
silver plating and drying. The adhesion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with the activation pretreatment and pre-nickel plating.
The optimal formula and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NiCl2 240 g/L,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126 mL/L, room temperature, current density 5-8 A/dm2, and time 10-15 min.
The process has the features of good adhesion with an
average Ag coating thickness of 18.9 μm and batch processing.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bearing cage; silver plating;
马氏体不锈钢保持架镀银工艺
刘群*,付明
(中国一航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摘 要:介绍了用于 X105CrMo17 马氏体不锈钢保持架的电镀
银工艺,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电化学除油,超声波清洗,酸
蚀,活化-预镀镍,电镀银,干燥。采用“活化-预镀镍”前处
理方法,能有效提高镀层的结合力。最佳的工艺配方及操作条
氰化银 氰化钾
25 ~ 50 g/L 90 ~ 150 g/L
氢氧化钾 光亮剂 A
5 ~ 10 g/L 30 mL/L
光亮剂 B
15 mL/L
θ
20 ~ 40 °C
J
0.5 ~ 1.0 A/dm2
其中的光亮剂 A、B 均为深圳华美电镀技术有限 公司的产品。
3 镀层质量检验
3. 1 外观 采用目视法,镀层结晶细致、均匀,无起皮、鼓
3 ~ 5 g/L 20 ~ 25 g/L
θ
60 ~ 80 °C
J
3 ~ 10 A/dm2
马氏体不锈钢保持架镀银工艺
2. 3. 2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清洗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对物体表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的污物进行撞击、剥离,以达到清洗目的。因该零
件表面光洁度很高,在清洗时需注意控制好超声波的
频率和清洗时间,防止零件表面产生蚀点。一般清洗
收稿日期:2010–08–11 修回日期:2010–09–02 作者简介:刘群(1983–),女,陕西汉中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 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作者联系方式:(E-mail) monaselly@。
• 14 •
万方数据
本文结合不锈钢保持架零件出现的镀银层结合力 差的现象,通过实验,就去除钝化膜、活化零件表面 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找到了适合该零件的最佳前 处理工艺配方,解决了镀层结合力不好的难题,最终 满足了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4条) 1.陈天玉 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 2004 2.陆世英.张廷凯.康喜范 不锈钢概论 2007 3.陆世英;张廷凯;康喜范 不锈钢概论 2007 4.陈天玉 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 20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dyts201012004.aspx
艺预镀镍:
氯化镍 盐酸(ρ = 1.18 g/mL)
240 g/L 126 mL/L
θ
室温
J
5 ~ 8 A/dm2
t
10 ~ 15 min
该工艺使用了酸性较强的盐酸,这样即使酸蚀活
化后的零件表面生成了新的钝化膜,在进入镀镍槽后,
槽液中大量的盐酸也会和钝化膜发生反应,从而使其
二次活化。
按此工艺方法进行预镀镍时,酸蚀后的零件需先
在槽液中浸泡 3 ~ 5 min,然后再通电进行预镀镍。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由于不锈钢钝化膜中的铬离
子是硬酸,而酸蚀溶液中的氯离子是硬碱,因此它们
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易生成配阴离子,牢固地吸附
在零件表面,从而使零件表面与溶液之间又形成新的
阻隔层。这些配阴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会被溶解掉,但
水洗后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残留在零件表面,从而形
2 工艺介绍
2. 1 工艺要求 轴承保持架能引导并带动轴承滚动体在正确的滚
道上滚动,并且可以防止轴承滚动体的脱落,它是轴
承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保证。在其表面镀银能够提高轴
承的润滑性能,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保持
架的镀银质量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状况。一般考察
的指标包括镀层外观、镀层厚度以及镀层结合力等。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bearing cage was introduced. The
process flow includes electrochemical degreasing, ultrasonic
cleaning, acid etching, activation and pre-nickel plating,
参考文献:
[1] 陆世英, 张廷凯, 康喜范, 等. 不锈钢概论[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2007.
[2] 陈天玉. 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 编辑:吴定彦 ]
《电镀与涂饰》杂志电子阅览室重新开通
《电镀与涂饰》杂志电子阅览室()已重新开通,原电子阅读卡读者用户也可使用。
泡现象。 3. 2 厚度
采用德国 Fischerscope X 射线测厚仪测得其平均 厚度为 18.9 μm,符合工艺要求。 3. 3 结合力
将零件放入 300 °C 的烘箱内,2 h 后取出观察,零 件表面无起泡现象,说明结合力良好。
对整批零件都进行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满足使 用要求。
4 结论
不锈钢电镀的关键就是前处理的活化、预镀等工 序,不同的镀种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采用“活化–预镀 镍”的前处理工艺方法可以在马氏体不锈钢上获得结 合力良好的银镀层,工艺简单又能满足使用要求,是 不锈钢镀银较为理想的前处理工艺方法。
件为:氯化镍 240 g/L,浓盐酸 126 mL/L,室温,电流密度 5 ~
8 A/dm2,时间 10 ~ 15 min。采用该工艺可在不锈钢表面获得结
合力良好的镀银层(平均厚度为 18.9 μm),适用于批量加工。
关键词:不锈钢;轴承保持架;镀银;前处理;活化;预镀镍
中图分类号:TQ153.16
成新的钝化膜[2]。因此,此工序如果用普通的预镀镍工
艺,活化后零件表面生成的新钝化膜就会影响镀层与
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导致镀层出现起皮、起泡现象,
严重时还会造成镀层整体剥落。
2. 3. 5 电镀银 为了获得结晶细致、光亮度高的镀层,采用氰化
物光亮镀银工艺,并辅以阴极移动来保证镀层的均匀
性。镀银时需带电下槽,并以大电流冲击镀约 1 min, 然后降至正常电流进行电镀。
5 ~ 10 min 即可。 2. 3. 3 酸蚀
为了使镀层与基体结合牢固,需在 100 ~ 150 g/L 浓盐酸(ρ = 1.18 g/mL)的水溶液中室温酸蚀 1 ~ 5 min, 也就是活化处理。经过此工序后,零件表面处于活化
状态。
2. 3. 4 活化–预镀镍
为了改善镀层和不锈钢基体的结合力,用以下工
进行了结合力工艺试验之后,最终确定的工艺流程为:
电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超声波清洗─
热水洗─冷水洗─酸蚀─冷水洗─活化–预镀镍─冷 水洗─电镀银─冷水洗─干燥。
2. 3 工艺参数 2. 3. 1 电化学除油
电化学除油是为了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配方如下:
氢氧化钠 磷酸钠 硅酸钠 碳酸钠
30 ~ 50 g/L 20 ~ 30 g/L
联系人:吴杰
电话:020–61302803
E-mail:advertise@
万方数据
• 15 •
马氏体不锈钢保持架镀银工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刘群, 付明, LIU Qun, FU Ming 中国一航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3
电镀与涂饰 ELECTROPLATING & FINISHING 2010,2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 227X (2010) 12 – 0014 – 02
Process of silver plating on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bearing cage // LIU Qun*, FU Ming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silver plating on X105CrMo17
本文试验的保持架材质为 X105CrMo17(德国牌号) 马氏体不锈钢,表面要求镀银 15 ~ 20 μm。 2. 2 工艺流程
考虑到该零件材料为不锈钢,镀层厚度又较厚,
为了获得合格的镀层,故将零件的前处理工艺由钢铁
零件的预镀铜更换为预镀镍。该零件形状较为复杂,
棱角较多,因此增加超声波除油以保证除油效果。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