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猪饲料加工技术

合集下载

Q_12WQ5179-2017猪用浓缩饲料

Q_12WQ5179-2017猪用浓缩饲料

天津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企业产品标准Q/12WQ5179—2017代替 Q/12WQ5179—2015天津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规定编写而成。

本标准是对Q/12WQ5179—2015(猪用浓缩饲料)的修订,本标准与Q/12WQ5179-2015的主要技术差异为:—对上述标准中的产品分类进行新增。

本标准由天津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维、柳浩。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三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12WQ5179-2012(2012年4月28日)、Q/12WQ5179-2013(2013年4月12日),:Q/12WQ5179-2015(2017年5月)。

I猪用浓缩饲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猪用浓缩饲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等为原料经均匀混合加工而成的猪用浓缩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918 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允许误差GB/T 18868 饲料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3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过滤法GB/T 6435 饲料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GB/T 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GB/T 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GB/T 6439 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GB 10648 饲料标签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4699.1 饲料采样GB/T 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规则农业部公告2001年第168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2005年第176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农业部公告2013年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2009年第1218号原料与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农业部公告2009年第1224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2010年第1519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农业部公告2012年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公告2011年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3分类1产品按适用阶段进行分类,见表1。

DB11_T1463_1-2017实验动物配合饲料__第1部分_实验用猪

DB11_T1463_1-2017实验动物配合饲料__第1部分_实验用猪

ICS65.120B 20备案号:56005-201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T 1463.1—2017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第1部分:实验用猪Laboratory animal-Formula feedsPart 1:Experimental pig2017-09-14发布2018-0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质量要求 (2)5 营养成分要求 (2)6 卫生要求 (4)7 营养成分测定 (4)8 检测规则 (4)9 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 (4)前言DB11/T 1463《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拟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实验用猪;—— 第2部分:实验用牛;—— 第3部分:实验用羊;……本部分为DB11/T 146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源、法云智、李根平、刘文菊、王锡乐、解现星。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第1部分:实验用猪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实验用猪配合饲料的质量要求、营养成分、卫生要求、营养成分测定、检测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实验用猪配合饲料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24.1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质量要求GB 14924.2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GB/T 14924.9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GB/T 14924.10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氨基酸的测定GB/T 14924.11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维生素的测定GB/T 14924.12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测定GB/T 21514 饲料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GB/T 26438 畜禽饲料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全收粪法测定猪饲料表观消化能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2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项目2畜禽的维持和生产需要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2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项目2畜禽的维持和生产需要

项目二畜禽的维持和生产需要任务一畜禽维持需要任务二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知识点一: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维持是健康畜禽体重不变,不进行任何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平衡,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维持需要是指畜禽处于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及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量。

在畜禽生产中,畜禽只有在满足维持需要之后,多余的营养才用于生产。

用于维持消耗的营养物质比例越大,饲料报酬就越低;反之,用于生产的营养物质比例越大,禽畜生产水平和饲料报酬就越高。

知识点二:畜禽维持需要1.畜禽维持的能量需要维持的能量需要主要用于基础代谢、随意运动和体温调节三个方面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是指畜禽在适宜温度和绝对安静环境中,绝食状态下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呼吸、心跳、循环等)的能量代谢消耗。

基础代谢能量需要(kJ/d)=293W0.75对于随意运动和体温调节的能量消耗,一般在确立维持需要时,用占基础代谢的百分数表示。

母猪的随意运动能量需要是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20%,公猪增加45%,笼养鸡增加37%,母牛增加20%,公牛增加25%。

因此,维持能量需要(kJ/d)=293W0.75×(1+a)式中:a是畜禽非生产性活动的能量消耗率。

2.畜禽维持的蛋白质需要畜禽在维持状态下,蛋白质需要可以通过基础氮代谢来进行估算,而基础氮代谢可以看做是代谢氮、内源氮和体表氮损失的总和。

从粪中排出的氮称为代谢氮,从尿中排出的氮称为内源氮,畜禽毛发、蹄甲、皮肤等的损失的氮称为体表氮损失,体表氮损失一般忽略不计。

维持的净蛋白质需要=(代谢氮+内源氮)×6.25维持的粗蛋白质需要=(代谢氮+内源氮)×6.25÷蛋白质生物学效价÷蛋白质消化率3.畜禽维持的矿物质需要矿物质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与生命息息相关,而且在畜禽体内代谢十分活跃。

矿物质经过代谢后并没有完全消耗,有的又被重复吸收和利用,代谢损失量比较少,循环利用率高,畜禽在缺乏时,可以反复利用矿物质。

猪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

猪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

猪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作者:翟新利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5期摘要:饲料作为生猪养殖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养猪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只有使优质的饲料再加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选购饲料时要考虑到饲料的特性以及质量,并进行科学的配制,现介绍猪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

关键词:猪;饲料;质量;选购误区;配制方法;适口性;营养物质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051-011 选购饲料时常存在的误区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购买低价、低档饲料。

养殖场或者养殖户在选购饲料时常把价格作为首选标准,认为便宜的饲料会降低养殖成本,殊不知在市场行情一定的情况下,价格低的饲料很可能存在质量差、营养成分较低的问题。

另外,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饲料的营养标准也不同,如仔猪阶段对饲料营养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此时使用的饲料营养水平较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如果购买的饲料发生霉变,会对猪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得不偿失。

在饲养育肥猪时一般要求减少运动消耗,最好让其吃好后就休息,以加快育肥速度,因此市面上会出现一些猪吃后喜睡的饲料。

但是这些饲料多在其中添加了一些药物促使猪睡觉,虽然可达到加快猪增重速度的目的,但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饲料中的药物会使猪产生抗药性,同时造成药物残留,人食用后也会对人体产生毒害的作用。

香味浓郁的饲料虽然可提高猪的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增重速度,但是饲料具用香味和腥味并不能作为判断饲料好坏的标准。

有的饲料厂家为了改善饲料的气味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带有香味的添加剂,可使饲料闻起来有浓郁的香味,但是饲料的品质却一般。

2 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速度和猪肉的品质,不同质量的饲料饲喂效果不同,在选购时要选择优良的饲料原料。

目前饲喂生猪的饲料原料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以及维生素类饲料等。

一般使用最多的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麸皮、骨粉还有一些饲料添加剂等,在选购时要对饲料原料进行质量的鉴别,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原料,以生产出优质的猪肉。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2饲料粉碎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2饲料粉碎

项目二饲料粉碎任务一粉碎的作用与方法任务二粉碎工艺知识点一:粉碎的目的与要求粉碎机动力配备占饲料厂总功率配备的1/3左右,微粉碎能耗所占比例更大。

因此合理选用先进的粉碎设备、设计最佳的工艺路线、正确使用粉碎设备,对饲料生产企业至关重要。

(一)粉碎的目的1.增加饲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

2.改善和提高物料的加工性能。

(二)粉碎的粒度要求对于不同的饲养对象、不同的饲养阶段,有不同的粒度要求,而这种要求差异较大。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首先要满足动物对粒度的基本要求,此外再考虑其他指标。

1.猪饲料的适宜粉碎粒度(1)仔猪饲料的粉碎粒度:各项研究结果表明,仔猪饲料中谷物原料的粉碎粒度以300~500_μm为最佳。

其中,断奶仔猪在断奶后0~14天,以300_μm 为宜;断奶后15天以500_μm为宜。

(2)育肥猪饲料的粉碎粒度:饲料试验表明,谷物粒度减小会改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粒度小时,会出现猪胃肠损伤和角质化现象。

试验表明,生长育肥猪的适宜粉碎粒度在500~600_μm。

采用粒度小的饲料进行制粒后饲喂育肥猪,粪内的干物质减少27%。

(3)母猪饲料的粉碎粒度:适宜的粉碎粒度同样可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减少母猪粪便的排出量。

大量试验表明,母猪饲料的粉碎粒度以400~500_μm最适宜。

2.鸡对饲料粉碎粒度的要求通过大量综合研究结果,鸡采食小粒度饲料的增重显著高于采食大粒度。

肉鸡饲料中谷物的粉碎粒度在700~900_μm为宜。

产蛋鸡对饲料的粉碎粒度反应不敏感,一般控制在1_000_μm为宜。

3.鱼虾饲料对粉碎粒度的要求NRC(1993)的鱼类营养需要标准中推荐鱼配合饲料的粒度应小于等于0.5 mm。

一般鱼用配合饲料的原料粉碎要求全部通过40目筛(0.425mm筛孔),60目筛(0.250mm筛孔)筛上物不大于20%。

鱼饲料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径应在200μm以下。

我国水产标准(SC2002—94)对中国对虾配合饲料粉碎粒度要求是全部通过40目筛(0.425_mm筛孔),60目筛(0.250_mm筛孔)筛上物不大于20%,其粒径在200_μm以下。

养殖,将进入低蛋白质时代?

养殖,将进入低蛋白质时代?

司签订采购合作协议。

解决后顾之忧,梁建祥放开手脚干起来。

他引进蛇蛋,成功孵化出4万条小蛇。

仅半个月时间,这些小蛇就已有指头大小。

对于养蛇的行情,梁建祥心里也有一笔账:一条蛇的饲料和人工成本在100元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保守估计可获利80元。

他这4万条蛇在一年里纯收入有望达到320万元。

由于养蛇花费时间少,用地面积小,马坪镇已有十几户农户加入了梁建祥的养蛇行列,大翁屯的覃西标就是其中一个。

覃西标说他现在养了1000条蛇,一年后有望收入10多万元。

由于梁建祥的养蛇项目前景看好,效益可观,2017年12月,其公司获得了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200万元的投资入股,用于扩大养殖规模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村集体收入。

项目建成后,预计覆盖的受益农村人口为2000人,为本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60个,能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70户以上。

目前他的公司已建起了7个养蛇大棚,并建好了办公楼,还准备建一个用于保存蛇食物的冷库。

此外,作为象州县人大代表的梁建祥在马坪镇党委的指导下还在公司成立了党支部,现有14名党员,他们下一步将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做好“传帮带”,不断提高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龚坚) 动物饲料是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环,而豆粕作为动物主要的蛋白质饲料之一,其价格的涨幅,影响了养殖户的利润,也制约了我国养殖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全面推广应用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有效减少豆粕用量,而不影响生产性能和肉类品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李德发说,所谓低蛋白质日粮技术,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的日粮。

这一技术是现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精准营养研究的体现。

10多年的研究和大量养殖场户的实践证实,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可保证动物的生长性能,不会影响肉类的品质,而且既减少对大豆进口的依赖,又减少环境污染。

猪饲料加工调制技术

猪饲料加工调制技术

【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 A N GZ H I J I S H U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饲料加工调制质量直接关系到规模养猪的生产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过程中,抓好饲料加工调制尤显重要。

这里对生猪浓缩饲料与配合饲料加工调制技术要求、生猪配合饲料主要生产工艺与设备作一一介绍,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参考。

一、生猪浓缩饲料加工调制技术要求1.粒度。

不同的饲料原料其粉碎粒度不一样,总的要求是全部能通过8目的分级筛;16目的分级筛筛上物不大于10%。

对食盐要求全部通过30目,钙粉、贝壳粉、骨粉等要求全部过35目。

微量元素的粒度要求小于0.25m m。

2.混合均匀度。

混合均匀度要求其变异系数不大于10%,混合时间可因混合机机型不同而有差异。

3.配料精度。

称量误差应在0.02%~0.1%范围内。

4.抗氧化。

浓缩饲料中一般应添加抗养化剂,添加剂量一般为0.02%~0.03%,常用的抗氧化剂有乙氧喹、山道喹等。

5.防霉。

防霉主要通过控制水分、温度和添加防霉剂解决。

产品水分北方不得高于12%,南方不得高于10%,防霉剂的添加量为0.1%~0.15%,常用的防霉剂有丙酸钙、富马酸、二甲脂、富马酸单甲脂等。

二、生猪配合饲料加工调制技术要求1.粉碎粒度。

生长期肥猪配合饲料要求全部通过8目分级筛。

16目分级分析筛筛上物不大于20%。

2.混合均匀度。

要求均匀度变异系数不大于10%,一般立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为10~15m i n,卧式搅拌机搅拌3~4m i n即可。

3.配料精度。

要求称量误差在0.1%~0.2%之内。

4.抗氧化。

配合饲料原料要求新鲜,不可使用易氧化变质的原料。

成品要待冷却后再包装,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冬季0.01%~0.015%,夏季0.015%~0.03%。

5.防霉。

主要是控制水分和添加防霉剂,不使用霉变饲料。

产品水分控制在北方14%以下、南方猪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何道领!"#$%&'()*+ 36科普惠农科普惠农【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 A N GZ H I J I S H U12.5%以下。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
饲料加工是为了满足不同动物需求而进行的制粉、制粒的加工过程。

饲料加工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加工、混合制粒、包装等基本环节。

首先,饲料加工开始于原料加工,原料一般包括玉米、豆粕、鱼粉、鸡粪等,这些原料需要在加工前进行清洗、破碎、烘干等工序,以便后续的混合制粒工作。

其次,原料加工后,就需要进行混合制粒工序。

混合制粒是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经过研磨、压制、成型等工序,制成颗粒状或粉状饲料。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动物的不同需求来调配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口感适宜。

最后,制粒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包装和存储。

包装是为了防止饲料受潮、污染等,一般采用塑料袋或者编织袋进行包装。

存储是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存储,避免暴晒和潮湿等影响。

总的来说,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加工、混合制粒、包装和存储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最终制成的饲料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猪料加工工艺类型的特点
1. 猪料传统制粒工艺
2. 原料膨化+低温制粒工艺
3. 二次制粒工艺
4. 带膨胀器的制粒工艺
5. 膨化工艺(一次膨化工艺和二次膨化工艺)
6. 粒化(granule)饲料新工艺
1.猪料传统制粒工艺
特点:
适应中大猪颗粒料的生产 质量好坏与调质器关系较大 制粒质量与粉碎粒径大小关
加水之前必须有准确的饲料配方中各原料水分含量,也即有准确的
水分原始数据,最好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数。没有准确的加水前饲料 的含水率数据是不能随意加水的。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原料批次得到 不同的原始水分,以此作为添加不同数量水分的依据。
四、猪料加工常见问题答疑
1.小麦在猪料中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工艺有何要求?
4.膨化玉米的粉碎粒度及糊化度对动物 消化吸收的影响
玉米膨化后其密度和容重大幅度降低,粉碎过程的 吨电耗产量很低,粉碎机负荷程度与空载差不多。因此 为了提高粉碎效率,加大筛孔是个途径,但又不能太大, 粉碎粒度太粗,混合时不易均匀,会导致制粒调质时糊 化度不一致而影响颗粒质量,一般在Φ2.5㎜左右。 膨化可以提高玉米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但是淀粉达 到一定糊化度后,养分消化率会下降,这主要是高温的 影响。


1.由于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越来越多,因此猪饲料的研
究不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的猪料上,而应该转移到以追
求全程饲料养殖效益为目的全方位全阶段猪饲料的研究
上。
2.未来猪饲料加工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
是在加工营养学方面,国内远远落后于国外和台湾地区。 希望国内大型饲料企业在这个领域组织专人研究。
所以产生堵机(以为是原料的热敏感作用)。
6.其他加工要点
膨化原料的质量控制 颗粒饲料水分的控制 颗粒硬度与溶水性控制 生产线中残留与积料的控制
颗粒饲料水分的控制
乳猪颗粒料应控制在12%左右(如何提高水分应该认真对待,
这是影响适口性的主要因素),一般低于11.2%,适口性开始降低。 在原料水分偏低时怎么加水?
系较大
如果原料膨化过,该工艺可
以生产教槽料和其他乳猪料
2.原料膨化+低温制粒工艺
当前有代表性的教槽料、保育料加工工艺之一。
将玉米、碎米、大豆和米糠等原料先膨化,提高淀粉的糊化
度、提高蛋白质的组织化、松散纤维,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影 响;
针对含有量大的热敏性原料的饲料,进行适度制粒加工或冷
制粒;
这类原料主要是乳猪饲料的原料:糖蜜、白糖、乳清 粉、乳糖等,习惯上认为65℃左右是调质温度极限。
变硬
乳猪料不能高温制粒原因有二:热敏性与高温使颗粒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观点不完全正确。 猪饲料中原料的热敏性本质上是原料的吸湿性。乳清粉 的吸湿性很强,吸水后很粘。如果调质时水分较多,压辊和 环模之间容易打滑而堵机。因此蒸汽质量和相关参数的调整 很重要。 也就是说在蒸汽质量不高或蒸汽参数调节不好的前提下, 当调质温度达到65℃左右时,调质器中的水分已经较高了,
4.种猪料的特点与要求
1)种猪阶段细分导致饲料种类细分(后备种猪、妊娠母 猪料、哺乳料、公猪料等); 2)大颗粒料; 3)逐步开始使用小麦;小麦生物素、粗脂肪低于玉米; 应注意长时间饲喂母猪易起膘、母猪的胃溃疡等问题; 4)维生素用量较大,制粒温度最好在75℃左右。
5.影响猪颗粒饲料品质的因素
1)配方与原料杂质 2)粉碎粒径 3)环模结构与规格(孔径、长径比、多段多径模孔) 4)蒸汽与调质 5)工艺流程与关键加工设备 6)生产管理


1. 猪饲料产品的特点与要求
2. 猪饲料加工工艺类型的特点
3. 猪饲料生产工艺与技术要点
4. 猪饲料加工常见问题答疑
一、猪饲料产品的特点与要求
1.教槽料的特点与要求
1)既有粉状也有粒状,还有粉状与粒料的混合料,颗 粒直径一般在Φ2.5-3.0㎜ 2)热敏性原料多(乳清粉、奶粉、葡萄糖、乳糖、蔗 糖等) 3)淀粉含量高,高档营养组分比例较大 4)颗粒硬度不能过高和溶水时间要短 5)有乳香味,水分12%左右,适口性要好
教槽料不用小麦,保育料可以用200公斤左右的小 麦,在中大猪的饲料中,原来一般用玉米在650-700公 斤,现在小麦的使用较普及,正大和部分比较谨慎的企 业用的是部分小麦,每吨还在保留着用玉米在200公斤
左右,其余用小麦;全部采用小麦的企业越来越多。
2.为什么会出现教槽料和保育料颗粒硬 度较高的现象,如何解决?
5.为什么国外猪料加工的技术要求比国 内低
粉碎粒度:物料每减少100μ m,转化率可增加1.3%。 原料粉碎粒径从750μ m减少到450μ m,饲料转化率增 加4%。但原料粉碎粒径从600μ m减少到400μ m,粉碎 能耗增加一部,所以国外认为猪料的粉碎粒径在500550μ m是平衡点。 混合:对于肉鸡和保育猪CV值<20%即可,育肥猪CV 值<30%即可。 颗粒直径:从断奶到上市4-6㎜即可,而且认为与粉碎 粒度无关。 颗粒硬度:饲喂槽中饲料含有30%到50%的细粉将使制 粒的效果丧失
上述结果的原因:
国外制定的猪料加工工艺规程主要从全程养殖所需 饲料的技术经济角度进行的,追求的全程经济效益。我 国制定猪料加工工艺规程和相关配方时,主要考虑养殖 中的某一阶段饲料,因此各企业从事的研发也是与某企
业进行某阶段饲料效果的比较。这与我国目前规模养殖
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养殖规模偏小,即使是规模养殖也 偏向某一两个养殖阶段。
企业粉碎产品抽样调查中发现:在Φ1.5㎜筛孔的粉碎产
品中就有60%过了60目,这表明粉碎产品有过粉碎现象。
对粉碎机筛孔规格的关注度要放在粉碎产品的过筛 效率上,大多数情况是粉碎系统的配置有问题,导致过 度粉碎,吨电耗增加,产品水分损耗大。
5.制粒的调质温度控制
热敏性—物料在某种温度下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所能 持续的时间。
加工的针对性较强; 工艺的灵活性较好。
3.二次制粒工艺技术
目前有代表性的乳猪饲料加工工艺之一。
玉米 碎米 二次清理(去大杂、瘪粒与不完善粒) 清理 清理 二次粉碎 冷却 一次制粒
90℃调质-熟化
一次粉碎
豆粕(去皮豆粕) 成品粉料 二次配混
一次配混
核心料、油、发酵豆粕、 面粉或玉米粉
二次制粒
2.猪料加工关键点
最大限度减少原料中的杂质(细土、瘪籽、大杂); 最大限度提高猪料的淀粉糊化度;
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其它营养成分的损失;
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最大限度地减少加工过程产生的交叉污染;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单位产量的功率消耗,从而
降低加工成本。
粉碎玉米
1)教槽料Φ1.0-1.2 ㎜ 2)保育料Φ1.0-1.5 ㎜ 3)小猪料 Φ2.0 ㎜ 4)中大猪料Φ2.5 ㎜ 5)膨化玉米Φ2.5-3.0 ㎜
粉碎小麦
1)保育料Φ1.0-1.5 ㎜ 2)小猪料Φ1.5-2.0 ㎜ 3)中大猪 料Φ2.5 ㎜
膨化大豆 Φ2.0 ㎜
乳仔猪二次制粒工艺时原料粉碎粒度的要求
现在各企业在教槽料和保育料的配方上比较一致, 所用原料也相差不大,颗粒料硬度较高主要原因还是在 模孔规格,一方面模孔直径不能太小,另一方面控制好 环模长径比(压缩比),当环模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
损环模孔有效直径会增加,与后段的扩大孔直径接近,
这样等于加大了长径比,因此颗粒就变硬了。最后蒸汽 质量和调质温度也要把握好。
膨化加工。
膨化工艺对饲料中维生素及其它活性成份的损失较大, 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现象。
粒化饲料的特点
与固体粉料外形特征较为相似 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粉尘 更高的比重
更小的容积内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成份 饲料流动性大大改善 饲料均匀度提高且粒径非常小 产品80%以上的颗粒大小在0.2-0.8㎜ 搬运、传送、贮藏和饲喂时无破损 避免了营养成份分层现象
3.猪料加工前的原料清理
猪料加工质量与原料的质量密切相关,一定要确保原料中无杂质,
玉米无破碎粒、无瘪籽。小麦无秸秆、土块等。原料性质差别较大的 不要共用接收输送线。
建议能量原料清理采用双层筛和二次筛选工艺
双圆筒筛清理工艺流程: 内筛孔径—后半段20X20㎜,前半段13X13㎜;
外筛孔径—Φ5.0-6.0㎜(玉米),Φ3.0 ㎜ (小麦)
2.保育料的特点与要求
1)颗粒料,直径在Φ2.5-3.0㎜; 2)高淀粉配方; 3)热敏性原料数量比教槽料大为减少; 4)关注抗环境应激与换料应激; 5)其他要求与教槽料相似
3.育肥猪料的特点与要求
1)颗粒料直径在3.0-4.0㎜; 2)小麦型猪料成为目前主流(部分企业已有全麦型的饲 料产品); 3)非常规原料的使用,如米糠粕、DDGS、次粉、木薯 干; 4)后期出现的问题(采食量、生长速度、皮毛颜色等)。
粒化饲料的目的
改善高乳制品含量的饲料流动性 提高乳仔猪饲料的比重 改善乳猪饲料饲喂的便利性 改善饲料效率 改善代用乳饲料的溶解度 提高饲料组成成份的均匀度
三、猪饲料生产工艺与技术要点
1.猪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指标
1)颗粒饲料含水率(教槽料11.3%是低极限) 2)颗粒饲料硬度 3)合理的颗粒饲料溶水性 4)配料精度与混合均匀度 5)无交叉污染,无异味 加工质量对产品的适口性与采食量以及饲料利用率影 响较大
二次筛选工艺流程: 圆筒初清筛孔径:后半段20X20㎜,前半段13X13㎜;
平面振动筛孔径:玉米—Φ5.0-6.0 ㎜,小麦—Φ3.0-3.5㎜
不同阶段,猪饲料粉碎粒度多少合适?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筛孔直径越小颗粒质量和制粒生产率越高。
结论:在国内这些推荐 粒径值偏大
一次制粒时原料粉碎粒度的要求(筛孔推荐值)
(筛孔推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