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图操作步骤
肌电图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肌电图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以下是肌电图的一般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和可能的感觉,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表面肌电图PPT课件

阻抗
电极和皮肤间界面阻抗过高 两个电极间的阻抗过于失衡
可造成放大器的共模抑制失效 放大过程就会受到来自房间内 频率为60Hz的干扰
阻抗
欲降低皮肤阻抗以获得有价值、有意义 的肌电信号,需依赖sEMG仪的放大器 放大器的特征之一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
放大器为吸收抵达电极-皮肤表面的 肌电信号微电流而需要的阻抗,目的是 放大这一微弱信号的
一、sEMG的发展简史
1969年,首次应用sEMG生物反馈技术 进行放松训练,并应用于心理治疗 此后,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康复医学评定 和治疗,并应用于神经学和泌尿学 近年来,应用途径更为广泛(如作为神 经肌肉疾患的再训练、偏瘫患者功能康 复的辅助手段等)
二、sEMG的解剖、生理基础
肌肉的显微结构 肌电位的形成过程 运动单位和神经肌肉的连接 肌纤维的分类
sEMG与针电极EMG的区别
sEMG与针电极EMG的区别
电极置于皮肤表面
仅能有效地应用于浅 表肌肉
测试较大范围内的肌 肉EMG信号 来自于多个运动单位
使用方便
反映运动过程中的肌 肉生理、生化等改变
将电极插入肌肉内
重复检查时难保持一 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位 测试的范围较小 很少被交调失真影响 重测信度较sEMG低 研究深层肌肉的运动 学和神经生理学活动
肌肉收缩是多个运动 单位共同参加活动的 结果
神经肌肉的连接
由神经轴突末梢(突 触前膜),运动终板 (肌纤维膜,突触后) 及两者间的突触间隙 构成
每一根肌纤维仅受一 个运动终板支配,该 运动终板一般位于肌 纤维的中点
肌纤维的分类
Ⅰ型纤维: 慢肌纤维,红肌 力量产生较慢 氧化代谢产生ATP 工作时间较长 作用主要为保持耐力
表面肌电图-qf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分析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
• 是从肌肉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下来的 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它与 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关联性,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神经肌肉的活动。
• 表面肌电图(sEMG)是一种简单、无创、 容易被受试者接受的肌电活动,可用于测 试较大范围内的肌电图(EMG)信号,并 有助于反映运动过程中肌肉生理、生化等 方面的改变;不仅可在静止状态测定肌肉 活动,而且可在各种运动过程中持续观察 肌肉活动的变化
• BL-420S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 换能线(2个双头,1个三头) • 哑铃 • 肌电电极片(每块肌肉两个,共六个) • 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 1.确定测试肌肉:
肱桡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桡肌
肱桡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桡侧, 为长行梭状肌,用力 屈肘时可显现此肌外 形。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
注意:肱三头肌有大片的腱膜,贴电极时要贴在肌腹上。
2.贴电极: 选择要测定肌肉的肌腹,用酒精棉球
去体表油脂,将电极沿肌纤维的走行方向 平行放置,两电极间隔1-2厘米,进行双极 引导。无关电极固定在旁侧。
3.连接仪器: 连接好仪器,打源自BL-420S生物信号处理仪开关,1通道接肱三头肌,2通道接肱 二头肌,3通道接肱桡肌;
屈肘 伸肘
实验结果
肌肉放电顺序
积分肌电(IEMG)
肱桡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肱 132.18 179.63
23.85
桡肌、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肱 45.46 134.04
20.95
针级肌电图操作流程

针级肌电图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针级肌电图是一种用于检测肌肉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常用于评估肌肉功能和神经传导情况。
第十六章 表面肌电图

第十六章表面肌电图康复医学实践常常要求评定特定目的行为或治疗方法中的肌肉功能,而这种日趋增高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以往单一运动单位电位的检查,取而代之、并更为关注的是观察肌肉反应的模式、肌肉活动开始和停止情况、与治疗效果相关的肌肉反应水平、肌肉收缩形式及肌肉活动的姿势等。
这些对肌肉活动客观评定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表面肌电图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
例如,应用表面肌电图可以评定运动疗法促进或抑制特定肌肉活动的能力,以此判定治疗目的是否实现。
因此,表面肌电图在康复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极广泛的前景。
第一节概述表面肌电图(Surface EMG,sEMG),也称动态肌电图(Dynamic EMG),或运动肌电图(Kinesiologic EMG)。
表面肌电图在电生理概念上虽然与针电极肌电图相同,但表面肌电图的研究目的、所使用的设备以及数据分析技术是有很大区别的。
相对于针电极肌电图而言,其拣拾电极为表面电极。
它将电极置于皮肤表面,其使用方便,可用于测试较大范围内的EMG信号,并很好地反映运动过程中肌肉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
同时,它提供了一安全、简便、无创的客观量化方法,不须刺入皮肤就可获得肌肉活动有意义的信息,在测试时也无疼痛产生。
另外,它不仅可在静止状态测定肌肉活动,而且也可在运动过程中持续观察肌肉活动的变化;不仅是一种对运动功能有意义的诊断方法,而且也是一种较好的生物反馈治疗技术。
一、sEMG的发展简史有关肌电信号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
在17世纪中叶,Francesco Redi发现电鳍刺鱼的能量来源于一十分特殊的肌肉。
此后人们不断发现肌肉收缩与电活动之间的关系。
1849年,DuBois Reymond首次发现了人类肌肉自主收缩时的电活动。
20世纪20年代,Gasser和Newcomer用一新发现的阴极射线示波管显示了来自于肌肉活动的电信号,并由此于1944年荣获诺贝尔奖。
20世纪30~50年代,伴随着sEMG仪不断地改进,研究者们开始更广泛地应用此项技术进行正常和异常肌肉功能的研究。
表面肌电图

阻抗
其他: 电极的尺寸和制作材料的不同会产生 不同的阻抗 电极、放大器之间的导线容易折断, 尤其是头端折断,可导致极大的阻抗
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制
肌肉活动电位通过电极-皮肤界面后, 进入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制过程 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制使sEMG仪从 铜网屏蔽后解放出来
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制
工作原理: 肌肉收缩时的能量可随肌纤维从运
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制
可用共模抑制比(CMRR)表达差 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程度 CMRR说明信号与共模的电位之间 差分放大的有效程度 CMRR越高,则性能越好 一般为90~140dB
肌电信号的滤波
(1)60Hz的记数刻痕滤波器 可以是本身具有的硬件(模拟滤波器) 也可以应用软件实现(数字滤波器)
为波段抑制滤波器,滤波的范围极窄 (59~61Hz),有极高的斜率 目的是消除记录环境中共模抑制所不能 去除的60Hz电磁噪音
拾取电极、传输导线、 放大器、滤波器
电脑与分析软件
二、sEMG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电极下肌电信号的传导 阻抗 差分放大器和共模抑制 肌电信号的滤波 频率谱分析、疲劳和波段通过滤波 sEMG的视觉显示类型 sEMG信号的量化 sEMG的听觉显示
表面电极下肌电信号的传导
在记录电极之前肌电信号所需穿越的组 织距离越远,其所受的阻抗就越大 组织倾向于吸收肌电信号的高频成分, 而低频部分则很容易通过 组织可视为肌电信号的低频通过滤波器
定义及特点
拣拾电极为表面电极 电极置于皮肤表面 使用方便 可测试较大范围内的EMG信号 很好地反映运动过程中肌肉生理、生化 等方面的改变
特点
安全、简便、无 创的客观量化方 法,不须刺入皮 肤就可获得肌肉 活动有意义的信 息,在测试时无 疼痛
肌电图检查规范(标准版)

肌电图检查规范【目的】将肌纤维在各种功能状态下的生物电加以拾取、放大显示和记录,然后对单个肌电位或整体图形作分析,以诊断疾病或评定神经、肌肉功能,预测神经损伤后的恢复情况。
【方法】(一)检查前向被检者说明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充分合作。
(二)取合适的体位,使肌肉便于支持和稳定,既能自然放松,又能作各种运动。
一般检查下肢、躯干肌肉时取卧位,检查上肢取坐位,二臂平放在桌上。
(三)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肤,采取快速无痛进针法。
针电极插到肌腹表层,根据检查目的决定针数、位置。
如测定运动单位平均时限时用三根针,在肌腹上中下三段插针;测定电位同步现象时用两根针,沿肌腹横轴排列,针距应在1.5cm以上。
(四)观察内容。
1、插入状态:将肌电放大器灵敏度调节钮置于10μV/mm,提插针电极时观察有无肌电位及数量、时限、特点。
2、放松状态:肌肉完全放松时观察有无自发放电及数量、频率、分布范围、特点。
3、肌肉轻收缩:将肌电放大器灵敏调节钮置于30μV/mm,记录纸扫描速度调在1~2ms/mm,观察肌肉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各种参数,如时限,电压,波形、电位同步等。
4、肌肉重收缩:灵敏度调节钮置于50~100μV/mm,记录扫描速度20sm/mm。
在被检者用最大力量行肌肉收缩时,观测运动单位、重叠综合的程度、随意控制程度,以及肌肉收缩力量与运动单位电位密度的不对称性。
(五)肌肉选择。
应根据疾病性质及萎缩肌肉分布,代表性地选择严重萎缩肌肉、中等萎缩肌肉、肥大肌肉、正常肌肉进行检查。
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受压征,应按节段选择前支、后支肌肉;神经吻合术后判定神经再生时,应根据分支距离的远近,先近后远的选择检查。
(一)结果分析。
1、插入时电活动:正常:在提插针时出现小于0.3秒的不规则电位,起始相为负相,波幅50~200μV。
异常:插入电位消失或延长数秒、数十秒以上。
2、放松时电活动;正常:呈现一条直线的电静息,有时针电级插入不当,出现终板噪音或神经电位,调整后消失。
肌电图操作规范

9. 肋间神经
运动检测方法:运动传导检测时,可在 近端部位刺激(紧靠棘旁肌外侧),也 可在远侧刺激(同一肋间隙水平肋缘后 6cm处)。于腹直肌记录。T7:剑突或其 上1cm处,T8:剑突下1-3cm,T9:肚脐上 2-5cm,T10:肚脐下3cm,T11:肚脐与耻 骨联合之间的中部。
肋 间 神 经
(三)刺激强度和时限
输出冲动可提供不同时限的方波。时限为 0.1ms,强度为 5-40mA的刺激是足以充分激 活正常神经的,在检测兴奋性减低的或有病的 神经时,可能需要更大的输出,上述强度范围 不会有特别危险,但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特 别注意,在安装有心导管或直接插入心脏测量 中内静脉压者,应为神经传导检测的禁忌症。
2.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
当电刺激神经时,冲动沿运动、感觉或 混合神经传播。评价神经传导特征取决 于波幅、潜伏期、波幅面积的分析。对 于运动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时获得的 肌肉动作电位;而对于感觉纤维,是测 定电刺激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的 神经电位,在不同神经上,由于解剖各 异,测定技术有所不同,但总的原则都 是相同的。
隐神经
用针电极或表面电极在桡神经支配的肌肉记录。 在检测前数小时内应用抗碱酯酶药物,可使获得递减反应的可能性降低。 (2)易患反复性、系统性感染者。 波型:明显波缺失有提示病灶的定位意义 运动检测法:可在多个部位刺激。 二、波形和波潜伏期:正常人一组三相复合波,以N1、N2、P100表示,以一个大正波为主要检查指标,即P100波,潜伏期为92. 4.对于某些诊断不明的视觉损害者,有助于寻找病损部位。 安静,必要时加用隔声设备如隔声板、重门、双 B:鱼际肌:在腕部刺激正中神经,G1置于拇短展肌肌腹,G2置于远侧2CM处。 潜伏期:P14 14. 单纤维肌电图这一技术,对于我们理解肌肉生理学和病理学有重要作用。 这表明诱发F波的冲动,不是先到达刺激远侧的记录电极,而是先朝脊髓方向传播,然后再转回兴奋远端肌肉。 上肢刺激腕部正中N,下肢刺激踝部胫N 单纤维肌电图这一技术,对于我们理解肌肉生理学和病理学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