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1至7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1至7章课后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1至7章课后答案

一、习题详解:3.1设二维随机向量(,)X Y 的分布函数为:1222,0,0,(,)0,x y x y x y F x y ----⎧--+≥≥=⎨⎩其他求}{12,35P X Y <≤<≤.解:因为 257(2,5)1222F ---=--+,6512221)5,1(---+--=F5322221)3,2(---+--=F ,4312221)3,1(---+--=F所以 )3,1()3,2()5,1()5,2()53,21(F F F F Y X P +--=≤<≤<==+--=----745672322220.02343.2 盒中装有3个黑球, 2个白球. 现从中任取4个球, 用X 表示取到的黑球的个数, 用Y 表示取到的白球的个数, 求(X , Y ) 的概率分布.解:因为X + Y = 4,所以(X ,Y )的可能取值为(2,2),(3,1)且 0)1,2(===Y X P ,6.053)2,2(452223=====C C C Y X P 4.052)1,3(451233=====C C C Y X P ,0)2,3(===Y X P 故(X ,Y )的概率分布为3.3 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抛掷3次, 用X 表示在3次中出现正面的次数, 用Y 表示3次中出 现正面次数与出现反面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X , Y ) 的概率分布.解:因为|32||)3(|-=--=X X X Y ,又X 的可能取值为0,1,2,3 所以(X ,Y )的可能取值为(0,3),(1,1), (2,1),(3,3)且 81)21()3,0(3====Y X P ,83)21()21()1,1(2113====C Y X P 83)21()21()1,2(1223====C Y X P ,81)21()3,3(3====Y X P故(X ,Y )3.4设二维随机向量(,)X Y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6),01,02,(,)0,a x y x y f x y --≤≤≤≤⎧=⎨⎩其他 (1) 确定常数a ;(2) 求}{0.5, 1.5P X Y ≤≤(3) 求{(,)}P X Y D ∈,这里D 是由0,0,1x y x y ==+=这三条直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解:(1)因为dxdy y x a dxdy y x f ⎰⎰⎰⎰--=+∞∞-+∞∞-102)6(),(dx x x a dx y x a ⎰⎰---=---=10221022])4()6[(2])6(21[a dx x a 9)5(210=-=⎰由1),(=⎰⎰+∞∞-+∞∞-dxdy y x f ,得9a =1,故a =1/9.(2) dxdy y x Y X P ⎰⎰--=≤≤5.005.10)6(91)5.1,5.0( dx x dx y y x ⎰⎰--=--=5.005.005.102]89)6(23[91]21)6([91 125)687(5.00=-=⎰dx x (3) 1101{(,)}(,)(6)9xDP X Y D f x y dxdy dx x y dy -∈==--⎰⎰⎰⎰278)1211(181]21)6([9110210102=--=--=⎰⎰-dx x x dx y y x x3.5 设二维随机向量(,)X Y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2)2,0,0,(,)0,x y e x y f x y -+⎧>>=⎨⎩其他(1) 求分布函数(,)F x y ; (2) 求}{P Y X ≤解:(1) 求分布函数(,)F x y ; 当0,0x y >>,(2)220(,)(,)22(1)(1)yxyxx yu v u v x y F x y f u v dudv e dudv e du e dv e e -+-----∞-∞====--⎰⎰⎰⎰⎰⎰其他情形,由于(,)f x y =0,显然有(,)F x y =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课后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课后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1 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1.概率的定义: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在概率论中,我们将事件A的概率记为P(A),其中P(A)的值介于0和1之间。

2.概率的基本性质:–非负性:对于任何事件A,其概率满足P(A) ≥ 0。

–规范性:对于样本空间Ω中的全部事件,其概率之和为1,即P(Ω) = 1。

–可列可加性:对于互不相容的事件序列{Ai}(即Ai∩Aj = ∅,i ≠ j),有P(A1∪A2∪…) = P(A1) + P(A2) + …。

1.2 随机事件与随机变量1.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试验中所发生的某种结果。

–基本事件:对于只包含一个样本点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

–复合事件:由一个或多个基本事件组成的事件称为复合事件。

2.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将样本空间Ω上的每个样本点赋予一个实数的函数。

随机变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取值只可能是有限个或可列无穷个实数。

–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取值在某个区间内的任意一个值。

1.3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事件的关系: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作A ⊆ B)指的是事件B发生时,事件A一定发生。

如果A ⊆ B且B ⊆ A,则A与B相等(记作A = B)。

–互不相容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即A∩B = ∅。

2.事件的运算:对于两个事件A和B,有以下几种运算:–并: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作A∪B。

–交: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记作A∩B。

–差: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记作A-B。

第二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2.1 条件概率与乘法定理1.条件概率: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的条件概率,记作P(A|B)。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P(A|B) = P(A∩B) / P(B)。

2.乘法定理:对于任意两个事件A和B,有P(A∩B) = P(A|B) * P(B) =P(B|A) * P(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浙江大学第四版完整版.pdf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浙江大学第四版完整版.pdf

完全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盛骤(浙江大学)浙大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一]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1)记录一个小班一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充以百分制记分)([一]1)nn n n o S1001, ,n 表小班人数(3)生产产品直到得到10件正品,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

([一]2)S={10,11,12,………,n ,………}(4)对某工厂出厂的产品进行检查,合格的盖上“正品”,不合格的盖上“次品”,如连续查出二个次品就停止检查,或检查4个产品就停止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

查出合格品记为“1”,查出次品记为“0”,连续出现两个“0”就停止检查,或查满4次才停止检查。

([一](3))S={00,100,0100,0101,1010,0110,1100,0111,1011,1101,1110,1111,}2.[二]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

(1)A 发生,B 与C 不发生。

表示为:C B A 或A -(AB+AC )或A -(B ∪C )(2)A ,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

表示为:C AB 或AB -ABC 或AB -C(3)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表示为:A+B+C(4)A ,B ,C 都发生,表示为:ABC(5)A ,B ,C 都不发生,表示为:C B A 或S -(A+B+C)或CB A(6)A ,B ,C 中不多于一个发生,即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同时不发生相当于C A C B B A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故表示为:C A C B B A 。

(7)A ,B ,C 中不多于二个发生。

相当于:C B A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故表示为:ABCC B A 或(8)A ,B ,C 中至少有二个发生。

相当于:AB ,BC ,A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故表示为:AB +BC +AC6.[三]设A ,B 是两事件且P (A )=0.6,P (B )=0.7.问(1)在什么条件下P (AB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2)在什么条件下P (AB )取到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解:由P (A )=0.6,P (B )=0.7即知AB ≠φ,(否则AB =φ依互斥事件加法定理,P (A ∪B )=P (A )+P (B )=0.6+0.7=1.3>1与P (A ∪B )≤1矛盾).从而由加法定理得P (AB )=P (A )+P (B )-P (A ∪B )(*)(1)从0≤P (AB )≤P (A )知,当AB =A ,即A ∩B 时P (AB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P (AB )=P (A )=0.6,(2)从(*)式知,当A ∪B=S 时,P (AB )取最小值,最小值为P (AB )=0.6+0.7-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广泛的数学学科,它研究了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它系统地介绍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 掷一颗骰子,问出现奇数的概率是多少?答:骰子一共有6个面,其中3个面是奇数(1、3、5),所以出现奇数的概率是3/6=1/2。

2. 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牌,问抽到红心的概率是多少?答:一副扑克牌有52张牌,其中有13张红心牌,所以抽到红心的概率是13/52=1/4。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kx,其中0<x<1,求k的值。

答:由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可知,对于0<x<1,有∫f(x)dx=∫kxdx=1,解得k=2。

2.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ce^(-x),其中x>0,求c的值。

答:由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可知,对于x>0,有∫f(x)dx=∫ce^(-x)dx=1,解得c=1。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设随机变量(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y)=1/(2πσ1σ2√(1-ρ^2))e^(-(1/(2(1-ρ^2)))(x^2/σ1^2-2ρxy/(σ1σ2)+y^2/σ2^2)),其中-∞<x,y<∞,求常数σ1、σ2和相关系数ρ之间的关系。

答:由二维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对于-∞<x,y<∞,有∫∫f(x,y)dxdy=1,解得σ1σ2√(1-ρ^2)=1。

2. 设随机变量(X,Y)服从二维均匀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y)=1/(b-a)(d-c),其中a<x<b,c<y<d,求常数a、b、c、d之间的关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1-8章-习题解答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1-8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 思 考 题1.事件的和或者差的运算的等式两端能“移项”吗?为什么?2.医生在检查完病人的时候摇摇头“你的病很重,在十个得这种病的人中只有一个能救活. ”当病人被这个消息吓得够呛时,医生继续说“但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找到了我,我已经看过九个病人了,他们都死于此病,所以你不会死” ,医生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圆周率 1415926.3=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它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这个记录保持了1000多年! 以后有人不断把它算得更精确. 1873年, 英国学者沈克士公布了一个π的数值, 它的数目在小数点后一共有707位之多! 但几十年后, 曼彻斯特的费林生对它产生了怀疑. 他统计了π的608位小数, 得到了下表:675844625664686762609876543210出现次数数字你能说出他产生怀疑的理由吗?答:因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理论上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应近似相等,或它们出现的频率应都接近于0.1,但7出现的频率过小.这就是费林产生怀疑的理由.4.你能用概率证明“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吗?5.两事件A 、B 相互独立与A 、B 互不相容这两个概念有何关系?对立事件与互不相容事件又有何区别和联系?6.条件概率是否是概率?为什么?习 题1.写出下列试验下的样本空间: (1)将一枚硬币抛掷两次答:样本空间由如下4个样本点组成{(,)(,)(,)(,)}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2)将两枚骰子抛掷一次答:样本空间由如下36个样本点组成{(,),1,2,3,4,5,6}i j i j Ω==(3)调查城市居民(以户为单位)烟、酒的年支出答:结果可以用(x ,y )表示,x ,y 分别是烟、酒年支出的元数.这时,样本空间由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内一切点构成 .{(,)0,0}x y x y Ω=≥≥2.甲,乙,丙三人各射一次靶,记-A “甲中靶” -B “乙中靶” -C “丙中靶” 则可用上述三个事件的运算来分别表示下列各事件: (1) “甲未中靶”: ;A (2) “甲中靶而乙未中靶”: ;B A (3) “三人中只有丙未中靶”: ;C AB(4) “三人中恰好有一人中靶”: ;C B A C B A C B A (5)“ 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中靶”: ;C B A(6)“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未中靶”: ;C B A 或;ABC (7)“三人中恰有两人中靶”: ;BC A C B A C AB(8)“三人中至少两人中靶”: ;BC AC AB (9)“三人均未中靶”: ;C B A (10)“三人中至多一人中靶”: ;C B A C B A C B A C B A(11)“三人中至多两人中靶”: ;ABC 或;C B A 3 .设,A B 是两随机事件,化简事件 (1)()()AB A B (2) ()()A B A B解:(1)()()AB A B AB AB B B ==,(2) ()()AB AB ()A BA B B A A B B ==Ω=.4.某城市的电话号码由5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能是从0-9这十个数字中的任一个,求电话号码由五个不同数字组成的概率.解:51050.302410P P ==.5.n 张奖券中含有m 张有奖的,k 个人购买,每人一张,求其中至少有一人中奖的概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课后习题答案(有过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课后习题答案(有过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课后习题答案(有过程)第一章习题解答1.解:(1)Ω={0,1,…,10};(2)Ω={,1,…,100n},其中n为小班人数;n(3)Ω={√,×√, ××√, ×××√,…},其中√表示击中,×表示未击中;(4)Ω={(x,y)}。

2.解:(1)事件AB表示该生是三年级男生,但不是运动员;(2)当全学院运动员都是三年级学生时,关系式是正确的;(3)全学院运动员都是三年级的男生,ABC=C成立;(4)当全学院女生都在三年级并且三年级学生都是女生时,=B成立。

3.解:(1)ABC;(2)AB;(3);(4);(5);(6)4.解:因,则P(ABC)≤P(AB)可知P(ABC)=0 所以A、B、C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P(A∪B∪C)=P(A)+P(B)+P(C)-P(AB)-P(AC)-P(BC)+P(ABC)=3×1/4-1/8+0 =5/85.解:(1)P(A∪B)= P(A)+P(B)-P(AB)=0.3+0.8-0.2=0.9 P(A)=P(A)-P(AB)=0.3-0.2=0.1(2)因为P(A∪B)= P(A)+P(B)-P(AB)≤P(A)+P(B)=α+β, 所以最大值maxP (A∪B)=min(α+β,1);又P(A)≤P(A∪B),P(B)≤P(A∪B),故最小值min P(A∪B)=max(α,β)6.解:设A表示事件“最小号码为5”,B表示事件“最大号码为5”。

223由题设可知样本点总数,。

2C52C411所以;7.解:设A表示事件“甲、乙两人相邻”,若n个人随机排成一列,则样本点总数为n!,, 1若n个人随机排成一圈.可将甲任意固定在某个位置,再考虑乙的位置。

表示按逆时针方向乙在甲的第i个位置,。

则样本空间,事件所以8.解:设A表示事件“偶遇一辆小汽车,其牌照号码中有数8”,则其对立事件A表示“偶遇一辆小汽车,其牌照号码中没有数8”,即号码中每一位都可从除8以外的其他9个数中取,因此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样本点总数为1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王松桂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王松桂科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事件与概率1.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记录一个班级一次概率统计考试的平均分数(设以百分制记分)。

(2)同时掷三颗骰子,记录三颗骰子点数之和。

(3)生产产品直到有10件正品为止,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

(4)对某工厂出厂的产品进行检查,合格的记上“正品”,不合格的记上“次品”,如连续查出2个次品就停止检查,或检查4个产品就停止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

(5)在单位正方形内任意取一点,记录它的坐标。

(6)实测某种型号灯泡的寿命。

解 (1)},100,,1,0{n i n i==Ω其中n 为班级人数。

(2)}18,,4,3{ =Ω。

(3)},11,10{ =Ω。

(4)=Ω{00,100,0100,0101,0110,1100,1010,1011,0111,1101,0111,1111},其中0表示次品,1表示正品。

(5)=Ω{(x,y)| 0<x<1,0<y<1}。

(6)=Ω{ t | t ≥ 0}。

2.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各事件,。

(1)A 发生,B 与C 不发生。

(2)A 与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

(3)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4)A ,B ,C 都发生。

(5)A ,B ,C 都不发生。

(6)A ,B ,C 中不多于一个发生。

(7)A ,B ,C 至少有一个不发生。

(8)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解 (1)C B A ,(2)C AB ,(3)C B A ++,(4)ABC ,(5)C B A ,(6)C B C A B A ++或C B A C B A C B A C B A +++,(7)C B A ++,(8)BC AC AB ++或ABC BC A C B A C AB ⋃⋃⋃ 3.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并作图说明。

(1)B B A B A = (2)AB B A =(3)AB B A B =⊂则若, (4)若 A B B A ⊂⊂则,(5)C B A C B A = (6) 若Φ=AB 且A C ⊂, 则Φ=BC 解 : (1) 成立,因为B A B B B A B B A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1至7章课后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1至7章课后答案

第五章作业题解5.1 已知正常男性成人每毫升的血液中含白细胞平均数是7300, 标准差是700. 使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正常男性成人每毫升血液中含白细胞数在5200到9400之间的概率.解:设每毫升血液中含白细胞数为,依题意得,7300)(==X E μ,700)(==X Var σ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得)2100|7300(|)94005200(<-=<<X P X P982100700112222=-=-≥εσ.5.2 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 使用切比雪夫不等式证明 1{02}P X λλλ-<<≥. 解:因为)(~λP X ,所以λμ==)(X E 。

λσ==)(2X Var 故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得)|(|)20(λλλ<-=<<X P X P λλλλεσ111222-=-=-≥不等式得证.5.3 设由机器包装的每包大米的重量是一个随机变量, 期望是10千克, 方差是0.1千克2. 求100袋这种大米的总重量在990至1010千克之间的概率.解:设第i 袋大米的重量为X i ,(i =1,2,…,100),则100袋大米的总重量为∑==1001i i X X 。

因为 10)(=i X E ,1.0)(=i X Var ,所以 100010100)(=⨯=X E ,101.0100)(=⨯=X Var 由中心极限定理知,101000-X 近似服从)1,0(N故 )10|1000(|)1010990(<-=<<X P X P1)10(2)10|101000(|-Φ≈<-=X P998.01999.021)16.3(2=-⨯=-Φ=5.4 一加法器同时收到20个噪声电压,(1,2,,20)i V i = ,设它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并且都服从区间[0,10]上的均匀分布。

记201k k V V ==∑,求(105)P V >的近似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六章习题详解
6.1 证明(6.2.1)和(6.2.2)式.
证明: (1) ∑∑∑===+=+==n
i i n i i n i i nb X a n b aX n Y n Y 1
11)(1
)(11
b X a b X n a n
i i +=+=∑=1
)1(
(2) ∑∑==+-+=--=n i i n i i Y
b X a b aX n Y Y n S 1
212
2
)]()[(1)(11 221
2212)(1)]([1X n
i i n i i S a X X n a X X a n =-=-=∑∑==
6.2设n X X X ,,,21 是抽自均值为μ、方差为2
σ的总体的样本, X 与2S 分别为该样本均值。

证明与2
(),()/E X Var X n μσ==. 证:()E X =12121
1
1
[()]()()n n E X X X E X X X n n
n n
μμ++
=
++==
()Var X =22
1212221
1
1[()]()()n n Var X X X E X X X n n
n
n n
σσ++
=++
==
6.3 设n X X X ,,,21 是抽自均值为μ、方差为2
σ的总体的样本,2
21
1()1n
i i S X X n ==--∑, 证明: (1) 2
S =)(11
21
2X n X n n
i i --=
∑= (2) 2()E S =2σ= 证:(1) ∑∑==+--=--=n i i i n i i X X X X n X X n S 1
2212
2
)2(11)(11 ]2)([112112X n X X X n n i i n i i +--=∑∑== ])(2)([11212X n X n X X n n i i +--=∑= )(1121
2X n X n n
i i --=∑=
(2) )(11)(2
122
X n X E n S E n i i --=
∑=)]()([1121
2X nE X E n n
i i --=∑= ]})()([])()([{11212X E X Var n EX X Var n n
i i i +-+-=∑= )}()({1122122μσμσ+-+-=∑=n
n n n
i )]()([11
2222μσμσn n n +-+-=
222)(11σσσ=--=n n
6.4 在例6.2.3 中, 设每箱装n 瓶洗净剂. 若想要n 瓶灌装量的平均阻值与标定值相差不超 过0.3毫升的概率近似为95%, 请问n 至少应该等于多少? 解:因为1)3.0(2)/3
.0|/(|
)3.0|(|-Φ≈<
-=<-n n
n
X P X P σσμ
μ
依题意有,95.01)3.0(2=-Φn ,即)96.1(975.0)3.0(Φ==Φn
于是 96.13.0=n ,解之得 7.42=n 所以n 应至少等于43.
6.5 假设某种类型的电阻器的阻值服从均值
μ=200 欧姆, 标准差σ=10 欧姆的分布,
在一个电子线路中使用了25个这样的电阻.
(1) 求这25个电阻平均阻值落在199 到202 欧姆之间的概率; (2) 求这25个电阻总阻值不超过5100 欧姆的概率. 解:由抽样分布定理,知
n
X /σμ
-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 (0,1),因此
(1) )25
/10200199()25/10200
202(
)202199(-Φ--Φ≈≤≤X P
)5.0(1)1()5.0()1(Φ+-Φ=-Φ-Φ=
5328.06915.018413.0=+-= (2) )204()25
5100
()5100(≤=≤=≤X P X P X n P 9772.0)2()25
/10200204(
=Φ=-Φ≈
6.6 假设某种设备每天停机时间服从均值μ=4 小时、标准差σ=0.8小时的分布. (1) 求一个月(30天) 中, 每天平均停机时间在1到5小时之间的概率; (2) 求一个月(30天) 中, 总的停机时间不超过115 小时的概率. 解:(1))30
/8.041(
)30
/8.045(
)/1(
)/5(
)51(-Φ--Φ=-Φ--Φ≈≤≤n
n
X P σμ
σμ
1)54.20()85.6(≈-Φ-Φ=
(2) )30
115
()11530(≤
=≤X P X P 1271.08729.01)14.1(1)30
/8.0430/115(=-=Φ-=-Φ≈
6.7 设~n T t ,证明()0,2,3,
.E T n ==
证:)(n t 分布的概率密度为: +∞<<-∞⎪⎪


⎝⎛+Γ+Γ=
+-
t n x n n n x f n ,1)2/(]2/)1[()(2
1
2
π,
()()E T xf x dx +∞-∞
==

=
11
2
2
2
2
2
122
11(1)
10
n n n
x x x dx d n n n
x n ++--
+∞
+∞
-∞
-∞
-+∞
-∞
⎫⎫
+=++⎪

⎭⎭
⎛⎫=+=⎪⎭


6.8 设总体X ~N(150,252), 现在从中抽取样本大小为25的样本, {14014
7.5}P X ≤≤. 解: 已知150=μ,25=σ,25=n ,
)25
/25150
140()25/251505.147()5.147140(-Φ--Φ≈≤≤X P
)5.0()2()2()5.0(Φ-Φ=-Φ--Φ=
2857.09615.09772.0=-=
6.9 设某大城市市民的年收入服从均值μ=1.5万元、标准差σ=0.5万元的正态分布. 现 随机调查了100 个人, 求他们的平均年收入落在下列范围内的概率: (1) 大于1.6万元;
(2) 小于1.3万元;
(3) 落在区间[1.2,1.6] 内.
解:设X 为人均年收入,则)5.0,5.1(~2
N X ,则)100
5.0,5.1(~2
N X ,得 (1) )100
/5.05.16.1(
1)6.1(1)6.1(-Φ-≈≤-=>X P X P
0228.09772.01)2(1=-=Φ-=
(2) 011)4(1)4()100
/5.05.13.1(
)3.1(=-≈Φ-=-Φ=-Φ≈<X P
(3) )100
/5.05.12.1()100
/5.05.16.1(
)6.12.1(-Φ--Φ≈<<X P
9772.0)6()2(=-Φ-Φ=
6.10 假设总体分布为N(12,22), 今从中抽取样本125,,,X X X . 求
(1) 样本均值X 大于13的概率; (2) 样本的最小值小于10的概率; (3) 样本的最大值大于15的概率.
解:因为 )2,12(~2
N X ,所以2
2~(12,)5
X N ,得
(1) )5
/21213(
1)13(1)13(-Φ-≈≤-=>X P X P
1314.08686.01)12.1(1=-=Φ-=
(2) 设样本的最小值为Y ,则),,,(521X X X Min Y =,于是
)10(1)10(≥-=<Y P Y P
)10()10()10(1521≥≥≥-=X P X P X P
)]2
12
10(1[1)]10(1[15
15
1-Φ-∏-=<-∏-===i i i X P
5785.0)8413.0(1)1(1)]1(1[155
1
51
=-=Φ∏-=-Φ-∏-===i i
(3) 设样本的最大值为Z ,则),,,(521X X X Max Z =,于是
)15(1)15(≤-=>Z P Z P
)15()15()15(1521≤≤≤-=X P X P X P
)2
12
15(15
1-Φ∏-==i 2923.0)9332.0(1)5.1(1551=-=Φ∏-==i
6.11设总体),(~2σμN X ,从中抽取容量样本1216,,
,X X X , 2S 为样本方差. 计算
22 2.04S P σ⎧⎫≤⎨⎬⎩⎭
. 解
因为),,(~2
σμN X 由定理2, 得
),1(~)1(212
2
2
-⎪⎪⎭
⎫ ⎝
⎛-=-∑
=n X
X S n n
i i χσσ 所以,1)1(22-=⎪⎪⎭⎫ ⎝⎛-n S n E σ),1(2)1(22-=⎪⎪⎭

⎝⎛-n S n D σ
于是,)(22σ=S E ).1/(2)(42-=n S D σ 当16=n 时, ,15/2)(42σ=S D 且
2222{/ 2.04}{15/30.615}P S P S σσ≤=≤}615.30/15{122>-=σS P
99.001.01=-=).578.30)15((2
01.0=χ
第六章 《样本与统计量》定理、公式、公理小结及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