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课件.ppt
合集下载
2017-2018历史人教版选修3 第二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课件(32张)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5)赔款:当时未制定赔款总数,德国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 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3.评价 (1)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和约。 (2)进步性 ①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 得到了解决。 ②一战后的帝国主义___国__际__体__系____开始建立,世界暂时得到 和平。 (3)局限性:由于对德国的严厉惩罚,也使和约在国际关系的 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栏目 导引
[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知识主线] (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是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 国 际关系新秩序。 (2)在巴黎和会上,处置德国和中国山东问题成为焦点问题.在 处置德国问题上,列强强迫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这 个条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 夺 性 条约。 (3)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美、英、法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 益 转交给了日本。 (4)凡尔赛会议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次会议表面 上 使世界获得了暂时和平,但它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 下 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4.中国山东问题 (1)各国态度: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并得到英法的支持,中 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2)结果:英、法、美同意把____德__国_______在山东 的全 部 权 益转交给日本。 (3)影响:引发__五__四__运__动___,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5)赔款:当时未制定赔款总数,德国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 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 3.评价 (1)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和约。 (2)进步性 ①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 得到了解决。 ②一战后的帝国主义___国__际__体__系____开始建立,世界暂时得到 和平。 (3)局限性:由于对德国的严厉惩罚,也使和约在国际关系的 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栏目 导引
[思维导图]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知识主线] (1)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是战胜国为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 国 际关系新秩序。 (2)在巴黎和会上,处置德国和中国山东问题成为焦点问题.在 处置德国问题上,列强强迫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这 个条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 夺 性 条约。 (3)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美、英、法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 益 转交给了日本。 (4)凡尔赛会议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次会议表面 上 使世界获得了暂时和平,但它已经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 下 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4.中国山东问题 (1)各国态度: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并得到英法的支持,中 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2)结果:英、法、美同意把____德__国_______在山东 的全 部 权 益转交给日本。 (3)影响:引发__五__四__运__动___,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课件:第1课 巴黎和会

3.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___德__国____。 ①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②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并得到__美__国____支持。 ③英美: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但表示一旦法国遭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
(2)山东问题 ①态度: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得到__英__法____的支持,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②结果: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__日__本____。 ③影响:引发了中国的__五__四__运__动____ ,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与会国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① ②目 措的 施: :扩 支大 持和 __日_巩_本_固__“_在大太英平帝洋国与”美版国图争。雄;利用美国遏制__法__国____。 (3)法国:削弱乃至肢解___德__国____,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__山__东____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 岛屿。
答案 (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奉行“大陆均势”,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美国: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妄图称霸世界。 (2)理解: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原因:条约以战胜国和强国意志为中心,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 国的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
[史论归纳] 1.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的原因 (1)苏俄被看作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政治敌人,是帝国主义封锁和准备加以颠 覆的对象,所以不允许它参加这次会议。 (2)德、奥等战败国是被宰割的对象,对它们的宰割过程由于大国之间的争夺而变得 十分复杂,而让战败国参加会议,会使战败国从中添乱,所以要将其排斥在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21张PPT)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1.召开的原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 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而告终,战胜的 协约国集团为了缔 结和约,对战后的 世界作出安排,重 新瓜分世界。
一、《凡尔赛条约》 (一):巴黎和会
时间: 1919年1月~6月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操纵者: 乔治(英)
D 2.实际操纵巴黎和会的是:( )
①英国②法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C 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
质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德国的殖民地被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D.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
克里孟梭(法) 威尔逊(美)
27个国家 代表: (俄、战败国除外) 主要问题: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
合约问题。 (惩办德国)
帝国主义战胜国尤其是英、法漫、画美《要争求吵按与照签各约自》的意图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统治 秩序。
3
4
1
2
A
观察漫画,这分别是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目的?
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 是世界大战改变了各国实力
地位: 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
二、华盛顿会议 主导国
中心议题 主要条约
影响
1921~1922年 华盛顿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 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 国等九个国家
美国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 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凡
对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1.召开的原因(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 战,以同盟国的失 败而告终,战胜的 协约国集团为了缔 结和约,对战后的 世界作出安排,重 新瓜分世界。
一、《凡尔赛条约》 (一):巴黎和会
时间: 1919年1月~6月 地点: 巴黎凡尔赛宫 操纵者: 乔治(英)
D 2.实际操纵巴黎和会的是:( )
①英国②法国③意大利④美国⑤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C 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
质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德国的殖民地被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D.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
克里孟梭(法) 威尔逊(美)
27个国家 代表: (俄、战败国除外) 主要问题: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
合约问题。 (惩办德国)
帝国主义战胜国尤其是英、法漫、画美《要争求吵按与照签各约自》的意图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统治 秩序。
3
4
1
2
A
观察漫画,这分别是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目的?
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 是世界大战改变了各国实力
地位: 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国际组织。
二、华盛顿会议 主导国
中心议题 主要条约
影响
1921~1922年 华盛顿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 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 国等九个国家
美国 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
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 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凡
对
巴黎和会公开课课件

各国在和会上的立场
美国
希望参与欧洲事务,扩大国际 联盟的影响力,但在具体议题 上与英法存在分歧。
意大利
希望扩大领土,但在与英法的 较量中未能如愿。
英国
主张削弱德国,确保欧洲大陆 的均势,以维护英国的霸主地 位。
法国
主张严厉制裁德国,收回阿尔 萨斯-洛林地区,确保法国的 安全。
苏联
因未参加一战而未参加巴黎和 会,但其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 扩大。
领土和殖民地的分割
欧洲领土的重新划分
在凡尔赛条约中,欧洲的领土重新进行了划分,一些国家失去了 领土,另一些国家则获得了新的领土。
殖民地的重新分割
在凡尔赛条约中,德国的殖民地被战胜国重新分割,一些国家获得 了德国的殖民地,而另一些国家则失去了领土。
国际联盟的作用
国际联盟在领土和殖民地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未能完全解 决这些问题。
战争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 涨,各国纷纷寻求民族独 立和领土完整。
国际联盟成立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一战 后成立了国际联盟,但其 实质是为了维护战胜国的 利益。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德国战败投降
一战后期,德国在战场上的形势急转直下,最终在1918年11 月宣布投降。
战胜国与德国签署凡尔赛条约
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 领土、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严厉的限制和惩罚。
凡尔赛条约的内容
01
02
03
04
德国的战争责任
凡尔赛条约明确指出德国是战 争的发起者,应对战争负全部
责任。
领土割让
德国被迫割让大量领土给战胜 国,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等。
战争赔偿
德国需要支付巨额战争赔偿, 以弥补战胜国的战争损失。
巴黎和会ppt课件

11
中国代表团
团长: 外交总长陆征祥
组员: 驻美公使顾维钧 南方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 驻法公使施肇基 驻比利时公使魏震组
12
顾维钧 :著名外交家, 才气纵横,31岁任中国 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全 权代表,并向和会提出 取消21条,要求收回山 东权益。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 的耶稣,-------中国不 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 能失去耶路撒冷。”
24
中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 界大战,有点像押宝。但不管怎么说,这 一宝算押着了。1918年11月11日,在法国 贡比涅森林的一列火车上,德国人签了投 降书的那一刻,中国也成了战胜国。
跻身战胜国之列,国人群情振奋
中国人满以为,经此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 的中国,可以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争得关税自 主的权利,收回被日本占据的青岛和胶济路,在世 界上抬起头来做人。因此,中国政府对巴黎和会同 样期待甚高,听闻与会国参会代表有3个等级,5人、 3人和2人,中国似乎想都没想就派出了5人。
被称为狡猾的狐狸保持英国的优势削弱德国维持欧洲大陆均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历史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了总统人称百十四点原则插手欧洲夺取世界霸权202110历史舞台争锋再现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英国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13
中国提交议案
▪ 中国代表团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 因此,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以下7个条件: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 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 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 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 关税自由权
14
海上交通困难,欧亚航线班轮稀少,陆 征祥等去巴黎,不得不出山海关经东北、 朝鲜到日本,然后从日本横滨登轮横渡 太平洋,途经旧金山、纽约,再穿过大 西洋抵巴黎
中国代表团
团长: 外交总长陆征祥
组员: 驻美公使顾维钧 南方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 驻法公使施肇基 驻比利时公使魏震组
12
顾维钧 :著名外交家, 才气纵横,31岁任中国 出席巴黎和会代表团全 权代表,并向和会提出 取消21条,要求收回山 东权益。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 的耶稣,-------中国不 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 能失去耶路撒冷。”
24
中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 界大战,有点像押宝。但不管怎么说,这 一宝算押着了。1918年11月11日,在法国 贡比涅森林的一列火车上,德国人签了投 降书的那一刻,中国也成了战胜国。
跻身战胜国之列,国人群情振奋
中国人满以为,经此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 的中国,可以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争得关税自 主的权利,收回被日本占据的青岛和胶济路,在世 界上抬起头来做人。因此,中国政府对巴黎和会同 样期待甚高,听闻与会国参会代表有3个等级,5人、 3人和2人,中国似乎想都没想就派出了5人。
被称为狡猾的狐狸保持英国的优势削弱德国维持欧洲大陆均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历史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了总统人称百十四点原则插手欧洲夺取世界霸权202110历史舞台争锋再现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英国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13
中国提交议案
▪ 中国代表团最初还对和会抱有很大的希望, 因此,在提交的议案中提出了以下7个条件: 一,废弃势力范围; 二,撤退外国军队、 巡警; 三,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 报机关; 四,撤销领事裁判权; 五, 归还租借地; 六,归还租界; 七, 关税自由权
14
海上交通困难,欧亚航线班轮稀少,陆 征祥等去巴黎,不得不出山海关经东北、 朝鲜到日本,然后从日本横滨登轮横渡 太平洋,途经旧金山、纽约,再穿过大 西洋抵巴黎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1课巴黎和会课件(共40张PPT)

——《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 么?结果如何?
(1)不愿意德国过分削弱和法国过分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势力均 衡的政策。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区由协约 国控制15年。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 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 要维持德国经济运转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D
4. 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 “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这位领导人是(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C
5.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 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 个一般性的各国联系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2.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3.认识巴黎和会的性质。
具体目标
一、巴黎和会的性质 二、巴黎和会的概况 三、各国意图 四、和会焦点,针对德国问题的不同态度 五、山东问题的由来,华盛顿会议上是如何解决的 六、《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七、如何评价《凡尔赛和约》 八、以史实说明,一战后德国如何破坏《凡尔赛和约》
但泽
减少13“波%兰领走土廊和” 10 %人口 !
归还波兰的地区
德国
波兰
莱茵地区
萨尔区
阿尔萨斯 和洛林
1914年德意志帝国
15
占 领 年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原因是什 么?结果如何?
(1)不愿意德国过分削弱和法国过分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势力均 衡的政策。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区由协约 国控制15年。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 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 要维持德国经济运转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D
4. 一位国家的领导人在巴黎和会开幕词中尖锐刻薄地讽刺德国 “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他主张“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这位领导人是( ) A.美国总统威尔逊 B.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C.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D.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C
5.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 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 个一般性的各国联系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2.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3.认识巴黎和会的性质。
具体目标
一、巴黎和会的性质 二、巴黎和会的概况 三、各国意图 四、和会焦点,针对德国问题的不同态度 五、山东问题的由来,华盛顿会议上是如何解决的 六、《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七、如何评价《凡尔赛和约》 八、以史实说明,一战后德国如何破坏《凡尔赛和约》
但泽
减少13“波%兰领走土廊和” 10 %人口 !
归还波兰的地区
德国
波兰
莱茵地区
萨尔区
阿尔萨斯 和洛林
1914年德意志帝国
15
占 领 年
巴黎和会 PPT课件 3 人教课标版

结合课本思考: 主要帝国主义的各自如意算 盘是什么?
一、召开的背景 二、召开
巴黎凡尔赛宫 1、时、地:1919.1 2、参与国:27国、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3、操纵者:三巨头(英法美) 4、各大国的打算: 美:称霸世界 英:扩大巩固大英帝国的版图 法:削弱德国,称霸欧洲 日: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1、内容: 重划德国疆界 ①疆土问题: ②殖民地问题: ③军事问题: ④赔款问题:
和约有关重划德国疆界的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 建筑要塞。
第四十五条 为补偿法国北境煤矿之损毁---德国将---萨尔流域煤矿完全并绝对之所有权 ---连同独占之开采权让与法国。 第五十一条 自1918年11月11日起,凡因1871 年2月在凡尔赛签定之初步和约---让与德国 之领土,复归法国主权之下。 ——摘自《凡尔赛和约》
和约有关德国赔款的部分材料 第二百三十五条 为使协约及参战各国于其 要求尚未完全决定时,---德国应照赔偿委 员会所定之分期交付及办法,于1919、1920、 1921年之最初四个月间,偿付二百亿金马克 价值相等之物。 第二百四十九条 德国政府应自签字于1918 年11月11日停战条约之日起,交付协约及参 战各国政府占领德国领土军队之一切经费. ——摘自《凡尔赛和约》
第1课 巴黎和会
一、召开的背景
1、一战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2、目的: 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 留问题、瓜分战利品
一、召开的背景 二、召开
巴黎凡尔赛宫 1、时、地:1919.1 2、参与国:27国、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3、操纵者:三巨头(英法美)
美国总统威尔 逊。此人原是 大学历史教授, 后来当了校长, 又当了总统, 人称“百灵鸟”
“十四点原则” 插手欧洲 夺取世界霸权
•英国首相劳 合· 乔治,被称 为“狡猾的狐 狸” •保持英国的 优势 •削弱德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优秀PPT课件2

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矢部贞治《近卫文麿》
墨索里尼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写道:“只有战争能
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
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
表现。”对外侵略扩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争霸世界
经济危机
德国总人口6000万, 1929年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 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 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 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 ——约翰·基根《二战史》
极端民族主义 ——孙军《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何以始终未向中国宣战?》
越南战争 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败降。
绥靖政策·法西斯主义
亚洲
阿富汗战争 亚洲 (巴黎和会)最终形成了一个强加给战败国的协议,其中充满了威胁,即如果战败国不在协议上签字,它们就会再度发起战争……(德
国派往凡尔赛的代表团)被禁闭在由铁丝网围绕的巴黎饭店中,没有机会面对面地同和谈者对话……(协约国)只给德国人一个星期的
(巴黎和会)最终形成了一个强加给战败国的协议,其中充满了威胁,即如果战败国不在协议上签字,它们就会再度发起战争……(德
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 国派往凡尔赛的代表团)被禁闭在由铁丝网围绕的巴黎饭店中,没有机会面对面地同和谈者对话……(协约国)只给德国人一个星期的
时间签署条约。
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
一百年前 巴黎
1918.1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
巴黎和会召开,签署《凡尔赛条约》
1937 1939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战全面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二 单 元
第 1 课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高频考点·巧解密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后习题解答
返回
[主旨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化。战胜的协约国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 过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在 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 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协调帝国主义各 国之间的关系,维护战后的和平,又先后缔结了《洛迦诺公约》 与《非战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格 局,实质是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因此这种“和平”是脆弱的、 不稳定的,帝国主义原有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又引发了一 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
和会之外。 ②三巨头:劳合·乔治(英)、_克__里__孟__梭__(法)、威尔逊(
美)。
(4)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返回
2.各国参加和会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_世__界__。 (2)英国: ①目的:扩大和巩固“_大__英__帝__国__”版图。 ②措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 制法国。
3.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联、《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所起的历史作用。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目的: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国际新秩序。
(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
。
(3)概况:
①参加国:27个,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
返回
[学法指导] 1.在学习国际关系史内容时,掌握学习的钥匙——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的关系。外交是政治的延伸;战争是解决国 际争端的终极手段;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战争是矛 盾的产物,战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甚 至会产生新矛盾。
返回
2.采用比较法,对比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的异同,加 深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认识。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 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返回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 殖民 胜国以“_委__任__统__治__”的方式瓜分,将在_中__国__山__东__的
地 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限制德国军备,德国不得实行_普_遍__义__务__兵__役__制__,限制
军事 其军队人数、武器装备,莱茵河东岸内为_非__军__事__区__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当时未制定赔款总额,仅
赔款 规定在,赔款200亿金马克的物资 返回
3.影响 (1)积极: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 约暂时得到解决,一战后的_帝__国__主__义__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2)消极: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德国一旦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必然要求摆脱束缚,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_凡__尔__赛__和__约___》已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 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答案:D
返回
返回
高频考点 考查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的争夺及影响 [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返回
[知识点拨] 通过《凡尔赛和约》,英国取得了一系列原属德国的殖民 地,抑制了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法国收回了被德国占领 的阿尔萨斯—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15年的开采权,取得了一 些原德属殖民地,但过分制裁德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日本取得 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原德属殖民地和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 益;美国:由于英法的抵制和综合实力上的差距,美国参加巴 黎和会的企图并未实现。
返回
(3)法国: ①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__法__国___在欧洲大陆的霸 主地位。 ②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攫取德国在___中__国__山__东__的全部权益,并占 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返回
3.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德国: ①法国:提出要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②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得到__美__国___的支持。 ③英美:反对法国建立__莱__茵__共__和__国___、肢解德国的计划, 但表示一旦法国遭到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
返回
返回
返回
为什么说巴黎和会并非是和平会议? (1)从会议的目的看,表面虽然是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实际 上是列强妄图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2)从会议操纵者看,“三巨头”按自己的意志武断决定了 重大问题。 (3)从参加国的打算看,都想通过会议巩固与扩大成果。 (4)从会议两大议题看,列强是要掠夺、瓜分德国,是要牺 牲中国利益。 (5)从会议的结果及影响看,逼迫德国签署了条约,但埋下 了德国复仇的种子。
返回
(2)中国山东问题: ①日本:主要目标就是攫取中国山东。 ②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③结果: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 交给日本。 ④影响:引发__五__四__运__动__,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返回
[特别提醒] 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 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中国虽 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勾结起来,企图 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的要求。参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
返回
二、《凡尔赛和约》
1.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经过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拟定了对
德和约草案。
(2)列强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于1919年6月
28日签约。
2.内容
项目 罪责
领土
规定
_德__国___及其各盟国承担
重新划定__德__国___疆界,通过割地、军事占领、
承认独立等方式改变德国疆界
返回
(2011·上海高考)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
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返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理解能力。题干内容是针 对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和约从各个方面对德 国进行严格的限制,必然会引起德国的反抗,故选D。
第 1 课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高频考点·巧解密 创新演练·大冲关
课后习题解答
返回
[主旨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 化。战胜的协约国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 过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在 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 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协调帝国主义各 国之间的关系,维护战后的和平,又先后缔结了《洛迦诺公约》 与《非战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格 局,实质是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因此这种“和平”是脆弱的、 不稳定的,帝国主义原有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又引发了一 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
和会之外。 ②三巨头:劳合·乔治(英)、_克__里__孟__梭__(法)、威尔逊(
美)。
(4)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返回
2.各国参加和会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_世__界__。 (2)英国: ①目的:扩大和巩固“_大__英__帝__国__”版图。 ②措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 制法国。
3.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联、《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所起的历史作用。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目的: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国际新秩序。
(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
。
(3)概况:
①参加国:27个,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
返回
[学法指导] 1.在学习国际关系史内容时,掌握学习的钥匙——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的关系。外交是政治的延伸;战争是解决国 际争端的终极手段;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战争是矛 盾的产物,战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甚 至会产生新矛盾。
返回
2.采用比较法,对比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的异同,加 深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认识。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 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返回
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 殖民 胜国以“_委__任__统__治__”的方式瓜分,将在_中__国__山__东__的
地 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限制德国军备,德国不得实行_普_遍__义__务__兵__役__制__,限制
军事 其军队人数、武器装备,莱茵河东岸内为_非__军__事__区__ 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当时未制定赔款总额,仅
赔款 规定在,赔款200亿金马克的物资 返回
3.影响 (1)积极: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 约暂时得到解决,一战后的_帝__国__主__义__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2)消极: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德国一旦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必然要求摆脱束缚,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_凡__尔__赛__和__约___》已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 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答案:D
返回
返回
高频考点 考查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的争夺及影响 [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返回
[知识点拨] 通过《凡尔赛和约》,英国取得了一系列原属德国的殖民 地,抑制了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法国收回了被德国占领 的阿尔萨斯—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15年的开采权,取得了一 些原德属殖民地,但过分制裁德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日本取得 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原德属殖民地和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 益;美国:由于英法的抵制和综合实力上的差距,美国参加巴 黎和会的企图并未实现。
返回
(3)法国: ①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__法__国___在欧洲大陆的霸 主地位。 ②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攫取德国在___中__国__山__东__的全部权益,并占 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返回
3.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德国: ①法国:提出要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②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得到__美__国___的支持。 ③英美:反对法国建立__莱__茵__共__和__国___、肢解德国的计划, 但表示一旦法国遭到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
返回
返回
返回
为什么说巴黎和会并非是和平会议? (1)从会议的目的看,表面虽然是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实际 上是列强妄图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2)从会议操纵者看,“三巨头”按自己的意志武断决定了 重大问题。 (3)从参加国的打算看,都想通过会议巩固与扩大成果。 (4)从会议两大议题看,列强是要掠夺、瓜分德国,是要牺 牲中国利益。 (5)从会议的结果及影响看,逼迫德国签署了条约,但埋下 了德国复仇的种子。
返回
(2)中国山东问题: ①日本:主要目标就是攫取中国山东。 ②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③结果: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 交给日本。 ④影响:引发__五__四__运__动__,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返回
[特别提醒] 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 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中国虽 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勾结起来,企图 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的要求。参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
返回
二、《凡尔赛和约》
1.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经过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拟定了对
德和约草案。
(2)列强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于1919年6月
28日签约。
2.内容
项目 罪责
领土
规定
_德__国___及其各盟国承担
重新划定__德__国___疆界,通过割地、军事占领、
承认独立等方式改变德国疆界
返回
(2011·上海高考)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
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返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理解能力。题干内容是针 对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和约从各个方面对德 国进行严格的限制,必然会引起德国的反抗,故选D。